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微量蛋白的条件探讨

徐杰伟;温少磊;蔡早育

关键词:微量蛋白, 考马斯亮蓝法, 吸光度
摘要:目的探讨测定微量蛋白的佳方法.方法用考马斯亮蓝试验,不同浓度的定值样本吸取不同的量,以不同波长测定吸光度值,且选择不同浓度作标准液计算测定值进行分析.结果590nm波长时,样本吸光度变化大;10μl样本量,以1.0g/L作标准液时,测定值与定值相近,直线回归方程:Y=0.9549X+0.0386,r=0.9989,t=0.134,P>0.1.测定值与定值无差别.结论考马斯亮蓝试验测定微量蛋白,用试剂2.0ml,样本量10μl,以1.0g/L作标准及选590nm波长测定,是一种可行的理想方法.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标本久置及溶血对ELISA方法检测HBsAg影响

    目前HBsAg的检测多是采用ELISA方法,其测定过程中受影响因素较多[1],主要有标本、试剂及操作等因素,本文就标本久置及溶血二因素对其影响进行试验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晔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严重精液异常冻融精子与新鲜精子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后受精比较

    目的了解严重精液异常的冻融精子与新鲜精子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受精比较.方法采用甘油-卵黄作为精子保护剂对15份再次取出的精液标本进行冻存.应用ICSI技术治疗,观察其受精、卵裂结果.在电子显微镜下扫描,观察冷冻前后精子的超微结构及其改变.结果冻融精子的受精率为62.7%,卵裂率为93.6%,新鲜精子的受精率为62.2%,卵裂率为94.5%,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镜扫描显示,新鲜精子头部结构完整,质膜、顶体及尾部均未见明显变化.冻融精子的改变,主要局限在其头部的质膜与顶体膜变皱,破裂甚至丢失,中段线粒体肿胀或破坏,基质密度降低等.结论精子冷冻复苏处理不影响ICSI后的受精率和卵裂率.

    作者:徐宜宜;黄筱金;唐海勋;罗殊儿;熊芳;柳鸣;易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练习题

    作者:鄢盛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组织芯片技术的建立

    目的制作组织芯片并初步应用,探讨组织芯片技术的优缺点.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制成120例胃粘膜疾病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胃粘膜疾病组织芯片中13种细胞周期调控因子(Ubipuitin、p16、p21、p27、p53、p57、cyclinA、cyclinB、cyclinD1、cyclinE、CDK2、CDK4、CDK6)的表达.结果胃粘膜疾病组织芯片包含了慢性浅表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肠型胃癌4种病变,每张组织芯片上120个样品,排列整齐,外形为圆形.仅用13张芯片即完成了全部实验,获得了胃粘膜疾病中13种细胞周期调控因子(Ubipuitin、p16、p21、p27、p53、p57、cyclinA、cyclinB、cyclinD1、cyclinE、CDK2、CDK4、CDK6)表达的数据.结论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组织芯片技术与传统的病理学技术方法相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勇;路名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练习题

    作者:赵子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40-CD40L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D40-CD40L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LE患者淋巴细胞CD40及CD40L的表达,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SLE患者淋巴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CD40L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40在淋巴细胞及CD3-淋巴细胞上的表达,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40-CD40L共刺激分子途径在SLE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以CD40L表达上调为重要特点.

    作者:黄爱军;陈军浩;欧阳建;夏永泉;张葵;李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检验科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现状和对策探讨

    在医疗工作中,医学工作者长期与病人或具有生物危害的物质接触,是疾病高危感染人群.尤其是检验科工作人员,每天与病员的血液、尿液、大便、痰液以及各种穿刺液等检验标本接触,这些标本中可能有致病细菌、肝炎病毒甚至是HIV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存在,对检验工作人员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作者:张波;府伟灵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5种真空采血促凝管在免疫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5种真空采血促凝管在常规临床免疫实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健康体检者及自愿者血液标本100例,选用5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真空采血促凝管,与美国BD公司生产的无添加剂的血清管进行采血质量和免疫检测对比评价.结果5个厂家生产的真空采血促凝管与BD公司生产的无添加剂血清管在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抗体及酶免法测定乙肝病毒6种血清标志物结果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有3个国内厂家生产的真空采血促凝管在标本采集质量、分离效果上存在明显不足,且在血清IgG、IgA、IgM、RF、C3、C4的检测上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r<0.9%).结论进口或合资生产的真空采血管质量明显优于目前国内部分厂家生产的真空采血管.

    作者:邹麟;程大林;王晓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测定的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温度、抗凝剂(EDTA-K2)对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固相双位点酶放大化学发光法,分别对22例健康体检者在两种不同温度(25℃和37℃)的血清标本,以及在相同温度(37℃)下,加抗凝剂和不加抗凝剂的血标本进行ECP水平测定.结果25℃组和37℃组血清ECP水平分别为8.92±6.45μg/L(x±s)和19.87±12.16μg/L(x±s),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37℃温度下加抗凝剂和不加抗凝剂血标本的ECP水平分别为5.26±2.60rgg/L(x±s)和19.87±12.16μg/L(x±s),两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温度和抗凝剂(EDTA-K2)对血标本的ECP水平测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温怀凯;阮逸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首届中韩检验医学大会闭幕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血清蛋白的进展

    毛细管区带电泳(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CZE)用于血清蛋白分离的临床应用是在二十世纪90年代早中期开始的[1].在这期间,用于血清蛋白分离的琼脂糖电泳(AGE)与CZE方法比较的文章已有报道.报告指出,使用一个单一的毛细管设备,CZE给出的血清蛋白分离图谱能够与AGE相媲美.

