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个TNF族的新成员-TWEAK

易浔飞;徐元斌

关键词:细胞凋亡, 内环境稳定, 相关基因, 生理过程, 机体发育, 机体调控, 自主性, 多细胞, 死亡
摘要:细胞凋亡是一种由相关基因严格调控的细胞自主性死亡的复杂生理过程,是多细胞有机体调控机体发育、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之一.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吸样量与吸样针携带量关系

    为了解日立717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吸样针携带性能,编写分析参数时考虑携带特性,尽可能减小携带.并希望用本文提供的思路针对自己的仪器调查吸样针携带,量化吸样量与吸样针携带的关系,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小携带.

    作者:卢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若干问题探讨

    现就我科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中使用美国宝特ELX800型酶标仪波长的选择,试验中试剂空白的设定,阴性对照孔吸光度的确定等涉及质量控制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卢建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对两种凝血酶原法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了解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对PT-der法和Clauss法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用PT-der法和Clauss法测定正常组、病例组血浆中Fib含量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其差异;正常混合血浆、含FDP、D-D的异常混合血浆,用ELISA法测定其含量,探讨其相关性.结果两法测定正常组血浆中Fib无显著性差异,而对FDP、D-D增高的异常血浆,Clauss法测定结果低于PT-er法,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其差值与FDP、D-D的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浆中FDP、D-D会使Clauss法测定Fib的含量偏低,其偏低幅度与血浆中FDP、D-D的含量呈正相关.

    作者:朱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1852名受血者HBsAg、抗-HCV、抗-HIV、梅毒的检测结果

    近年来,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问题日益为广大医患所重视,因输血感染疾病所引起的医疗纠纷不断增加,这不但给患者增加痛苦,也使医院的声誉受到影响.为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本院对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HBsAg、抗-HBV、抗HIV、梅毒的检测.现将2001年12月至2002年12月对1852名受血者的四项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严建新;林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CRF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关系的研究

    为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我们对63例CRF患者进行了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测定,现将我们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立华;傅晓凤;刘和平;崔江龙;王四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我院7559例孕妇四型肝炎检测结果分析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为10%左右,妊娠合并肝炎特别是肝炎病毒可通过母体垂直传播使胎儿容易感染,可引起胎儿的流产、早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率明显增高.急性肝炎、重症肝炎、急性重症肝炎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孕产妇在产前进行肝炎的检查,有助于对孕产妇的预防保健和减少新生儿肝炎的感染.

    作者:曾选;甘雪华;舒向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头孢西丁纸片筛选产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

    目的评价头孢西丁纸片筛选产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的可靠性.方法头孢西丁纸片抑菌圈直径<18mm为可疑产AmpC酶株,采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作为确证实验.结果头孢西丁纸片检测的57株产AmpC酶株中,有27株为非产酶株假阳性率为49.1%(27/57).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假阳性分别为60%(15/25)、33.3%(6/18)和50%(7/14).有1株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漏检.结论头孢西丁纸片筛选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特异性差,检测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株尚可.

    作者:贾坤如;余方友;胡龙华;谭立明;傅颖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不脱羧勒克氏菌引起眼结膜炎一例

    病例:某男,38岁,农民,因眼结膜红、肿、痒、分泌物增多在乡卫生院治疗无效来我院就诊,我院五官科医生给患者使用可的松滴眼液、红霉素软胶、利君沙、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一周,病人症状未见好转,且有加重趋势.

    作者:肖叙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练习题

    作者:鄢盛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欢迎订阅《检验医学》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氧化Wright-Giemsa-碘化钾法髓过氧化物酶快速染色及应用

    目的为了使髓过氧化物酶(MPO)染色安全快速、稳定可靠,对Pereira碘化钾MPO染色方法做了进一步改进.方法采用Wright-Giemsa染料为显色剂取代Pereira原法中的Leishman's染料,并采用人工预先氧化Wright-Giemsa染色液的新方法,使其一步到位氧化成熟,以后每次配MPO染色工作液时不必再加H2O2.结果本法(氧化WG-KI法)MPO阳性产物呈棕红色至蓝黑色颗粒状,在显示MPO的同时细胞核也能很好的着色,便于对细胞的辨认.本法与Washburn联苯胺法比较,两者阳性率十分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法所显示的髓过氧化物酶阳性反应对比鲜明、易于判断,试剂安全、稳定可靠,并简化了操作、缩短了染色时间,是理想的MPO染色方法.

