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用以鉴别腹水性质的探讨

卢金环;季广厚;毛维荣

关键词:血清, 腹水检查, 蛋白梯度, 鉴别法, 水性, 鉴别方法, 腹水病因, 渗出液, 漏出液, 脏器, 临床, 疾病
摘要:腹水是临床常见体症.其病因可由多种脏器疾病引起.腹水检查是确定腹水病因有效的方法,近年来腹水性质的鉴别方法有了新的进展.Runvon等推出了新的腹水性质鉴别法--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鉴别法,认为此鉴别法更优于传统的渗出液和漏出液鉴别法.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的结果差异探讨及解决方法

    免疫比浊测定法(immunoturbidimetrvl因同时具备生化检测的快速性和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可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的快速、准确定量,临床实验中应用较广泛.目前临床实验室采用的定量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特种蛋白分析仪上用散射比浊法测定.

    作者:张强;罗浔阳;胡金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检测乙肝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04~2006年在本院产前门诊筛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8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sAb)均阳性(简称大三阳)的孕妇47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均阳性(简称小三阳)的孕妇42例.

    作者:蔡贤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妊高症血清胆碱酯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妊高症患者全身小动脉痉挛,管腔狭窄,周围阻力增大,可累及各脏器.当动脉痉挛致肝脏供血障碍时可引起肝损害.血清胆碱酯酶测定项目作为一种肝功能试验越来越受临床重视,本文对妊高症和健康单胎孕妇进行胆碱酯酶(ChE)测定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雪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825例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细胞学诊断分析

    自1964年池田茂人研制了可曲式光导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并应用于临床后,纤支镜刷检就因其具有取材方便、无创伤、诊断快速、结果准确率高等优点,受到临床的广泛推崇和应用,迄今仍是支气管和肺部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本文对我院1998年~2006年间825例纤支镜刷检的细胞学诊断进行回顾性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祖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5231例住院病人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分析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近年来,我国梅毒发病率逐年升高,据文献报道1991年~2001年梅毒感染率年均增长51.63%.因此现各家医院已将梅毒血清学检测列为住院病人常规检测项目.

    作者:沈琳;裘新民;陈建萍;康云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I测定对新生儿窒息诊断的评价

    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症状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本质是缺氧.它可以造成多器官多系统损伤,其中以心脏受累常见.为了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作出早期诊断,本文对2006年6月1日~21907年3月1日在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新生儿窒息患儿的心肌酶谱(AST、LDH、CK、CK-MB)与肌钙蛋白I(cTnI)进行定量测定,以讨论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钱娟英;芦慧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室间不同生化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比对及偏倚评估

    目的 对不同实验室不同生化检测系统进行方法比对及偏倚评估,为实现不同实验室间检验结果的互通互认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文件EP9-A2,以Roche Modular检测系统为比较方法.以另2套检测系统为实验方法,检测40份患者新鲜血清的14个生化项目.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LIA 88)允许总误差(TEa)的1/2为标准,判断检验结果的偏差大小.结果 检测系统1的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与目标检测系统相应项目偏差大,检测系统2的卜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自蛋白(Alb)、肌酐(Cr)与目标检测系统相应项目偏差大.结论 不同生化检测系统的测定结果存在不同的偏差,当不同检测系统测定同一项目时,应进行结果比对和偏倚评估.以实现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作者:张勤寂;刘堂斌;陈丽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和肌钙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致死病因,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其常见的类型,有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生与炎症有密切的关系,C反应蛋白(CRP)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炎性介质,被认为是未来心血管事件强有力的炎性标志物而倍受关注.

    作者:金文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梗塞早期预测中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虽然许多实验研究与临床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的治疗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目前还缺乏早期判断心脑血管病变的可靠指标.

    作者:黄仙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TPSA、FPSA,及其比值F/TPSA联合检测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意义

    前列腺癌(PC)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为常见的一种,在欧美男性癌症中列第二位,在肿瘤致死的原因中列第三位.我国男性中PC发病率也逐年升高.而PC早期诊断是决定能否进行根治性治疗的关键.

    作者:周蕾;王海;陈刚;朱明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血液分析仪对不同年龄组红细胞压积参考值分析

    红细胞压积是衡量血液浓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血细胞自动分析仪的运用和普及,现已逐步代替了传统手工红细胞压积检测方法.为探讨血液分析与手工法测得的红细胞压积参考值之问的差异.本文对我院不同年龄组的8757名健康体检人员红细胞压积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晓萍;傅新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电化学发光(1010)分析全过程质量控制

    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①全自动免疫电化学发光分析仪:Elecsys 1010;②罗氏诊断试剂及质控品;③门诊及外来血液样本.

