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肝炎四项指标消长分析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陈然峰;陈国军;董长林;黄晓文;陈建明

关键词: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DNA, 聚合人血清白蛋白受体,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 乙型肝炎E抗原
摘要:目的探讨HBV DNA与乙型肝炎聚合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e)、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对其中浓度不同阳性102例和阴性36例进一步检测PHSA-Re,HBcAg和HBeAg.结果102例HBV DNA阳性中PHSA-Re、HBcAg、HBeAg的阳性率分别占86.27%、82.35%、72.55%.36例HBV DNA阴性中PHSA-Re、HBcAg、HBeAg的阳性率分别占38.89%、80.56%、11.11%.PHSA-Re浓度与HBV DNA含量呈正相关递增.结论HBV DNA阴性患者HBV复制和感染仍有并存,四项指标联合检测更能客观反映HBV复制与感染程度.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384例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由珠海浪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法国生物梅里埃中国有限公司提供.

    作者:李凤梅;马兴璇;罗晓璐;覃雪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酶电极法在测定葡萄糖和尿素氮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酶电极法测定血清样品中葡萄糖和尿素氮的特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Beckman CX3型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对80份血清葡萄糖和尿素氮进行测定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并分别做线性范围试验、回收试验、重复性试验、干扰试验.结果酶电极法测定葡萄糖和尿素氮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5mmol/L、50mmol/L;回收率分别为103.8%、99.6%、101.3%、98.0%;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葡萄糖测定的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58%、0.63%及1.55%、0.91%,尿素氮测定的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70%、0.63%及2.82%、1.20%;360μmol/L的胆红素、5g/L的血红蛋白、11.35mmol/L的甘油三脂对酶电极法测定葡萄糖和尿素氮均不产生干扰;用酶电极法及氧化酶测定葡萄糖的相关系数为0.9986,用酶电极法及UV-GLDH法测定尿素氮的相关系数为0.9989.结论酶电极法测定葡萄糖、尿素氮具有快速、稳定、准确、不受样品颜色、浊度等影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尤其适合于测定急诊标本.

    作者:冯立民;葛超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脑型恶性疟疾一例

    1病例介绍患者,男,35岁,因发热7天,伴言语错乱1天于2000年5月7日以发热待查收治入院.患者缘于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38.5℃,无咳嗽、胸痛、咽红、流涕等症状,自服丁胺卡那、病毒唑等药物后热退.2000年5月3日又出现寒战,发热38.5℃,伴头痛,曾在当地医院门诊就诊,予抗感染,抗病毒治疗,症状仍无缓解,且明显加重,出现言语错乱,故入院诊治.

    作者:谭雅玲;罗琳;凌励;周道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从同份标本中分离出两株不同细菌结果分析

    1病原摘要患者徐某,男,20岁.2001年9月25日因外伤后左下腹疼痛,流血伴肠外露3小时后入院,入院诊断为:(1)左下腹壁外伤并肠外露;(2)左下腹股沟皮、腹壁皮肤软组织、肌肉广泛挫裂伤;(3)失血性休克;9月26日查房时见左侧腹股沟区伤口发出恶臭味,如尸臭,伴有大量淡红色液体渗出恶臭.

    作者:曾雪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重症监护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菌耐药性监测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革兰阴性杆菌的产ESBLs菌株,同时监测其耐药性,从而指导此类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的应用.方法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法,对重症监护室分离的116株革兰阴性菌做ESBLs的检测,并比较亚胺培南等12种抗菌药物体外抗菌作用.结果重症监护室产ESBLS耐药株占全部分离菌的353%,其中阴沟肠杆菌占44.4%,肺炎克雷伯菌占43.2%,大肠埃希菌占37.5%产ESBLs耐药菌对三代头孢菌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对氨基糖苷类,喹喏酮类和磺胺类有交叉耐药,亚胺培南对产ESBLs耐药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是目前治疗产ESBLs耐药菌的首选药物.结论检测ESBLs菌株,有助于临床治疗此类细菌引起的感染,防止医院感染产ESBLs病原菌的暴发性流行.

    作者:杨学军;王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益气护卫汤对哮喘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和sIL-2R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护卫汤对哮喘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及吸入雾化卵蛋白,制作哮喘小鼠模型,分为四组:哮喘模型组、益气护卫汤组、地塞米松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ELISA法检测血清sIL-2R.结果哮喘模型组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4/CD8、sIL-2R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与哮喘模型组比较:益气护卫汤组、地塞米松组CD4细胞、sIL-2R水平降低(P<0.05);益气护卫汤组CD4/CD8比例下降(P<0.05),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护卫汤能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平衡,并能有效抑制T细胞活化.

    作者:兰智慧;洪广祥;郭德华;付向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两种试剂检测抗-HCV不同结果的分析

    为了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检测丙型肝炎抗体是十分必要的.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对于初、复检血液要用两个不同厂家的试剂检测.我站用两种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盒检测抗-HCV,发现出现不同结果的现象,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福昌;朱晨光;吴钟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正形红细胞在肾性血尿中的评价

    目的为了正确地应用及评价红细胞位相对血尿定位的标准,认识正形红细胞的诊断意义方法对674例肾活检诊断为各类型的肾小球疾病的尿红细胞形态作对比分析.结果其中有58例表现为正形红细胞,占8.6%,说明了即使红细胞形态正常,也不能排除肾小球疾病.结论在肾小球疾病中,正形红细胞的形成是多因素的,我们应该客观地结合临床来评价检测方法和结果.

