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务人员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菲

关键词:医务人员, 甲型H1N1, 疫苗接种
摘要:目的:研究医务人员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500名深圳市某区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加入研究,根据病例的入选排除标准,选定病例,通过自愿填写问卷的方式,愿意接种疫苗的医务人员,行疫苗接种,并跟随观察接种的免疫效果.结果:通过问卷填写,有80名医务工作人员不愿接受甲型H1N1流感疫苗注射,未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常见原因是不确定疫苗质量 (26.7%),其次为认为病毒存在变异(25.1%),还有一定数量人担心疫苗不良反应(17.4%)、以及人为身体素质良好不需接种 (15.3%),而有10.8%的人认为疫苗作用有限而未接种.在420名接种疫苗的医务人员中,特异性抗体的阳转率为100%,未接种疫苗的医务人员阳转率为31.25%,其中男性为28.21%,女性为34.15%,未接种组低于接种组阳转率(P<0.05);未接种组男性低于接种组男性阳转率(P<0.05);未接种组女性低于接种组男性阳转率(P<0.05).结论:医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有良好免疫效果,但还需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并及时发布疫苗相关信息,提高医务人员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认识水平,从而提高疫苗接种率取得良好防控效果.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补阳还五汤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体会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将5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针刺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针刺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上补阳还五汤治疗;两组经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的肢体运动功能Fugl-Mayer评分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结合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对其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疗效更加显著.

    作者:陈颖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课程式CBI在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效果

    在我国,英语教学一直是教学体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仅仅是语言知识的重视,而不是学习学科知识.然而,课程式CBI教学模式在医学专业英语中的应用,使教师在讲授医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将医学领域相关的英语知识向学生传授,并在课堂上获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作者:温宏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帕瑞昔布钠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对腹部手术后舒芬太尼PCIA的影响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对腹部手术后舒芬太尼PCIA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ASAⅠ-Ⅱ级,无心肌缺血史,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每组3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A组:术前30min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静脉推注;B组:术前30min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静脉推注同时术毕30min前给予小剂量氯胺酮0.3mg/kg静脉推注;C组:为对照组,不使用帕瑞昔布钠及小剂量氯胺酮.三组术后均使用舒芬太尼PCIA自控镇痛,配方为舒芬太尼150ug+托烷司琼5mg+0.9%生理盐水至150mL.观察各组术后4h、8h、12h、24h、48h的疼痛程度(VAS评分)、镇静深度(RSS评分),并记录舒芬太尼用药总量、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各组术后时间点VAS评分A组、B组>C组(p<0.05),且4h、8h、12h时间点A组A组、B组,A组、B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眩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C组>A组、B组,A组、B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手术前30min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超前镇痛能明显减少舒芬太尼的使用总量,从而不良反应减少,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在4~12h术后镇痛满意度更佳,且并不增加术后眩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率.

    作者:张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9~2012-09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急腹症140例患者的超声诊断检查资料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结果: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等诊断结果相符的患者135例,符合率为96.4%;误诊5例,误诊率为3.6%.结论:超声检查可以及时的发现并确定病因,结合临床对疾病鉴别和分析,为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而且操作快捷、简便、痛苦小、无创伤、易重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蓉;张雯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腔镜单眼练习替代双眼观看摄像练习的研究

    目的:研究腔镜单眼裸眼操作是否可以代替双眼观看摄像条件下的腔镜操作.方法:选取本院医生,实习医生共60名,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医生遮蔽左眼或右眼,进行单眼裸眼观看操作,并单眼观看练习30min;对照组医生使用双眼观看摄像操作练习30min,在摄像条件下观察显示器进行测试.两组受试对象,每日操作练习30min,操作动作相同.分别记录两组每人初次操作和练习30min后的操作时间,比较两组受试对象每次操作所用的时间.结果:初次操作,对照组与实验组操作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练习1h,连续一周后,受试对象在练习30min后,与初次操作时间相比,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操作时间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与实验组操作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单眼裸眼操作可以代替双眼观看摄像条件下的腔镜操作,使绝大多数没有腔镜练习设备的医院医生通过短期练习达到专业设备练习的效果.

