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梅;黄建炜;朱玉梅;温慧欣;陈泽辉;李庆阁;牛建军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了一种志贺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基因型分类的多重PCR方法,鉴别杭州市1998-2007年产ESBLs志贺菌散发菌株基因型.方法 用纸片扩散药敏法对1998-2007年杭州分离出的195株志贺菌进行产ESBLs筛选,利用多重PCR鉴定CTX-M、TEM、SHV、OXA-1等4个基因型别,并用8次单个PCR验证多重PCR结果.结果 在195株志贺菌中共筛选到17株产ESBLs菌株,阳性率为8.72%,与2005年全国监测点结果(阳性率为6.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4,P=0.226);多重PCR结果显示ESBLs基因型分别为:CTX-M型17株(CTX-M-9组亚型11株,CTX-M-1组亚型6株),TEM型2株,OXA-1型10株,无SHV型;多重PCR结果与8次单个PCR结果一致率为94.12%,其中1株OXA-1型结果不一致.结论建立了一种志贺菌ESBLs基因型分类的多重PCR方法,杭州市志贺菌中产ESBLs的比例与全国监测点水平相似,但存在上升的可能.
作者:濮小英;潘劲草;汪皓秋;黄志成;顾亚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1975-2005年间我国儿童体格发育变化趋势和特点.方法 资料来源于1975、1985、1995及2005年中国9个城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调查点为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福州、广州及昆明市的城区及郊区县.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刚初生至差1 d不满7岁的健康儿童,分22个年龄组,每市、每个年龄组、城乡男女儿童各150~200名.1975年样本量为158 400名,1985年样本量为152 874名,1995年样本量为157 362名,2005年样本量为138 775名.分析7岁以下儿童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的变化.结果 30年间,无论城、乡、男、女,多数年龄组儿童的平均体重、身高均有明显增长.其中12~15个月组体重增长0.76~1.14 kg,6~7岁组增长2.58~3.26 ks;12~15个月组身高增长2.7~3.8 cm,6~7岁组增长5.0~7.6 cm.胸围4个月前几乎无增长,4个月后略有增长;头围增长幅度小,增幅在0.1~1.0 cm之间.1975-1985年、1985-1995年、1995-2005年身高、体重每10年的增幅逐渐变大,其中5~6岁城市男童体重分别增长0.58、1.02、1.67 kg,身高分别增长1.5、2.0和2.6 cm.身高的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其中6~7岁组男童的城乡差别由1975年的4.9 cm降至2005年的2.6 cm;体重城乡差距的变化则为3岁前略有缩小,3岁后却逐渐增大,其中6~7岁组男童体重的城乡差异由1975年的1.14 kg增大至2005年的1.72 kg.身高、体重的地区差别也有逐渐缩小的趋势.结论9个城市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明显提高,呈快速增长趋势;身高、体重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有逐渐缩小趋势.
作者:李辉;张亚钦;朱宗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在自然疫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或生物恐怖袭击时如何更好的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如何避免医务人员、防疫人员及实验人员在实施救援或科学研究时免受病原微生物侵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作者:郝丽梅;吴金辉;田涛;杨荆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s)是由真菌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的有毒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危害人和动物的肾脏,有A、B、c、D 4种化合物.其中毒性大、分布广、对农作物的污染严重、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的是赭曲霉毒素A(ochmtoxin A,OTA).OTA的化学名称为7-(L-β-苯基丙氨基-羰基)-羧基-5-氯代-8-羟基-3,4-二氢化-3R-甲基异氧杂奈邻酮(香豆素)[1].主要产生菌是赭曲霉(aspetillus)和纯绿青霉(penicillium verrucosum)[2].OTA对食品污染的范围较广,包括谷物、咖啡豆、豆类、可可豆、葡萄干、啤酒和葡萄汁等.而且,它还可通过母亲的血液转入到乳汁中去.1993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b onCancer,IARc)已将OTA列为可能的人类敛癌物.
作者:章英;黄志兵;许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厦门市市售食品中苯并(a)芘(BaP)的污染状况.方法 采用导数-恒能量同步荧光光谱技术,以自行研制的BaP快速检测仪对厦门市流通市场上采集的121份食品中BaP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发现在121份样品中有84.3%检出BaP,含量为0.17~59.00μg/kg,其中含量超过5.00μg/kg的食品有60份,占49.6%,主要集中在烧烤小食品、加工的肉制品和水产品,含量范围分别是1.44μ54.10μg/kg、0.17~59.00μg/kg、2.79~36.80μg/kg.在34份采自路边流动摊点的食品中,BaP含量为1.78~49.60μg/kg,其中超过5.00 μg/kg有30份,达88.2%.结论所采集121份厦门市售食品中BaP的污染较为严重.
