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不同时间段结果分析

孙敬;余理智;邓林强;陈会;彭洁;熊章华

关键词:产粘液型铜绿假单孢菌, 药敏试验, 抗生素
摘要:目的探讨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xuginosa,PA)药敏试验(K-B法)结果的报告时机.方法对所分离出的11株产粘液型的PA进行体外药敏试验(K-B法)和环丙沙星、舒普深的MIC测定,且记录不同时间段(24h、48h、72h)的结果.然后将此菌进行转种数代,使其粘液消失,再进行上述操作.并将上述两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产粘液型PA 24h抑菌环直径的毫米数与48h、72h后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48h、72h的结果与转种后、粘液消失的PA 24h、48h、72h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环丙沙星和舒普深的MIC的测定结果与K-B法的结果相符.结论产粘液型的PA的体外药敏试验(K-B法)结果应该尽量在48小时后报告.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流式细胞术分析舌体鳞癌细胞DNA倍体和细胞周期的意义

    目的探讨舌体鳞癌细胞的DNA倍体、细胞周期特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40例舌体鳞癌标本及10例正常舌体组织中的异倍体、DNA指数、增殖指数和S期细胞比例,并研究这些参数与肿瘤组织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40例舌体鳞癌中,异倍体检出率为70%(28/40);舌体鳞癌与正常舌组织相比,DI、SPF有显著性差异,相对于低分化组而言,高、中分化组的DI、SPF及PI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流式细胞仪可用来分析舌休鳞癌的DNA;DI可以鉴别细胞的良恶性;DI、SPF、PI可以作为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陈葆国;施更生;李伯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深圳市龙岗区志贺氏菌属的菌群分布和药敏分析

    细菌性痢疾是我国常见肠道传染病之一,为了解深圳市龙岗区近年来志贺氏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探讨其流行规律,为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1999~2002年收集的70株志贺氏菌进行了分型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作者:邹焕荣;甘莉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母婴宫内传播乙肝病毒研究的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世界关注的卫生问题,而乙型肝炎是我国的高发病和常见病,其中母婴垂直传播是一条重要的传播途径,为了指导患有乙肝的育龄妇女进行优生优育,明确母婴宫内传播乙肝病毒的机理一直是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

    作者:马兴璇;李凤梅;黄玲;严龙;罗平;蒙文霞;陈彦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107例小儿患者检测心肌酶谱结果分析与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检测在小儿患者的诊断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07例小儿患者和正常对照组采用美国Beckman CX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运用连续检测法检测其心肌酶谱;结果 [1]48例小儿肺炎LDH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有差异(P<0.05);α-HBD、CK和CK-MB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21例病毒性心肌炎检测AS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其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感染性腹泻检测心肌酶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DH和CK-MB有差异(P<0.05),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新生儿窒息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肌酶谱活性的检查,对小儿肺炎等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的估计和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张秋英;詹伦琴;吕娇凤;牟秀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644钾钠氯分析仪使用故障排除

    CORINNG644钾钠氯分析仪应用已十分普及.它具有操作简单、测定快速和结果准确的优点.现将在日常维护保养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排除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长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浅析血清GPDA、CEA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健康人血清和56例胃癌及35例非胃癌患者血清分别测定GPDA、CEA含量,以GPDA≤28.6U/ml、CEA≥80ng/ml为胃癌阳性预示值.结果胃癌患者GPDA(30.6±14.8)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68.8±20.2)(P<0.01).对胃癌的诊断阳性率GPDA为71.4%、CEA为51.8%,若二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2.1%,特异性为95.1%,诊断有效率为92.1%.结论血清GPDA、CEA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胃癌的阳性检出率.

    作者:薛鲜娥;宋书卫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不典型鲍曼不动杆菌的检测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己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其生物学特性发生变异的概率逐渐增大,且由于其本身生化反应较弱,染色及形态不十分典型,因此鲍曼不动杆菌的实验室诊断工作难度相对较大[1-2].

    作者:汪涛;余道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乙肝两对半、PreS1-Ag、血清转氨酶(ALT)以及诊断结论等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血清PreS1与它们的关系.结果血清PreS1-Ag的阳性率(11.37%)远低于HBsAg的阳性率(25.19%),HBsAg阳性时PreS1只有44.83%的阳性率.血清PreS1表达与HBeAg或HBcAb有一定相关性.血清PreS1-Ag阳性的急性乙肝血清ALT水平高于PreS1Ag阴性急性乙肝和非急性乙肝(P<0.05).结论血清PreS1-Ag阳性能反映HBV复制和肝损害,可做为判断急慢性乙肝或病情活动性和传染性的一项指标.

    作者:程道胜;刘健婷;雷泽洪;杨海玉;尹合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丙肝抗HCV与HCV RNA定性、荧光定量之间的关系

    自从1989年丙型肝炎病毒(HCV)正式命名以来,HCV研究即成为病毒性肝炎的热点之一.丙型肝炎呈全球分布,我国整体人群的流行率约为3%,而其慢性化率高达85%,其中20%患者易发展为肝硬化,且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1].

    作者:李桂珍;梅秀珍;刘兴祥;王兴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pH值对尿β2-微球蛋白测定的影响

    目的探讨pH值对尿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的影响.方法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和肾脏疾病患者组pH值调节前后尿β2-MG含量.结果 pH值对正常组无显著影响(P>0.05),但pH值对肾脏疾病患者组尿β2-MG测定有明显影响(P<0.01).结论尿β2-MG在酸性环境中不稳定,极易分解破坏.因此尿β2-MG测定需调节pH值并及时测定,才不会出现假阴性或与疾病不相符的结果.