    作者:石华;张正伟;杨杰;舒思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68例乳腺积乳囊肿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对乳腺积乳囊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治疗体会.方法:选择2010-02~2012-02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确诊为乳腺积乳囊肿患者,对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32例患者采取非手术的方法治疗,36例患者采取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总结治疗体会.结果:所选病例以乳腺包块就诊,肿块直径为1~5cm,呈椭圆或圆形,质地均匀,治疗前确诊24例;手术治疗组的痊愈率为100%,非手术治疗的痊愈率为43 75%,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显著(p<0 05),非手术治疗未痊愈的行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乳腺积乳囊肿的特征性表现较弱,容易误诊,治疗前需要加强诊断,手术治疗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成厚兴;阮长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阴道镜检查178例分析

    目的:探究阴道镜检查在临床检查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利用HPV检查及LCT对1599例患者进行了筛查,对其中HPV感染的178例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的分析.结果:对178例患者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异常者再做活检.活检结果发现,CIN1:15例;CIN2:6例;CIN3:2例;原位癌:1例;宫颈早期侵润癌:1例;湿疣样变:9例.可以发现阴道镜检查的诊断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4.5%.结论:阴道镜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具有安全、方便、可靠等优点,为宫颈癌前病变,早期宫颈癌筛查提供了更加科学、可靠的证据,同时对宫颈癌的临床治疗具有深远的应用价值.

    作者:邓根香;朱志玲;罗碧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化学发光法与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梅毒抗体实验结果比较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法与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梅毒抗体的准确性及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分别使用化学发光法与胶乳凝集比浊法(3TP)检测80例梅毒血清样本,测出阳性结果的标本再使用密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检测.结果:化学发光法与胶乳凝集比浊法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8.87%和100%,灵敏度分别为98.81%和100%,特异性分别为98.56%与99.1%.胶乳凝集比浊法的阳性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性均高于化学发光法.两种检测方法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与化学发光法均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可以代替现行常用的梅毒血清学检测的化学发光法,且由于适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方便、快速的优点,可对血清内梅毒抗体进行定量检测,便于疗效和预后检查.

    作者:潘卫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00名非急诊专业医师心肺复苏技能现状调查

    目的:研究了解我院非急诊专业的200名医师对心肺复苏技能掌握情况.方法:根据深圳市急救中心心肺复苏评价标准,利用模拟场景及模拟人对我院200名医师进行心肺复苏技能考核.结果:200名医师的心肺复苏技能掌握情况评分总及格率为48%;考核得分情况受到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培训与否的影响,医师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越高,心肺复苏术的考核评分也相对较高,但组间比较差异不太明显,(P>0.05),参加过培训与没参加过培训的医师分数比较也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我院医师心肺复苏技能水平达不到满意,有待提高,急需专业的系统培训.

    作者:文艳红;赵春兰;王立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介入断流术在脑膜瘤外科术前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介入断流术在脑膜瘤外科术前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2-08~2012-12手术治疗的患者共79例,其中男30 例,女49 例.对39例不同位置的脑膜瘤行全脑血管造影并将微导管超选择插入脑膜瘤供血动脉远端,排除颅内危险吻合支存在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供血动脉,术后择期行外科手术;对40例不同位置的脑膜瘤单纯行外科手术.结果:脑膜瘤供血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操作成功率98%,血管造影显示肿瘤染色消失,供血动脉闭塞.未出现严重的栓塞综合症反应及并发症.结论:介入断流术在脑膜瘤外科术前栓塞是安全、简单、有效的、其并发症少,可以作为脑膜瘤外科术前诊治的一种辅助方法,达到减少外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的目的.

    作者:孙青龙;黄锐;董重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能够代替偶氮聚合物作为结肠靶向药物载体的化学基团研究

    我们将结肠细菌对二硫键和硝基键的还原速率与对偶氮类物质的还原速率进行对比.二硫化物和硝基的还原速率与具有相似分子结构的含偶氮基团的物质的还原速率接近.进一步探索了不同硝基化合物对细菌还原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得到了哈米特关系,其中,系数p = 0.553,R2 = 0.97.从而总结出二硫化物和硝基化合物具有无尽的潜能,它们可用作治疗结肠疾病的药物前体,也可使结肠药物传递系统具有靶向性.