作者:骆和东;周娜;李呐;贾玉珠;李耀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潜在致癌化学物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1、2、4、8μg/ml浓度的GMA多次处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连续动态地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通过刀豆凝集素A(conA)试验、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电镜扫描和裸鼠体内致瘤性试验观察细胞的恶性转化表型,并运用免疫化学方法对细胞和肿瘤组织来源特性进行鉴定.试验同时设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对照组和三甲基胆蒽(MCA)阳性对照组.结果 1~8 μg/ml浓度范围的GMA多次攻击可使16HBE细胞发生恶性转化,转化率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8μg/ml染毒组的转化率(8.48×10-6)与对照组(4.5×10-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化细胞失去接触抑制呈交错重叠生长并能在软琼脂上形成集落,各剂量组的集落形成率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2、4、8μg/ml染毒组的集落形成率分别为1.20‰、2.35‰和5.70‰,与溶剂对照组(0.3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化细胞对conA的凝集敏感性增加,扫描电镜下细胞表面微绒毛增多、变粗、变长.将转化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可形成肿块,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鳞状上皮细胞癌.16HBE细胞和肿块组织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角蛋白呈阳性表达.结论GMA可在体外诱发16HBE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作者:杨敏;许建宁;王全凯;李瑛;孙金秀;李军延;谢广云;王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色组合探针编码技术实时PCR(MCPC-PCR)检测食品标本中的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细菌的检测限,并应用于食物中毒标本的检测.方法 配制系列浓度(101~109CFU/ml)的菌悬液,以鲜肉样品和蛋糕制备模拟样本各11份,应用MCPC-PCR方法检测22份模拟标本中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01份冻存的食物中毒标本营养肉汤增菌液,以及某次食物中毒事件的5例首批患者肛拭营养肉汤增菌液提取DNA后进行MCPC-PCR检测.结果 MCPC-PCR技术在食品标本中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的检测限为102copies/test(每个PCR测试管含有的拷贝数);101份冻存的食物中毒标本营养肉汤增菌液以MCPC-PCR检测,结果阳性23份,其中18份经细菌学方法分离菌株证实,MCPC-PCR和细菌学方法检测结果均相同的为96份,结果符合率达95.05%;采自某次食物中毒事件的5个首批患者肛拭标本MCPC-PCR检测结果提示为副溶血性弧菌,与细菌学分离结果完全符合.结论MCPC-PCR技术灵敏度高、特异度好,可应用于多种食源性病原菌的快速筛查和快速检测.
作者:张建梅;黄建炜;朱玉梅;温慧欣;陈泽辉;李庆阁;牛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利用全国健康素养抽样调查数据,从调查问卷中进一步筛选指标,建立健康素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健康素养综合评价指数的制定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多阶分层方法对6省18~69岁居民进行抽样,通过健康素养全国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问卷回收后将问卷中的答案按照错误、说不清(不一定)、正确3种答案分别赋值0,1,2分的规则进行重新赋分后计算指标的难易度和鉴别度,筛选出满足难易度和鉴别度要求的指标进入健康素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计算克朗巴赫α系数、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指标体系的信、效度评价.结果 此次调查共抽取样本11 759人,回收有效问卷11 693份,有效回收率为99.4%,样本的玛叶指数为4.92.本研究共筛选出40个指标进入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信度达到0.847,指标体系与问卷总分相关系数为0.948,通过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指标体系中各维度的方差膨胀因子均小于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健康素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各维度间不存在共线性,该指标体系为健康素养综合评价指数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是评估健康素养的有效工具.
