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对两种凝血酶原法检测结果的影响

朱敏

关键词:PT-衍生法, 冯克劳斯法,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摘要:目的了解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对PT-der法和Clauss法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用PT-der法和Clauss法测定正常组、病例组血浆中Fib含量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其差异;正常混合血浆、含FDP、D-D的异常混合血浆,用ELISA法测定其含量,探讨其相关性.结果两法测定正常组血浆中Fib无显著性差异,而对FDP、D-D增高的异常血浆,Clauss法测定结果低于PT-er法,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其差值与FDP、D-D的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浆中FDP、D-D会使Clauss法测定Fib的含量偏低,其偏低幅度与血浆中FDP、D-D的含量呈正相关.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银杏丹参软胶囊对S.D.大鼠30天喂养实验的影响

    目的为研究银杏丹参软胶囊的安全性,我们用该胶囊对S.D大鼠进行30天喂养实验,以观察其对大鼠的各方面影响.方法根据实验要求,分别设立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低、中、高三个受试物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5、5.0、10.0ml/kg BW(以5倍浓缩液计),连续喂养30天.观察指标:①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②体重变化及食物利用率.③血液学检查.④血液生化检查.⑤脏体比.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试验期间动物生长活动正常,被毛浓密有光泽.各剂量组动物体重、食物利用率、主要脏体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和各剂量组的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各项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总蛋白、白蛋白)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试验结果表明:银杏丹参软胶囊对雌鼠的体重变化有一定影响:对雌鼠的食物平均摄入量有一定影响;未发现该受试物对各剂量组被检动物的大体解剖与主要脏器产生有意义的病理变化.

    作者:杨新跃;刘琳;喻荣珍;包锦英;田泽敏;周银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组织芯片技术的建立

    目的制作组织芯片并初步应用,探讨组织芯片技术的优缺点.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制成120例胃粘膜疾病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胃粘膜疾病组织芯片中13种细胞周期调控因子(Ubipuitin、p16、p21、p27、p53、p57、cyclinA、cyclinB、cyclinD1、cyclinE、CDK2、CDK4、CDK6)的表达.结果胃粘膜疾病组织芯片包含了慢性浅表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肠型胃癌4种病变,每张组织芯片上120个样品,排列整齐,外形为圆形.仅用13张芯片即完成了全部实验,获得了胃粘膜疾病中13种细胞周期调控因子(Ubipuitin、p16、p21、p27、p53、p57、cyclinA、cyclinB、cyclinD1、cyclinE、CDK2、CDK4、CDK6)表达的数据.结论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组织芯片技术与传统的病理学技术方法相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勇;路名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标本久置及溶血对ELISA方法检测HBsAg影响

    目前HBsAg的检测多是采用ELISA方法,其测定过程中受影响因素较多[1],主要有标本、试剂及操作等因素,本文就标本久置及溶血二因素对其影响进行试验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晔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凝血试验检测试剂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评价不同凝血试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利用临床病人标本,使用两种进口凝血试剂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激酶时间测定(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三个项目的比对实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分别为PT:r2=0.9758、APTT r2=0.8118、FIB r2=0.8278;结果表明使用不同试剂的测定结果可有差异.结论更换试剂前要作比较试验,注意现行的方法与替代方法之间的差别,必要时实验室应该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作者:谷小林;彭明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泌乳素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泌乳素(PRL)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5例SLE患者PRL、雌二醇(E2)、睾酮(T)及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结果SLE患者平均PR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尤以活动期更为显著;同时,活动期患者的E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亦明显升高(P<0.01).35例患者的T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E2/T比值显著升高,血清PRL水平与E2水平呈正相关.结论PRL与SLE的发病率及病情活动密切相关;这可能与雌激素的分泌异常有关:而雄激素则能维护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作者:陈丽珠;李彬;应国祥;缪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应用卵母细胞单精子注射显微受精技术治疗射精障碍-附二例报告

    采用卵母细胞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u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技术治疗因严重少弱、畸精子症及梗阻性无精子症、免疫不孕或多次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未受精者等因素引起的不孕不育患者并获成功,在国内外己有不少报道[1~3].

    作者:徐宜宜;唐海勋;冯亮;黄筱金;柳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慢性病贫血病人的多项指标评价

    目的探讨细胞形态学及血清学的多项指标对慢性病贫血(ACD)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用STKS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红细胞参数,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铁蛋白、叶酸及维生素B12,骨髓常规计数粒红比例及骨髓幼红细胞数.并以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难治性贫血为对照.结果ACD的MCH、MCV,MCHC与其它各组贫血(除HA外)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ACD的RDW在治疗前后的结果变化小;ACD的骨髓粒红比例较高,总幼红细胞值较其它各组低;ACD的铁蛋白明显高于IDA组(P<0.01),其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检测无明显临床价值.结论多项指标的评价对AC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其发病机理的探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吴茅;曹亚红;应奇峰;夏爱华;皇甫梅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蛋白芯片检测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CA125、CA153、CA199,评价其敏感度与特异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探针蛋白特异性地捕获样品中的靶蛋白,经蛋白芯片检测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作比较.结果蛋白芯片的检测敏感度CA125为80.9%、CA153为71%、CA199为80.6%,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比较,三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特异性分别为62.5%、66.7%、56.7%,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比较,除CA199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方法的CA125的ROC曲线非常接近、CA153的ROC曲线也非常接近,CA199的ROC曲线分离.结论蛋白芯片技术适合于肿瘤标志物CA125、CA153、CA199的定量分析及临床应用,但CA199特异性尚需提高.

