学术投稿

重度妊高症50例患者麻醉处理

林传尧;吴丽风;安万丰

关键词:妊高症
摘要:自1998年-2001年以来,在硬膜外及全麻醉下共处理重度妊高症患者5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探讨

    在医院这个多系统、多层次的综合体中,手术室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手术室护理又是一个特殊的护理单元.在开展整体化护理过程中,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实施了整体化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生理应激反应,重者可影响手术进行和术后康复,围绕如何使患者耐受手术,安全度过手术期,对手术患者的心理--生理变化进行了调查:

    作者:苏莉;谷秀梅;王丰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利巴韦林致剥脱性皮炎1例

    患儿,女,3岁,因面部及躯干部散在红色斑丘彦,给以静点5%葡萄糖+利巴韦林0.2g,5%葡萄糖+双黄连0.6静滴每日一次,第4d突然全身皮肤呈暗红色粗燥,上有类似猩红热皮疹(以躯干、面部为重)疑诊为猩红热改静滴先锋霉素v,次日患儿眼结膜充血,有白色分泌物,口周皮肤结黄痂,不慎轻擦皮肤时即表皮擦落露红色渗液面.静滴先锋霉素V无效,后考虑利巳韦林致剥脱性皮炎收住院,给以抗感染、抗过敏、局部对症治疗.2d后全身皮肤皮疹明显减轻,口周围黄痂脱落双眼分泌物消失治疗5d后全身表皮逐渐脱落,10d后除手指末梢脱皮外全身其他部位皮肤恢复正常出院,出院后手指未梢皮肤脱皮迁延数日后恢复正常.

    作者:张桂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和痰液中IL-13和TNF-α含量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痰和血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3(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与哮喘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对30例哮喘患者和30例正常人痰液、血液中白细胞介素13(IL-13)和TNF-α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血液和痰液中IL-13、TNF-α的水平哮喘患者明显高于正常人,痰液中IL-13、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血液中的浓度.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痰液可检出有关的细胞因子IL-13、炎症介质TNF-α,它们参与了哮喘的急性发作并反映哮喘的严重程度.血液中IL-13、TNF-α的水平均低于痰液.

    作者:高艳;高梅;安志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使用一次性橡胶手套进行男性假性导尿临床应用体会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见昏迷、脊髓损伤、中枢神经经络损伤等病人造成的尿失禁.由于排尿不受意识控制,被褥经常被尿湿,给病人精神上造成极大痛苦,对病人的生活也带来很多不便.

    作者:周凤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当前剖宫产指征、术式临床特征及利弊

    近年来,由于剖宫产手术技巧的提高、手术时间的缩段,麻醉技术及输血的运用,术后运用镇痛泵止痛以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手术并发症逐渐减少,剖宫产得到广大产科医师和产妇及社会的广泛接受和认可,基本取代了高、中位产钳、臀牵引、臀助产及内外倒转等困难的阴道助产手术,剖宫产率不断上升,从20世纪60年至今已增长了5倍之多,使之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1];剖宫产的指征及术式也有了较大的特征变化,就此问题做一分析.

    作者:乔晓林;杨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范护理记录

    <条例>的出台,特别是护理记录的重新规定,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贯彻<条例>,使护理工作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满足病人心身的需要,体现整体护理的思想,这是护理管理者应加以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在学习、理解<条例>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尝试:

    作者:赵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低功率氦氖激光治疗小儿弱视

    氮氛激光目前在医学临床应用广泛,治疗的疾病也越来越多,皆取得了不同的疗效.鉴于低功率的氦氖激光具有对活组织构成刺激兴奋的作用,自1997年开始,用低功率氦氖激光治疗小儿弱视,取得一定疗效:现就目前病历记录较全的42例,78眼,总结如下:

    作者:项玉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针刺分期治疗临床研究

    脑梗死占脑卒中发病率的60%~80%,属于常见病、多发病,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慢性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在脑梗死的痉挛期,表现为上肢屈曲、内旋;下肢伸直,足跖屈、内翻.如继续按以往针刺理论进行治疗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反而有加重肢体痉挛的趋势.根据这一病理特点,在肢体痉挛期采用电针针刺上肢屈肌拮抗肌、下肢伸肌拮抗肌力量的穴位,使痉挛肌与拮抗肌的力量恢复平衡,而有利与患者更好地去作主动运动,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冰;时百胜;陈惠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石见穿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石见穿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根据Vemon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盆腔移植法改进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石见穿治疗组、阿拉瑞林药物对照组,将正常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从异位内膜超微结构水平上探讨石见穿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理.结果:模型组在位、异位子宫内膜与正常组子宫内膜比较接近,石见穿组、阿拉瑞林组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可见到凋亡细胞的形态特征.结论:石见穿、阿拉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使其异位内膜超微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并且促进异位内膜组织的细胞凋亡,以达到其治疗目的.

    作者:方凤奇;孙宇辉;朱凤全;王梅;卞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手术后乳糜腹水临床分析

    手术后乳糜腹水是一种罕见并发症,轻者保守治疗效果良好,重者治疗往往难以奏效,且常因重度营养不良和感染而危及生命.1992-2002年收治共施行腹部大小手术2496例,有3例病人并发乳糜腹水,体会到其病因、诊断及治疗有许多地方不同于其他性质的腹水.

