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麟;程大林;王晓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S2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92例标本进行HBVM和PreS2-Ag及PreS2-Ab检测,将其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PreS2-Ag在HBsAg阳性组、HBeAg阳性组的检出率分别为64.71%、96.97%,均明显高于其在对应阴性组中的检出率(P<0.01);PreS2Ag与HBsAg、HBeAg的符合率分别为73.91%、85.87%,PreS2-Ag的阳性率低于HBsAg的阳性率但高于HBeAg的阳性率,PreS2-Ag与HBsAg、HBeAg的总体检出率间均关联显著(P<0.01),PreS2-Ag与HBeAg的不一致部分相差显著(P<0.01),表明PreS2-Ag与HBsAg、HBeAg均高度相关,PreS2-Ag优于HBeAg.PreS2-Ab在HBeAb阳性组中的检出率(72.22%)明显高于在HBeAb阴性组中的检出率(23.21%)(P<0.01),PreS2-Ab与HBeAb符合率为75%,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PreS2-Ab与HBeAb总体上具有一定平行关系.结论PreS2-Ag是HBV感染、复制的敏感指标,且优于HBeAg;PreS2-Ag与PreS2-Ab的连续监测对HBV感染与复制的判断和抗病毒疗效及病情预后的动态观察有重要意义.
作者:乐爱平;万腊根;郭萌萌;鞠北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某些自身免疫性抗体对TP-ELISA检测方法的影响.方法将100份正常标本和436份含有某些自身免疫性抗体的标本用TP-ELISA(间接法、夹心法)检测,阳性标本用TPPA作确诊试验.结果某些自身免疫性抗体对TP-ELISA(间接法)的影响明显高于TP-ELISA(夹心法),两种检测方法有显著的差异(P<0.05),而对于TP-ELISA(夹心法)的灵敏度与确诊试验TPPA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夹心法的抗干扰能力明显强于间接法.结论某些自身免疫性抗体对TP-ELISA检测有一定的影响,而夹心法抗干扰能力明显优于间接法.
作者:孙业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近年来,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问题日益为广大医患所重视,因输血感染疾病所引起的医疗纠纷不断增加,这不但给患者增加痛苦,也使医院的声誉受到影响.为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本院对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HBsAg、抗-HBV、抗HIV、梅毒的检测.现将2001年12月至2002年12月对1852名受血者的四项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严建新;林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现就我科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中使用美国宝特ELX800型酶标仪波长的选择,试验中试剂空白的设定,阴性对照孔吸光度的确定等涉及质量控制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卢建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温度、抗凝剂(EDTA-K2)对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固相双位点酶放大化学发光法,分别对22例健康体检者在两种不同温度(25℃和37℃)的血清标本,以及在相同温度(37℃)下,加抗凝剂和不加抗凝剂的血标本进行ECP水平测定.结果25℃组和37℃组血清ECP水平分别为8.92±6.45μg/L(x±s)和19.87±12.16μg/L(x±s),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37℃温度下加抗凝剂和不加抗凝剂血标本的ECP水平分别为5.26±2.60rgg/L(x±s)和19.87±12.16μg/L(x±s),两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温度和抗凝剂(EDTA-K2)对血标本的ECP水平测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温怀凯;阮逸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了解日立717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吸样针携带性能,编写分析参数时考虑携带特性,尽可能减小携带.并希望用本文提供的思路针对自己的仪器调查吸样针携带,量化吸样量与吸样针携带的关系,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小携带.
作者:卢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及其界限值对结核性胸膜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腺苷脱氨酶偶联谷氨酸脱氢酶连续检测法测定胸水及血清ADA,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结核性胸膜炎和非结核性胸膜炎胸水ADA有显著差别(P<0.01),而血清ADA则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胸水ADA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和非结核性胸膜炎上具有鉴别价值,而血清ADA则无意义.
作者:杨建鑫;郑宇琼;陈淑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头孢西丁纸片筛选产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的可靠性.方法头孢西丁纸片抑菌圈直径<18mm为可疑产AmpC酶株,采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作为确证实验.结果头孢西丁纸片检测的57株产AmpC酶株中,有27株为非产酶株假阳性率为49.1%(27/57).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假阳性分别为60%(15/25)、33.3%(6/18)和50%(7/14).有1株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漏检.结论头孢西丁纸片筛选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特异性差,检测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株尚可.