    作者:陈电容;张更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联合检测β-HCG与AFP在预测和判断妊高症程度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简称妊高症PIH)患者血清β-HCG与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90例妊高症和100例正常中、晚期妊娠妇女血清β-HCG与AFP值.结果妊高症孕妇血清β-HCG值明显升高,与正常孕中晚期妇女相比,差异显著(P<0.01),且随病情加重其数值进行升高;重度妊高症血清AFP水平与正常中、晚期孕妇和轻、中度妊高症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1);重度妊高症时β-HCG与AFP水平呈一定相关性(r=0.5315),轻、中度妊高症时β-HCG与AFP水平无相关性.结论β-HCG升高可作为预测妊高症与判断病情轻重的指标,而AFP在重度妊高症的预测与判断病情轻重方面才有意义,联合检测β-HCG与AFP可增加预测与判断重度妊高症病情轻重的敏感性.

    作者:邹琳;徐荣;赖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1852名受血者HBsAg、抗-HCV、抗-HIV、梅毒的检测结果

    近年来,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问题日益为广大医患所重视,因输血感染疾病所引起的医疗纠纷不断增加,这不但给患者增加痛苦,也使医院的声誉受到影响.为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本院对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HBsAg、抗-HBV、抗HIV、梅毒的检测.现将2001年12月至2002年12月对1852名受血者的四项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严建新;林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检测抗精子抗体的临床应用

    目的了解抗精子抗体致免疫性不孕及反复流产的重要性.方法收集325例原、继发性不孕和反复流产妇女血清标本做实验组,同时收集156例正常孕妇的血清标本做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其抗精子抗体(AsAb).结果实验组AsAb阳性率为13.5%,对照组AsAb阳性率为1.3%,经卡方检验:X2=18.3、P<0.01,显示两组人群AsAb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sAb可导致免疫性不孕及流产.

    作者:冼永浩;蔡常辉;陈海雄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测定的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温度、抗凝剂(EDTA-K2)对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固相双位点酶放大化学发光法,分别对22例健康体检者在两种不同温度(25℃和37℃)的血清标本,以及在相同温度(37℃)下,加抗凝剂和不加抗凝剂的血标本进行ECP水平测定.结果25℃组和37℃组血清ECP水平分别为8.92±6.45μg/L(x±s)和19.87±12.16μg/L(x±s),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37℃温度下加抗凝剂和不加抗凝剂血标本的ECP水平分别为5.26±2.60rgg/L(x±s)和19.87±12.16μg/L(x±s),两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温度和抗凝剂(EDTA-K2)对血标本的ECP水平测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温怀凯;阮逸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骨及钙化组织脱钙过度后的补救

    骨及钙化组织的石蜡切片,组织在充分固定后,应进行脱钙处理,一般先经有机酸或无机酸稀溶液浸渍脱钙,再用流水冲洗24h,除去组织内的酸,然后才能按常规脱水、浸蜡、切片、HE染色.

    作者:刘涵;况春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尿素氮与血肌酐的相关性探讨

    为了解尿毒症患者作血液透析后血尿素氮、肌酐的清除情况,探讨血透前后此两种反映肾小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我室测定了14例52次透析前、后血标本的BUN与Cr数值,并作统计学处理.现将方法及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曾斯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ABX PENTRA-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类结果的评估

    目的对ABX PENTRA-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类结果进行评估.方法(1)随机选取仪器分类后的100份标本再手工分类,观察其差异;(2)随机选取仪器分类N、L、M、E、B、LIC、ALY不在正常参考值范围的标本各60份再手工分类,观察其符合率.结果方法(1)中除M有差异外,其它差异均不显著;方法(2)中B、ALY、M的符合率较低,E的符合率高,N、L、LIC的符合率也较高.结论ABX PENTRA-120分类的结果除M、ALY有一定的误差外,其它分类结果均可接受.

    作者:聂益军;万腊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环化瓜氨酸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抗环化瓜氨酸抗体(抗CCP抗体)相对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存在的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RF测定采用全自动速率散射比浊法.结果5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2例抗CCP抗体阳性,其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96%;RF 44例阳性,敏感性80%,特异性为84%.57例其它风湿性疾病患者只有3例抗CCP抗体阳性,且均为低滴度.而CCP阳性者有14例,30例正常对照二种抗体均阴性.抗CCP抗体的含量与RF含量之间无相关性(t=0.132,P>0.05).结论抗CCP抗体具有RF相近的敏感性,而特异性明显高于RF,抗CCP抗体阳性患者比抗CCP阴性患者更容易发展成可通过放射性方法检测到的关节损伤,抗CCP抗体是RA的一个高度特异的新指标,如能与RF联合测定,能提高临床对RA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郭品娥;秦琴;吴淑梅;沈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练习题

    作者:鄢盛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脑脊液检查中的应用

    为了探讨尿沉渣分析仪在脑脊液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应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142例脑脊液,并与普通光镜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谭家成;朱网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微量蛋白的条件探讨

    目的探讨测定微量蛋白的佳方法.方法用考马斯亮蓝试验,不同浓度的定值样本吸取不同的量,以不同波长测定吸光度值,且选择不同浓度作标准液计算测定值进行分析.结果590nm波长时,样本吸光度变化大;10μl样本量,以1.0g/L作标准液时,测定值与定值相近,直线回归方程:Y=0.9549X+0.0386,r=0.9989,t=0.134,P>0.1.测定值与定值无差别.结论考马斯亮蓝试验测定微量蛋白,用试剂2.0ml,样本量10μl,以1.0g/L作标准及选590nm波长测定,是一种可行的理想方法.

    作者:徐杰伟;温少磊;蔡早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首届中韩检验医学大会闭幕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