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赛蛟;闻树群
目的评价生物素-链霉亲和素酶免疫分析法(BSA-ELISA)测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并与化学发光法(CLIA)进行比较.方法根据EP9-A文件要求采集数据,并以相应软件分析这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同时对BSA-ELISA 的测定范围,变异系数(CV),小检测限进行测定.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回归方程y=0.985X-0.131,相关系数(r)=0.997.PSA的批内平均CV为2.21%,批间平均CV为3.08%.测定范围为1.50~85.μg/L.小检测限为0.30μg/L.结论采用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的BSA-ELISA与CLIA自动分析仪测定PSA的相关性好,结果稳定,偏差小,可以在临床上常规应用.
作者:卓广超;汪子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CA125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01例患者(其中恶性肿瘤346例、良性疾病1155例)与187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CA125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水平.结果卵巢癌组CA125均值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肝癌组、肝硬化组显著高于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但肝癌组及肝硬化组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相应良性病变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子宫内膜癌等其它一些恶性肿瘤CA125均值及阳性率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盆腔炎组CA125均值及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显著高于子宫肌瘤组(P<0.01).结论血清CA125可作为卵巢癌辅助诊断指标;在肝硬化与肝癌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不能支持用硬化与肝癌的鉴别诊断;对子宫内膜癌等其它一些恶性肿瘤的诊断有一定的利用价值;CA125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密切相关,可用作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肌瘤鉴别诊断的辅助方法.
作者:陈斌鸿;陈社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细菌分离情况的分析,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合理选择抗生素的认识.方法细菌鉴定采用API系统和手工法,数据统计采用上海金仕达软件.结果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占近1/3,以条件致病菌为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真菌的感染呈增长趋势.结论由条件致病菌和真菌造成的院内感染不容忽视,应慎重合理地选择广谱抗生素.
作者:赵建平;连建军;谢基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细菌性痢疾是我国常见肠道传染病之一,为了解深圳市龙岗区近年来志贺氏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探讨其流行规律,为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1999~2002年收集的70株志贺氏菌进行了分型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作者:邹焕荣;甘莉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随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等发展,医学检验实现了实验自动化、试剂多样化、检查方法标准化及快速化,医学检验已朝着高理论、高科技、高水平方向发展,为了提高医学检验的质量,加强护理与检验的沟通已势在必行.
作者:唐竹英;孔令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治疗后尿脱氧吡啶啉(deoxypyridinoline DP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7例(男17例,女1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在激素(泼尼松)治疗的不同阶段尿脱氧吡啶啉的水平,同时检测20例(男12例,女8例)健康儿童的尿脱氧吡啶啉水平作为对照,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足量治疗后,其尿脱氧吡啶啉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激素治疗前、激素减量治疗后及激素停用后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1,P<0.05,P<0.01).随着激素的减量直至停用,尿脱氧吡啶啉水平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激素治疗能引起骨吸收增强,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尿脱氧吡啶啉水平能反映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治疗后骨吸收的状况,是一项敏感而特异的生化指标.尿脱氧吡啶啉的监测对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激素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石胜;黄华兴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检测在小儿患者的诊断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07例小儿患者和正常对照组采用美国Beckman CX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运用连续检测法检测其心肌酶谱;结果 [1]48例小儿肺炎LDH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有差异(P<0.05);α-HBD、CK和CK-MB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21例病毒性心肌炎检测AS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其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感染性腹泻检测心肌酶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DH和CK-MB有差异(P<0.05),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新生儿窒息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肌酶谱活性的检查,对小儿肺炎等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的估计和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张秋英;詹伦琴;吕娇凤;牟秀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调查网织红细胞(网红)七项参数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COULTER-GENS.SYSTEM 2五分类血细胞仪对200例健康体检者网织红细胞七项参数进行测定,并将所得结果用SPSS 11.0 for windows软件作t检验.结果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X±1.96S):男性0.0179~0.1379,女性0.0191~0.1137;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男性0.0042~0.0286,女性0.0198~0.0252;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绝对值(HLR#):男性0.0001~0.0572,女性0.0001~0.0484;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比(HLR%):男性0.0001~0.0380,女性0.0001~0.0108;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例(IRF):男性0.22~0.48,女性0.27~0.48;平均网织红细胞体积(MRV):男性103.7~121.3,女性98.0~126.0;平均球状网织红细胞体积(MSCV):男性81.5~98.5,女性77.9~104.0;其中RET#、HLR#男女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t=2.406 P<0.05)而RET%、HLR%、IRF、MRV、MSCV男女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年龄、性别、不同实验室结果有差异,各实验室应建立相应的网织红细胞各参数参考值,从而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作者:王瑜敏;李小龙;杨丽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是以肺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屏障损伤、急性炎症反应、富含蛋白的肺水肿为特征的急性肺损伤.