作者:贾坤如;余方友;胡龙华;谭立明;傅颖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对PT-der法和Clauss法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用PT-der法和Clauss法测定正常组、病例组血浆中Fib含量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其差异;正常混合血浆、含FDP、D-D的异常混合血浆,用ELISA法测定其含量,探讨其相关性.结果两法测定正常组血浆中Fib无显著性差异,而对FDP、D-D增高的异常血浆,Clauss法测定结果低于PT-er法,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其差值与FDP、D-D的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浆中FDP、D-D会使Clauss法测定Fib的含量偏低,其偏低幅度与血浆中FDP、D-D的含量呈正相关.
作者:朱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为10%左右,妊娠合并肝炎特别是肝炎病毒可通过母体垂直传播使胎儿容易感染,可引起胎儿的流产、早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率明显增高.急性肝炎、重症肝炎、急性重症肝炎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孕产妇在产前进行肝炎的检查,有助于对孕产妇的预防保健和减少新生儿肝炎的感染.
作者:曾选;甘雪华;舒向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制作组织芯片并初步应用,探讨组织芯片技术的优缺点.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制成120例胃粘膜疾病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胃粘膜疾病组织芯片中13种细胞周期调控因子(Ubipuitin、p16、p21、p27、p53、p57、cyclinA、cyclinB、cyclinD1、cyclinE、CDK2、CDK4、CDK6)的表达.结果胃粘膜疾病组织芯片包含了慢性浅表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肠型胃癌4种病变,每张组织芯片上120个样品,排列整齐,外形为圆形.仅用13张芯片即完成了全部实验,获得了胃粘膜疾病中13种细胞周期调控因子(Ubipuitin、p16、p21、p27、p53、p57、cyclinA、cyclinB、cyclinD1、cyclinE、CDK2、CDK4、CDK6)表达的数据.结论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组织芯片技术与传统的病理学技术方法相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勇;路名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对ABX PENTRA-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类结果进行评估.方法(1)随机选取仪器分类后的100份标本再手工分类,观察其差异;(2)随机选取仪器分类N、L、M、E、B、LIC、ALY不在正常参考值范围的标本各60份再手工分类,观察其符合率.结果方法(1)中除M有差异外,其它差异均不显著;方法(2)中B、ALY、M的符合率较低,E的符合率高,N、L、LIC的符合率也较高.结论ABX PENTRA-120分类的结果除M、ALY有一定的误差外,其它分类结果均可接受.
作者:聂益军;万腊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抗精子抗体致免疫性不孕及反复流产的重要性.方法收集325例原、继发性不孕和反复流产妇女血清标本做实验组,同时收集156例正常孕妇的血清标本做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其抗精子抗体(AsAb).结果实验组AsAb阳性率为13.5%,对照组AsAb阳性率为1.3%,经卡方检验:X2=18.3、P<0.01,显示两组人群AsAb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sAb可导致免疫性不孕及流产.
作者:冼永浩;蔡常辉;陈海雄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肝移植病人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00.1~2002.12期间肝移植病人术后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1002株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移植病人术后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5.9%,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26.7%)和真菌(17.4%).常见的5个菌种依次是表皮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病原菌分离部位以痰、血液、胆汁为主,占85.2%.细菌的耐药现象严重,常见菌种基本上都呈多重耐药,但革兰阴性杆菌对泰能耐药率相对较低.没有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结论加强肝移植病人术后的细菌分离及耐药性监测,对于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十分重要.
作者:杨大干;徐卫益;孔海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巨幼贫患者由于缺乏叶酸、ViB12,骨髓检查不缺铁,因此,在临床治疗上易引起忽视.作者在65例巨幼贫患者中,发现8例伴有缺铁,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俊;朱秋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鄢盛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是常用的肝功能项目,肝胆疾病、肿瘤等均可使之增高,药物性因素亦可为其增高的原因,作者曾遇茴三硫片引起血清γ-GT升高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培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泌乳素(PRL)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5例SLE患者PRL、雌二醇(E2)、睾酮(T)及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结果SLE患者平均PR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尤以活动期更为显著;同时,活动期患者的E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亦明显升高(P<0.01).35例患者的T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E2/T比值显著升高,血清PRL水平与E2水平呈正相关.结论PRL与SLE的发病率及病情活动密切相关;这可能与雌激素的分泌异常有关:而雄激素则能维护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作者:陈丽珠;李彬;应国祥;缪鹰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