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在急诊护士血液灌流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操秋娥

关键词:品管圈, 血液灌流技术培训, 考试合格率
摘要: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急诊科护士血液灌流技术培训考试合格率的影响。方法:2013-04~2013-06期间,我科进行品管圈活动的推行工作,将本院76名急诊科护士随机分为品管圈活动组和常规培训组,按品管圈活动的步骤实施活动,通过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考试形式,比较两组考试合格率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组血液灌流技术培训考试合格率显著优于常规培训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血液灌流技术培训中实施品管圈活动是可行的,有效提高了急诊护士血液灌流技术培训考试合格率。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流产妇女血浆血管生成素-2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妇女由于罹患不同病原菌感染之后发生的血浆血管生成素-2水平出现的异常及其与所受之影响严重程度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0例药物流产妇女按其病症情况划分为感染症状组(13例)、二重感染症状组(43例)、无感染症状组(24例)三个组别,同时选取健康妇女20人作为对照组。对80例药物流产妇女于1d内加以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两方面变化(以下简称APACHE II)以及序贯器官衰竭(以下简称SOFA)两个方面的评分,与此同时进行血标本的采集,检测其血浆血管生成素-2水平,并将之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各组药物流产妇女的两方面评分都与对照组相较为高,其血管生成素-2水平和对照组相较均显著升高(P <0.05),而各组药物流产妇女之间的血浆血管生成素-2水平之间差异不甚明显( P >0.05)。各组药物流产妇女血浆血管生成素-2水平与两种评分情况则均显示出正比关系( r =0.599, P<0.05;r=0.723,P<0.05)。结论:药物流产妇女的血浆血管生成素-2水平体现出显著升高的情况,并与两方面评分均呈正比关系,故而血浆血管生成素-2水平是影响药物流产妇女身体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邱剑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IQ200尿沉渣分析仪与镜检对尿液中红细胞检测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的影响因素,探讨尿液分析仪错误识别红细胞的原因和遇到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方法:分别采用IQ200尿沉渣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对鸡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00例门诊体检人员标本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分析IQ200尿沉渣分析仪错误识别红细胞的相关因素。结果:IQ200尿沉渣分析仪对尿中红细胞的误判率为15.21%,其原因是尿中含有一定量的细菌、结晶、酵母样真菌,这种样本很容易被分析仪错误识别为红细胞。结论:尿中有一些因素可影响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对尿中红细胞出现错误判断,影响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作者:张先;杜西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C的表达及siRNA靶向抑制MCF-7细胞侵袭与转移的研究

    目的:探讨VEGF-C(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转移的关系;VEGF-CsiRNA对MCF-7中VEGF-C表达及细胞侵袭与转移的影响。方法:ELISA法检测30例乳腺癌及10名健康者空腹血清VEGF-C浓度;合成VEGF-CsiRN并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MCF-7细胞;RT-PCR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VEGF-CmRNA和蛋白的表达;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情况。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C浓度明显升高,且发生淋巴结转移的VEGF-C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转染VEGF-CsiRNA的细胞VEGF-C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 P<0.05),侵袭能力也明显下降(P<0.05)。结论:VEGF-CsiRNA不仅能特异性降低VEGF-CmRNA及蛋白的表达,且能抑制MCF-7的侵袭和转移。

    作者:孙平;刘艳翠;徐永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埃兹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 Ezrin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s , PT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50例PTC组织、22例甲状腺腺瘤组织和28例切除的健侧腺叶正常甲状腺组织中Ezrin、MMP-9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Ezrin、MMP-9在PTC组织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在甲状腺腺瘤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且其高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0.05);Ezrin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 P<0.05)。结论:Ezrin和MMP-9的过表达可能与PTC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关,二者有望成为判定PTC及预测其侵袭转移能力的指标。

