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冲林
目前大多数血凝仪是利用磁珠法和光学法的原理,以血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为凝固终点。而磁珠作为纤维蛋白丝缠绕的载体,因其体积小,难以清洗,故一般作为一次性使用后即弃之。现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磁珠再生方法。……
作者:陈金弟;陈红琴;李静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纤维蛋白原(FIB)定量检测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推算FIB含量的PT衍生法(PT-der法)和冯·克劳斯法(Clauss法)。PT-derik快速经济,但易受标本的浊度影响;而Clauss法属功能法,是美国国家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方法,结果较可靠,但由于Fib的异质性,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及存在肝素等抗凝物时会影响其测定,使其结果偏低。妊娠妇女常处于……
作者:陈彩云;高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医院感染日益突出和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使抗生素敏感试验及其结果的快速、准确已成为临床的迫切需要。20世纪60年代后期抗生素敏感试验自动化系统进入临床,至80到90年代发展飞跃,并广泛用于临床。从测试基本方法可分为:(1)抗生素纸片扩散系统;(2)琼脂稀释试验系统;(3)微量肉汤……
作者:陶传敏;陈文昭;彭黎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第一节 生化仪类型介绍 一、生化分析仪的发展历程: 单滤光片光度计(如581比色计、血红蛋白计)→721分光光度计→722分光光度计→751分光光度计(兼有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如上海迅达的XK811型)→全自动生化仪 根据工作类型又分三种:①连续流动式生化仪;②分立式生化仪;③离心式生化分析仪(以下简称生化仪)。……
作者:袁水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粘膜病变中p16、p53、cyclinD1和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和显微摄像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结果 227例胃粘膜病变中p16阳性152例(66.9%);p53阳性25例(11.0%);cyclinD1阳性97例(42.7%)。结论 提示p53蛋白、cyclinD1的过表达和p16蛋白的低表达在胃粘膜细胞增殖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朱冲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在医疗工作中,洗手是预防感染简单、重要的方法之一。医务人员在医疗操作前都要用肥皂洗手,然而在洗手过程中肥皂的清洁度就直接关系到医务人员能否将手洗“干净”。因为粘有微生物,尤其是病原微生物的手很可能通过接触-污染-传播给病人,造成感染。作者于2001年8月份对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各科诊疗(换药)室,检验科血库,临……
作者:余阳;廖晚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免疫层析法(C-C快速法)和糖原试验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三种方法分别对102例送检标本进行平行检测。结果 以PCR法作参比,免疫层析法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97.7%;糖原试验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96.6%。结论 PCR法有较高灵敏度,免疫层析法有一定灵敏度和专一性,基层医院可以采用。
作者:王仲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耐药菌株不断从天然敏感的细菌中筛选出来,伴随而来的是新的耐药株的出现、流行。如今,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和AmpC酶引起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是当前抗感染研究的热点之一。贵刊2002年2月第20卷第一期登载“阴沟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诱导酶的检出与耐药相关性的分析”一文,正切中了形势需要。文章提出实验室应加强耐药原因方面的检测,尤其对ESBLs的检测应扩展到代表菌外的其它菌种。我很赞同,但对文献中某些地方仍有疑虑。……
作者:边泽源;杨芸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微型血沉分析是由微信息处理器自动控制的一种专门分析血沉的仪器。具有小型、方便、操作简便的特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为了解该仪器的性能,我们对此用国际血液学标准化推荐的魏氏法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虞建昂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网织红细胞计数对各类贫血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均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方法为显微镜下计数经活体染色的网织红细胞占成熟红细胞的比例,此法费时、重复性较差,随着分析仪器的发展,使网织红细胞计数成为现实。本文通过对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网织红细胞与传统方法的比较,得出的结果如下:……
