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脉散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33例临床观察

周加信

关键词:生脉散, 加味治疗, 冠心病心, 治疗冠心病, 现报道如下, 运用, 外伤, 疗效, 古方
摘要:生脉散见于《内外伤辩惑论》为优秀古方之一。笔者在2010至2014年运用本方加味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全麻下开胸食管癌根治术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全麻;观察组,30例,全麻诱导后行椎旁神经阻滞。两组均于术毕缝皮时启动静脉自控镇痛( PCIA)泵行舒芬太尼、布托啡诺静脉镇痛。比较两组在术前10 min、术中30 min、术后10 min收缩压( SBp)、平均动脉压( MAP)、舒张压( DBp)、心率( HR)等指标,记录和比较患者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后即刻(T1)、术后12 h(T2)、术后24 h(T3)的视觉模拟评分( VAS),以及不良反应、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SBp、MAP、DB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T1、T2、T3时的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少,术后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食管癌根治术中能显著减低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全麻的不良反应,增强舒芬太尼、布托啡诺的静脉镇痛效果。

    作者:林伟雄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GnRH -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化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MOGCTs)患者在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应用GnRH-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进行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的MOGCT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观察组两组,每组32例。常规组术后给予BEP化疗方案化疗,观察组术后给予GnRH-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化疗。对比两组化疗疗效、3年生存率、3年肿瘤转移及3年内再次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接受化疗治疗3个月后所达到的化疗治疗效果未见统计学差异( P>0.05);同时两组3年内生存率及3年内肿瘤转移率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3年内再次妊娠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应用 GnRH -a 联合反向添加疗法可有效的改善MOGCTs 3年内的再次妊娠率,且不降低化疗治疗效果。

    作者:莫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hs-CRP在糖尿病新发患者体内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目的:探索糖尿病新发患者血清hs-CRP的变化水平以及影响原因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于我中心体检首次发现空腹血糖(FPG)≥7.0 mmol/L,且从未使用过降压、调脂以及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新发患者150例,测量其血清hs-CRP水平及血脂、空腹血糖水平。结果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血清hs-CRP>3 mg/L分别占20.8%及20.4%。男性患者于女性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分布具有明显差异,男性空腹血糖( FPG)、总胆固醇( T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均低于女性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新发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且与腹型肥胖密切相关。

    作者:吴宏;胡晶;张玉;王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社区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高血压控制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良饮食习惯改变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在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良饮食习惯改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采取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周子英;谢艳华;彭柳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多项指标的影响

    目的:研究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运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小儿患者肺功能及血液IGE的影响。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1—12月间诊治的1200例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根据其病情时期将其分为两组,768例为急性期,432例为缓解期,急性期的患儿运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实施雾化吸入,同时选择150例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所选的儿童诱导的痰液实施炎性细胞计数以及分类,同时患儿肺功能及血液IGE水平进行测定。结果通过对三组患儿进行比较,急性组患儿血液IGE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患儿高;缓解组及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显著优于急性组。结论急性哮喘发作患儿运用普米克令舒联合沙汀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并降低患儿血液IGE水平。

    作者:曾俊峰;农定猛;温淑媛;李晓莉;刘顺红;尹美婷;钟志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丙基硫氧嘧啶(PTU)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基硫氧嘧啶( PTU)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服用PTU治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TU治疗,对照组拒绝服用或治疗中自行停药,比较两组孕妇甲状腺功能、妊娠结局、并发症以及围生儿结局。结果实验组TT4、FT3、TT3、TSH以及FT4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足月产率高于对照组,而流产率、早产率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力衰竭、妊娠高血压和重度子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甲亢、低体重儿、胎儿窘迫和转入NICU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畸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TU可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妇的甲状腺功能水平,改善围生儿结局和妊娠结局,安全性良好。

