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β溶血性黏质沙雷氏菌一例报告

杨建安;徐友妹;魏娟

关键词:溶血性, 黏质沙雷氏菌, 条件致病菌, 肠道外感染, 用药治疗, 医院感染, 脑梗塞, 病原菌, 文献, 患者, 国内, 病人
摘要:黏质沙雷氏菌已证实为条件致病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之一,是引起肠道外感染的重要病原菌.2006年2月,我室从一脑梗塞患者的痰中检出β溶血性黏质沙雷氏菌,经对症用药治疗,病人情况好转.笔者查阅了国内所有文献,未发现β溶血黏质沙雷氏菌的报道,特简要报道.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网织红细胞校正值的临床应用分析

    为了使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更确切反映人体骨髓造血情况,提高对疾病的诊断率.作者引用Fiuch提出的贫血病人红细胞校正值公式,对240例贫血患者和600例正常体检者血液分别计数,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向环英;肖昌安;柴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探讨血清前S1蛋白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前S1蛋白与其它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指标的关系,探讨其在HBV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76例血清标本进行前S1蛋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及HBV-DNA检测.结果 各种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组合中,HBeAg阳性组血清前S1蛋白阳性率除与HBsAg+/HBcA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与其余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前S1蛋白与HBV-DNA呈显著相关(χ2=55,P<0.01),但前S1蛋白阳性检出率低于HBV-DNA的阳性检出率(χ2=48.34,P<0.01).结论 前S1蛋白是一反映HBV复制状态和传染性的良好指标,可对HBV-M及HBV-DNA起补充作用,在乙型肝炎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罗招凡;谢文锋;罗晓红;林向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多肿瘤蛋白芯片技术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应用评价

    肿瘤蛋白芯片是基于多指标检测的思路,发挥蛋白芯片的优势建立的一种肿瘤实验室检测技术,通过同时定量分析被检者血清中12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对常见的肿瘤进行联合分析[1].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快速和微量的优点.通过对我院2005年1~10月所测1497名健康体检患者进行多肿瘤蛋白芯片检测,现将检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琪;梁军兵;李招云;李素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上饶市无偿献血者抗-HIV-1阳性2例分析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即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HⅣ主要通过性、血液或母婴传播.近年来HIV感染在人群中呈快速增长趋势,经血传播为其主要的感染途径之一.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脑脊液中LDH、CK、Ig测定对的临床意义

    典型的各型脑膜炎临床诊断并不难,但因脑膜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所以在脑脊液常规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不典型时对各种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为此我们对53例脑膜炎患者检测其脑脊液中LDH、CK免疫球蛋白(Ig)含量并与正常对照20例进行分析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振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BacT/ALERT3D全自动培养仪在分枝杆菌培养中的临床应用

    为了提高酸分枝杆菌的阳性分离率,缩短报告时间.我们利用BacT/ALERT 3D全自动微生物监测系统和传统的改艮罗氏(L-J)培养基对336例临床标本分枝杆菌的监测培养结果的分析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肖承康;童桂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应用NCCLS Ep9-A对两种蛋白分析仪的免疫球蛋白测定结果进行比对

    目的 通过对Beckman-Coulter Immage和Dade Behring BN ProSpec(BNP)蛋白仪进行比对,探讨二者免疫球蛋白G、A和M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文件的要求,以Beckman-Coulter Immage蛋白分析仪为比较仪器,Dade Behring BNP分析仪为实验仪器,用50例患者血清对免疫球蛋白G、A和M进行检测,并对Immage和BNP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评估.结果 Immage和BNP测定的免疫球蛋白G、A和M的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36,0.9927,0.9901.结论 免疫球蛋白G、A和M可在Immage和BNP二种蛋白仪上任意检测.

    作者:赵莹;张杰;徐根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毒物检测在临床急救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有毒动物、植物和矿物.工业三废的毒物越来越严重的污染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空气、食物、土壤、水域;新型化学药品不断涌现;各种灭鼠药、农药等品种的增加和毒性的增强,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煤气、沼气,使得毒源广泛存在[1].

    作者:宋乃国;王永;庞金华;肖宇宏;杨德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南昌地区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分析

    泌尿生殖道感染中,解脲脲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是引起非淋球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GU)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可导致女性阴道炎、官颈炎,男性前列腺炎、尿道炎及男女不孕不育等.近年来,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不断用于临床,耐药性的报道逐渐增加,故对支原体进行培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是临床合理用药的前提.

    作者:陈开森;陈勇;彭赛亮;彭凯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HBsAg阳性血清中HBV前S1抗原与HBV-M和HBV-DNA相关性探讨

    乙型肝炎及其广泛传播已成为一个危害广大群众身心健康的社会公众性问题,因而寻求快速、敏感和特异性检测手段尤为重要.HBV血清三系抗原抗体标志物的检测已作为常规检查项目;HBV-DNA是HBV复制的直接指标,PCR检测已用于临床;前S1(Pre-S1)蛋白是HBV外膜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HBV基因前S1区编码的产物[1].本文以观察HBSAg阳性血清中Pre-S1,HBV-M和HBV-DNA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标志物Pre-S1以及三项目联检的临床意义.

    作者:袁青;徐瑞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下呼吸道502株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住院病人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及耐药分析.方法 对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2002年1~12月从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的主要致病菌,采用托普细菌生化鉴定板(24K-GNB-3型)以及HZ-定量细菌药敏测定板(GNB-3)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2002年1~12月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502株,其耐药性分析显示:该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低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5%)和头孢哌酮/舒巴坦(0),除对头孢唑啉天然耐药外,耐药率高为头孢呋新、环丙沙星、头孢哌酮和头孢曲松(75.6%~77.8%),大部分细菌呈多重耐药.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仍为临床严重问题.