作者:肖瓅;马昱;胡俊峰;程玉兰;陈国永;杨宠;陶茂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女(雌)性生殖系统的影响引起广泛重视[1-2],高频电磁场(high-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field,HF-EMF)是射频辐射的一种,在鞋业的高频胶合、塑料行业的塑料热合中是相当常见的.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暴露于射频辐射对女工的月经状况与妊娠结局有影响[3],但也有许多研究结果并不一致[4-6],其中暴露的频率或强度的不同可能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而且有关HF-EMF导致性腺毒性机制也尚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细胞凋亡是卵泡闭锁的潜在机制[7],细胞凋亡对于卵巢生殖细胞减少、卵泡闭锁和黄体溶解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徐幽琼;郑能雄;张忠;汪家梨;林炜;林应燊;张文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新生儿出生体重是衡量社会发展和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小于胎龄儿(SGA)是指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正常值的第10百分位数,或低于同胎龄正常平均值的两个标准差的新生儿[1].据相关资料估计,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3000万SGA出生,占所有新生儿的23.8%.全国出生缺陷协作组的调查表明:我国SGA发生率为6.39%,其围产儿死亡率占总围产儿死亡率的42.3%[2].SGA不仅在儿童期更容易表现出心理和行为问题,还与成年后一些退行性疾病(如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3].影响出生体重而导致SGA的因素涉及多个方面,孕期营养是其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其干预措施易在人群中推广,也易被人们所接受.因此为了更进一步明确孕期营养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的关系,我们于2006年8月-2007年1月对武汉市某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了调查.
作者:吴韶彬;崔丹;杨蓉;孟利平;曾邦伟;屈慧敏;郭勇;杜玉开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测定血糖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采用生化分析仪和快速血糖分析仪,样本也可采用静脉血和末梢全血进行血糖测定.不同的样本及方法可以影响血糖的测定结果,笔者进行了相互之间的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肖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为了解上海部分地区未经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BT)的HIV感染者HIV-1耐药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笔者对14例在本中心就诊的HIV-1感染患者进行了基因型耐药检测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强;顾士民;卢洪洲;殷科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白色念珠菌(C.albicans)是一种可寄生在人体的口腔、胃肠道、女性生殖道黏膜及体表潮湿部位的正常菌群之一,同时又是重要的机会性致病菌.一旦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或者正常的菌群平衡被破坏,它就会在黏膜下大量繁殖,侵入深层组织,可引起反复浅表性黏膜感染或严重的系统性感染.据英国医学真菌学会(BSMM)和英国抗微生物化疗协会(BSAC)所属的95家微生物实验室的统计资料,在英国每年根据实验室提供的资料协助诊断的念珠菌血症就达500~600例,远远高于其他真菌感染.
作者:尹晓琳;魏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初步评价不同串联重复序列(VNTR)位点在中国8省市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寻找适合中国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的位点组合.方法 从中国8个省(市、自治区)2800余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中以简单数字表法随机抽取140株,采用多位点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方法(MLVA)对27个数目可变VNTR位点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采用BioNumerics数据库软件进行单位点和不同位点组合的分辨率(Hunter-Gaston指数,HGI)分析,并比较分析其对140株菌的基因分型鉴定能力.同时采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将140株菌分为北京家族和非北京家族,评价上述不同VNTR位点组合在北京家族和非北京家族中的分型能力.结果 140株菌主要可分为2个基因群,即北京家族112株,占80%;非北京家族28株,占20%.Spoligotyping分型对140株结核分枝杆菌的HGI为0.4589.MLV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位点在不同菌株群存在明显的多态性,不同位点的HGI具有较大差异(0~0.809),对全部菌株、北京家族菌株、非北京家族菌株的HGI达到0.5以上的VNTR位点数分别为8、7和14个.27个VNTR位点进行不同的位点组合:优化筛选的8位点组合、国际推荐的12个、15个和24个位点组合.4个组合的HGl分别为0.9991、0.9882、0.9980和0.9986;在北京家族菌株中,上述组合的HGI依次为0.9987、0.9318、0.9969和0.9975;在非北京家族菌株中分别为1、0.9894、1和1.结论不同的VNTR位点和不同VNTR位点组合在中国8省市结核分枝杆菌中的HGI均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优化的8个位点组合MLVA分型方法在中国结核分枝杆菌流行病学研究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兆娜;刘梅;吕冰;赵秀芹;刘志广;焦伟伟;孙琳;贾文祥;申阿东;万康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包含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主要外膜蛋白(major outermembrsne protein,MOMP)多表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t MOMP168,检测其诱导BALB/c小鼠产生Ct MOMP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水平.