    作者:叶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所收治的48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将其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干预组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措施,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哮喘发作次数以及复发率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FEV1、PEF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哮喘发作次数,降低复发率,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永春;邱碧秀;夏明营;高金红;刘海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实施急救护理、输液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有效护理措施。结果30例患者除1例患者的血糖68 mmoL/L,并大面积脑干梗死抢救无效死亡外,结果其他29例患者代谢性酸中毒得到纠正,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失水能得到及时纠正,无发生褥疮和坠积性肺炎等感染性并发症。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是糖尿病的危急并发症,农村糖尿病患者发生率较高。我们通过实施急救护理、输液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使患者酸中毒能得到及时纠正,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患者较短时间恢复神志清醒,快入院3~4小时内恢复清醒,30例患者均无发生护理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冬梅;黎茂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PACS影像系统在神经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首先明确病变部位,其次明确病因,定位诊断能确定神经系统损伤部位,如脑、脊髓、周围神经等,恰当的选择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如头CT及头MRI等检查,是重要的定位检查手段,以往这些资料全部由带教老师获得,费事、费力,并达不到教学效果。 PACS系统应用于大临床,其中以影像科室为主,任务为以数字化方式海量保存平时工作中产生的医学图像,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实现快速提取。利用PACS网络构建临床实习病例库,教会学生通过使用软件阅读图像。克服传统模式不足,将PACS应用于临床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便于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结合我院神经科教学实际情况,对我院2011级实习学生应用PACS影像系统教学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广娜;张永强;张艳蕉;任占军;黄丽娟;李莉;蒋丽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牙颌畸形26例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牙颌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骨性牙颌畸形26例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手术之前,对病患进行术前正畸,后进行正颌手术,对病患不协调的颌予以纠正。后将病患的牙列进行纠正保持。结果所有病患在我院接受手术之后,其SNB和ANB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病患经过手术治疗之后,咬合情况良好。其他指标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经过手术之后,所有病患面部变化较为明显,在完成手术之后,仅有1例病患的手术伤口出现了感染现象。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法是治疗骨性牙颌畸形的有效方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生脉散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33例临床观察

    生脉散见于《内外伤辩惑论》为优秀古方之一。笔者在2010至2014年运用本方加味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加信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早期康复结合高压氧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肢体运动障碍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80例肢体运动障碍的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以及针灸、中频电疗法,观察组加用早期康复干预和高压氧治疗。干预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采用Fugl-Meye积分评价运动功能,用Ashworth痉挛等级评价肌痉挛。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Fugl-Meye积分均提高(P<0.01),但观察组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67.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干预结合高压氧治疗,有助于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肢体痉挛,利于患儿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作者:谢金萍;孙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干预性护理对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干预性护理对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干预性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管痉挛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干预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几率,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慧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放疗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为了准确评价放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免疫功能和制订出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本文就放疗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倪金星;王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142株白色念球菌药敏试验及分析

    目的:通过体外敏感试验了解142株白色念珠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临床送检的阳性白色念珠菌进行体外药敏分析。结果显示白色念珠菌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氟胞嘧啶较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81%,71.1%及76%。耐药性各有差异。对其他几种敏感性略差,耐药中介各有差异。结论敏感性差异受地域及用药习惯影响,真菌耐药逐年上升,因此体外敏感试验对于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尤为重要。

