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反应温度对生物标记用Na3 ZrF7:Yb3+,Er3+纳米探针上转换发光的影响

张国海;王倩;张静;李岩;吕强

关键词:Na3 ZrF7:Yb3+, Er3+, 上转换, 纳米探针
摘要:目的:研究温度对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水热法制备Na3 ZrF7:Yb3+,Er3+纳米粒子;采用TEM, XRD和荧光光谱探究合成温度对其上转化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温度变化会影响纳米粒子的尺寸和晶型,进而影响其上转换发光。结论:Na3 ZrF7:Yb3+,Er3+纳米粒子的发光强度随合成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菲克雪浓预扩容对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下菲克雪浓预扩容对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循环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度子痫前期择期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C组,对照组;R组,乳酸林格液组;F组,菲克雪浓组。麻醉前30min 内分别给予R组乳酸林格液F组菲克雪浓各10 mL/kg ,C组不做处理。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麻醉前及术中的MAP、HR,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和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结果:与T0时相比,T1、T2时C组及R组产妇MAP均明显降低(P <0.01),HR均明显加快(P <0.05),而F组产妇仅于T1时MAP明显降低(P <0.05);与F组相比,C组及R组产妇在T1、T2时MAP均明显降低(P <0.05),C组产妇在T1、T2时HR均明显加快,R组产妇仅在T1时HR明显加快(P <0.05)。与F组相比,C组及R组新生儿PaO2均明显降低(P <0.05)。结论:菲克雪浓预扩容能够维持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术中循环稳定,并有效地改善胎儿体内代谢状况,提高胎儿对麻醉及手术期缺氧的耐受。

    作者:施澄寰;魏磊;彭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生孤独感与职业态度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在校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态度与孤独感是否相关。方法: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对福建省某高校373名在校护生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校护生普遍存在孤独感,11.53%的在校护生处于高度孤独;在校护生的总体职业态度中立偏消极。孤独感与职业态度二者总体呈负相关(P<0.05),居住地为城镇、本科学历护生的职业态度与孤独感呈负相关(P<0.05)。结论: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在校护生心理健康,以降低其孤独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作者:梁梅;连双娇;孙晓琳;李真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颈动脉钙化积分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随访研究

    目的:采用随访研究,探讨颈动脉钙化积分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方法:收集神经内科住院的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20例,随访一年,以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为终点事件。收集所有患者基线人口统计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所有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检查,数据传入GE工作站,应用Smart score ( calcium scoring )软件分析颈动脉钙化积分。结果:(1)两组间基线资料比较,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收缩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和颈动脉钙化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急性缺血性卒中组基线颈动脉钙化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3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组患者中,症状侧颈动脉钙化积分(341.58±89.84)与无症状侧颈动脉钙化积分(325.36±90.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钙化积分(OR 5.691,95%CI 4.928~9.840, P=0.011)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钙化积分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为临床早期分层干预,减少卒中发生、发展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褚小朋;卢万俊;张富山;杨永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断指再植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0-01~2013-01间于我院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185例,共286指,术后对患者制定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观察本组患者再植断脂成活率及血管危象发生情况。结果:本组再植断指成活为93.71%(268/286),血管危象发生率为15.03%(43/286)。结论:断指再植患者围手术期旅行系统的护理方案,对再植指成活起积极作用。

    作者:刘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青少年颈椎病的病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80名患有颈椎病的青少年进行病因调查,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的学习、睡眠姿势和外伤是导致青少年患病的主要因素,但其症状是可逆的,经过预防和治疗可以改善和缓解。结论:普及正确的学习、睡眠姿势以及青少年运动时对于身体的有效防护是降低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率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作者:张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YAP及lats基因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Yes-associated protein ( YAP)相关蛋白及lats基因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结肠肿瘤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2例结肠瘤样组织、52例结肠癌组织中YAP相关蛋白及其相关基因如lat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显示YAP基因及其相关基因如lats基因主要是在结肠腺上皮组织中的细胞核中的表达呈阳性。 YAP及lats基因在结肠癌样组织中的表达与瘤样组织发生发展分级程度相关。结论:YAP及lats基因参与结肠瘤样组织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且有望为结肠瘤样组织的早期诊断,预防,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靶点和可靠依据。

