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一次性输液器进行灌肠的临床应用体会

茹华;赫文清

关键词:输液器, 灌肠
摘要:大量不保留灌肠是临床用于手术前、分娩前或X线前清洁肠道的护理工作,我们在为患者进行灌肠的工作中发现使用传统的灌肠用具较复杂,且在灌肠过程中失误较多,易造成灌肠失败.为此,我们对患者应用一次性输液器进行灌肠,经过临床观察,简便、安全、有效,现总结如下: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变异型心绞痛心律失常特点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VA)患者,心绞痛发作时伴发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机制.方法:临床观察88例VA患者,均采用18导联心电图或CM5和CMavF导联系统进行24小时监测(Holter),记录VA患者心肌缺血时间的长短、伴发心律失常的有无、类型及发作时相,并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有无以及病变部位.结果:88例VA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有48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54.5%.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均有发生;在前壁心肌缺血发作时,室性心律失常多见.其中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9例),室性期前收缩21例,心室颤动2例.下壁心肌缺血发作时常见缓慢型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及房室传导阻滞.48例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中,缺血持续时间平均为9.24分钟,而在40例未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中,缺血持续时间平均为4分钟;42例患者(875%)的心律失常发生在缺血闭塞期,6例患者(12.5%)的心律失常发生在缺血再灌注期.结论:①VA可并发闭塞期和再灌注期心律失常,但以前者为多;②右冠状动脉痉挛引起下壁心肌缺血时,易造成缓慢性心律失常;而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前壁心肌缺血时,则易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和或严重室性心律失常;③VA发作时心肌缺血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心律失常发生率具有相关性,且直接影响其预后.

    作者:孟晓峰;王芮;祁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利用抬眉术去除眉间皱纹及鱼尾纹临床体会

    目的:利用抬眉术切口,去除眉间皱纹及鱼尾纹,提高面部年青化手术效果.方法:抬眉术可改善眉形,矫正上脸皮肤松垂,利用该切口向内侧切断皱眉肌及降眉肌,去除眉间皱纹,向外侧悬吊外眦部眼轮匝肌,去除或减少鱼尾纹.结果:眉形流畅美观,上脸松垂矫正,去除眉间皱纹,去除或减少鱼尾纹,上眼睑周围皱纹明显减轻.结论:提高了抬眉术术后面部年青化手术效果.

    作者:宋克林;辛华;肖世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改善微循环疗法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的急腹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其病死率可达20-60%(1)..随着医学的发展,对该疾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微循环障碍被认为是SAP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更受到了现代医学的重视.因此,改善胰腺微循环疗法在SAP的治疗方案中已成为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近三年来,我们对收治的10例SAP病例均采用了该疗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俊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肺结核18例误诊分析

    老年肺结核患者因体弱、免疫功能减退、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等因素,临床症状、体征常不典型,易误诊.我院1990~2000年收治老年肺结核127例,其中误诊18例,现分析探讨其误诊原因.

    作者:蔺咏梅;黄志鹏;周凤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互联网医学资源利用与研究

    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了临床医学的交流,尤其是互联网络的功能与传输速度的日益完善,为广大医务人怂员带来了便利,使医学用户能方便、快捷地查找和利用Internet网上的生物医学信息资源.本文论述了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医学资源以及我馆在这方面的具体作法.

    作者:夏育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肾移植手术外科并发症防治

    肾移植是治疗尿毒症的理想方法,随着手术技巧的日益成熟,外科并发症已呈下降趋势,但仍是早期移植肾丢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自1998年10月至2003年1月共完成30例肾移植.其中发生外科并发症的有6例,处理得当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忠昌;李孝忠;孙士恒;张赞;梅松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鼻内镜治疗鼻息肉鼻窦炎90例(132侧)临床分析

    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是鼻内镜外科常见病和多发性,可单独发生,也可相互伴发.我科1998年11月至2002年12月共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90例(132侧),本人将这些病例资料作一初步分析,拟讨论鼻内镜鼻窦手术的疗效分析.

    作者:赵翠萍;祖连生;张海峰;刘晶;赵秀荣;何惠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医疗设备管理初探

    医疗仪器设备是医院特别是大中型综合医院进行医疗、教学、科研的重要手段;也是办好一所医院所必备的物质基础,它是资金的实物形态.改革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方法,充分发挥设备在医院建设中的作用已成为医院刻不容缓的事情.

