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平;刘艳翠;徐永良
护理实验室是护理教学的重要场所。施行开放式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实验室资源利用率的大化。本文就实验室开放式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对策进行总结与探讨。
作者:戴小燕;杨丽全;柯颖;陈资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在校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态度与孤独感是否相关。方法: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对福建省某高校373名在校护生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校护生普遍存在孤独感,11.53%的在校护生处于高度孤独;在校护生的总体职业态度中立偏消极。孤独感与职业态度二者总体呈负相关(P<0.05),居住地为城镇、本科学历护生的职业态度与孤独感呈负相关(P<0.05)。结论: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在校护生心理健康,以降低其孤独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作者:梁梅;连双娇;孙晓琳;李真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下菲克雪浓预扩容对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循环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度子痫前期择期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C组,对照组;R组,乳酸林格液组;F组,菲克雪浓组。麻醉前30min 内分别给予R组乳酸林格液F组菲克雪浓各10 mL/kg ,C组不做处理。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麻醉前及术中的MAP、HR,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和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结果:与T0时相比,T1、T2时C组及R组产妇MAP均明显降低(P <0.01),HR均明显加快(P <0.05),而F组产妇仅于T1时MAP明显降低(P <0.05);与F组相比,C组及R组产妇在T1、T2时MAP均明显降低(P <0.05),C组产妇在T1、T2时HR均明显加快,R组产妇仅在T1时HR明显加快(P <0.05)。与F组相比,C组及R组新生儿PaO2均明显降低(P <0.05)。结论:菲克雪浓预扩容能够维持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术中循环稳定,并有效地改善胎儿体内代谢状况,提高胎儿对麻醉及手术期缺氧的耐受。
作者:施澄寰;魏磊;彭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 Hp)对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抽取2011-09~2013-09间入我院治疗的Hp感染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随机分为根除组和观察组两组,A组30例为根除Hp治疗,B组26例为单纯抑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几率。结果:A组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率为43.33%,B组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率为42.31%,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停药后1、3个月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率与B组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根治情况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无相关性。
作者:张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采用随访研究,探讨颈动脉钙化积分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方法:收集神经内科住院的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20例,随访一年,以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为终点事件。收集所有患者基线人口统计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所有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检查,数据传入GE工作站,应用Smart score ( calcium scoring )软件分析颈动脉钙化积分。结果:(1)两组间基线资料比较,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收缩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和颈动脉钙化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急性缺血性卒中组基线颈动脉钙化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3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组患者中,症状侧颈动脉钙化积分(341.58±89.84)与无症状侧颈动脉钙化积分(325.36±90.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钙化积分(OR 5.691,95%CI 4.928~9.840, P=0.011)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钙化积分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为临床早期分层干预,减少卒中发生、发展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褚小朋;卢万俊;张富山;杨永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失独群体是指失去独生子女而由于生理等原因不能再拥有自己亲生子女的人群。这些失独者由于惟一的子女去世让他们身心遭受严重打击,社会交往日益封闭以及由此引发种种健康问题。失独群体已经成为社会中新的特殊的弱势群体,需要政府、社会和每个人去关心、关爱。基于此,国家、社会以及失独者群体自身要能够从心理上抚慰失独者,在物质生活上帮助失独者,在社会生活上关心、关爱失独者,让他们鼓起生活的勇气,早日走出困境,重新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
作者:沈庆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自媒体的飞速发展给社会生活中的各方各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相关法律的不清晰、管理渠道的多样化使得高校法治化学生管理也深陷其中。本文旨在从自媒体入手,探讨现今高校在学生管理法治化进程中遇到的困境,并根据相关理论和工作实际,提出有效利用自媒体加强法治化学生管理的应变办法。
作者:徐晔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53BP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53BP1表达强度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MALT淋巴瘤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0例MALT淋巴瘤和10例肿瘤周围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组织切片做53 BP1的抗原标记,检测其各自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53BP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高强度表达,表达强度与在MALT淋巴瘤和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组织的表达强度有明显差异(P<0.01);在MALT淋巴瘤中和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组织中呈低强度表达,表达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53BP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强度较高,在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强度较低,53BP1的表达强度可能作为诊断淋巴瘤恶性程度的潜在指标。
作者:杨政权;谷月;金在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飞秒激光和角膜机械刀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两种手术方法制瓣后的角膜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飞秒激光组以及机械刀组。实施角膜瓣切削,做术前术后的眼部检查,将两组角膜进行取材,细胞培养,对角膜上皮细胞K12表达进行观察。结果:所有细胞均鉴定为角膜上皮成纤维细胞波形蛋白表达阳性。在飞秒激光组中强阳性表达,K12表达强阳性率达98%。机械刀组K12阳性率表达80%。结论:飞秒激光以及角膜板层刀行屈光手术后具有良好的效果,角膜瓣上皮损伤程度有一定差异,飞秒激光手术角膜上皮细胞损伤程度小于机械刀。
作者:于丹;赵刚平;周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机构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目前机构养老服务能力整体不足,尤其是在满足老年人医疗服务、长期医疗护理等需求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通过探讨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的现状、内涵,提出安徽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实施的政策建议,如: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明确养老机构举办医疗机构的资质与条件;利用现有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依托;政府在财政支出、医保范围、人事政策等保障条件方面的支持等,建立多元化、可操作的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服务模式。
