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巴韦林致剥脱性皮炎1例

张桂芬

关键词:利巴韦林, 剥脱性, 皮肤, 先锋霉素, 猩红热, 葡萄糖, 静滴, 红色, 眼分泌物, 对症治疗, 脱皮, 手指, 躯干部, 皮疹, 结膜充血, 患儿, 表皮, 双黄连, 抗过敏, 抗感染
摘要:患儿,女,3岁,因面部及躯干部散在红色斑丘彦,给以静点5%葡萄糖+利巴韦林0.2g,5%葡萄糖+双黄连0.6静滴每日一次,第4d突然全身皮肤呈暗红色粗燥,上有类似猩红热皮疹(以躯干、面部为重)疑诊为猩红热改静滴先锋霉素v,次日患儿眼结膜充血,有白色分泌物,口周皮肤结黄痂,不慎轻擦皮肤时即表皮擦落露红色渗液面.静滴先锋霉素V无效,后考虑利巳韦林致剥脱性皮炎收住院,给以抗感染、抗过敏、局部对症治疗.2d后全身皮肤皮疹明显减轻,口周围黄痂脱落双眼分泌物消失治疗5d后全身表皮逐渐脱落,10d后除手指末梢脱皮外全身其他部位皮肤恢复正常出院,出院后手指未梢皮肤脱皮迁延数日后恢复正常.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前的因素对生化结果影响探讨

    大量的临床诊断依赖于高质量的检验数据.质量是检验工作的核心,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为此做了分析对比工作.

    作者:邱芳华;朱景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和图形视网膜电图在黄斑疾病中应用

    目的:探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tal evoked potential,p.VEP)和图形视网膜电图(patternelectroretinogram,P-ERG)在黄斑疾病中的应用.方法:测量30例黄斑病变患者(36眼)的图形视网膜电图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结果:P-VEP的异常率为86%(31/36),P-ERG的异常率为75%(27/36).结论:在黄斑疾病中,P-VEP和P-ERG应联合应用.

    作者:李钟睿;董丽;张风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电子胃镜检查护理体会

    胃镜检查做为上消化道疾病小、确诊率高等特点.对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视野清晰、消化道疾患的诊断发挥了重要作用,熟练掌握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对胃镜检查成功至关重要.

    作者:王丽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结肠镜与钡灌肠检查在直肠癌诊疗中比较

    目的:比较钡灌肠和纤维结肠镜在直肠癌诊治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对北京肿瘤医院1996年4月-1999年12月住院的直肠癌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资料全面同时进行纤维结肠镜和钡灌肠检查的病人51例进行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于直肠肿瘤及合并结肠疾病的诊断.结果:在51例直肠癌中,钡灌肠检查时漏诊2例,对于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的8例合并存在的结肠息肉全部漏诊.结论:在直肠癌的术前检查中纤维结肠镜检查应该作为常规的检查项目,而钡灌肠检查除非特殊情况下,一般不宜用这种方法检查同时合并的结肠病变.

    作者:韩智;步召德;李秋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和痰液中IL-13和TNF-α含量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痰和血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3(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与哮喘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对30例哮喘患者和30例正常人痰液、血液中白细胞介素13(IL-13)和TNF-α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血液和痰液中IL-13、TNF-α的水平哮喘患者明显高于正常人,痰液中IL-13、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血液中的浓度.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痰液可检出有关的细胞因子IL-13、炎症介质TNF-α,它们参与了哮喘的急性发作并反映哮喘的严重程度.血液中IL-13、TNF-α的水平均低于痰液.

    作者:高艳;高梅;安志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浅谈癌症患者康复教育与身心护理

    由于癌症发病机制的多样性、复杂性,其影响和作用又是长期的,缓慢的,痛苦的,所以在护理癌症患者时一定要尊重其个体化.特异性的原则,围绕着治疗与护理措施,在不侵害患者哌隐私的情况下尽量解答患者关心的所有问题.语言要简洁易懂,重点突出,满足他们的健康知识需求,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体现人文关怀,从而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马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巩膜环扎术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作用评价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环扎术治疗视网膜脱离中环扎带的作用,并对环扎带的作用与必要性做出评价.方法:分析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环扎术28眼与玻璃体切割非联合巩膜环扎术96眼的手术效果及环扎带对视力的影响.结果: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环扎组与非环扎组视网膜解剖复位率及术后视力分析,统计学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彻底解除PVR,牢固的封闭裂孔,并配合有效的眼内充填是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复位的关键,巩膜环扎术不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并非必需.

    作者:刘杰;鞠家君;杨雪燕;苏伟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提高职工医院学术水平

    自1991-1997年在匈牙利Budapest医学院,Budapest创伤治疗中心和德国Regensburg矫形医院学习工作.回国后在中国航空工业中心医院骨科.通过国外7年学习,对欧洲国家医学发展有一定了解,也对我国医学现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一定认识.结合经历对医务人员特别是本系统医生如何提高学术水平谈一点浮浅认识.希望引起更多医学专家重视.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使用一次性橡胶手套进行男性假性导尿临床应用体会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见昏迷、脊髓损伤、中枢神经经络损伤等病人造成的尿失禁.由于排尿不受意识控制,被褥经常被尿湿,给病人精神上造成极大痛苦,对病人的生活也带来很多不便.

