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万新;丁飞;李毅;刘军;樊丽华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了解尿毒症患者作血液透析后血尿素氮、肌酐的清除情况,探讨血透前后此两种反映肾小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我室测定了14例52次透析前、后血标本的BUN与Cr数值,并作统计学处理.现将方法及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曾斯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近年来,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问题日益为广大医患所重视,因输血感染疾病所引起的医疗纠纷不断增加,这不但给患者增加痛苦,也使医院的声誉受到影响.为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本院对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HBsAg、抗-HBV、抗HIV、梅毒的检测.现将2001年12月至2002年12月对1852名受血者的四项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严建新;林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生殖外科的多发病,国内文献报道多是由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感染所致[1],由链球菌感染情况报道较少,为此我们对1184份前列腺液标本中链球菌的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瑜珍;李忠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cAg,观察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以双抗体夹心法与FQPCR法进行比较.结果HBsAg阴性和FQ-PCR阴性的符合率达100%;与FQ-PCR阳性符合率为90.3%.结论HBcAg检测可以真实地反映HBV的感染和复制情况,基本上可替代FQ-PCR法.对乙肝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较好地应用价值.
作者:张国强;饶丽华;张菁;王艳琴;万金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在医疗工作中,医学工作者长期与病人或具有生物危害的物质接触,是疾病高危感染人群.尤其是检验科工作人员,每天与病员的血液、尿液、大便、痰液以及各种穿刺液等检验标本接触,这些标本中可能有致病细菌、肝炎病毒甚至是HIV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存在,对检验工作人员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作者:张波;府伟灵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细菌性阴道病(BV),也称非特异性阴道炎,临床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加,并有典型的鱼腥味,这种鱼腥味在月经后或性交后尤为明显.
作者:车国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泌乳素(PRL)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5例SLE患者PRL、雌二醇(E2)、睾酮(T)及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结果SLE患者平均PR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尤以活动期更为显著;同时,活动期患者的E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亦明显升高(P<0.01).35例患者的T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E2/T比值显著升高,血清PRL水平与E2水平呈正相关.结论PRL与SLE的发病率及病情活动密切相关;这可能与雌激素的分泌异常有关:而雄激素则能维护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作者:陈丽珠;李彬;应国祥;缪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调查2001~2003年头孢匹肟、亚胺培南对临床分离的肠杆菌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的变化,以了解头孢匹肟、亚胺培南两种抗生素的稳定性.方法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GNS-120药敏卡测定头孢匹肟、亚胺培南等10种抗生素对699株临床分离株的低抑菌浓度(MIC),同时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检出率.结果三年中,对于肠杆菌属细菌,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的体外抗菌活性有下降的趋势,而亚胺培南、头孢匹肟、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活性较为稳定.2001~2003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20.9~36.8%,上升较快,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16.7%~28.8%.头孢曲松、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匹肟、头孢他啶、氨曲南对ESBLs阳性菌抑菌浓度明显高于ESBLs阴性菌,而亚胺培南对两组的抑菌浓度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对于肠杆菌属细菌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亚胺培南、头孢匹肟与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等抗生素相比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稳定性高,喹诺酮类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交叉耐药明显,且有上升的趋势.
作者:喻华;刘华;蹇启政;颜英俊;周忠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细胞凋亡是一种由相关基因严格调控的细胞自主性死亡的复杂生理过程,是多细胞有机体调控机体发育、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易浔飞;徐元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抗精子抗体致免疫性不孕及反复流产的重要性.方法收集325例原、继发性不孕和反复流产妇女血清标本做实验组,同时收集156例正常孕妇的血清标本做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其抗精子抗体(AsAb).结果实验组AsAb阳性率为13.5%,对照组AsAb阳性率为1.3%,经卡方检验:X2=18.3、P<0.01,显示两组人群AsAb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sAb可导致免疫性不孕及流产.
作者:冼永浩;蔡常辉;陈海雄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细胞缺血和缺血后再灌流的损伤机制.方法用中国仓鼠肺细胞株为材料,置于无糖条件下培养12h后,重换含糖培养基继续培养,建立细胞缺血后再灌流的体外模型.结果MTT测定显示:重新灌洗后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且低于无糖培养20h细胞(P<0.05).grp75过表达的细胞均比对照细胞有更高的细胞活力(P<0.01).结论grp75能增加线粒体内相关酶分子的数量和活性,减少受损蛋白毒性,增强细胞对损伤的抵御能力.并对缺糖细胞再灌流有保护作用.
作者:姚滢;高明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临床上以贫血、出血、高烧为首发表现的急性白血症多见,而以心包积液为主的急性白血病罕见.
作者:姜玉环;黄爱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了解日立717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吸样针携带性能,编写分析参数时考虑携带特性,尽可能减小携带.并希望用本文提供的思路针对自己的仪器调查吸样针携带,量化吸样量与吸样针携带的关系,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小携带.
作者:卢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HBVPreS1-Ag、PreS2-Ag及PreS2-Ab联合检测HBV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180份血清标本同时进行HBVM、HBVPreS1-Ag、PreS2-Ag及PreS2-Ab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BVPreS1-Ag、PreS2-Ag在HBeAg阳性组中检出率为87.9%,90.9%;在HBsAg阳性组中检出率分别为51.2%,52.4%.HBVPreS1-Ag、PreS2-Ag与HBeAg阳性符合率分别为67.4%,68.2%.180份血清标本中HBVPreS1-Ag、PreS2-Ag分别检出阳性标本43例和44例,两者阳性符合率为95.3%,经X2检验,两者间无差异显著性(P>0.05).PreS2-Ab检出阳性35例,总体阳性率为19.4%,略低于HBsAg总体阳性率(25%).但是HBsAb阴性组中有11.8%PreS2-Ab阳性.结论HBVPreS1-Ag、PreS2-Ag相关性显著高于与HBsAg相关性.作为反映HBV复制指标HBVPreS1-Ag与HBVPreS2-Ag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优于HBeAg.HBVPreS2-Ab阳转早于HBsAb,可作为反映病毒消除的早期迹象,三者联合检测对全面判断HBV感染后病毒的复制、疗效的评估及预后判断均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作者:鞠北华;张经宇;郭萌萌;乐爱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前HBsAg的检测多是采用ELISA方法,其测定过程中受影响因素较多[1],主要有标本、试剂及操作等因素,本文就标本久置及溶血二因素对其影响进行试验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晔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巨幼贫患者由于缺乏叶酸、ViB12,骨髓检查不缺铁,因此,在临床治疗上易引起忽视.作者在65例巨幼贫患者中,发现8例伴有缺铁,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俊;朱秋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CA125、CA153、CA199,评价其敏感度与特异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探针蛋白特异性地捕获样品中的靶蛋白,经蛋白芯片检测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作比较.结果蛋白芯片的检测敏感度CA125为80.9%、CA153为71%、CA199为80.6%,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比较,三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特异性分别为62.5%、66.7%、56.7%,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比较,除CA199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方法的CA125的ROC曲线非常接近、CA153的ROC曲线也非常接近,CA199的ROC曲线分离.结论蛋白芯片技术适合于肿瘤标志物CA125、CA153、CA199的定量分析及临床应用,但CA199特异性尚需提高.
作者:陈电容;张更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