    作者:孙明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加手术联合治疗大肠癌的疗效观察(附20例)

    目的:提高治愈性手术切除率.方法: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加手术联合治疗大肠癌.结果:术前介入治疗后术中发现肿瘤病灶周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浸润粘连少、局部组织疏松、水肿、肿瘤易于剥离.结论:术前介入明显提高了大肠癌的手术切除率.

    作者:李秋波;韩智;胡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于小儿麻醉效果观察

    观察小儿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选择20例患儿上肢手术,采用美国马奎DASH3000型多参数彩色监测ECG、HR、SPO2.20例患儿均取得良好阻滞效果.

    作者:韦明芬;章放香;李克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垂体后叶素致腔隙性脑梗塞1例

    患者,男,43岁,住院号102748.因间断咯血一个小时于2003年3月11日入院.总咯血量约100毫升,鲜红色,伴胸闷,无发热.既往健康.查体:呼吸平稳,左肺背部闻少量湿罗音,余(一).血常规:WBC12.3×109/L,S0.66胸部CT:左肺下叶后段有斑片状模糊影,诊断:左下肺炎.入院后咯血量每次200~400毫升不等.

    作者:蔡日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云南白药敷脐佐治婴幼儿腹泻44例疗效观察

    1999年1月至2000年10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婴幼儿腹泻44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38例作比较,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开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紫癜型玫瑰糠疹1例

    玫瑰糠疹是一种炎性皮肤病,主要症状是皮肤上发生椭圆形与皮纹走向一致淡红和黄褐色斑片,上覆糠秕样鳞屑,好发于躯干及四肢的近侧端.典型的病例,可有丘彦、风团、水疱紫斑性变异型玫瑰糠疹,紫斑性皮损甚为少见.目前国内文献均有报道,笔者在临床遇1例紫癜型玫瑰糠疹,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碧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一例罕见的Mahaim氏型预激症侯群合并2:1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分析

    患者,女性,31岁,近两星期来因感心慌,胸闷,心率时快时慢于2001年4月19日来我院就诊.自述以往身体健康,从未做过心电图,无心脏病史及家庭史.

    作者:陆诗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古方今用案例分析

    化坚二陈丸,原出于<医宗金鉴>.功用为化痰散结.主治胞生痰核(相当于西医之霰粒肿).我用此方为一患者治疗霰粒肿的同时医好了痤疮.甚常惊奇、故摘录之.

    作者:杨小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3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30例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平均治愈时间14d;无一例再手术.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5~7d;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体征,多由小肠无菌性炎症致广泛肠粘连引起,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

    作者:张天明;崔祥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26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巨贫血)患者较多,但国内文献中大系列报道较少.现将我院1990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26例老年人巨幼贫血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邓晓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

    随着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糖尿病的慢性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为常见,通常为对称性,病变的下肢较上肢严重,病程较长,长期高血糖的病人,在足部受压或长期外伤等情况下,双下肢出现水泡、溃疡后,形成糖尿病足.并发严重感染,更严重者出现坏疽甚至截肢,影响其生存质量.减少其发生和发展,对于极大的减轻病痛,促进愈合在护理上尤为重要.现就今年收治的8例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颖;王力红;王晓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乳癌局部复发的原因及治疗

    乳癌术后局部复发是常见的并症之一.目前多采用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临床常用放疗局部复发病灶,治疗后时间不长肿块可再次复发,或治效果不显著.而化学药物治疗对全身影响较大,常使复发肿块不能完全消失,病人难以接受.为达到好的合理治疗方法,我院对局部复发乳癌采用手术治疗,辅以放化疗,疗效较好,现对我院自92年乳癌复发病人治疗情况如下:

    作者:马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不同术式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9例(78眼)原发鼻侧状胬肉分别行显微镜下胬肉切除术(20例24眼);联合羊膜移植术(25例28眼);联合自体带角膜缘上皮细胞结膜瓣移植术(24例26眼)的治疗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分析其结果.结果:术后角膜刺激症状的消失,角膜上皮愈合,减少角膜云翳形成及降低复发率方面(随访6-20月)带角膜缘上皮细胞结膜瓣显著优于另两种术式.结论:羊膜移植术和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可以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复发,尤以带角膜缘上皮细胞结膜瓣移植疗效更佳,值得推广.

    作者:田晓燕;徐伽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