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肝炎病毒前S2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的临床意义

乐爱平;万腊根;郭萌萌;鞠北华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前S2抗原, 前S2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摘要:目的探讨前S2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92例标本进行HBVM和PreS2-Ag及PreS2-Ab检测,将其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PreS2-Ag在HBsAg阳性组、HBeAg阳性组的检出率分别为64.71%、96.97%,均明显高于其在对应阴性组中的检出率(P<0.01);PreS2Ag与HBsAg、HBeAg的符合率分别为73.91%、85.87%,PreS2-Ag的阳性率低于HBsAg的阳性率但高于HBeAg的阳性率,PreS2-Ag与HBsAg、HBeAg的总体检出率间均关联显著(P<0.01),PreS2-Ag与HBeAg的不一致部分相差显著(P<0.01),表明PreS2-Ag与HBsAg、HBeAg均高度相关,PreS2-Ag优于HBeAg.PreS2-Ab在HBeAb阳性组中的检出率(72.22%)明显高于在HBeAb阴性组中的检出率(23.21%)(P<0.01),PreS2-Ab与HBeAb符合率为75%,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PreS2-Ab与HBeAb总体上具有一定平行关系.结论PreS2-Ag是HBV感染、复制的敏感指标,且优于HBeAg;PreS2-Ag与PreS2-Ab的连续监测对HBV感染与复制的判断和抗病毒疗效及病情预后的动态观察有重要意义.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检验科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现状和对策探讨

    在医疗工作中,医学工作者长期与病人或具有生物危害的物质接触,是疾病高危感染人群.尤其是检验科工作人员,每天与病员的血液、尿液、大便、痰液以及各种穿刺液等检验标本接触,这些标本中可能有致病细菌、肝炎病毒甚至是HIV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存在,对检验工作人员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作者:张波;府伟灵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骨髓分析

    我院自1992年2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36例,均符合1982年FAB诊断标准.其中6例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即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Hpo-MDS),占16.7%,现将骨髓象分析如下.

    作者:邱丽君;司玉玲;高瑞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氧化Wright-Giemsa-碘化钾法髓过氧化物酶快速染色及应用

    目的为了使髓过氧化物酶(MPO)染色安全快速、稳定可靠,对Pereira碘化钾MPO染色方法做了进一步改进.方法采用Wright-Giemsa染料为显色剂取代Pereira原法中的Leishman's染料,并采用人工预先氧化Wright-Giemsa染色液的新方法,使其一步到位氧化成熟,以后每次配MPO染色工作液时不必再加H2O2.结果本法(氧化WG-KI法)MPO阳性产物呈棕红色至蓝黑色颗粒状,在显示MPO的同时细胞核也能很好的着色,便于对细胞的辨认.本法与Washburn联苯胺法比较,两者阳性率十分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法所显示的髓过氧化物酶阳性反应对比鲜明、易于判断,试剂安全、稳定可靠,并简化了操作、缩短了染色时间,是理想的MPO染色方法.

    作者:陈万新;丁飞;李毅;刘军;樊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首届中韩检验医学大会闭幕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严重精液异常冻融精子与新鲜精子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后受精比较

    目的了解严重精液异常的冻融精子与新鲜精子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受精比较.方法采用甘油-卵黄作为精子保护剂对15份再次取出的精液标本进行冻存.应用ICSI技术治疗,观察其受精、卵裂结果.在电子显微镜下扫描,观察冷冻前后精子的超微结构及其改变.结果冻融精子的受精率为62.7%,卵裂率为93.6%,新鲜精子的受精率为62.2%,卵裂率为94.5%,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镜扫描显示,新鲜精子头部结构完整,质膜、顶体及尾部均未见明显变化.冻融精子的改变,主要局限在其头部的质膜与顶体膜变皱,破裂甚至丢失,中段线粒体肿胀或破坏,基质密度降低等.结论精子冷冻复苏处理不影响ICSI后的受精率和卵裂率.

    作者:徐宜宜;黄筱金;唐海勋;罗殊儿;熊芳;柳鸣;易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CRF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关系的研究

    为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我们对63例CRF患者进行了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测定,现将我们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立华;傅晓凤;刘和平;崔江龙;王四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某些自身免疫性抗体对TP-ELISA试验干扰的观察

    目的探讨某些自身免疫性抗体对TP-ELISA检测方法的影响.方法将100份正常标本和436份含有某些自身免疫性抗体的标本用TP-ELISA(间接法、夹心法)检测,阳性标本用TPPA作确诊试验.结果某些自身免疫性抗体对TP-ELISA(间接法)的影响明显高于TP-ELISA(夹心法),两种检测方法有显著的差异(P<0.05),而对于TP-ELISA(夹心法)的灵敏度与确诊试验TPPA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夹心法的抗干扰能力明显强于间接法.结论某些自身免疫性抗体对TP-ELISA检测有一定的影响,而夹心法抗干扰能力明显优于间接法.

