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细胞膜补体受体1型分子在慢性肾炎患者的表达及其价值

韩景银;杨文东

关键词:慢性肾炎, 红细胞膜补体受体1型分子, 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肾炎患者红细胞膜补体受体1型分子表达(CR1)特点以及治疗对其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定量测定CR1分子的数量.结果治疗前患者外周血红细胞CR1分子数量表达显著降低(P<0.001);治疗后患者外周血红细胞CR1分子数量表达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肾炎患者存在红细胞CR1分子活性继发性降低,致红细胞免疫粘附(RCIA)功能降低,使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不足.临床治疗后能够提高红细胞CR1分子活性,改善RCIA功能及整个免疫系统功能状态.动态定量检测慢性肾炎患者红细胞CR1分子数量表达,对临床的治疗及预后具有实用的参考价值.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亚砷酸对BXSB小鼠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亚砷酸对BXSB自发狼疮鼠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2个月龄雄性BXSB小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治疗组(亚砷酸0.8mg/kg,隔日腹腔注射,共55d).观察血清IgG、dsDNA、ANA及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清IgG和dsDNA值比对照组明显低,治疗组的CD4%和CD3%也比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亚砷酸能抑制BXSB狼疮鼠的自身免疫反应,对狼疮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余玲玲;张文辉;王建波;朱小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从慢性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出一株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

    从一例慢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出一株侵袭性大肠杆菌血清型为028ac:K73.1病例门诊患者胡XX,女50岁,血常规检查:白细胞6.3×109/L,嗜中性粒细胞0.749,淋巴细胞0.168.无发热,无腹痛.大便常规检查为黄稀便,镜检未见异常.自述肠蠕动较快,慢性腹泻15天,每日2~3次,每次粪便量不多,有时有大便失禁现象.

    作者:胡利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肺癌患者放疗过程中血脂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肺癌放疗过程中血脂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测定65例肺癌及50例良性肿瘤患者放疗前、疗程中不同时段的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癌胚抗原(CEA)含量,并取3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癌患者放疗前TC、HDL-C低下而TG、LDL-C、apOA、apoB及CEA均升高;与放疗前比较,第7d,TG、LDL-C、TC、HDL-C、CEA均下降;第14d-apoA、apoB开始下降(P<0.05);TC、HDL-C和TG、LDL-C、apoA、apoB分别在第21d、第28d降到低;第28d,TC、HDL-C开始回升,CEA已极显著性下降(P<0.001);第35d,TG、LDL-C开始升高;良性肿瘤患者中与放疗前比较疗程第7d~14d血脂参数均出现下降,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TC、HDL-C、TG、LDL-C与CEA均有良好相关性(r分别为-0.683、-0.502、0.539、0.346,P<0.01).结论肺癌患者有高血脂倾向而TC、HDL-C水乎低下;血脂参数与CEA的变化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放疗过程中监测病情、观察疗效的辅助指标.

    作者:王瑜敏;黄海霞;袁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两种血小板稀释液溶解红细胞的机理探讨

    目的探讨复方尿素稀释液和草酸铵稀释液溶解红细胞的机理.方法用含10%尿素和1%草酸铵的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作红细胞脆性试验;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不同压积红细胞浓度与NH4+的关系;用生理盐水、复方尿素稀释液和草酸铵稀释液计数富血小板血浆(PRP)血小板数.结果尿素在红细胞膜两侧不形成有效渗透浓度,复方尿素稀释液对红细胞而言为一个低渗溶液(有效渗透浓度50mOsm/L);草酸铵稀释液的NH4+能主动转运到红细胞内,形成细胞内高渗而造成红细胞破坏;两种稀释液对血小板有相同的影响,即使血小板体积增大.结论复方尿素稀释液中尿素无破坏红细胞作用,溶解红细胞主要是溶液的低渗性;草酸铵稀释液溶解红细胞与红细胞膜对NH4+主动转运有关;两种稀释液对血小板计数无影响.

