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昆
生脉散见于《内外伤辩惑论》为优秀古方之一。笔者在2010至2014年运用本方加味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加信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为了准确评价放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免疫功能和制订出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本文就放疗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倪金星;王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入治疗的脑出血患者84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2例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40例,护理满意率95.2%,对照组护理满意34例,护理满意率为81.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品英;谷岩;邓志英;何燕芬;李少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中随机选择大庆油田总医院内分泌科在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4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别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和使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值恢复时间、pH值恢复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以及胰岛素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能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在治疗DKA患者时更安全、更有效[1]。
作者:赵宏;刘海彤;付鸿玉;魏冰;姜海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总结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实施急救护理、输液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有效护理措施。结果30例患者除1例患者的血糖68 mmoL/L,并大面积脑干梗死抢救无效死亡外,结果其他29例患者代谢性酸中毒得到纠正,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失水能得到及时纠正,无发生褥疮和坠积性肺炎等感染性并发症。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是糖尿病的危急并发症,农村糖尿病患者发生率较高。我们通过实施急救护理、输液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使患者酸中毒能得到及时纠正,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患者较短时间恢复神志清醒,快入院3~4小时内恢复清醒,30例患者均无发生护理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冬梅;黎茂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华新区劳务工子女小学二年级下学期8~9岁儿童龋病患病现状,为开展本地区牙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龙华新区劳务工子女二年级下学期8~9岁学龄儿童674人。结果龙华新区劳务工子女第一恒磨牙患龋率为45.99%,龋均为1.11,龋齿充填率为5.07%。结论龙华新区劳务工子女第一恒磨牙患龋率男生与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能认为男生与女生患龋率有差别;第一恒磨牙龋均男生与女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第一恒磨牙龋均男生低于女生;第一恒磨牙龋齿充填率男生与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能认为男女之间有差别且第一恒磨牙龋齿充填率男生明显高于女生。
作者:王伟;武斌;谢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肢体运动障碍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80例肢体运动障碍的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以及针灸、中频电疗法,观察组加用早期康复干预和高压氧治疗。干预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采用Fugl-Meye积分评价运动功能,用Ashworth痉挛等级评价肌痉挛。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Fugl-Meye积分均提高(P<0.01),但观察组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67.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干预结合高压氧治疗,有助于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肢体痉挛,利于患儿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作者:谢金萍;孙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社区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高血压控制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良饮食习惯改变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在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良饮食习惯改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采取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周子英;谢艳华;彭柳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模式在高脂血症人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在我中心体检时发现高脂血症740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生活方式的健康管理教育和指导。采用自身对照法追踪随访,6个月后复查血脂指标,进行前后数据对比分析,应用SPSS 10.0软件处理。结果患者的血脂TC、TG、LDL-C值在治疗后有明显的下降,HDL-C值上升。患者对血脂认识、态度、行为及依从性有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血脂值在不同时间点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行积极有效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是降低血脂有效的干预方案,改善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利微;赵庆伟;王冰玉;高岩;张桂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急诊危重患者家属焦虑相关因素、心理需求,为开展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100名患者家属开展焦虑水平、心理需求测评。结果焦虑阳性55例(55.0%);文化水平、与患者关系、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患者就诊原因成为急诊危重患者家属焦虑水平独立影响因素( P<0.05);心理需求总分(130±11)分,焦虑阳性患者心理需求总分(149±15)分高于焦虑阴性(110±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危重患者家属普遍伴有焦虑情绪,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各方面心理需求较强,应关注重点人群,掌握患者心理需求,提供针对性心理干预。
作者:杨艳青;谭春兴;尹月萍;李红涛;马静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当今社会城市单身生活人群由于工作时间、生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日常饮食只是应付差事、填饱肚皮,忽视了日常就餐的饮食健康和营养。本研究通过对合肥、天津等城市单身生活人群饮食行为、饮食结构、饮食其它相关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当前城市单身生活人群在饮食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单身生活人群饮食健康改善建议,为倡导营养健康的饮食习惯、提升人群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黄伟;汪珶;宋旺;朱海燕;赵明;吴晓倩;胡德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前馈控制理念在手术切口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本组患者尚未实施前馈控制。