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丽萍;吴艺捷;姚莉莉;赵立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并发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对10例化疗后发生ATLS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的各项血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生化指标异常,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低钙血症和肾功能损害.10例患者中,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脑出血,2例死于高钾血症所致的心脏停搏.其余6例经及时治疗后继续原方案化疗,病情均获得缓解.结论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别嘌呤醇及静脉碱化尿液是治疗ATLS的关键.
作者:黎永谦;刘元生;庄春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1病历摘要男,65岁.因右侧胸痛3个月,于2004年3月13日入院.3个月前干农活时出现右胸刺痛,未经诊治好转;近1周加重,持续性钝痛;咳嗽,咳少量白粘痰,无发热、气促、咯血、盗汗及体重下降.
作者:陈小可;周一平;李明;夏利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甲状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大多数误诊为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4例经针刺细胞学检查诊断,余均经手术病理确诊.结论甲状腺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细针穿刺活检检查是协助诊断简便有效的方法,治疗以首选抗结核治疗为佳.
作者:付华;吴斌;王元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评估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与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9例,锁骨外端骨折16例.结果术后X线复查骨折或关节脱位复位率100%.疗效优18例,占72%;良7例,占28%.无其他并发症,骨折全部愈合,肩锁关节无再脱位.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具有固定确实,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不损伤关节面,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值得推广.术中仍需注意修复喙锁韧带.
作者:赵立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1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充分引流后胸腔内灌注化疗药物,观察疗效.结果15例中,完全有效4例,部分有效8例,无效3例,有效率80%.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简便、安全、有效,并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月峰;马玉泉;李保庆;苗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瓦伦贝格综合征(WS)与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关系.方法32例WS患者行MRI、MRA以及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探讨WS的成因.结果本组32例全部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病变侧椎动脉颅内段未见显影12例;病变侧椎动脉起始处闭塞6例;病变侧锁骨下动脉高度狭窄伴同侧椎动脉颅内段显影不清1例;病变侧锁骨下动脉闭塞伴对侧椎动脉起始处狭窄1例;一侧小脑后下动脉未显影或起始处狭窄4例;双侧椎动脉起始处狭窄,狭窄率30%~50%3例;椎基底动脉管壁不光滑,动脉硬化样改变3例;椎基底动脉未见明确变化1例;双侧后交通动脉开放,伴病变同侧椎动脉起始处高度狭窄1例.结论WS与椎动脉颅内段或起始处狭窄或闭塞密切有关,而单纯由小脑后下动脉闭塞所致相对较少见.
作者:林大正;王嗣欣;周丽红;高燕军;米艳娟;陈启东;董可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充气灌肠对小儿肠套叠诊断和复位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充气灌肠的134例小儿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34例复位成功126例,失败8例.结论掌握适应证,采用术中手法复位、反复充气复位及麻醉后充气复位的方法,充气灌肠复位是治疗小儿肠套叠有效的手段.
作者:李素荣;孙静涛;段丽;李文会;鄂建会;朱会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提高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认识,增强循证医学观念.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误诊的鞍区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时间短3周,长7年.首发症状表现为视力、视野障碍21例,内分泌功能障碍11例;伴头痛7例,恶心、呕吐6例.均行头颅CT检查,漏诊3例,均为垂体微腺瘤,误诊4例,其中脑膜瘤1例,颅咽管瘤2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1例.27例行垂体激素测定,血浆催乳素升高9例,生长激素升高2例.手术治疗29例,病理检查证实垂体瘤22例,颅咽管瘤5例,脑膜瘤2例.结论鞍区占位性病变患者常首诊于眼科、妇产科或内分泌科,掌握丰富的相关知识、遵循循证原则,完善有关检查可减少和避免误诊.
作者:李志强;陈新军;曹长军;赵时雨;江普查;郭国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自身抗Aβ抗体对血浆Aβ变量(包括Aβ40、Aβ42水平和Aβ40/Aβ42比值)的影响.方法采用一种特异性的组织淀粉样斑块蛋白免疫反应(TAPIR)测定方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113例阿尔茨海默病和155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血浆中抗Aβ抗体和血浆的Aβ水平.结果尽管自身抗Aβ抗体频繁地出现于2组研究对象,但TAPIR阳性和TAPIR阴性血浆的Aβ40和Aβ4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自身抗Aβ抗体尚不足以影响血浆Aβ水平.
作者:徐武华;陆兵勋;徐俊;王慕真;梁瑞华;何丽婵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在诊断女性早发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对472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年龄<65岁女性患者的主要冠心病危险因素(年龄、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血压)和临床诊断符合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472例临床诊断女性早发冠心病的符合率为52.12%;无危险因素时冠心病临床诊断符合率仅24.72%,即3/4患者误诊,伴1个危险因素时便骤升到48.63%,伴3个危险因素时达80.00%.冠心病危险因素越多,临床诊断符合率越高(P<0.01).≥45岁女性的诊断符合率则显著高于<45岁女性(53.97%与34.09%,P<0.05).有糖尿病史、高脂血症、高血压患者诊断符合率均分别显著高于无糖尿病、无高脂血症、无高血压患者(分别为75.45%与45.03%,64.77%与36.06%,56.44%与46.63%;P<0.01或P<0.05).结论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女性早发冠心病临床诊断准确率关系密切,关注危险因素有助于减少冠心病的临床误诊.