    作者:邵平扬;郑优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围产期窒息新生儿血清胆红素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窒息(asphyxia)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之一,窒息缺氧和酸中毒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窒息新生儿与胆红素的关系目前众说不一,为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于2003年2月~2004年1月对41例围产期窒息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进行了检测,旨在探讨新生儿窒息与血清胆红素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良旗;姚传华;高纪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UF-100尿沉渣分析仪与相差显微镜在鉴别血尿来源中的应用

    目前,鉴别血尿来源的方法很多:有普通显微镜、相差显微镜、电镜、血液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等.普通显微镜由于缺乏色泽对比和立体感,需要有丰富熟练的尿形态学检验工作经验者,且理想是染色,但较麻烦,故开展甚少;相差显微镜法反映尿红细胞形态立体感强,善于分辨;电镜法由于价格昂贵一般医院难以用于临床;血液分析仪测定尿红细胞体积,有客观快速、重复性好的特点,但易受其他微粒的干扰;1995年日本推出的以流式细胞技术为原理的尿液分析仪SysmexUF-100可将尿中成分作荧光染色后加以识别.

    作者:韩晋昂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亚胺培南-EDTA纸片增效法检测非发酵菌的金属β-内酰胺酶

    目的为了解临床分离的非发酵菌(NFB)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阳性率.方法采用MH琼脂扩散法,以加与不加EDTA亚胺培南纸片的抑菌环直径差异确定MBL的产生.结果484株待测NFB菌株中,MBL阳性率分别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100.0%、铜绿假单胞菌为49.0%、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为63.9%、鲍曼不动杆菌为7.5%、脑膜败血黄杆菌为94.1%、产吲哚黄杆菌为80.9%、少动鞘胺醇单胞菌为13.3%.结论临床分离的NFB存在较高的MBL阳性率,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产MBL菌的进一步扩散.

    作者:李国雄;赵建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不同浓度胆红素对干化学法测定谷氨酰转肽酶的影响

    干化学法测定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浓度以其简便快速的优点而被急诊采用,但从临床实际操作来看,胆红素含量偏高的标本对所检测的GGT值有影响,本实验分别用干化学法和连续监测法检测了111例各种浓度胆红素血清标本GGT值,来探讨胆红素对干化学法测定GGT的影响.

    作者:倪莉;邵美娟;胡云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及消毒剂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blaIMP和blaVIM)、外膜孔蛋白D2(OprD2)基因(oprD)、消毒剂-磺胺耐药相关基因(qacE△1-sulⅠ)存在状况.方法采用ATB′PSE 5药敏试验条板微量肉汤法测定2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及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耐药基因.结果该2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复方新诺明均完全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高为64.3%,其余的耐药率在57.1%~92.9%之间.28株Pa中blaIMP和blaVIM基因均阴性,25株(89.3%)oprD基因缺失,24株(85.7%)qacE△1-sulI基因阳性.结论浙江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严重,oprD基因缺失是其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原因,qacE△1-sulI基因携带率很高.

    作者:黄支密;糜祖煌;诸葛青云;秦玲;邹玉秀;熊春林;沈娟;王春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两种冰冻保存Rh抗血清效价变化观察

    为了观察Rh抗血清在低温保存时间及效价变化,笔者对-20℃和-45℃两种冰冻保存3年Rh抗血清进行抗体效价测定,并用四种方法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甲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几种早期诊断类风湿关节炎自身抗体的评价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患病率较高,我国患病率约为0.32~0.36%.病情和病程有个体差异,从短暂、轻微的少关节炎到急剧进行性多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表现为关节持续性肿胀和压痛,晨僵常长达1小时以上.受累关节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肩、膝和足趾关节为多见.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致使生活不能自理.除关节症状外,还可出现关节外或内脏损害,如类风湿结节,心、肺、肾、周围神经及眼等病变.

    作者:毛芝芩;陆永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ELISA法检测时洗板机洗板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ELISA法检测广泛应用于血站血液的HBsAg、抗-HIV、抗-HCV及梅毒抗体的检测.在该法的检测过程中,洗板机洗板是一项极重要的环节.洗板不当(次数不够或洗涤不干净或洗涤次数过多)会造成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出现.为此,就洗板机洗板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我们做了一点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俊;杨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碱性尿液标本中解脲棒状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对解脲棒状杆菌进行分离与鉴定,提高该菌检出率,指导临床合理利用抗生素.方法筛选380例碱性尿液进行常规培养,用ATB鉴定仪对分离出的革兰阳性棒状细菌进行鉴定,并用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培养检出解脲棒状杆菌4株,检出率为1.05%,对β-内酰胺酶类、克林霉素、红霉素、喹诺酮类、庆大霉素等耐药,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敏感.结论解脲棒状杆菌正在成为泌尿系统感染的一种重要的致病菌,该菌多重耐药,应引起大家重视.