    作者:董秀清;姜傥;周建中;沈丽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45例实验室分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nic purpura,ITP)也称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该病是由于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导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破坏加速所致.

    作者:孙培玉;刘晓红;关向宏;周萍;刘桂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妊娠妇女血钙、白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红细胞内钙含量甚微,绝大部分存在于血清中,故血钙通常指血清钙.正常成人血清钙含量相当稳定,亦无性别差异.笔者对妊娠妇女血清总钙(TCa2+)、血清离子钙(iCa2+)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的变化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风纯;贾立新;宋连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时新血清标记物的应用

    1前言当冠状动脉发生急性血栓性堵塞时,相关区域内心肌遭受缺血性损伤,视血栓的性质、阻塞的程度及时间与侧支循环等因素,心肌损伤可以是可逆性的,如不稳定性心绞痛;也可以是不可逆性的,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AMI).

    作者:汤益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有偿献血和无偿献血15207袋血输用通畅情况比较

    临床用血输注过程中,输血不畅偶有发生,甚至乎多次更换输血器.为了探讨有偿献血和无偿献血袋血临床输用通畅之间的关系,本文统计了自1996~2001年间9562袋有偿献血和5645袋无偿献血的临床输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杨立华;袁晓玲;鲍玲;傅晓凤;付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尿沉渣镜检可提高尿分析的阳性率

    随着科学技术进展,特别是干化学(Drychem-istry)技术的应用,使得尿液中许多化学成份得以快速分析,其方法简便、灵敏、精密度高.由于干化试带是依靠颜色变化来显示检测结果的.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带来了新问题,即对尿沉渣中的有形成份无法确定.

    作者:徐伏年;王启伟;刘晖;赵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多种微量元素的微量进样AAS法测定

    目的利用国产新型仪器,进行铜、锌、钙、镁、铁五种微量元素的检测.方法采用微量进样原子吸收分析技术.结果用微量血进行人体五种微量元素的检测,该法的铜、锌、钙、镁、铁微量元素的批内CV分别为:2.38%、2.35%、3.66%、2.99%和2.79%,回收率为:99.90~100.72、98.91~103.67、95.06~102.28、96.70~102.72、99.42~105.16.手指血与静脉全血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相近.男性与女性间有十分显著的差异(P<0.001).结论利用微量法进行微量元素的检测简单快速、灵敏精确、经济实用,易于广大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王华;燕亭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新型隐球菌检验的一种简易试剂

    2000年来,我科先后用上海产英雄牌碳素墨水替代印度墨汁检出两例新型隐球菌,效果明显.1方法取一接种环的碳素墨水于玻片上,再取一接种环的离心后的脑脊液沉淀物混和,覆加盖玻片后镜检,与墨汁染色法比较,见附表.

    作者:虞建昂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一种高选择性测定血清钙的新方法

    目的建立简便、灵敏的分光光度法高选择性测定血清钙.方法在强碱性介质中,用偶氮氯膦-mA(CPA-mA)作显色剂测定血清钙.结果该法线性范围0~4.00mmol/L,平均回收率为99.8%,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015与0.021,与甲基百里香酚蓝(MTB)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Y=0.9598X+0.0787,r=0.9858,P>0.05.120例健康人血清钙含量为2.10~2.58mmol.L-1(x±2s).结论偶氮氯膦-mA(CPA--mA)分光光度法高选择性测定血清钙方法简便、灵敏可靠,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连国军;潘利琴;谢作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低浓度乙肝标志物的检测分析

    用ELISA法检测乙肝标志物,迄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随着仪器和诊断试剂的迅速发展,因而对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实验室并没有使用室内质控物进行严格的室内质量控制,且操作方法不统一.

    作者:熊玉根;万本愿;贺葵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对尿中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检出率偏低分析

    当临床上考虑某病人贫血是否由于血管内溶血造成,分析其贫血原因的同时大都会做尿含铁血黄素测定以助诊断,其检测结果往往都是阴性,甚至典型病人也难以检出.我科室自1991年至1999年共进行此项试验约70多次,仅检出一例阳性标本,其阳性检出率仅为1.4%.

    作者:朱华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彭泽县输血员健康调查

    近年来,多种血源性传染病发病率增高,特别是丙型肝炎,艾滋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为保证输血安全,按照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我县具体情况,对血源严加管理,每次采血前进行健康体检.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朱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178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种分类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178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在上呼吸道感染中的种类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采用API STAPH葡萄球菌及微球菌鉴定卡.微量稀释法测定每种菌对12种药物的低抑菌浓度.结果显示表皮葡萄球菌占比例大,占19.2%.溶血葡萄球菌的耐药率高;占85.4%.耐苯唑青霉素株(简称MRCNS)与苯吐青霉素敏感株(简称MSCNS)对11种药物的耐药性大部分有显著性差异,如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

    作者:马全玲;张同文;刘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