作者:江时森;黄浙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输尿管症(CM)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C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肾造瘘4例,1年后行输尿管膀胱再植3例,术后5年无异常,另1例4个月后行肾、输尿管切除.肾、输尿管切除术4例.输尿管定期扩张、双J管置入6例,随访5~9年,肾功能均正常.保守观察6例,随访11~19年,病变无进行性加重.输尿管裁剪修整,膀胱再植16例,10例随访3~17年无异常,吻合口狭窄及膀胱输尿管返流各2例,再次术后随访6年无异常,2例术后3年行患肾及输尿管切除.结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解除梗阻、保留和恢复肾功能;佳治疗方法是进行输尿管裁剪修整、膀胱再植术.
作者:董永超;王养民;乔够梅;张淑萍;景德善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综合征患者血清总T3和总甲状腺素(T4)水平可明显降低,游离T4水平可降低、正常或升高,γT3水平升高[1].现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56例诊断为低T3综合征且患不同重症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爱群;李秋云;翟文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1病历摘要例1:女,58岁.入院前2 d无诱因出现腹泻,伴发热,高体温40.1℃,静脉滴注头孢氨苄效差,出现脓血便.
作者:张林霞;赵慧娟;郭志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血压、血脂的关系.方法以2002年在我院体检的2 165例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酶法测定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男女均以血尿酸416 μmol/L为界限,大于该值者为高尿酸血症.甘油三酯≥2.3 mmol/L为高甘油三酯血症,胆固醇(CH)≥5.69 mmol/L为高胆固醇血症.结果血尿酸增高和正常者分别为262例和1903例,前者占12.1%;与正常尿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的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及收缩压值明显增高(均为P<0.05).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血脂明显相关,重视高尿酸血症及其伴随表现的防治,对提高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艳萍;舒荣;韩依轩;崔刘福;宋海澄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创伤性湿肺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创伤性湿肺患者为治疗组,24例未用NIPPV治疗的创伤性湿肺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对2组患者进行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等指标的监测,比较2组患者呼吸频率和动脉血气参数、肺部病变吸收时间、气管插管率、ICU住院时间及预后.结果30例创伤性湿肺患者经NIPPV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与临床表现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相比,NIPPV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肺部病变吸收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肺实变率显著减低(P<0.05),但2组患者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差异却无显著性.结论NIPPV通过调节压力支持与呼吸末正压水平,早期应用可明显改善创伤性湿肺患者病情及缩短病程,但并不能改善其预后.
作者:程亮;张辉;叶生爱;赵扬;杨海基;陈振强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行结肠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行结肠手术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右半结肠切除6例,左半结肠切除4例,横结肠切除2例,全结肠切除1例.结果手助腹腔镜手术4例,全腹腔镜下手术9例;13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80.5±60.5)min,无术后并发症.患者均于术后10 d内出院.12例结肠癌病例术后随访1~23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转移,无切口及Trocar穿刺孔种植癌发生.结论腹腔镜下结肠手术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并有其微创和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费阳;李基业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声带息肉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局部应用抗生素与激素雾化吸入[1].自2004年7月我科在声带息肉切除术后应用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雾化吸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侯庆军;蔡继云;梁振;孟祥远;王东海;姜永刚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动态观察体外冲击波干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表达骨细胞生长因子和酶联信号分子的影响,探讨其诱导成骨的机制.方法将5kV、100频次的体外冲击波作用于第1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隔代观察(P3-P1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的表达,计数阳性率.结果5kV的体外冲击波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显著;干预后的P3代hMSCs胞浆内即出现黄染颗粒,pERK1/2弱阳性;对照组仅P9代个别hMSCs阳性(P<0.01).干预组P9代hMSCs中pERK1/2活跃,TGF-β1出现强阳性表达(72.2%),随后开始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体外冲击波干预后pERK1/2被激活,TGF-β1参与了hMSCs增殖后期ERKs酶联信号活动.
作者:王五洲;邢更彦;张可超;张瑞强;姜川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尿促性腺激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PCOS不孕不育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采用穴位注射尿促性腺激素疗法;对照组36例,采用传统肌肉注射疗法.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卵泡发育及排卵现象,统计受孕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周期排卵率达86.8%,总妊娠率为68.7%,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而对照组周期排卵率为65.5%,总妊娠率为33.3%,有2例并发卵泡过度刺激综合征,1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 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P<0.01).结论穴位注射尿促性腺激素用药量少、临床费用低,卵泡质量好,排卵率、妊娠率高,流产率、多胎率低,不良反应少,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彦;王彦平;丁秋蕾;关宏勇;陈玫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由Adams等[1]于1959年首次报道,其病理特点为病变部位髓鞘脱失,局部没有炎性改变,并保留了相应的神经细胞.
作者:王长远;姜凤英;王晶;孙长怡;秦俭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