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佳;闫实
从发病原因、发病机理、内治方法、外治手段及治疗机理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概况进行了综述,并且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者:唐金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吸入后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安全性.方法:4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吸入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基础用药相同,对两组肺功能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明显改善哮喘病状.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是一种支气管哮喘完全控制和良好控制的有效药物.
作者:骆志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脊柱侧凸矫正术唤醒试验中的优越性.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脊柱侧凸矫正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以吸入七氟醚1%~2%加瑞芬太尼每分钟1μg/kg加阿曲库铵每分钟10μg/kg每分钟维持麻醉,B组以异氟醚0.6%~1.5%加丙泊酚每分钟1μg/kg加芬太尼每分钟1μg/kg加阿曲库铵每分钟10μg/kg维持麻麻醉.结果:A组唤醒时间显著低于B组,拔管时间显著低于B组.结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脊柱侧凸矫正术唤醒试验是安全,可靠,具有明显优越性.
作者:袁万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细胞周期也称细胞增殖周期,是指正常连续分裂的细胞从前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所经历的动态连续过程.根据细胞周期的原理,已研究出了许多抗肿瘤药物,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立群;赵慧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骨代谢疾病是一类由原发性或继发性引起的骨基质或骨细胞代谢紊乱的疾病,骨代谢性疾病一般包括骨质疏松、内分泌骨病、肾性骨病、变形性骨炎及遗传性骨病等.在诊断骨代谢性疾病时实验室检测项目包括ALP、BABP、Ca、P、Mg、性激素等内容.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BP以其检测方便、灵敏和特异性较高等优势成为临床应用较多的重要检测指标之一,BABP能够快速有效的反映骨转换,评价骨代谢情况,当其与其他项目同时检测作为组合项目时,更有利于分析骨代谢疾病的原因、类型,可以更完整的反映疾病的状况,监测疗效.
作者:高莉莉;任宪辉;富宏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沟通的方式、学习的方式,也改变了商务的方式.随着网上电子交易的普及,网上交易额的迅猛增长,网上购物成为一种时尚,也成为一种商业模式.
作者:师东菊;常金良;赵兴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CA24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及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CA242的表达情况.结果:涎腺腺样囊性癌中CA242的阳性表达率为80.5%(29/36),显著高于其在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P<0.05).CA24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随SACC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加.结论:CA242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与其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CA242的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组织分级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苗波;姜德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单胺注射液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导致肝损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出血热伴有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以平衡盐为主的综合治疗配合基础治疗,治疗组除以上治疗方案外加复方甘草酸单胺注射液80ml∕日.结果:在肝功能恢复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甘草酸单胺注射液治疗伴有肝损害肾综合征出血热疗效显著.
作者:吕恒娟;焦杨;屠玉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药茵陈为菊科植物茵陈蒿或猪毛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功效.其新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不断被发现,为了今后更好的研究和使用茵陈,本文将近年来茵陈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孟繁钦;吴宜艳;雷涛;王艳芳;张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人体解剖学标本中,血管铸型标本以它三维立体感强,构型美观,色泽鲜艳的表现形式,在教学、科研和科普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已成为重点人体标本.
作者:董嘉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常见原因,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可以对脑梗死疾病的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药物干预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昱;程连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为观察天眩清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天眩清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丹参及丁各地尔静点口服氟桂利嗪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为76.0%(P<0.05).治疗组能有效改善眩晕、耳鸣、头痛等症状.提示天眩清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肯定.
作者:赵晖;边可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索适合同时行重睑形成术和内眦赘皮矫正术的新方法.方法:根据内眦赘皮的真不眼轮匝肌结构上的异常特点,遵循内眦皮的上睑(倒向性内眦赘皮除外)内侧睑缘处皮肤短缺和尽量减少局部皮肤瘢痕的原则,设计合适同时行重睑形成术的新内眦赘皮矫正术.结果:临床应用20例,进行了为期6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所有患者的重睑为稳定性平行性重睑,内眦已完全或大部分开大,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此内眦赘皮矫正术能够充分矫正内部结果上的异常,而且适合与重睑形成术同期施行,是一种效果稳定,结果满意的术式.
作者:邹倩;田真理;邹书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是高等医学院校重要的基础形态学科.每个医学生学好组织胚胎学、病理学是学好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临床科学等医学课程的关键所在.
作者:王晓源;周忠光;彭东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体结膜移植手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观察.方法:对15例确诊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对其随访1~3a观察术后视力变化,结膜植片愈合情况,真菌复发的发生情况.结果:15眼中出院视力在0.02~0.1者3眼,0.2~0.3者3眼;经1~3a随访0.5~0.7者6眼,0.1者4眼,0.02~0.06者4眼(合并不同程度的葡萄膜炎及白内障).结论:自体结膜移植手术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手术方式.
作者:宋秋颖;卫冬;刁慧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面神经下颌缘支的正常层次解剖位置,为涉及面侧区和颌下区的外科手术提供临床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解剖30例(共60侧)成人尸体面侧区,进行层次解剖寻找面神经及其分支,用游标卡尺测量相关数据.观察了解面神经下颌缘支的分支类型、走行、与面动脉的位置关系以及穿出腮腺处和与面动脉的交叉处的体表位置.结果:面神经下颌缘支为1~2支,以单干型居多,约占58%,大多行于下颌骨下缘上方约占44%,行于骨下缘下方者占5%.未发现面神经下颌缘支不与面动脉交叉,位置均在下颌体下缘上、下方约0.5cm~1cm范围内.面神经下颌缘支经过面动脉的浅面和深面者分别占89%和6%;面神经下颌缘支穿出腮腺处的体表位置分别在下颌角上方和下颌支后缘前方1cm交点附近,面神经下颌缘支与面动脉交处距下颌支后缘约4cm,距下颌骨下缘约1cm.结论:了解面神经下颌缘支的毗邻和行程关系及其与周围结构的重要位置关系,为美容外科及颌面外科手术因神经损伤造成下唇及口角功能障碍提供了可靠的形态学依据.
作者:王得利;张大伟;赵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动态CT增强扫描对错构瘤的定性价值.方法:随机选择11例错构瘤患者,先行薄层扫描(3.0~5.0mm)平扫,再静脉注入对比剂(优维显)100mL后,对其进行动态扫描.结果:CT平扫肿瘤内部见钙化及脂肪密度(CT值为-90左右)及软组织密度,CT增强后脂肪部分无变化,软组织部分明显强化,在MR上T1、T2均表现混杂密度信号,行脂肪抑制技术信号明显减弱.结论:动态CT增强及MRI对错构瘤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作者:姜涛;庄卫东;牟艳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胃息肉是消化道息肉中常见的一种,胃镜下见到的息肉是黏膜向腔内的局限性隆起,经临床观察,胃息肉可发生癌变,所以一经发现应及时早切除.
作者:刘秋梅;周杰;张高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世界上大的信息资源库,网络中的信息具有资源量大、分布广、离散程度高、组织形式多样化、更新速度快、规范化程度不高等特点,因此掌握网络环境下医学信息检索方法和技巧对医学教学科研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和必要的.
作者:付佳;闫实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