    作者:涂秀;吴战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下肢动脉栓塞置管溶栓的综合性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栓塞置管溶栓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40例本院骨科收治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置管溶栓治疗,入院后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干预内容包含:心理干预、疼痛干预、体位干预、饮食干预、PSA泵调节、社会支持干预、肢体功能指导等,观察40例患者的临床结局情况,治疗前及干预2周后的 VAS 评分、SAS评分、SDS 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40例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单侧主干动脉完全开通31条,完全开通率75.6%,部分开通10条,部分开通率24.4%,临床症状缓解33例,部分缓解7例,随访3个月后30条肢体痊愈,干预2周后患者的VAS(3.7±0.9分vs 6.8±2.1分)、SAS(33.8±3.6分vs 44.9±5.9分)及SDS评分(27.4±3.7分vs 39.8±6.0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水平,P<0.001;干预2周后患者的WHOQOL-BRIEF评分下的生理领域(61.83±5.57分vs 50.92±6.81分)、心理领域(66.49±6.28分vs 58.16±7.93分)、社会领域(64.80±5.14分vs 55.19±6.18分)及环境领域(63.82±4.59分vs 54.83±4.96分)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置管溶栓患者的疼痛值,降低焦虑及抑郁情况,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黄小敏;余伟兰;罗爱琼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炉甘石洗剂联合神灯照射、安普贴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炉甘石洗剂联合神灯照射、安普贴治疗压疮的疗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82例我院收治的压疮患者按照入组先后顺序采用单双号尾数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卧气垫床、定时翻身、防止局部皮肤受压、营养支持,纠正水电、酸碱平衡、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普贴治疗,观察组采用炉甘石洗剂联合神灯照射、安普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压疮面积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39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显著优于对照组(治愈22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15例),P=0.002;观察组治疗3 d后(11.50±4.70m2 vs 13.60±5.14 m2)、治疗7d后(7.48±2.24m2 vs 10.60±3.89m2)及治疗14 d后(2.91±1.08m2 vs 6.48±2.87m2)的压疮面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01。结论炉甘石洗剂联合神灯照射、安普贴治疗压疮效果优于单用安普贴治疗,可更好促进疮面结痂,缩小疮面面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及精神状态调节、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及用药指导。

    作者:何帆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珠海市人工流产的现状及流产后计划生育指导服务的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珠海市人工流产现状及流产后计划生育指导服务在落实人工流产后有效避孕、降低意外妊娠、保护女性生殖健康方面的作用,为流产后优质计划生育服务( Post-Abortion Care,PAC)的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2年1—12月于珠海市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门诊行人工流产,自愿参加该调查的4942例女性进行描述性问卷调查,了解其人口学特征、避孕措施使用情况、本次意外妊娠原因,并提供流产后计划生育指导服务,于人工流产后1月、3月、6月、12月进行随访,了解其人工流产后避孕措施落实情况及有无再次意外妊娠,将调查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流产后计划生育指导服务在落实有效避孕、降低意外妊娠率方面的作用。结果2012年全年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行人工流产术的女性共5188例,4942例自愿参加该调查,年龄14~46岁,平均年龄23.6岁,其中年龄20~40岁4328例(87.58%);2142例系未婚女性(43.34%),2364例尚未生育(47.83%)。1853例未采取避孕措施(37.49%);2891例为避孕失败(58.50%);198例因孕期接触药物、辐射、酒精等非意愿终止妊娠(4.01%);避孕失败的女性中有746例为安全期避孕(25.80%);806例为体外射精(27.88%);458例为宫内节育器(15.84%);548例为事后紧急避孕药(18.96%);1726例为重复人工流产(人工流产次数≥2)(34.93%);人工流产后严格随访1年,有121人失访,失访率为2.45%。1059例未采取有效避孕(21.97%);3762例坚持有效避孕(78.03%):其中避孕套2143例(56.96%);口服避孕药728例(19.35%);宫内节育器891例(23.68%)。有效避孕率较PAC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例再次意外妊娠,意外妊娠率1.73%;其中未坚持有效避孕组再次意外妊娠58例(5.48%);坚持有效避孕组再次意外妊娠7例(0.19%),意外妊娠率低于未坚持有效避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珠海市人工流产形式严峻,主要集中于20~40岁的性活跃期人群,与未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密切相关,流产后计划生育指导服务能显著提高有效避孕率、降低意外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华;李雪琴;罗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需要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30例。我们给予对照组常规静脉穿刺的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在静脉穿刺中行护理干预的方法。结果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穿刺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推广使用。

    作者:于树香;赵春艳;焦云玲;王玉玲;候金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城市单身生活人群日常饮食问题探讨

    当今社会城市单身生活人群由于工作时间、生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日常饮食只是应付差事、填饱肚皮,忽视了日常就餐的饮食健康和营养。本研究通过对合肥、天津等城市单身生活人群饮食行为、饮食结构、饮食其它相关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当前城市单身生活人群在饮食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单身生活人群饮食健康改善建议,为倡导营养健康的饮食习惯、提升人群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黄伟;汪珶;宋旺;朱海燕;赵明;吴晓倩;胡德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