方法 构建包含Ct MOMP多表位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3.1-Ct MOMP168并以肌肉注射方式免疫BALB/c小鼠,同时设置pcDNA3.1组和PBS组对照(每组12只,每只100μg/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乳酸脱氢酶释放法及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流式细胞术(ICS-FACS)分别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Ct MOMP特异性抗体的滴度及其抗体亚型、脾脏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杀伤活性及特异性分泌细胞因子,如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的CD3+T细胞的水平.结果 同pcDNA3.1(A490=0.180±0.025)和PBS免疫(A490=0.110±0.015)相比,PcDNA3.1-Ct MOMP168免疫可刺激小鼠产生高效价Ct特异性IgG抗体(A490=0.973±0.136;血清滴度1:1000),且抗体亚型以IgG2a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884,P<0.05);pcDNA3.1-Ct MOMP168免疫组小鼠脾细胞中CTL杀伤活性(41.71%±8.34%)高于pcDNA3.1组(18.40%±3.45%)和PBS组(14.50%±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315,P<0.05;效靶比为50:1);pcDNA3.1-Ct MOMP168免疫组小鼠的脾细胞中Ct MOMP特异性CD3+IFN-γ+T细胞的水平(1.15%±0.16%)高于pcDNA3.1组(0.12%±0.08%)和PBS组(0.09%±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9.638,P<0.05),而PcDNA3.1-CtMOMP168组IL-4+CD3+T细胞(0.13%±0.08%)和IL-10+CD3+T细胞(0.14%±0.08%)的水平与pcDNA3.1(0.07%±0.05%,0.13%±0.06%)和PBS(0.08%±0.04%,0.07%±0.0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886、1.112,P值均>0.05).结论pcDNA3.1-Ct MOMP168重组质粒能诱导BALB/c小鼠产生Ct MOMP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作者:朱珊丽;石朝辉;李文姝;陈俊;张丽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重庆结核杆菌的embB306突变特征,评价其作为诊断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耐药结核杆菌分子标记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DNA测序方法分析重庆市结核患者痰中分离的51株EMB耐药结核杆菌和50株EMB敏感株的embB基因突变特征,与传统药敏实验进行诊断学试验评价embB306突变作为EMB耐药株分子标记物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embB306突变率在51株EMB耐药和50株敏感结核杆菌中分别为75.5%、6%;其中来自复治病例的EMB耐药菌株的embB306突变率是87.5%,高于来自初治病例的48.1%;embB306突变率随菌株耐药数量增加而升高,embB306在EMB耐药的耐多药菌株(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中的突变率高于EMB耐药的非MDR-TB和EMB敏感的MDR-TB的突变率;以embB306突变诊断EMB耐药菌株的诊断学试验评价主要指标为: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94.0%;准确度为80.2%;Youden指数为60.7%.结论embB306突变是重庆地区结核杆菌产生EMB耐药性的主要分子机制,且与耐药数量和治疗时间有关,其作为EMB耐药菌株诊断的分子标记物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辉;刘洁;陈林;靖宽和;沈静;詹建;李亚斐;许汝福;熊鸿燕;曹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食用牛奶及奶制品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85年1月-2008年6月)、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年1月-2008年6月)以及手工检索,收集国内研究文献和学位论文,采用主题词、关键词及全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索,检索词选用胃癌、饮食、牛奶或奶制品,利用综合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纳入标准的文献.结果 共有8篇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综合分析,累计病例1684例,对照5410例.异质件检验结果显示Q=9.52(df=7),查χ2界值表P>0.1,说明8篇研究没有明显的异质性,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食用牛奶及奶制品与胃癌发生之间的合并比值比(OR)为0.57,95%的可信区间(95%CI)为0.46~0.71,失效安全数为43.84.结论食用牛奶及奶制品可减少胃癌发病的风险.
作者:黄月香;秦立强;王培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于1996年美国AppiedBiosystems公司推出,由于该技术不仅实现PCR从定性到定的飞跃,而且与常规PCR相比,具有特异性更强、敏感度更高、操作简便快速、可以有效解决常规PCR污染问题等优点[1-2],已广泛应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病原体的检测.提高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速度,服务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检测是当前备受关注的技术问题.实时荧光定量PCR由模板制备和PCR两部分组成,缩短模板制备时间就可提高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速度.我们研制了一种模板制备方法,使制备时间从原来的30 min以上缩短至5 min以内,制备效果与经典的煮沸裂解法和先进的柱式核酸提取试剂盒相同,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可在15~30 min内完成病原体DNA检测.
作者:王忠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已呈现出年轻化趋势,青少年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预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改变,成人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非糖尿病一级亲属已经出现血管内皮功能失调[2].T2DM家族史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是否在生命的早期就已经存在?目前类似研究多集中在成人阶段.本研究旨在探讨有T2DM家族史青少年内皮功能障碍标志物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水平改变及意义.
作者:马春明;张宏;尹福在;王术艺;王锐;韩改玲;陆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