    作者:刘雪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临床路径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应用,为提高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组26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术后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术后护理满意率、住院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44±0.98d、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护理满意率为96.1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69±1.13d、并发症发生率为23.08%、护理满意率为80.77%,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终提高患者术后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巩丹慧;任春慧;王佳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PCMC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要求,采用PCMC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课堂教学改革指出新路.

    作者:王洪伟;安锦丹;赵洪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妇产科急诊中超声诊断临床应用价值的探析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妇产科急诊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对妇产科急症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9例妇产科急症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并与其临床病理分析结果对比.结果:79例患者,经超声确诊的患者有73例,6例被误诊,与临床病理分析检查结果对比,符合率可达92.41%.结论:超声诊断在妇产科急诊具有准确率高、创伤小、痛苦小、操作简便等优点,可作为妇产科急诊首选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俊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浅谈心理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

    浅谈心理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作用.方法:根据不同年龄对儿童开展预防接种前中后的心理干预.结果:在适当的心理干预情况下,大部分儿童能主动配合,同时也使广大家长对儿童接种疫苗放心.结论:做好儿童预防接前中后的心理护理,这是顺利做好计划免疫工作的基本保证.

    作者:朱秀丽;代海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强化健康教育对精细化置管维护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索强化健康教育对精细管理维护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经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置管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教育精细化置管维护组与强化健康教育精细化置管维护组,各30例.比较两组导管感染(局部与管腔)、导管功能不良、阻塞、意外脱落的发生率.结果:强化健康教育精细化置管维护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导管局部感染、导管功能不良、阻塞、意外脱落的发生率.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可以增强精细化置管维护的质量.

    作者:谢瑞萍;林小君;覃沛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多发性肋骨骨折应用可吸收肋骨钉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可吸收肋骨钉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可吸收肋骨钉手术治疗的2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死亡,术后7d内复查X 线片,有1例患者肋骨骨折固定部位有轻度分离移位现象发生,2例患者出现切口脂肪液化,3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3%.术后随访6个月,随访率为100%,随访患者均能胜任正常的工作及劳动,复查胸部X 线片结果显示,所有患者骨折固定位置对位良好,未出现接合端移位及胸壁畸形病例,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可吸收肋骨钉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缩短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且安全性高,可作为多发性肋骨骨折的首先治疗方法.

    作者:唐安球;覃海航;吴强;廖世锋;覃江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治疗二踝骨折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三踝骨折病例23例,根据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类,旋前外旋型9例,旋后外旋型14例.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骨折,其中后踝以T型钢板固定.结果:术后1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月~28月(平均12.5月).根据AOFAS后足一踝评分,优7例,良6例,一般4例,优良率为76.5%.1例患者术后伤口轻度感染,经换药后愈合.结论:后外侧入路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三踩骨折有其优势,对软组织激惹轻微,对于无关节面塌陷的三踝骨折,短期随访效果满意.

    作者:金廷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额颞叶前底部脑挫裂伤合并迟发性血肿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额颞叶前底部脑挫裂伤合并迟发性血肿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对收治的61例额颞叶前底部脑挫裂伤合并迟发性血肿的病人在脱水降颅压、止血、抗水肿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46例行单侧额颞部弧形切口手术,9例行双额部大切口手术,6例已丧失手术时机.结果:恢复良好34例,轻残9例,中残6例,重残4例,死亡6例,放弃治疗者2例.结论:对在早期不引起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应正确掌握非手术和手术指征.

    作者:王喜国;张嘉莹;姜浩然;王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3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的护理

    目的:为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治疗效果提供有效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3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入院后除全部进行全面的胰岛素治疗、饮食指导以及心理护理外,对所有患者进行连续3d72h的动态血糖监测,并和指尖血糖测定值进行比较.结果:在3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2例中途转科),动态血糖仪监测呈现出较好的准确性,可以反映患者血糖的变化模式及趋势,其效果明显优于三餐前、三餐后和睡前血糖的测定.结论:动态血糖仪可有效监测患者血糖,并实现对患者血糖进行较好的控制;动态血糖监测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作者:邹立娜;郭艳宏;李悦;孙丽欣;董明;荣胜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牡丹江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