    作者:韩洁;张永生;刘西林;朱晓玲;高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对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及血气分析影响。方法:将86例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及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血气分析指标及呼吸、心率、血压的改变。结果:观察组病死率、气管插管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临床痊愈率57.1%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h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及pH值较对照组高,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及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下降( P<0.05)。结论: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入院后,及时取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不仅能够降低疾病的致死率,还可提高其预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国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方式的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所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 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1~2014-07期间于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接受治疗的老年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共78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予以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予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撤机失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分别为(10.38±3.17)d、(4.78±2.3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58±2.92)d、(11.32±5.42)d,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撤机失败发生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6.32±4.51) d、10.26%、5.13%,对照组为(25.13±6.68) d、30.77%、28.21%,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撤机失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主要并发症为面部皮肤损伤、胃肠胀气及呼吸机对抗,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可明显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撤机失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作者:吴玉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预防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预防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01—2013-01间我院收治的进行机械性通气新生儿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患儿住院天数、反复进行机械通气的平均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住院天数、反复进行机械通气的平均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儿的基础护理合格率与患儿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作为一种更专业更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优质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改善患儿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袁飞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和卡铂治疗头颈部鳞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和卡铂治疗晚期头颈部肿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的临床试验设计。入选52例初治的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6例采用DCS方案化疗;对照组26例,采用多西他赛、顺铂、亚叶酸钙及氟尿嘧啶方案( DCF方案)化疗;至少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近期有效率(RR)为53.8%,略优于对照组的4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及严重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和卡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头颈部肿瘤疗效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高菁;曹京燕;高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与培育机制研究--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

    党的十八大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提出的“三个倡导”对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自编量表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还有待提高,同时针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五抓好、五形成”机制。

    作者:郭秋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频率电针心俞穴对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心俞穴对PPI诱导急性心肌缺血家兔模型的影响,探讨针刺心俞穴对急性心肌缺血保护作用机理,为针灸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高频、中频、低频电针组,电针选择针刺足太阳膀胱经心俞穴。通过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并持续滴注垂体后叶素( PPI )方法制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连续记录Ⅱ导联心电图,分析T波波幅变化。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含量,同时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心电图T波幅度有明显改善;血清SOD活性升高;心肌组织学观察肌纤维排列紊乱,细胞肿胀,肌间隙宽窄不一。结论:电针心俞穴对PPI诱导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王静;刘玺芳;富宏然;孙世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菲克雪浓预扩容对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下菲克雪浓预扩容对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循环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度子痫前期择期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C组,对照组;R组,乳酸林格液组;F组,菲克雪浓组。麻醉前30min 内分别给予R组乳酸林格液F组菲克雪浓各10 mL/kg ,C组不做处理。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麻醉前及术中的MAP、HR,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和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结果:与T0时相比,T1、T2时C组及R组产妇MAP均明显降低(P <0.01),HR均明显加快(P <0.05),而F组产妇仅于T1时MAP明显降低(P <0.05);与F组相比,C组及R组产妇在T1、T2时MAP均明显降低(P <0.05),C组产妇在T1、T2时HR均明显加快,R组产妇仅在T1时HR明显加快(P <0.05)。与F组相比,C组及R组新生儿PaO2均明显降低(P <0.05)。结论:菲克雪浓预扩容能够维持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术中循环稳定,并有效地改善胎儿体内代谢状况,提高胎儿对麻醉及手术期缺氧的耐受。

    作者:施澄寰;魏磊;彭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重度烧伤中青年患者康复期社会支持及生活需求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研究重度烧伤中青年患者康复期的社会支持,并分析其现在的生活质量。方法:将2009-09-2014-09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自愿参与本调查的80例重度烧伤中青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在本地区随机抽取的80例中青年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做比较。结果:观察组客观支持维度分、主观支持维度分与对支持的利用度维度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物质生活状态维度分、心理功能维度分、躯体功能维度分与社会功能维度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患者恢复外貌或肢体功能的愿望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度烧伤中青年患者康复期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都低于正常人,社会应该多给与他们帮助与支持。

