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痛、液气胸、胸腔积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陈小可;周一平;李明;夏利萍

关键词:胸膜间皮瘤, 胸痛
摘要:1病历摘要男,65岁.因右侧胸痛3个月,于2004年3月13日入院.3个月前干农活时出现右胸刺痛,未经诊治好转;近1周加重,持续性钝痛;咳嗽,咳少量白粘痰,无发热、气促、咯血、盗汗及体重下降.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心房颤动并体循环动脉系统多发性栓塞酷似主动脉夹层1例

    1病历摘要女,72岁.因失语、胸闷、胸痛,伴双下肢疼痛无力10 h,于2005年7月24日入院.入院前10 h于活动中突发失语,无意识障碍及四肢活动障碍,未予处理;0.5 h后语言恢复正常,但出现胸闷、胸痛及气促,不能平卧,并感双下肢疼痛无力,以左下肢明显,活动受限.

    作者:安亚平;冉迅;吴强;刘志琴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高尿酸血症与血压、血脂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血压、血脂的关系.方法以2002年在我院体检的2 165例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酶法测定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男女均以血尿酸416 μmol/L为界限,大于该值者为高尿酸血症.甘油三酯≥2.3 mmol/L为高甘油三酯血症,胆固醇(CH)≥5.69 mmol/L为高胆固醇血症.结果血尿酸增高和正常者分别为262例和1903例,前者占12.1%;与正常尿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的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及收缩压值明显增高(均为P<0.05).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血脂明显相关,重视高尿酸血症及其伴随表现的防治,对提高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艳萍;舒荣;韩依轩;崔刘福;宋海澄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女性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2例误诊分析

    自1959年Swerdlow[1]首次报道3例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以来,国外报道陆续增多,国内较少.现报道2例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误诊为卵巢癌的病例,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

    作者:董丽娟;汤跃;何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胰岛素抵抗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前胰岛素抵抗与术后6~8个月内再狭窄的发生情况,进一步明确胰岛素抵抗对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连续观察98例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支架术的患者.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清晨空腹测定血糖浓度、胰岛素浓度,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PCI术后6~8个月或有心肌缺血复发证据时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AG).根据再狭窄情况分为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对比观察胰岛素抵抗与PCI术后再狭窄之间的关系.结果胰岛素抵抗组和非胰岛素抵抗组患者空腹血糖无明显差别(P>0.05),空腹胰岛素(FS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胰岛素抵抗组的病变血管小直径(MLD)小于胰岛素敏感组[(2.2±0.2)mm比(2.4±0.3)mm],但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胰岛素敏感指数(RR=2.763,CI=1.897~4.229,P<0.01)和支架长度(RR=1.295CI=1.112~1.867,P<0.05)是PCI术后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关系密切.

    作者:谷剑;齐晓勇;彭应心;史力生;李树仁;荀丽颖;王天红;党懿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小儿肠套叠134例充气灌肠诊断和复位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充气灌肠对小儿肠套叠诊断和复位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充气灌肠的134例小儿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34例复位成功126例,失败8例.结论掌握适应证,采用术中手法复位、反复充气复位及麻醉后充气复位的方法,充气灌肠复位是治疗小儿肠套叠有效的手段.

    作者:李素荣;孙静涛;段丽;李文会;鄂建会;朱会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甲状腺结核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甲状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大多数误诊为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4例经针刺细胞学检查诊断,余均经手术病理确诊.结论甲状腺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细针穿刺活检检查是协助诊断简便有效的方法,治疗以首选抗结核治疗为佳.

    作者:付华;吴斌;王元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膀胱腰大肌悬吊输尿管再吻合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缺损

    目的观察应用膀胱腰大肌悬吊输尿管再吻合术治疗不同病因导致的输尿管下段缺损、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不同病因导致的输尿管下段长段缺损或狭窄、梗阻16例患者采用膀胱腰大肌悬吊输尿管膀胱壁潜行抗逆流吻合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复查静脉尿路造影,手术侧膀胱壁呈单角上抬,15例无明显肾积水表现(93.75%),1例手术侧轻度肾积水(6.25%).排尿期尿路造影,无膀胱输尿管返流、狭窄、漏尿.结论膀胱腰大肌悬吊输尿管膀胱壁潜行抗逆流吻合术是一种治疗不同病因导致输尿管下段长段缺损的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能有效修复长达5~7 cm的输尿管下段缺损.

    作者:卢永伟;杨德林;王剑松;袁龙;石永福;王超;颜汝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接受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PDT)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发病率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85例危重患者采用PDT进行机械通气,观察VAP患者临床表现与未感染患者的差异.对气管插管前、后的气管吸出物进行病原菌的构成检测,与患者是否患VA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8例(25.9%)患者发生VAP,VAP使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时间分别延长16 d和21 d.机械通气患者病死率为31.9%(59/185);VAP患者病死率为39.6%(19/4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V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又以铜绿假单胞菌居多(35.4%,17/48).48例VAP患者,气管插管前气管吸出物中即有病原菌存在的占64.6%(31/48),显著高于插管前气管吸出物无菌的患者(35.4%,17/48)(P<0.01).结论PDT引发的VAP通常会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死率造成不良影响.导致VAP的主要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

    作者:吴燕华;林益民;吴跃坤;林月娟;杨玉燕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绞窄性肠梗阻3例报告

    妊娠合并绞窄性肠梗阻是妊娠期严重的妇产科并发病症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至2004年9月收治的3例妊娠合并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

    作者:何月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胰高血糖素的关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33例(糖尿病组)、正常对照者30例(正常对照组),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分别于0、30、60、120 min取静脉血,测定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结果①糖尿病组30、60、120 min胰高血糖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②糖尿病组稳态型评价胰岛素抵抗(HOMA-I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③HOMA-IR与空腹胰岛素,葡萄糖耐量试验60 min后胰高血糖素60及胰高血糖素60/胰岛素60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4、0.61、0.79,P<0.05或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升高,胰高血糖素可能是胰腺α细胞对胰岛素抵抗的标志.