    作者:孙业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慢性病贫血病人的多项指标评价

    目的探讨细胞形态学及血清学的多项指标对慢性病贫血(ACD)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用STKS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红细胞参数,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铁蛋白、叶酸及维生素B12,骨髓常规计数粒红比例及骨髓幼红细胞数.并以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难治性贫血为对照.结果ACD的MCH、MCV,MCHC与其它各组贫血(除HA外)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ACD的RDW在治疗前后的结果变化小;ACD的骨髓粒红比例较高,总幼红细胞值较其它各组低;ACD的铁蛋白明显高于IDA组(P<0.01),其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检测无明显临床价值.结论多项指标的评价对AC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其发病机理的探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吴茅;曹亚红;应奇峰;夏爱华;皇甫梅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1852名受血者HBsAg、抗-HCV、抗-HIV、梅毒的检测结果

    近年来,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问题日益为广大医患所重视,因输血感染疾病所引起的医疗纠纷不断增加,这不但给患者增加痛苦,也使医院的声誉受到影响.为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本院对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HBsAg、抗-HBV、抗HIV、梅毒的检测.现将2001年12月至2002年12月对1852名受血者的四项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严建新;林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脑脊液检查中的应用

    为了探讨尿沉渣分析仪在脑脊液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应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142例脑脊液,并与普通光镜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谭家成;朱网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蛋白芯片检测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CA125、CA153、CA199,评价其敏感度与特异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探针蛋白特异性地捕获样品中的靶蛋白,经蛋白芯片检测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作比较.结果蛋白芯片的检测敏感度CA125为80.9%、CA153为71%、CA199为80.6%,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比较,三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特异性分别为62.5%、66.7%、56.7%,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比较,除CA199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方法的CA125的ROC曲线非常接近、CA153的ROC曲线也非常接近,CA199的ROC曲线分离.结论蛋白芯片技术适合于肿瘤标志物CA125、CA153、CA199的定量分析及临床应用,但CA199特异性尚需提高.

    作者:陈电容;张更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微量蛋白的条件探讨

    目的探讨测定微量蛋白的佳方法.方法用考马斯亮蓝试验,不同浓度的定值样本吸取不同的量,以不同波长测定吸光度值,且选择不同浓度作标准液计算测定值进行分析.结果590nm波长时,样本吸光度变化大;10μl样本量,以1.0g/L作标准液时,测定值与定值相近,直线回归方程:Y=0.9549X+0.0386,r=0.9989,t=0.134,P>0.1.测定值与定值无差别.结论考马斯亮蓝试验测定微量蛋白,用试剂2.0ml,样本量10μl,以1.0g/L作标准及选590nm波长测定,是一种可行的理想方法.

    作者:徐杰伟;温少磊;蔡早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ABX PENTRA-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类结果的评估

    目的对ABX PENTRA-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类结果进行评估.方法(1)随机选取仪器分类后的100份标本再手工分类,观察其差异;(2)随机选取仪器分类N、L、M、E、B、LIC、ALY不在正常参考值范围的标本各60份再手工分类,观察其符合率.结果方法(1)中除M有差异外,其它差异均不显著;方法(2)中B、ALY、M的符合率较低,E的符合率高,N、L、LIC的符合率也较高.结论ABX PENTRA-120分类的结果除M、ALY有一定的误差外,其它分类结果均可接受.

    作者:聂益军;万腊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茴三硫片引起谷氨酰转移酶升高一例报告

    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是常用的肝功能项目,肝胆疾病、肿瘤等均可使之增高,药物性因素亦可为其增高的原因,作者曾遇茴三硫片引起血清γ-GT升高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培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检测抗精子抗体的临床应用

    目的了解抗精子抗体致免疫性不孕及反复流产的重要性.方法收集325例原、继发性不孕和反复流产妇女血清标本做实验组,同时收集156例正常孕妇的血清标本做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其抗精子抗体(AsAb).结果实验组AsAb阳性率为13.5%,对照组AsAb阳性率为1.3%,经卡方检验:X2=18.3、P<0.01,显示两组人群AsAb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sAb可导致免疫性不孕及流产.

    作者:冼永浩;蔡常辉;陈海雄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头孢匹肟和亚胺培南对肠杆菌属和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稳定性的研究

    目的调查2001~2003年头孢匹肟、亚胺培南对临床分离的肠杆菌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的变化,以了解头孢匹肟、亚胺培南两种抗生素的稳定性.方法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GNS-120药敏卡测定头孢匹肟、亚胺培南等10种抗生素对699株临床分离株的低抑菌浓度(MIC),同时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检出率.结果三年中,对于肠杆菌属细菌,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的体外抗菌活性有下降的趋势,而亚胺培南、头孢匹肟、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活性较为稳定.2001~2003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20.9~36.8%,上升较快,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16.7%~28.8%.头孢曲松、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匹肟、头孢他啶、氨曲南对ESBLs阳性菌抑菌浓度明显高于ESBLs阴性菌,而亚胺培南对两组的抑菌浓度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对于肠杆菌属细菌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亚胺培南、头孢匹肟与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等抗生素相比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稳定性高,喹诺酮类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交叉耐药明显,且有上升的趋势.

    作者:喻华;刘华;蹇启政;颜英俊;周忠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头孢西丁纸片筛选产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

    目的评价头孢西丁纸片筛选产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的可靠性.方法头孢西丁纸片抑菌圈直径<18mm为可疑产AmpC酶株,采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作为确证实验.结果头孢西丁纸片检测的57株产AmpC酶株中,有27株为非产酶株假阳性率为49.1%(27/57).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假阳性分别为60%(15/25)、33.3%(6/18)和50%(7/14).有1株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漏检.结论头孢西丁纸片筛选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特异性差,检测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株尚可.

    作者:贾坤如;余方友;胡龙华;谭立明;傅颖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本刊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进展与评价

    梅毒的检验方法根据标本来源可进行病原体检查及血清学检验,病原体检查适用于一、二期梅毒有病损者的患者,受取材及特殊显微镜限制.血清学检验现已成为多数实验室常规检验项目.本文就几类血清学检验方法作对比,以正确选择梅毒血清学诊断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艳青;莫和国;彭秀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65例巨幼贫患者中发现8例伴有缺铁

    巨幼贫患者由于缺乏叶酸、ViB12,骨髓检查不缺铁,因此,在临床治疗上易引起忽视.作者在65例巨幼贫患者中,发现8例伴有缺铁,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俊;朱秋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