    作者:陈碧英;朱对兰;赵书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川崎病患儿血清MMP-9和TIMP-1的水平测定

    目的了解血清MMP-9和TIMP-1在川崎病(KD)患儿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血清MMP-9和TIMP-1水平;采用终点散射比浊法,利用德灵BN ProSpec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血清超敏CRP(hs-CRP)水平.结果30例KD患儿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前(静丙前)MMP-9水平与静脉滴注后(静丙后)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静丙后与对照组差别无意义;静丙前和静丙后血清TIMP-1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但是静丙前和静丙后差别无意义;KD患儿血清MMP-9和TIMP-1水平与hs-CRP水平无相关性.结论血清MMP-9和TIMP-1参与了KD血管炎的发病机制.

    作者:洪华;邓君;彭茜;梁敏;张玲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细菌学检测的样本采集和处理

    目的前瞻性研究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UTIc)细菌学检测的样本采集和处理,为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UTIc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52例留置导尿管患者作拔管前和拔管24h后中段尿、导尿管表面生物膜、10例尿道口分泌物细菌学检测.结果52例拔管前中段尿培养阳性16例(30.8%),假阳性2例(3.8%);拔管24h后中段尿培养阳性22例(42.3%),10例尿道口分泌物培养均阳性;导尿管表面生物膜培养阳性33例(63.5%),其中15例UTIc培养均阳性,18例无症状患者与15例UTIc各段导尿管表面生物膜细菌菌落数分别经t检验,均为P>0.05,差异无明显.共检出14种53株细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属13株(24.5%)、真菌13株(24.5%)、大肠埃希菌12株(22.6%)、肠球菌属8株(15.4%),其它G-杆菌7株(13.2%).结论UTIc细菌学检测特异性和敏感性为导尿管表面生物膜>拔管24h后中段尿>拔管前中段尿.临床滥用抗生素导致真菌从导尿管外移行而发生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顾金华;杨荣华;姚中民;卢旭明;姚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商品化试剂盒应用中对OLYMPUS生化仪的干扰及消除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和商品化试剂盒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室,在短时间内为临床提供了大量的实验诊断数据[1].目前对OLYMPUS生化分析仪使用过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已越来越多,但一般多对其样本采集、分离和仪器故障排除等方面的研究,而关于商品化试剂盒应用过程中对其的干扰及消除研究得不多.为此,我们将进口原装试剂和国产试剂两种商品化试剂盒,在OLYMPUS AU640和OLYMPUS AU400两种型号生化分析仪上进行冷藏仓中不同试剂排列顺序、部分试剂冷藏仓中使用期限[2,3]、碱性试剂使用过程中佳定标时间[2]等方面的观察,根据统计资料处理,得出商品化试剂盒应用过程中对OLYMPUS生化分析仪的干扰因素和消除方法.

    作者:金宗华;罗有恩;罗云;谢云琴;梁文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CD3500血细胞分析仪异淋细胞结果可信性分析

    CD3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不但能将白细胞分为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五类,还能提供其他四种分类及百分数,如:异常淋巴细胞%(VARLM)、胚细胞%(BLAST)、未成熟粒细胞%(IG)、带形核嗜中性粒细胞%(BAND).本文对仪器提供的异常淋巴细胞(以下简称异淋细胞)分类的百分数和传统的显微镜目测(以下简称镜检)分类百分数比较,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慧萍;卢文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200例临产孕妇PT、APTT、FIB、INR值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我们用全自动凝血仪检测临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值、国际标准化比值,旨在探讨临产孕妇凝血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朱晓珏;伏长青;陆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轻型地中海贫血者的血液学实验参数研究

    目的探讨轻型地中海贫血的血液学检测参数变化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各参数,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检测血红蛋白有无异常区带,一管法测定红细胞脆性,层析柱法测HbA2,抗碱法测HbF,Wright氏染色后镜检红细胞形态.结果对77例轻型地中海贫血、32例缺铁性贫血与27例健康人的检测结果显示,轻型地中海贫血者红细胞MCV及MCH等参数、红细胞脆性试验、HbA2及HbF与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上述相关血液学检测指标是筛查轻型地中海贫血的可靠指标,对Hb正常,RBC数高的疑似病人,应建议做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以进一步诊断.

    作者:陈建霞;罗友娣;蔡远凤;方文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多指标检测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由于临床上缺乏既方便实用又特异敏感的检测指标,使20%-30%的胸腔积液患者难以明确诊断.为此,国内外学者都在努力寻求更有价值的检测方法.从现在所取得的成果及资料表明,近年来关于多指标检测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研究主要从以下指标进行.

    作者:毛福青;曾艳;龙国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