    作者:李强;李忠信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以心包胸腔积液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急性白血病一例

    临床上以贫血、出血、高烧为首发表现的急性白血症多见,而以心包积液为主的急性白血病罕见.

    作者:姜玉环;黄爱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微量蛋白的条件探讨

    目的探讨测定微量蛋白的佳方法.方法用考马斯亮蓝试验,不同浓度的定值样本吸取不同的量,以不同波长测定吸光度值,且选择不同浓度作标准液计算测定值进行分析.结果590nm波长时,样本吸光度变化大;10μl样本量,以1.0g/L作标准液时,测定值与定值相近,直线回归方程:Y=0.9549X+0.0386,r=0.9989,t=0.134,P>0.1.测定值与定值无差别.结论考马斯亮蓝试验测定微量蛋白,用试剂2.0ml,样本量10μl,以1.0g/L作标准及选590nm波长测定,是一种可行的理想方法.

    作者:徐杰伟;温少磊;蔡早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环化瓜氨酸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抗环化瓜氨酸抗体(抗CCP抗体)相对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存在的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RF测定采用全自动速率散射比浊法.结果5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2例抗CCP抗体阳性,其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96%;RF 44例阳性,敏感性80%,特异性为84%.57例其它风湿性疾病患者只有3例抗CCP抗体阳性,且均为低滴度.而CCP阳性者有14例,30例正常对照二种抗体均阴性.抗CCP抗体的含量与RF含量之间无相关性(t=0.132,P>0.05).结论抗CCP抗体具有RF相近的敏感性,而特异性明显高于RF,抗CCP抗体阳性患者比抗CCP阴性患者更容易发展成可通过放射性方法检测到的关节损伤,抗CCP抗体是RA的一个高度特异的新指标,如能与RF联合测定,能提高临床对RA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郭品娥;秦琴;吴淑梅;沈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血液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与镜检复核

    血液细胞分析仪现已普及,但仪器的白细胞分类结果仅是粗筛,存在形态假性异常或假性正常可能性,当仪器有白细胞形态异常提示时,镜检复核十分重要[1].

    作者:沈迎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茴三硫片引起谷氨酰转移酶升高一例报告

    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是常用的肝功能项目,肝胆疾病、肿瘤等均可使之增高,药物性因素亦可为其增高的原因,作者曾遇茴三硫片引起血清γ-GT升高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培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银杏丹参软胶囊对S.D.大鼠30天喂养实验的影响

    目的为研究银杏丹参软胶囊的安全性,我们用该胶囊对S.D大鼠进行30天喂养实验,以观察其对大鼠的各方面影响.方法根据实验要求,分别设立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低、中、高三个受试物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5、5.0、10.0ml/kg BW(以5倍浓缩液计),连续喂养30天.观察指标:①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②体重变化及食物利用率.③血液学检查.④血液生化检查.⑤脏体比.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试验期间动物生长活动正常,被毛浓密有光泽.各剂量组动物体重、食物利用率、主要脏体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和各剂量组的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各项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总蛋白、白蛋白)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试验结果表明:银杏丹参软胶囊对雌鼠的体重变化有一定影响:对雌鼠的食物平均摄入量有一定影响;未发现该受试物对各剂量组被检动物的大体解剖与主要脏器产生有意义的病理变化.

    作者:杨新跃;刘琳;喻荣珍;包锦英;田泽敏;周银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CRF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关系的研究

    为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我们对63例CRF患者进行了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测定,现将我们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立华;傅晓凤;刘和平;崔江龙;王四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头孢西丁纸片筛选产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

    目的评价头孢西丁纸片筛选产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的可靠性.方法头孢西丁纸片抑菌圈直径<18mm为可疑产AmpC酶株,采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作为确证实验.结果头孢西丁纸片检测的57株产AmpC酶株中,有27株为非产酶株假阳性率为49.1%(27/57).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假阳性分别为60%(15/25)、33.3%(6/18)和50%(7/14).有1株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漏检.结论头孢西丁纸片筛选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特异性差,检测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株尚可.

    作者:贾坤如;余方友;胡龙华;谭立明;傅颖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ELISA法检测血清HBcAg对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目的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cAg,观察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以双抗体夹心法与FQPCR法进行比较.结果HBsAg阴性和FQ-PCR阴性的符合率达100%;与FQ-PCR阳性符合率为90.3%.结论HBcAg检测可以真实地反映HBV的感染和复制情况,基本上可替代FQ-PCR法.对乙肝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较好地应用价值.

    作者:张国强;饶丽华;张菁;王艳琴;万金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