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张昱;程连芝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 脑, 梗塞
摘要: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常见原因,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可以对脑梗死疾病的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药物干预有重要意义.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茵白汤对α-萘异硫氰酸酯所致小鼠黄疸模型的退黄降酶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茵陈、白茅根、紫草等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所致小鼠急性黄疸模型的退黄降酶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茵栀黄注射液)和提取液大、中、小给药组.各治疗组连续灌胃给药7d后,ANIT诱发黄疸模型,48h后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以血清肝功能指标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的改变为观察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茵栀黄组、提取液小剂量给药组的ALT、AST、ALP、TBIL、IBIL,均显著下降(P<0.05);与茵栀黄组比较,提取液小剂量给药组ALT、AST、ALP、TBIL、IBIL,均无差异(P>0.05)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提取液能明显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小胆管增生.结论:提取液具有降低实验性胆汁淤积小鼠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和改善肝脏组织损伤的作用.

    作者:雷涛;吴宜艳;孟繁钦;王艳芳;张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经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胃息肉患者的护理体会

    胃息肉是消化道息肉中常见的一种,胃镜下见到的息肉是黏膜向腔内的局限性隆起,经临床观察,胃息肉可发生癌变,所以一经发现应及时早切除.

    作者:刘秋梅;周杰;张高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复方甘草酸单胺治疗伴有肝损害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单胺注射液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导致肝损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出血热伴有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以平衡盐为主的综合治疗配合基础治疗,治疗组除以上治疗方案外加复方甘草酸单胺注射液80ml∕日.结果:在肝功能恢复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甘草酸单胺注射液治疗伴有肝损害肾综合征出血热疗效显著.

    作者:吕恒娟;焦杨;屠玉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茵陈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中药茵陈为菊科植物茵陈蒿或猪毛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功效.其新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不断被发现,为了今后更好的研究和使用茵陈,本文将近年来茵陈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孟繁钦;吴宜艳;雷涛;王艳芳;张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PTEN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快捷法检测50例肝癌组织和15例正常肝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侵袭性的关系.结果:HCC中PTEN阳性表达率明显弱于正常肝组织,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HCC组织分化程度、侵袭性有关(p<0.05),而与性别、术前AFP水平无关(P>0.05).结论:PTEN的表达一定程度上反映HCC侵袭性强弱.

    作者:苏连明;宋彬彬;孔祥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天眩清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

    为观察天眩清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天眩清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丹参及丁各地尔静点口服氟桂利嗪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为76.0%(P<0.05).治疗组能有效改善眩晕、耳鸣、头痛等症状.提示天眩清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肯定.

    作者:赵晖;边可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4例牙根折裂临床X线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牙根折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牙根折裂的临床资料和相关文献,探讨牙根折裂的临床X线诊断和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早期4例(16.67%),中期18例(75.00%),晚期2例(8.33%);纵行折裂占13例(54.17%),横形折裂占7例(29.17%),斜行折裂占4例(16.67%).其中6例拔牙证实,其它均结合X线片诊断.结论: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早期诊断对本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文菊;靖立新;王天祥;王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尼莫地平联合天麻素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与天麻素合用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2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110例采用尼莫地平30mg/次,一天三次,天麻素2粒/次,一日三次,治疗六周;对照组采用天麻素2粒/次,一日三次,治疗六周.其它营养神经治疗如vitB1等治疗相同.结果: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91.8%和74.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莫地平与天麻素合用治疗偏头痛效果较好.

    作者:白易欣;赵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医学信息便捷检索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世界上大的信息资源库,网络中的信息具有资源量大、分布广、离散程度高、组织形式多样化、更新速度快、规范化程度不高等特点,因此掌握网络环境下医学信息检索方法和技巧对医学教学科研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和必要的.

    作者:付佳;闫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与心血管疾病

    细胞周期也称细胞增殖周期,是指正常连续分裂的细胞从前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所经历的动态连续过程.根据细胞周期的原理,已研究出了许多抗肿瘤药物,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立群;赵慧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研究进展

    从发病原因、发病机理、内治方法、外治手段及治疗机理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概况进行了综述,并且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者:唐金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辛伐他汀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并与安慰剂组进行对照.方法:20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辛伐他汀和安慰剂治疗13周,观察慢性心力衰竭的改善情况.结果:辛伐他汀治疗组102例,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9.2%,安慰剂治疗组100例,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77%.结论:辛伐他汀在慢性心衰中,对心功能的改善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好转优于安慰剂组.