    作者:杨丽;马骏龙;丛玉隆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US-2100R半自动尿液分析仪及配套试纸检测性能评估

    目的对Sysmex提供的US-2100R半自动尿液分析仪及配套试纸条进行实验评估并观察在日常尿液分析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同时再现性试验、不同的加样方法试验、不同的吸收方法试验、重复性、稳定性、线性试验以及温度、时间和标本对结果影响试验进行性能评估.结果同时再现性试验、不同的加样方法试验、不同的吸收方法试验、重复性、稳定性试验以及温度和时间对结果影响试验中大多数项目都在一个等级内变动;线性试验结果显示线性良好;标本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该仪器及试条性能良好,完全适合各大小医院使用,值得推广.

    作者:苏兆亮;陈巧林;顾可梁;胡嘉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尿蛋白SDS-AGE电泳谱带分析

    目的研究各种尿蛋白的SDS--AGE电泳谱带模式及其在诊断肾脏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各种肾病病人尿液进行尿蛋白SDS-AGE电泳,扫描观察谱带的特征及各蛋白组分的百分比并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肾前性蛋白尿出现低分子量蛋白带但谱带单一;肾小管损伤性蛋白尿虽出现低分子量蛋白带但谱带较复杂;肾小球损伤性蛋白尿出现单一中分子量蛋白带和中、高分子量蛋白带;肾小球肾小管同时损伤时表现为混合性蛋白谱带(大、中、小分子蛋白带);尿路感染时尿蛋白谱带较为复杂.结论 SDS-AGE尿蛋白电泳结合尿常规分析对肾脏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很有价值.

    作者:万腊根;聂益军;张世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脐动脉血生化指标的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脐血生化指标及其特点.方法采集89例正常新生儿脐动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了脐动脉血肝肾功能、血气及电解质、血脂和心肌酶谱等33项生化指标.并与正常成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新生儿脐动脉血生化指标除Cl-、iCa++外,与成人有较大的差异,P均<0.05.脐血TP、CK、GGT水平与孕周有关,GGT随着胎龄的增加而降低(P<0.05),而TP、CK随着胎龄的增加呈升高趋势(P<0.05).男女性别间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新生儿脐动脉血生化指标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确定新生儿脐血各生化指标的参考值范围有助于临床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

    作者:易向民;李庆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伤寒沙门菌L型感染10例分析

    2003年7~8月,萍乡市安源区某村发生一起伤寒疫情,发现发热病人55例,其中经临床诊断伤寒43人,血培养检出伤寒杆菌13例,其中检出伤寒沙门菌L型细菌1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长奇;单鲁琴;陈燕萍;朱金萍;耿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ACE基因多态性和血脂等指标与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脑梗塞的危险因素:血管紧张素1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血脂、高血压等与另一危险因素:颈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26例脑梗塞患者的ACE基因型,同时检测其血脂.载脂蛋白、血压及颈动脉硬化状况,并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引起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1)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硬化组与非颈动脉硬化组相比,颈动脉硬化组的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非颈动脉硬化组(P均<0.05),而两组的ACE基因多态性、性别、血压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对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总胆固醇是引起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高胆固醇是引起颈动脉硬化导致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脑梗塞的其它危险因素:ACE基因多态性、高血压等并不通过引起颈动脉硬化来影响脑梗塞的发生.

    作者:周武;陶志华;陈晓东;张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常规分析条件下血清标本的pH值、离子钙和标准化离子钙

    血液中的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浆,故血钙即指血浆钙.血浆包括蛋白结合钙、有机酸结合钙和离子钙三个部分,离子钙约占血浆总钙的47%.

    作者:郭红亮;宋霖;古今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脂肪肝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观察

    肝脏是胆碱酯酶(CHE)合成与降解的场所.本文报告42例脂肪肝患者血清CHE测定结果,供参考.

    作者:潘小划;何创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哮喘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感染与哮喘发病的可能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86例近期哮喘患者血清中CP特异性IgG抗体,同时作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近期哮喘患者CP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631,P<0.05),有统计学意义.抗体滴度阳性率、CP急性感染率与慢性感染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CP感染与哮喘的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叶勇;刘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酶免疫法PSA测定的评价

    目的评价生物素-链霉亲和素酶免疫分析法(BSA-ELISA)测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并与化学发光法(CLIA)进行比较.方法根据EP9-A文件要求采集数据,并以相应软件分析这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同时对BSA-ELISA 的测定范围,变异系数(CV),小检测限进行测定.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回归方程y=0.985X-0.131,相关系数(r)=0.997.PSA的批内平均CV为2.21%,批间平均CV为3.08%.测定范围为1.50~85.μg/L.小检测限为0.30μg/L.结论采用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的BSA-ELISA与CLIA自动分析仪测定PSA的相关性好,结果稳定,偏差小,可以在临床上常规应用.

    作者:卓广超;汪子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329例宫颈分泌物衣原体、支原体检测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炎症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分析.方法应用培养和衣原体抗原快速免疫测定法对女性生殖道炎症患者阴道(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测,同时测定支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结果 329例生殖道炎症感染患者检测出129例支原体、衣原体阳性,其中Uu 76例(23.1%),Mh 8例(2.4%),Uu+Mh 20例(6.1%),Ct 9例(2.7%),Uu+Ct16例(4.9%),支原体、衣原体总感染率为39.2%,10种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有7种抗生素敏感率为80%以上,3种在80%以下,其中敏感率低的是四环素和氧氟沙星.结论研究表明女性生殖道炎症Uu感染率在明显上升,耐药菌株在不断增加.进行衣原体、支原体及药敏试验.以明确病因及敏感药物,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依据.

    作者:彭卫华;廖晚珍;孙爱娣;胡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