    作者:靳化同;许同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20例临床观察

    痉挛性斜颈是因颈肌的痉挛性或强直性不随意收缩而引起头部向一方强制性动作.以往对于该类疾病除理疗、针炙、按摩外,口服安坦氟哌啶醇等外,无其他较好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自开展A型肉毒杆菌毒素(BTXA)治疗后,疗效显著,方法简单,患者的痛苦少,是临床值得推广的一项新技术,现将近3年收治的20例患者应用BTXA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刘奉慧;李秀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探讨

    静脉留置针是近年来在国内推广使用的一种新的静脉输液工具.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静脉留置针已被欧美等西方国家作为静脉头皮针的替代物而普及使用,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其优点是:①减少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和不适,保护血管,减少血管和皮下组织损伤,留置时间长达7天;②保留外周静脉通道,有利于临床用药和应急抢救,提高疗效;③适用范围广泛,适合医院、门诊、社区医疗、家庭病床等输液者,使病人在输液时感觉更为舒适;④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护士在操作过程中的感染机会.因此,于2000年引进了美国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应用于临床,现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就留置针的穿刺方法讨论如下.

    作者:李玉琴;王玉红;柴丽敏;邸春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妇科手术20例病人自控镇静研究

    目的:探讨PC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例ASA Ⅰ一Ⅱ级妇科短小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Ⅰ组(PCS组)和Ⅱ组(对照组),两组均由手术医师行局部阻滞麻醉.Ⅰ组手术中应用佳士比3300泵行PCS,负荷剂量为异丙盼0.5mg/kg,连续静注速度0.5mg/(kg·h),按压单次剂量10-20mg,锁定时间3min,不高定单位时间内限量.Ⅱ组于手术开始时给予哌替啶1mg/kg肌注镇静,记录病人静评分、合作评分和术后满意程度评分.结果:Ⅰ组镇静评分与Ⅱ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Ⅰ组的合作评分和满意度评分与Ⅱ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异丙酚PCS可以达到理想的镇静程度,但仍需要有效的监护以保证安全.

    作者:陈胜莲;朱丽华;王锦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浅谈癌症患者康复教育与身心护理

    由于癌症发病机制的多样性、复杂性,其影响和作用又是长期的,缓慢的,痛苦的,所以在护理癌症患者时一定要尊重其个体化.特异性的原则,围绕着治疗与护理措施,在不侵害患者哌隐私的情况下尽量解答患者关心的所有问题.语言要简洁易懂,重点突出,满足他们的健康知识需求,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体现人文关怀,从而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马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开窗留桥根治高位肛周脓肿

    目的:探讨治疗高位直肠周围脓肿方法临床优点疗效.方法:对48例采用开窗留桥对口引流挂线根治高位肛周脓肿.结果:临床全部治愈.结论:应用该方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愈合后有效防止肛门变形,瘢痕形成小,疗程缩短,肛门功能正常,效果满意.

    作者:郑培臣;柴丽敏;李润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肝炎肝硬化合并胃粘膜病变36例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胃粘膜病变的机理.方法:对36例肝炎肝硬化的胃粘膜内镜下病变和病理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合并胃粘膜病变者占肝炎肝硬化患者总数的92.3%,以失代偿期肝硬化为著,HP感染率为80.6%.结论:肝硬化患者胃粘膜血流改变和HP感染是粘膜病变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会彬;任俊兴;李晓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巩膜环扎术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作用评价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环扎术治疗视网膜脱离中环扎带的作用,并对环扎带的作用与必要性做出评价.方法:分析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环扎术28眼与玻璃体切割非联合巩膜环扎术96眼的手术效果及环扎带对视力的影响.结果: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环扎组与非环扎组视网膜解剖复位率及术后视力分析,统计学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彻底解除PVR,牢固的封闭裂孔,并配合有效的眼内充填是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复位的关键,巩膜环扎术不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并非必需.

    作者:刘杰;鞠家君;杨雪燕;苏伟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用新方法进行大黄对308株临床菌株抗菌活性研究

    方法:采用新的中药抗菌实验方法,对大黄进行了308株临床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大黄对112株金葡菌的MIC50为1.5mg/ml,MIC90为6mg/ml,对112株表皮葡萄球菌的MIC50和MIC90均为3mg/ml,对28株肠球菌的MIC50为3mg/ml,MIC90为6mg/ml时,大黄对28株肺炎克雷伯杆菌和28株大肠杆菌几乎无抑菌作用.

    作者:岳云升;李仲兴;王秀华;赵建宏;杨敬芳;王鑫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79例分析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79例妇科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其中异位妊娠32例,卵巢肿瘤33例,卵巢巧克力囊肿14例.结果:79例腹腔镜子术病例中,手术成功77例,成功率97.47%(77/79).结论:腹腔镜手术虽然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要有扎实的腹腔镜子术基础.

    作者:纪秀娟;赵宏辉;袁宏宇;张晓芒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半球后注射护理

    眼科半球后注射,常用于治疗虹膜炎、预防术后感染.其优点在于可以快速将药物作用于局部,操作安全可靠,治疗效果好,避免了全身用药的副作用及缺点.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