    作者:冯海英;丁焕然;史视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胸痛、液气胸、胸腔积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病历摘要男,65岁.因右侧胸痛3个月,于2004年3月13日入院.3个月前干农活时出现右胸刺痛,未经诊治好转;近1周加重,持续性钝痛;咳嗽,咳少量白粘痰,无发热、气促、咯血、盗汗及体重下降.

    作者:陈小可;周一平;李明;夏利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普伐他汀对激素性坏死股骨头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对激素性坏死股骨头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5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和普伐他汀治疗组(C组),每组18只.B、C 2组应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及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造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C组于造模后4周开始应用普伐他汀灌胃,A、B 2组灌服等容量的蒸馏水.分别于喂药后4、8、12周分批处死动物,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股骨头内VEGF mRNA的表达.结果B、C 2组各期VEGF的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A组,但C组喂药后第8、12周VEGF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普伐他汀可诱导激素性坏死股骨头内VEGF mRNA表达的上调,有可能成为临床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有效药物.

    作者:梁红锁;赵宏斌;胡敏;马秋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长春西汀致严重腹泻1例

    1病历摘要男,55岁.主因左耳听力突然下降5 d,于2005年11月29日来我科就诊.查体:心、肺、腹未见异常,既往有高血压史.

    作者:吴立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估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与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9例,锁骨外端骨折16例.结果术后X线复查骨折或关节脱位复位率100%.疗效优18例,占72%;良7例,占28%.无其他并发症,骨折全部愈合,肩锁关节无再脱位.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具有固定确实,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不损伤关节面,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值得推广.术中仍需注意修复喙锁韧带.

    作者:赵立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并发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并发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对10例化疗后发生ATLS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的各项血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生化指标异常,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低钙血症和肾功能损害.10例患者中,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脑出血,2例死于高钾血症所致的心脏停搏.其余6例经及时治疗后继续原方案化疗,病情均获得缓解.结论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别嘌呤醇及静脉碱化尿液是治疗ATLS的关键.

    作者:黎永谦;刘元生;庄春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老年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目的探讨中老年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对比分析159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糖尿病组)和193例心肌梗死不合并糖尿病患者(未合并糖尿病组)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比较,糖尿病患者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增多(P<0.05).糖尿病组三支病变和双支病变发生率明显增高,单支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合并糖尿病组(P<0.01).糖尿病组左主干病变和弥漫性病变血管支数均高于未合并糖尿病组(P<0.05和P<0.01).结论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复杂严重.

    作者:朱小玲;李庆祥;艾辉;李南;孙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糖尿病慢性牙周炎与血管病变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与无牙周炎相关因素的比较,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牙周炎的关系.方法将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按牙周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组(A组)、中度组(B组)、重度组(C组),分别与2型糖尿病无牙周炎患者各亚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2型糖尿病慢性牙周炎组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水平大致正常,骨密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2型糖尿病牙周炎组血小板大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定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在糖尿病牙周炎3个亚组中随着牙周炎病变程度的加重,各指标也随之增加(P<0.01).③牙周炎病变程度加重,则糖尿病伴发微血管并发症的比率也随之明显升高.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牙周炎与骨质疏松无明显关系,血糖控制不佳、血浆粘度增加以及微血管病变是导致牙周炎的重要因素.

    作者:鲁梅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冠心病危险因素在女性早发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在诊断女性早发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对472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年龄<65岁女性患者的主要冠心病危险因素(年龄、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血压)和临床诊断符合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472例临床诊断女性早发冠心病的符合率为52.12%;无危险因素时冠心病临床诊断符合率仅24.72%,即3/4患者误诊,伴1个危险因素时便骤升到48.63%,伴3个危险因素时达80.00%.冠心病危险因素越多,临床诊断符合率越高(P<0.01).≥45岁女性的诊断符合率则显著高于<45岁女性(53.97%与34.09%,P<0.05).有糖尿病史、高脂血症、高血压患者诊断符合率均分别显著高于无糖尿病、无高脂血症、无高血压患者(分别为75.45%与45.03%,64.77%与36.06%,56.44%与46.63%;P<0.01或P<0.05).结论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女性早发冠心病临床诊断准确率关系密切,关注危险因素有助于减少冠心病的临床误诊.

    作者:江时森;黄浙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冲击波干预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表达的动态观察

    目的动态观察体外冲击波干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表达骨细胞生长因子和酶联信号分子的影响,探讨其诱导成骨的机制.方法将5kV、100频次的体外冲击波作用于第1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隔代观察(P3-P1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的表达,计数阳性率.结果5kV的体外冲击波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显著;干预后的P3代hMSCs胞浆内即出现黄染颗粒,pERK1/2弱阳性;对照组仅P9代个别hMSCs阳性(P<0.01).干预组P9代hMSCs中pERK1/2活跃,TGF-β1出现强阳性表达(72.2%),随后开始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体外冲击波干预后pERK1/2被激活,TGF-β1参与了hMSCs增殖后期ERKs酶联信号活动.

    作者:王五洲;邢更彦;张可超;张瑞强;姜川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清开灵雾化吸入对声带息肉术后恢复的影响

    声带息肉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局部应用抗生素与激素雾化吸入[1].自2004年7月我科在声带息肉切除术后应用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雾化吸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侯庆军;蔡继云;梁振;孟祥远;王东海;姜永刚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