作者:孙蓉;马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高浓度的抗凝剂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并对其影响原因进行探讨。方法 分别检测含不同EDTA-K2浓度的标本,与正常对照组作对比分析。结果 高浓度的抗凝剂引起MCV值增大,RBC计数值下降,PT计数值升高,也影响了WBC的分类计数。结论 抗凝剂的剂量很关键,直接影响到血细胞分析仪的各项检测结果。合适的抗凝剂浓度才能保证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武蓉珍;刘胜勇;徐丽珍;陈东红;吴日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 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87年制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关)分类标准中,将血清类风湿因子(RF)1:32以卜阳性(乳胶法)作为诊断的依据之一。目前国内较多单位采用比浊法进行类风湿因子定量测定来取代乳胶凝集试验的滴度测定,在使用ACR标准时常带来一定困难。本文对比浊法与乳胶凝集试验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明确两种不同方法的相关性,并提出比浊法诊断的临界值。方法 对210例风湿科门诊及使前住院患者血清标本同时采用乳胶法、比浊法进行类风湿因子检测,检测数据输入Foxpro数据库,采用SPSS-PC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回归分析、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以0.05作为显著性界限。结果 乳胶凝集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55%、89.86%。乳胶法与比浊法检测结果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835,P=0.01。结论 对比浊法与乳胶凝集试验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比浊法与乳胶法滴度呈较好的一致性。传统上以20IU/ml作为正常参考值,但作用RA诊断界限并不妥当。在50IU/ml时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分别为94.44%和94.21%,因此建议将50IU/ml作为娄风关诊断的界限值。
作者:陈宇明;沈新玉;章菲菲;邹和建;关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硬皮病患者血液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水平和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对硬皮病患者标本和正常人标本进行血小板生长因子的检测。结果 硬皮病患者组血清中PDGF-AB含量为1586.4±683.7pg/ml;正常对照组血清中PDGF-AB含量为476.8±160.8pg/ml。硬皮病患者组血清中PDGF-AB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PDGF-AB含量(P<0.01)。结论PDGF水平的检测对硬皮病患者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志刚;盛裕芬;王春断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更新速度的加快,检验医学已步人全自动化时代。许多自动化仪器的应用,提高了临床检验的速度与准确性,但是传统的制备血清标本方法的速度较慢且受温度的影响,所以制约了实验室报告结果的速度,血浆标本制作较快,但某些生化成分在血清和血浆中有明……
作者:肖玉鹏;郑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锂盐是治疗躁狂症的首选药物,而血液中的锂离子的准确监测对临床医师用药剂量的控制,治疗效果的评价十分重要。我们在使用DSI909 Na/K/Li分析仪检测血锂的过程中发现,其精密度良好、但准确性较差。对此我们设计了相关的实验,作出了相应的校正,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军;杨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UF-100型尿沉渣全自动检测仪对尿液中的有形成分直接进行荧光染色,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和电阻抗原理,识别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并进行计数。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尿中大量细菌.结晶等存在时可影响红细胞的测定。……
作者:张巧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为了解不同厂家乙肝五项标志物测定结果的临床准确性,特以我中心组织的全省各级医院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数据为依据,现将2001年度的室间质评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贺葵阳;万本愿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实验诊断是确诊DIC的关键,所用化验指标贵在简易快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FDP)和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是帮助诊断DIC的继发性纤溶亢进期常用的化验指标之一,但其阳性率并不相符。现对临床55例急性DIC患者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作者:黄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刘入围排卵期卵泡内卵泡液生化物质的分析并与血清相应物质水平进行比较,初步探讨卵泡液的形成与休液循环的关系,了解卵子生长的必需要素,为IVF-ET工作中IVM培养液的配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150型)对22例在本中心接受ART女性的卵泡液及血清中的8种酶、7项脂类及蛋白质、葡萄糖等25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卵泡液中有13种生化物质与血清含量无差异(P>0.05),葡萄糖、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等明显低于血清含量,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LDL-C、APO-B、LP(a)等脂类在卵泡液中含量甚微,有的几乎为零;AST、LDH、CK-MB水平升高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 卵泡液内的生化成份主要来源于血清,证明卵泡液的形成与体液微循环密切相关,可为在体外培养配制或改进更适合卵子(特别是未成熟卵子)生长的培养液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徐宜宜;黄筱金;郑晓峰;唐海勋;柳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2001年7月6日,我院收治一例因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腹泻继发肠套叠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33岁,农民。腹痛、腹泻及发热一周。在当地经先锋霉素抗炎、补液治疗效果不佳,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7.6℃、血压120/8SmmHg、神清、急性病容,心肺未闻及异常。腹平软、脐周轻压痛。大便常规:血粘液状、镜检WBC+……
作者:谢忆虹;龚金莲;邓静嫔;聂茂;钟秋香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