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本组患者已实施前馈控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投诉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为90.0%(90/100),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7.0%(97/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8.0%(98/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1.0%(91/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5.0%(5/1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2.0%(32/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实施前馈控制能够有效改善手术患者护理质量,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藕;曹秀芬;温国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肾结石患者使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80例肾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取石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是(101.58±25.49)min,研究组是(76.39±14.37)min;对照组并发症几率是25%,研究组是5%,对照组的满意度是75%,研究组是97.5%。结论肾结石患者接受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治疗的效果比较好,患者的手术时间较传统开放取石要短,并发症几率低,患者满意度较高,因此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瑾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探讨干预性护理对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干预性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管痉挛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干预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几率,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慧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MOGCTs)患者在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应用GnRH-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进行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的MOGCT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观察组两组,每组32例。常规组术后给予BEP化疗方案化疗,观察组术后给予GnRH-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化疗。对比两组化疗疗效、3年生存率、3年肿瘤转移及3年内再次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接受化疗治疗3个月后所达到的化疗治疗效果未见统计学差异( P>0.05);同时两组3年内生存率及3年内肿瘤转移率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3年内再次妊娠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应用 GnRH -a 联合反向添加疗法可有效的改善MOGCTs 3年内的再次妊娠率,且不降低化疗治疗效果。
作者:莫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院外延伸护理措施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的功能恢复和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8例,根据患者和家属意愿,其中34例患者选择应用院外延伸护理,设为实验组;另外34例患者进行常规的术后护理,出院后跟踪随访。观察患者的运动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大部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未出现问题,并发症较少;而对照组仅20例患者回到工作岗位,假体脱位等严重并发症时有发生。结论对实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在出院后进行延伸护理,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颖;蔡燕颜;陈进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未执行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时的手术患者273例,执行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时的手术患者275例,比较两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情况。分别在上述病例中选择4~5月手术的患者73例和75例,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前调查手术患者73例,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75.34%,实施后调查75例,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0.67%,实施后明显高于实施前( P<0.05)。实施前调查患者273例,护理纠纷发生率为3.66%,实施后调查275例,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73%。实施后明显低于实施前( 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实施后,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陈燕辉;易红艳;彭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首先明确病变部位,其次明确病因,定位诊断能确定神经系统损伤部位,如脑、脊髓、周围神经等,恰当的选择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如头CT及头MRI等检查,是重要的定位检查手段,以往这些资料全部由带教老师获得,费事、费力,并达不到教学效果。 PACS系统应用于大临床,其中以影像科室为主,任务为以数字化方式海量保存平时工作中产生的医学图像,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实现快速提取。利用PACS网络构建临床实习病例库,教会学生通过使用软件阅读图像。克服传统模式不足,将PACS应用于临床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便于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结合我院神经科教学实际情况,对我院2011级实习学生应用PACS影像系统教学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广娜;张永强;张艳蕉;任占军;黄丽娟;李莉;蒋丽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索糖尿病新发患者血清hs-CRP的变化水平以及影响原因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于我中心体检首次发现空腹血糖(FPG)≥7.0 mmol/L,且从未使用过降压、调脂以及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新发患者150例,测量其血清hs-CRP水平及血脂、空腹血糖水平。结果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血清hs-CRP>3 mg/L分别占20.8%及20.4%。男性患者于女性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分布具有明显差异,男性空腹血糖( FPG)、总胆固醇( T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均低于女性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新发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且与腹型肥胖密切相关。
作者:吴宏;胡晶;张玉;王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无痛分娩在缩短产程的效果,总结护理方法。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茂名市电白区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单胎妊娠足月产妇1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知情同意原则分为观察组( n=78例)与对照组( n=62例),对照组产妇进行硬膜外阻滞穿刺麻醉,采用PSA持续泵入进行无痛分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缩宫素进行处理。结果两组产妇分娩时疼痛、缝合伤口时疼痛及产后2 h的疼痛状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为3.2%,对照组为7.7%,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及阴道助产的第一产程时间(392.8±86.9)min vs(481.3±88.7)min、第二产程时间(43.5±11.2)min vs(65.3±14.7)min、第三产程时间(8.1±1.9)min vs(11.7±2.5)min及产后2 h出血量(85.6±49.3)ml vs(107.5±58.4)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缩宫素联合无痛分娩并不会对改变分娩结局,但可有效缩短产程持续时间,并降低产后2h的出血量。
作者:黄海群;吴莹珠;潘夏;周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