    作者:孟素玉;马雅宁;赵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联合臂丛麻醉对断肢(指)术后镇痛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联合臂丛麻醉对断肢(指)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择期进行上肢断肢(指)再植手术的患者60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超前镇痛组(30例)为麻醉成功后立即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生理盐水稀释2mL);对照组(30例)给予安慰剂生理盐水2mL作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术后PCIA的芬太尼用量、MAP、HR、疼痛( NR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超前镇痛组的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镇痛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瑞昔布钠联合臂丛麻醉对断肢(指)术后镇痛在效果和安全性上均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付作文;张晓曼;黄咏;赵根隆;程朝晖;黄咏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品管圈在急诊护士血液灌流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急诊科护士血液灌流技术培训考试合格率的影响。方法:2013-04~2013-06期间,我科进行品管圈活动的推行工作,将本院76名急诊科护士随机分为品管圈活动组和常规培训组,按品管圈活动的步骤实施活动,通过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考试形式,比较两组考试合格率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组血液灌流技术培训考试合格率显著优于常规培训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血液灌流技术培训中实施品管圈活动是可行的,有效提高了急诊护士血液灌流技术培训考试合格率。

    作者:操秋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科研与成果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牡丹江医学院为例

    目的:开发一套适合高校科研与成果管理的实用网络管理系统。方法:采用软件工程“瀑布模型”的思想进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结果:成功开发了一套功能完备的、适合高校科研与成果管理的高效、实用网络管理系统。结论:通过本系统的运行,降低了科研管理的成本,提高了科研工作的效率,促进了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

    作者:刘占波;王晓丽;闫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53 BP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53BP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53BP1表达强度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MALT淋巴瘤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0例MALT淋巴瘤和10例肿瘤周围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组织切片做53 BP1的抗原标记,检测其各自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53BP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高强度表达,表达强度与在MALT淋巴瘤和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组织的表达强度有明显差异(P<0.01);在MALT淋巴瘤中和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组织中呈低强度表达,表达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53BP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强度较高,在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强度较低,53BP1的表达强度可能作为诊断淋巴瘤恶性程度的潜在指标。

    作者:杨政权;谷月;金在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颈动脉钙化积分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随访研究

    目的:采用随访研究,探讨颈动脉钙化积分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方法:收集神经内科住院的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20例,随访一年,以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为终点事件。收集所有患者基线人口统计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所有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检查,数据传入GE工作站,应用Smart score ( calcium scoring )软件分析颈动脉钙化积分。结果:(1)两组间基线资料比较,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收缩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和颈动脉钙化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急性缺血性卒中组基线颈动脉钙化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3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组患者中,症状侧颈动脉钙化积分(341.58±89.84)与无症状侧颈动脉钙化积分(325.36±90.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钙化积分(OR 5.691,95%CI 4.928~9.840, P=0.011)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钙化积分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为临床早期分层干预,减少卒中发生、发展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褚小朋;卢万俊;张富山;杨永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原材料川芎提取工艺研究

    据文献报道川芎的总生物碱和酚性成份有明显的扩张冠脉、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凝集[1],对已凝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降低血小板的表面活性生平药理作用,川芎中较强生理活性的有效成分川芎嗪、阿魏酸等,水体效果远远小于醇提效果,因此采用醇提。由于川芎中的有效成分川芎嗪、阿魏酸等均为热敏性无知,高温对其有破坏,故采用了超声波低温提取的方式,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的特性和“空化效应”,低温情况下就可以将有效成分从药材中提取出来[2]。

    作者:刘兵;孔德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医学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探索--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国家执业医师法正式实施后,能否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成为医学生是否可以成为临床医师的门槛,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也成为检验医学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学校通过有效的全程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充分的认识自我、全面发展,毕业时带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较高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功底走向单位,不仅会对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还有助于毕业生更好更快的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作者:陈吉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麻醉学专业就业现状与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研究--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通过对麻醉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和在校生专业满意度、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意向等方面的调查发现,麻醉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专业认同率高,但专业选择盲目,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漠。所以,加强麻醉学专业在校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的就业和以后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杜凤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牡丹江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