作者:王元元;朱霖;牛丽娟;叶宜德;纪艳;孙国梅;于先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衡阳地区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流行率及耐药的性变化趋势,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衡阳市5所地区医院2009年~2011年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资料,记录并统计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性。产ESBLs肠杆菌的检测采用NCCLS(1999)推荐的筛选和确证试验,药敏实验采用K-B法。结果:临床分离的3200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共检出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896株,总检出率28.00%,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率由2009年的22.76%上升为2011年的31.28%;大肠埃希菌是主要的产ESBLs肠杆菌科,从中分离出产ESBLs菌589株,检出率32.74%(589/1798);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对8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莫西沙星>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结论:产ESBLs细菌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高度重视ESBLs检测,阶段性地分析产ESBLs细菌发生率和耐药性的变迁,及时为临床提供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理论依据。
作者:黄艳华;袁迎春;周素娥;周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56例牙周病造成牙齿松动患者的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3-01~2014-09间收治的56例(56颗)牙齿松动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8例。对研究组患者采用树脂夹板+不绣钢丝对松动牙齿进行固定,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牙弓夹板对松动牙齿进行固定,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龈沟出血指数( SBI)、牙龈指数( GI)、菌斑指数( PL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4%(27/28);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2例,有效6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4.3%(18/28)。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SBI、GI、PLI(1.21±0.24)、(1.21±0.37)、(1.17±0.3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42±0.82)、(1.89±0.51)、(2.19±0.51)(P<0.05)。结论:树脂夹板+不绣钢丝较牙弓夹板治疗牙周病造成牙齿松动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韩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 Ezrin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s , PT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50例PTC组织、22例甲状腺腺瘤组织和28例切除的健侧腺叶正常甲状腺组织中Ezrin、MMP-9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Ezrin、MMP-9在PTC组织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在甲状腺腺瘤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且其高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0.05);Ezrin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 P<0.05)。结论:Ezrin和MMP-9的过表达可能与PTC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关,二者有望成为判定PTC及预测其侵袭转移能力的指标。
作者:韩洁;张永生;刘西林;朱晓玲;高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80名患有颈椎病的青少年进行病因调查,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的学习、睡眠姿势和外伤是导致青少年患病的主要因素,但其症状是可逆的,经过预防和治疗可以改善和缓解。结论:普及正确的学习、睡眠姿势以及青少年运动时对于身体的有效防护是降低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率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作者:张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是世界范围内的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是HCC重要的恶性生物学行为。肿瘤细胞与其周围微环境的交互作用是肿瘤发生、侵袭和转移、上皮间质转化的关键调节因素。与胞外基质蛋白、各种生长因子、炎症因子和信号转导通路等有关。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成为了近几年的热点。本文就肝细胞癌侵袭和转移的可能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董丹丹;包丹;王利杰;冯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联合臂丛麻醉对断肢(指)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择期进行上肢断肢(指)再植手术的患者60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超前镇痛组(30例)为麻醉成功后立即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生理盐水稀释2mL);对照组(30例)给予安慰剂生理盐水2mL作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术后PCIA的芬太尼用量、MAP、HR、疼痛( NR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超前镇痛组的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镇痛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瑞昔布钠联合臂丛麻醉对断肢(指)术后镇痛在效果和安全性上均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付作文;张晓曼;黄咏;赵根隆;程朝晖;黄咏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槲寄生提取物( Viscum coloratum extract ,VCE)药物后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 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在体大鼠心肌I/R模型,观察不同实验组心肌酶学变化及对心肌梗死范围( MIS)的影响。再灌注结束后检测心肌组织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及活性。结果:VCE药物后适应能降低血血清CK和LDH的活力,减少血清MDA含量,提高血清中的SOD活力(P<0.01);同时可以减小心肌梗死范围(MIS)(P<0.01)。结论:VCE药物后适应可以改善心肌酶学,缩小心肌MIS,对心肌I/R损伤的大鼠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栾海蓉;孙健;何志鹏;李雯;李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心俞穴对PPI诱导急性心肌缺血家兔模型的影响,探讨针刺心俞穴对急性心肌缺血保护作用机理,为针灸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高频、中频、低频电针组,电针选择针刺足太阳膀胱经心俞穴。通过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并持续滴注垂体后叶素( PPI )方法制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连续记录Ⅱ导联心电图,分析T波波幅变化。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含量,同时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心电图T波幅度有明显改善;血清SOD活性升高;心肌组织学观察肌纤维排列紊乱,细胞肿胀,肌间隙宽窄不一。结论:电针心俞穴对PPI诱导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王静;刘玺芳;富宏然;孙世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的影响因素,探讨尿液分析仪错误识别红细胞的原因和遇到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方法:分别采用IQ200尿沉渣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对鸡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00例门诊体检人员标本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分析IQ200尿沉渣分析仪错误识别红细胞的相关因素。结果:IQ200尿沉渣分析仪对尿中红细胞的误判率为15.21%,其原因是尿中含有一定量的细菌、结晶、酵母样真菌,这种样本很容易被分析仪错误识别为红细胞。结论:尿中有一些因素可影响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对尿中红细胞出现错误判断,影响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作者:张先;杜西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温度对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水热法制备Na3 ZrF7:Yb3+,Er3+纳米粒子;采用TEM, XRD和荧光光谱探究合成温度对其上转化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温度变化会影响纳米粒子的尺寸和晶型,进而影响其上转换发光。结论:Na3 ZrF7:Yb3+,Er3+纳米粒子的发光强度随合成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
作者:张国海;王倩;张静;李岩;吕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