    作者:王雪;高晓芳;郝晴宇;于建渤;王洪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相溶解度法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对芦竹碱的增溶作用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对芦竹碱的增溶作用。方法:以芦竹碱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芦竹碱的含量测定方法。通过相溶解度法讨论羟丙基-β-环糊精对芦竹碱的增溶作用。结果:在水溶液中,芦竹碱的溶解度随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相溶解度曲线为AL型。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与芦竹碱形成1:1型包合物。羟丙基-β-环糊精对芦竹碱大增溶倍数为4.74倍,增溶效果较好。

    作者:李文超;张维喜;倪丹蓉;邹辉;刘艺;史春田;张鸿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53 BP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53BP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53BP1表达强度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MALT淋巴瘤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0例MALT淋巴瘤和10例肿瘤周围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组织切片做53 BP1的抗原标记,检测其各自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53BP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高强度表达,表达强度与在MALT淋巴瘤和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组织的表达强度有明显差异(P<0.01);在MALT淋巴瘤中和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组织中呈低强度表达,表达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53BP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强度较高,在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强度较低,53BP1的表达强度可能作为诊断淋巴瘤恶性程度的潜在指标。

    作者:杨政权;谷月;金在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原材料川芎提取工艺研究

    据文献报道川芎的总生物碱和酚性成份有明显的扩张冠脉、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凝集[1],对已凝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降低血小板的表面活性生平药理作用,川芎中较强生理活性的有效成分川芎嗪、阿魏酸等,水体效果远远小于醇提效果,因此采用醇提。由于川芎中的有效成分川芎嗪、阿魏酸等均为热敏性无知,高温对其有破坏,故采用了超声波低温提取的方式,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的特性和“空化效应”,低温情况下就可以将有效成分从药材中提取出来[2]。

    作者:刘兵;孔德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有氧运动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有氧运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07~2014-05在我院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76例。对所用患者进行有氧运动肺康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变。结果:FEV1,FVC及FEV1/FVC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的改善(P <0.05),血气指标(PaO2, PaCO2,肺动脉收缩压)明显得得到改善( P <0.05),而心率及血压与治疗前相比未见明显的差异(P >0.05),生存因子评估显示COPD患者进行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 P <0.05)。结论:有氧运动康复治疗能够明显的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和生存质量,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彭伟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反应温度对生物标记用Na3 ZrF7:Yb3+,Er3+纳米探针上转换发光的影响

    目的:研究温度对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水热法制备Na3 ZrF7:Yb3+,Er3+纳米粒子;采用TEM, XRD和荧光光谱探究合成温度对其上转化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温度变化会影响纳米粒子的尺寸和晶型,进而影响其上转换发光。结论:Na3 ZrF7:Yb3+,Er3+纳米粒子的发光强度随合成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

    作者:张国海;王倩;张静;李岩;吕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品管圈在急诊护士血液灌流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急诊科护士血液灌流技术培训考试合格率的影响。方法:2013-04~2013-06期间,我科进行品管圈活动的推行工作,将本院76名急诊科护士随机分为品管圈活动组和常规培训组,按品管圈活动的步骤实施活动,通过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考试形式,比较两组考试合格率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组血液灌流技术培训考试合格率显著优于常规培训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血液灌流技术培训中实施品管圈活动是可行的,有效提高了急诊护士血液灌流技术培训考试合格率。

    作者:操秋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盐酸氢吗啡酮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氢吗啡酮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自愿流产手术终止妊娠的孕早期女性4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盐酸氢吗啡酮进行麻醉。对两组的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用药至失去意识时间为(33.25±2.7) s、苏醒时间为(9.1±1.2)s、追加丙泊酚比例为2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氢吗啡酮联合丙泊酚麻醉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效果明显,失去意识时间长,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张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氟西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血清BDNF水平及其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3~2013-04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32例,入院时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BDNF水平同时应用MoCA量表评价患者的认知能力,132例患者按数字随机的方法分为氟西汀组70例和常规治疗组6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二级预防治疗,而氟西汀组则在常规二级预防治疗上加用氟西汀治疗,疗程3个月,每月复检以上项目。结果:氟西汀组在治疗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后的血清BDNF水平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认知功能恢复方面,氟西汀组的在治疗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后的MoCA评分分别为19.31±7.28,21.32±6.84.和25.48±8.86,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15.45±6.21,16.10±5.84.和18.24±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2例失眠症和3例胃肠道反应,继续服药后自行消失。结论:氟西汀可通过增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BNDP水平来达到改善患者卒后认知功能的目的,虽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但并未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值得临床作进一步的推广和研究。