    作者:孙延生;吴财铭;李绪黎;倪九妹;高晓东;胡必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清CA125与超声在诊断卵巢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血清CA125和超声及联合应用在检查卵巢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取术后病理确诊的卵巢恶性肿瘤58例,并以76例良性肿瘤为对照组.两组病例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和CA125测定.结果 CA125测定与超声检查及联合检测对术前卵巢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81.0%,89.7%,94.8%;特异度分别为88.2%,88.2%,97.4%;准确度分别为85.1%,88.8%,96.3%;阳性率分别为81.0%,89.7%,94.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3.9%,85.2%,96.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9%,91.8%,96.1%;阳性似然比分别为6.84,7.57,36.0;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22,0.12,0.05.结论 以65kU/L为血清CA125水平临界值检测卵巢恶性肿瘤可提高其特异性,但对早期患病者可能会发生漏检现象;超声检测的实验评价指标比CA125更为优越,但在肿瘤图象定性诊断上存在着一定局限;CA125联合超声对诊断卵巢恶性肿瘤有重要价值,可提高术前确诊率.

    作者:朱呖呖;陈忠诚;陈文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清Ⅳ型胶原测定对肝病诊断的意义

    肝脏纤维化是肝硬化的早期表现.其特点为汇管区和肝小叶内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和沉积,但未形成假小叶.尽早对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的纤维化进展作出诊断有助于临床治疗.

    作者:谭雅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三种反应类型测定血浆葡萄糖的实验观察

    目的 在生化分析仪设置的三种反应类型下,对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浆葡萄糖浓度进行实验观察和应用评价,显示其优异的特性.方法 在500nm的波长下设置终点法(End-Point)、两点法(Ep-2 Points)及速率法(Kinetic),通过精密度试验、线性试验、对比试验和干扰试验进行评价.结果 三种反应类型的精密度试验结果:批内CV为1.71~2.51%,批间CV为2.17~3.01%;线性试验结果:终点法0.055~22.2mmol/L、两点法0.024~2.2mmol/L、速率法0.0123~60mmol/L;对比试验结果:终点法作为对照组,与两点法及速率法的对比试验结果的相关系数(r)为0.999,P>0.05,直线回归方程为Y1=0.997x-0.028、Y2=0.996x-0.025;干扰试验结果:终点法TG<11.3mmol/L、两点法TG<15.3mmol/L、速率法TG<20.5mmol/L不影响测试结果.结论 三种反应类型测定血浆葡萄糖在线性范围内的重复性能满足临床需要,速率法既能提高抗干扰能力又能增大线性范围.

    作者:巫小莉;邓穗德;张齐勇;容莉莉;冯泰宝;周小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半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补体C3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 了解半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补体C3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通过用定值质控血清及50份病人新鲜血清,分别对两种检测仪器进行比对试验.结果 仪器检测三种浓度质控血清批内精密度,各CV值不超过4%,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线性测试相关系数r在0.9800、污染率测试测定值为1.34%、回收率在97%以上,与Immage比较两者测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相关系数r在0.9737以上,显示两者相关性显著.结论 半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精密度高,准确性好,技术上能满足临床上的要求.但检测速度较慢,适合中小实验室使用.

    作者:蒋涛;邹伟民;苏峻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缺血修饰白蛋白、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联合检测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CTnI)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评价.方法 连续监测急性胸痛者225例,入院后分别于即刻、3 h、6 h、9h、24h测定IMA、Mb、CTnI三项指标,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 即刻测定IMA、Mb、CTnI敏感性分别为89.6%、78.0%、55.0%,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4.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在9h内联合检测敏感性均高于单项检测,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MA、Mb、CTnI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其敏感性明显优于单项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丹;谢曙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两种预温方式在TECO IV血凝仪使用结果比较

    德国TECO Coatron IV-Plus血凝仪,为半自动四通道血凝仪,仪器的预温孔和测试孔是开放式,标本放预温孔中需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平衡,尤其在冬天,室温较低时,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平衡.为此,对标本放预温孔预温和水浴预温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叶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及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引起临床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携带肠毒素(SE)的情况.方法 对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260株SA,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其肠毒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测按2005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检测头孢西丁方法进行.结果 260株SA中有172株携带肠毒素,占66.2%,主要为SEA型10.8%(28/260)、SEB型14.6%(38/260)、SEC型10.0%(26/260),同时携带二种或二种以上肠毒素的占23.8%(62/260);其中MRSA134株,全部携带肠毒素,且以SEA、SEB、SEC为主,分别为19.4%、16.4%、13.4%;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126株,携带肠毒素率为30.0%(38/126),以SEB为主,占9.5%.结论 临床上SA分离株大部分都携带肠毒素,且以SEA、SEB、SEC为主,MRSA的带毒率高于MSSA.

    作者:李红玉;龙军;徐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常见深部真菌感染分析

    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的增多,深部真菌也有增多趋势[1].为了解深部真菌感染的菌种、感染部位和危险因素,笔者在进修期间对华山医院2006年3月至5月确诊、疑诊的深部真菌感染者328例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江园萍;李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大肠癌与端粒酶活性、P53及nm23表达相关性研究进展

    大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消化道癌中位居第三,不仅发病率高,且有连年上升趋势.由于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临床表现,故极易延误诊断和治疗,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健康.然而,本病的确切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

    作者:仇昊;冯一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