    作者:朱世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MSCT、MRI对肝肾错构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动态CT增强扫描对错构瘤的定性价值.方法:随机选择11例错构瘤患者,先行薄层扫描(3.0~5.0mm)平扫,再静脉注入对比剂(优维显)100mL后,对其进行动态扫描.结果:CT平扫肿瘤内部见钙化及脂肪密度(CT值为-90左右)及软组织密度,CT增强后脂肪部分无变化,软组织部分明显强化,在MR上T1、T2均表现混杂密度信号,行脂肪抑制技术信号明显减弱.结论:动态CT增强及MRI对错构瘤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作者:姜涛;庄卫东;牟艳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医学院校机能实验学教学改革模式的研究

    作者:董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游泳运动对老龄雄性小鼠骨量及骨代谢相关激素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游泳运动对老龄雄性小鼠骨量及骨代谢相关激素的影响,为运动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提供实验依据,并探寻较佳的运动负荷量.方法:以2月龄和12月龄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2月龄鼠设为青年对照组(YC),12月龄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对照组(EC),30分钟游泳组(30min组),60分钟游泳组(60min组)和90分钟游泳组(90min组),每周5次,共训练8周,观察增龄和的游泳运动对老龄小鼠股骨骨量、钙调激素及骨钙素(BGP)水平的影响.结果:30Min、60Min组的游泳运动可使老龄小鼠股骨骨量增加;升高;同时使甲状旁腺素(PTH)水平下降;反映骨形成状况的血清骨钙素(BGP)水平升高.60Min组效果明显优于30Min组.90Min组无上述作用.结论:游泳运动是一种适合于老年人的健身方式,适宜负荷的游泳运动可通过对性激素及钙调激素分泌释放的调节,减缓伴随增龄而发生的骨量丢失,起到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作用.

    作者:何志鹏;沈广志;邹桂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塞通注射液对下肢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对下肢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5例行下肢缺血再通术患者分为下肢缺血-再灌注组(Ⅰ组,n=24例)和下肢缺血-再灌注加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组(Ⅱ组,n=21例).测定术前、术后30min、术后12h、术后24h、术后7d共5个时相点的血浆脱落内皮细胞(CEC)计数、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下肢缺血-再灌注期间CEC/CK/LDH明显升高,尤以再灌注12h为著,随后开始下降.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组各个时相的CEC计数及CK和LDH均显著低与非治疗组(p<0.01).结论: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血塞通注射液通过保护内皮细胞功能而减轻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李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催眠疗法治疗强迫症

    目的:为了了解催眠疗法在治疗治疗强迫症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催眠疗法和一般心理治疗方法分别对强迫症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催眠组和对照组治疗后Y-BOCS及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或<0.05).两组相比,催眠组降分率显著较对照组为大(P<0.01或<0.05).结论:对于强迫症而言,催眠疗法比一般心理治疗方法效果显著

    作者:耿艳萌;许志鹏;吴长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卵巢甲状腺肿1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对10例卵巢甲状腺肿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患者均表现为盆腔或附件有肿物,切面实性或半囊半实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肿痛成分为甲状腺组织.结论:卵巢甲状腺肿从临床预后看属于良性肿瘤,治疗以手术为主.

    作者:袁海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组织胚胎学与病理学融合的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是高等医学院校重要的基础形态学科.每个医学生学好组织胚胎学、病理学是学好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临床科学等医学课程的关键所在.

    作者:王晓源;周忠光;彭东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肠外营养液的配制方法的研究

    目的:研究静脉营养液的配制方法,观察混合液中药物间的理化特性和配伍禁忌.方法:选取我院2006~2008的270例应用肠外营养(PN)支持的病人,严格执行PN液配制的整个操作流程和规范要求,并注意药物间的相容性和稳定性,配制PN液270余袋.结果:所配制的PN液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未出现因配制不当而引发输液反应及其并发症,对其中100袋PN液进行细菌学检测,均为阴性,pH检测范围维持在5~6之间.结论:PN混合液中成分繁多,为了保证PN液的稳定性和药物间的相容性,配制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混合顺序.为了保证PN液的无菌安全,操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配制前后的消毒管理制度.

    作者:王加良;张艳丽;李海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牡丹江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