作者:史雪梅;黄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以下简称APTT)是内源、共同途径凝血因子的过筛试验.目前APTT测定,有三种不同激活剂即白陶土、硅藻土、鞣花酸,正常参考值不一,各地各医院之间结果无可比性,本文对三种不同的激活剂作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P<0.01)及与正常混合新鲜血浆比较.
作者:孙利;郑优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肝脏产生多种参与凝血和纤溶的因子.肝病时往往发生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异常,检测凝血因子所参与的凝血功能具有临床价值[1].本文通过对65例肝病患者四项凝血指标检测分析,认为该类检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冯志敏;程伟;杜晓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院用大连金港制药厂生产的榄香烯乳联合方案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淋)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毓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医院医疗纠纷猛增.其中有关检验方面医患纠纷也时有发生,如检验结果前后不符、医院间结果差异、标本遗失、服务质量、等等都成为医疗纠纷的内容,医患纠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甚至已影响到医务人员的工作,造成许多的担忧,医务人员事事处于紧张状态,工作上如履薄冰,生怕出点差错被人抓住,面对这种状况本人认为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真正把病人当亲人,拉近与病人之间的距离,在亲情和诚信上下功夫、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让病人进入医院感到温馨,对医院产生信赖,使病人真正有一种安全感,认真分析医患纠纷的原因,大程度地满足患者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避免医患纠纷.
作者:徐晶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肝脏是胆碱酯酶(CHE)合成与降解的场所.本文报告42例脂肪肝患者血清CHE测定结果,供参考.
作者:潘小划;何创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本文收集了Ⅱ型糖尿病患者138例,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对其尿Aib与尿β2-MG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俊;凌云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检测的意义.方法用连续检测法检测448例我院消化科住院病人血清中GPDA的活性,比较分析各组病人GPDA结果.对胃溃疡组、正常人组、良性胃病各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胃癌组GPDA活力较健康组显著降低(P<0.01);胃溃疡组GPDA活力等有较大下降(P<0.05);肝癌组明显升高(P<0.01),食道肿瘤与健康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GPDA活力测定可以作为胃溃疡、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的指标之一.
作者:娄域峰;施新萍;吕国才;徐根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xuginosa,PA)药敏试验(K-B法)结果的报告时机.方法对所分离出的11株产粘液型的PA进行体外药敏试验(K-B法)和环丙沙星、舒普深的MIC测定,且记录不同时间段(24h、48h、72h)的结果.然后将此菌进行转种数代,使其粘液消失,再进行上述操作.并将上述两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产粘液型PA 24h抑菌环直径的毫米数与48h、72h后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48h、72h的结果与转种后、粘液消失的PA 24h、48h、72h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环丙沙星和舒普深的MIC的测定结果与K-B法的结果相符.结论产粘液型的PA的体外药敏试验(K-B法)结果应该尽量在48小时后报告.
作者:孙敬;余理智;邓林强;陈会;彭洁;熊章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乙肝两对半、PreS1-Ag、血清转氨酶(ALT)以及诊断结论等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血清PreS1与它们的关系.结果血清PreS1-Ag的阳性率(11.37%)远低于HBsAg的阳性率(25.19%),HBsAg阳性时PreS1只有44.83%的阳性率.血清PreS1表达与HBeAg或HBcAb有一定相关性.血清PreS1-Ag阳性的急性乙肝血清ALT水平高于PreS1Ag阴性急性乙肝和非急性乙肝(P<0.05).结论血清PreS1-Ag阳性能反映HBV复制和肝损害,可做为判断急慢性乙肝或病情活动性和传染性的一项指标.
作者:程道胜;刘健婷;雷泽洪;杨海玉;尹合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脐血生化指标及其特点.方法采集89例正常新生儿脐动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了脐动脉血肝肾功能、血气及电解质、血脂和心肌酶谱等33项生化指标.并与正常成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新生儿脐动脉血生化指标除Cl-、iCa++外,与成人有较大的差异,P均<0.05.脐血TP、CK、GGT水平与孕周有关,GGT随着胎龄的增加而降低(P<0.05),而TP、CK随着胎龄的增加呈升高趋势(P<0.05).男女性别间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新生儿脐动脉血生化指标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确定新生儿脐血各生化指标的参考值范围有助于临床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
作者:易向民;李庆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自从1989年丙型肝炎病毒(HCV)正式命名以来,HCV研究即成为病毒性肝炎的热点之一.丙型肝炎呈全球分布,我国整体人群的流行率约为3%,而其慢性化率高达85%,其中20%患者易发展为肝硬化,且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1].
作者:李桂珍;梅秀珍;刘兴祥;王兴亮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