    作者:周凤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5例

    化疗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目前疗效仍不够理想.长春瑞滨作为一种新型半合成长春碱类抗癌药,是抗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自2000年3月~2002年4月采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45例,取得较好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申泓;肖思洁;王志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石见穿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石见穿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根据Vemon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盆腔移植法改进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石见穿治疗组、阿拉瑞林药物对照组,将正常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从异位内膜超微结构水平上探讨石见穿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理.结果:模型组在位、异位子宫内膜与正常组子宫内膜比较接近,石见穿组、阿拉瑞林组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可见到凋亡细胞的形态特征.结论:石见穿、阿拉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使其异位内膜超微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并且促进异位内膜组织的细胞凋亡,以达到其治疗目的.

    作者:方凤奇;孙宇辉;朱凤全;王梅;卞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范护理记录

    <条例>的出台,特别是护理记录的重新规定,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贯彻<条例>,使护理工作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满足病人心身的需要,体现整体护理的思想,这是护理管理者应加以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在学习、理解<条例>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尝试:

    作者:赵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利巴韦林致剥脱性皮炎1例

    患儿,女,3岁,因面部及躯干部散在红色斑丘彦,给以静点5%葡萄糖+利巴韦林0.2g,5%葡萄糖+双黄连0.6静滴每日一次,第4d突然全身皮肤呈暗红色粗燥,上有类似猩红热皮疹(以躯干、面部为重)疑诊为猩红热改静滴先锋霉素v,次日患儿眼结膜充血,有白色分泌物,口周皮肤结黄痂,不慎轻擦皮肤时即表皮擦落露红色渗液面.静滴先锋霉素V无效,后考虑利巳韦林致剥脱性皮炎收住院,给以抗感染、抗过敏、局部对症治疗.2d后全身皮肤皮疹明显减轻,口周围黄痂脱落双眼分泌物消失治疗5d后全身表皮逐渐脱落,10d后除手指末梢脱皮外全身其他部位皮肤恢复正常出院,出院后手指未梢皮肤脱皮迁延数日后恢复正常.

    作者:张桂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用新方法进行大黄对308株临床菌株抗菌活性研究

    方法:采用新的中药抗菌实验方法,对大黄进行了308株临床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大黄对112株金葡菌的MIC50为1.5mg/ml,MIC90为6mg/ml,对112株表皮葡萄球菌的MIC50和MIC90均为3mg/ml,对28株肠球菌的MIC50为3mg/ml,MIC90为6mg/ml时,大黄对28株肺炎克雷伯杆菌和28株大肠杆菌几乎无抑菌作用.

    作者:岳云升;李仲兴;王秀华;赵建宏;杨敬芳;王鑫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浅谈心理护理知识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

    将所学的心理护理学知识运用于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不断分析并解决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时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心理反映,既取得病人的信任,又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朱玉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手术后乳糜腹水临床分析

    手术后乳糜腹水是一种罕见并发症,轻者保守治疗效果良好,重者治疗往往难以奏效,且常因重度营养不良和感染而危及生命.1992-2002年收治共施行腹部大小手术2496例,有3例病人并发乳糜腹水,体会到其病因、诊断及治疗有许多地方不同于其他性质的腹水.

    作者:靳化同;许同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开窗留桥根治高位肛周脓肿

    目的:探讨治疗高位直肠周围脓肿方法临床优点疗效.方法:对48例采用开窗留桥对口引流挂线根治高位肛周脓肿.结果:临床全部治愈.结论:应用该方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愈合后有效防止肛门变形,瘢痕形成小,疗程缩短,肛门功能正常,效果满意.

    作者:郑培臣;柴丽敏;李润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前后眼压临床分析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是近年来角膜屈光手术一大进展,同PRK相比,它具有更高安全性、稳定性和术前可预测性,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Lasik术后常规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稳定屈光度,但长期使用有可能引起激素性高眼压,甚至造成类固醇性青光眼,因此术后眼压监测非常重要,我们对在我院接受Lasik手术的中高度近视患者160例做了术前术后的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卫涛;凌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探讨

    在医院这个多系统、多层次的综合体中,手术室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手术室护理又是一个特殊的护理单元.在开展整体化护理过程中,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实施了整体化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生理应激反应,重者可影响手术进行和术后康复,围绕如何使患者耐受手术,安全度过手术期,对手术患者的心理--生理变化进行了调查:

    作者:苏莉;谷秀梅;王丰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心静脉置单针双腔管护理体会

    中心静脉置单针双腔管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能迅速建立的常用暂时性血管通路之一.临床主要用于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食物中毒以及慢性肾功能衰竭内瘘成熟前维持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建立,是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即减轻病人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又为操作者减轻了工作负担.自2000年1月开展中心静脉置单针双腔管术,通过对161例病人的临床应用,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全莉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