    作者:吴学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析及药敏试验

    鲍曼不动杆菌是革兰阴性专性需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医院环境.能够在潮湿和干燥的表面上生存.还能够存在于健康人的皮肤表面,是一种条件致病菌.

    作者:屈玲;李芳芹;艾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与T细胞CDA+CD25+Treg表达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F3 mRNA的表达与CD4+CD25+Treg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提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逆转录成mRNA,以B-actin为内参照,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29例哮喘患儿及24例同龄对照FOXP3 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融解曲线和琼脂糖电泳鉴定PCR产物特异性;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CD25q'reg的比例.结果 哮喘患儿组CD4+CD25+Treg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P<0.01;FOXP3 mRNA的表达也显著降低,P<0.05;FOXP3和βactin的融解曲线分析表明均仅有单一峰,Tm值分别为82.4c℃和87.8℃;琼脂糖电泳显示都仅有单一扩增产物.结论 应用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FOXP3 mRNA表达水平简便、经济、可行,哮喘患儿CD4+CD25+Treg明显降低可能参与哮喘发病,FOXP3表达降低可能是导致CD4+CD25+Treg发育障碍的重要因素.

    作者:蒋卫平;朱亚非;李欣华;吴日荷;张晓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HCV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HCV颗粒直径约为55~65nm.为一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中一个独立种属,1974年首次被公认为非甲非乙肝炎病毒(NANBH).直到1989年美国Chiron公司Choo等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克隆后才终被定名为HCV,据WHO统计,全球HCV的平均感染率约为3%.

    作者:朱丰村;奚经巧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SM染色法等在泌尿系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SM尿沉渣染色镜检在泌尿系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第一组1834例样本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干化学分析仪、SM染色镜检三种方法对尿中白细胞进行分析.第二组2730例样本镜检用传统的非染色法.结果 第一组UF-100尿沉渣仪法、干化学法、SM染色镜检法检测WBC阳性率分别为32.6%、19.1%、23.6%.第二组UF-100尿沉渣仪法、干化学法、传统的非染色镜检法检测WBC阳性率分别为31.5%、18.2%、15.5%.结论 UF-100尿沉渣分析的WBC检出率较高.但易受结晶、小圆上皮细胞因素等影响;干化学分析WBC检出率较低,干扰因素较多,且WBC数较高范围时,干化学分析法不能区分其变化;非染色法镜检检出率低;SM染色后镜检能更好地反映WBC总数和活WBC数的变化.UF-100尿沉渣仪与干化学法检测尿WBC结果不一致时.一定要进行尿沉渣染色镜检.才能提高尿沉渣检验质量,为临床诊断急、慢性泌尿系感染和疗效判断提供指导.

    作者:武蓉珍;单晓洁;吴日荷;刘胜勇;卢俊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用以鉴别腹水性质的探讨

    腹水是临床常见体症.其病因可由多种脏器疾病引起.腹水检查是确定腹水病因有效的方法,近年来腹水性质的鉴别方法有了新的进展.Runvon等推出了新的腹水性质鉴别法--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鉴别法,认为此鉴别法更优于传统的渗出液和漏出液鉴别法.

    作者:卢金环;季广厚;毛维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副溶血弧茵感染分析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Lahaemolyticus,VP)是重要的嗜盐菌,广泛地分布于海洋和其他咸水环境中,并能以水和水生物等为媒介,引起人类胃肠炎或食物中毒.近年来.传统细菌性腹泻(沙门菌和志贺氏菌引起的腹泻)呈下降趋势,而副溶血弧菌引起的胃肠感染却逐年上升.为进一步调查本地区副溶血弧菌的感染状况,本文对我院肠道门诊所分离的副溶血弧菌进行了深入分析.

    作者:陈励勋;胡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肌钙蛋白I和T测定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T(cTnT)测定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2例AMI患者采用免疫层析法进行检测cTnI和cTnT,以对照区和检测区均有显色带者为阳性,并作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比较.结果 以胸痛0~3h、4~6h两个时段观察其灵敏度,cTnI为56.7%和96.1%;c1nT为50.0%和92.3%.特异性cTnI为100%和96.2%;cTnT为100%和91.6%.cTnI灵敏度高于eTnT,特异性cTnI与cTnI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AMI急性胸痛患者可同时进行cTnI和cTnT检测.有利于AMI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郑宇琼;王焕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绍兴市2005~2006年志贺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志贺菌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腹泻病原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近年来志贺菌属的耐药性快速而广泛地产生.因此,我们就2005年至2006年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中分离的志贺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作者:王宗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