    作者:陈万新;丁飞;李毅;刘军;樊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标本久置及溶血对ELISA方法检测HBsAg影响

    目前HBsAg的检测多是采用ELISA方法,其测定过程中受影响因素较多[1],主要有标本、试剂及操作等因素,本文就标本久置及溶血二因素对其影响进行试验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晔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肝移植病人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肝移植病人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00.1~2002.12期间肝移植病人术后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1002株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移植病人术后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5.9%,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26.7%)和真菌(17.4%).常见的5个菌种依次是表皮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病原菌分离部位以痰、血液、胆汁为主,占85.2%.细菌的耐药现象严重,常见菌种基本上都呈多重耐药,但革兰阴性杆菌对泰能耐药率相对较低.没有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结论加强肝移植病人术后的细菌分离及耐药性监测,对于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十分重要.

    作者:杨大干;徐卫益;孔海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细胞缺血和缺血后损伤的保护

    目的研究细胞缺血和缺血后再灌流的损伤机制.方法用中国仓鼠肺细胞株为材料,置于无糖条件下培养12h后,重换含糖培养基继续培养,建立细胞缺血后再灌流的体外模型.结果MTT测定显示:重新灌洗后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且低于无糖培养20h细胞(P<0.05).grp75过表达的细胞均比对照细胞有更高的细胞活力(P<0.01).结论grp75能增加线粒体内相关酶分子的数量和活性,减少受损蛋白毒性,增强细胞对损伤的抵御能力.并对缺糖细胞再灌流有保护作用.

    作者:姚滢;高明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40-CD40L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D40-CD40L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LE患者淋巴细胞CD40及CD40L的表达,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SLE患者淋巴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CD40L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40在淋巴细胞及CD3-淋巴细胞上的表达,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40-CD40L共刺激分子途径在SLE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以CD40L表达上调为重要特点.

    作者:黄爱军;陈军浩;欧阳建;夏永泉;张葵;李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环化瓜氨酸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抗环化瓜氨酸抗体(抗CCP抗体)相对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存在的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RF测定采用全自动速率散射比浊法.结果5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2例抗CCP抗体阳性,其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96%;RF 44例阳性,敏感性80%,特异性为84%.57例其它风湿性疾病患者只有3例抗CCP抗体阳性,且均为低滴度.而CCP阳性者有14例,30例正常对照二种抗体均阴性.抗CCP抗体的含量与RF含量之间无相关性(t=0.132,P>0.05).结论抗CCP抗体具有RF相近的敏感性,而特异性明显高于RF,抗CCP抗体阳性患者比抗CCP阴性患者更容易发展成可通过放射性方法检测到的关节损伤,抗CCP抗体是RA的一个高度特异的新指标,如能与RF联合测定,能提高临床对RA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郭品娥;秦琴;吴淑梅;沈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以心包胸腔积液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急性白血病一例

    临床上以贫血、出血、高烧为首发表现的急性白血症多见,而以心包积液为主的急性白血病罕见.

    作者:姜玉环;黄爱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血清蛋白的进展

    毛细管区带电泳(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CZE)用于血清蛋白分离的临床应用是在二十世纪90年代早中期开始的[1].在这期间,用于血清蛋白分离的琼脂糖电泳(AGE)与CZE方法比较的文章已有报道.报告指出,使用一个单一的毛细管设备,CZE给出的血清蛋白分离图谱能够与AGE相媲美.

    作者:李强;李忠信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严重精液异常冻融精子与新鲜精子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后受精比较

    目的了解严重精液异常的冻融精子与新鲜精子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受精比较.方法采用甘油-卵黄作为精子保护剂对15份再次取出的精液标本进行冻存.应用ICSI技术治疗,观察其受精、卵裂结果.在电子显微镜下扫描,观察冷冻前后精子的超微结构及其改变.结果冻融精子的受精率为62.7%,卵裂率为93.6%,新鲜精子的受精率为62.2%,卵裂率为94.5%,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镜扫描显示,新鲜精子头部结构完整,质膜、顶体及尾部均未见明显变化.冻融精子的改变,主要局限在其头部的质膜与顶体膜变皱,破裂甚至丢失,中段线粒体肿胀或破坏,基质密度降低等.结论精子冷冻复苏处理不影响ICSI后的受精率和卵裂率.

    作者:徐宜宜;黄筱金;唐海勋;罗殊儿;熊芳;柳鸣;易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尿素氮与血肌酐的相关性探讨

    为了解尿毒症患者作血液透析后血尿素氮、肌酐的清除情况,探讨血透前后此两种反映肾小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我室测定了14例52次透析前、后血标本的BUN与Cr数值,并作统计学处理.现将方法及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曾斯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