    作者:宋文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五味子乙素B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五味子乙素B( Schisandrin B , Sch B)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增殖、迁移能力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 MMP-9)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50、100、200、400和800μmol/L Sch B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光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变化,并计数细胞分裂指数;细胞划痕实验检测200μmol/L Sch B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定量PCR检测细胞MMP-9 mRNA的表达。结果:CCK-8结果显示,Sch B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胃癌细胞经不同浓度Sch B处理24、48、72 h,光镜下可见大量细胞皱缩,胞膜界限模糊,核质浓缩及凋亡小体形成,细胞分裂指数随Sch B剂量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降低;200μmol/L Sch B作用24、48、72 h,细胞迁移率分别为(39.57±9.14)%,(56.57±10.04)%和(68.21±11.4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CR结果显示,胃癌细胞中MMP-9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Sch B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呈剂量和浓度依赖性,并降低胃癌细胞迁移能力,可能与下调MMP-9基因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月珍;武庚;张际绯;金秀东;赵富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淫羊藿苷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 icariin,ICA)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家兔分为3组:假手术组、I/R组以及ICA后处理组。采用家兔在体模型,家兔麻醉后,开胸短暂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模拟缺血,缺血30min后松开结扎线进行再灌注,再灌注前10min耳缘静脉注射给药。灌注过程中检测左心室内压等心功能指标,再灌注180min后采血检测血清中SOD、MDA;随后处死动物,心脏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检测心肌组织中Bcl-2、Bax蛋白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中LVSP、±dp/dtmax下降,LVEDP升高,HR降低;血清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高;Bcl-2、Bax蛋白表达量增高(P<0.01,P<0.05)。与I/R组比较,ICA后处理组中LVSP、±dp/dtmax升高,LVEDP下降;心梗面积减少;血清中SOD活性增高,MDA含量降低;Bcl-2蛋白表达量增高,Bax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ICA后处理对MIRI造成的心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各项指标,缩小心梗面积,其保护机制与减轻心肌氧化应激反应、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李虹葳;许广义;李爽;宋高臣;李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医学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探索--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国家执业医师法正式实施后,能否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成为医学生是否可以成为临床医师的门槛,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也成为检验医学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学校通过有效的全程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充分的认识自我、全面发展,毕业时带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较高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功底走向单位,不仅会对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还有助于毕业生更好更快的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作者:陈吉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衡阳地区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流行率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目的:探讨衡阳地区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流行率及耐药的性变化趋势,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衡阳市5所地区医院2009年~2011年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资料,记录并统计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性。产ESBLs肠杆菌的检测采用NCCLS(1999)推荐的筛选和确证试验,药敏实验采用K-B法。结果:临床分离的3200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共检出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896株,总检出率28.00%,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率由2009年的22.76%上升为2011年的31.28%;大肠埃希菌是主要的产ESBLs肠杆菌科,从中分离出产ESBLs菌589株,检出率32.74%(589/1798);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对8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莫西沙星>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结论:产ESBLs细菌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高度重视ESBLs检测,阶段性地分析产ESBLs细菌发生率和耐药性的变迁,及时为临床提供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理论依据。

    作者:黄艳华;袁迎春;周素娥;周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重度烧伤中青年患者康复期社会支持及生活需求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研究重度烧伤中青年患者康复期的社会支持,并分析其现在的生活质量。方法:将2009-09-2014-09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自愿参与本调查的80例重度烧伤中青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在本地区随机抽取的80例中青年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做比较。结果:观察组客观支持维度分、主观支持维度分与对支持的利用度维度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物质生活状态维度分、心理功能维度分、躯体功能维度分与社会功能维度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患者恢复外貌或肢体功能的愿望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度烧伤中青年患者康复期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都低于正常人,社会应该多给与他们帮助与支持。

    作者:孟素玉;马雅宁;赵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87例酒依赖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及其原因。方法:对287例酒依赖患者与83例健康人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其心率变异性( HRV)各项指标及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性ST-T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酒依赖患者与健康人对比,HRV各参数均较低,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心肌缺血性ST-T改变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酒依赖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心肌缺血性ST-T发生率高,心率变异性降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与猝死的风险加大。

    作者:沈友宝;毛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牡丹江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