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多项指标的影响

曾俊峰;农定猛;温淑媛;李晓莉;刘顺红;尹美婷;钟志峰

关键词:布地奈德, 沙汀胺醇, 哮喘, 急性发作, 诱导痰液, 炎性细胞, 炎性介质
摘要:目的:研究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运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小儿患者肺功能及血液IGE的影响。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1—12月间诊治的1200例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根据其病情时期将其分为两组,768例为急性期,432例为缓解期,急性期的患儿运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实施雾化吸入,同时选择150例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所选的儿童诱导的痰液实施炎性细胞计数以及分类,同时患儿肺功能及血液IGE水平进行测定。结果通过对三组患儿进行比较,急性组患儿血液IGE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患儿高;缓解组及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显著优于急性组。结论急性哮喘发作患儿运用普米克令舒联合沙汀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并降低患儿血液IGE水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多项指标的影响

    目的:研究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运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小儿患者肺功能及血液IGE的影响。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1—12月间诊治的1200例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根据其病情时期将其分为两组,768例为急性期,432例为缓解期,急性期的患儿运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实施雾化吸入,同时选择150例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所选的儿童诱导的痰液实施炎性细胞计数以及分类,同时患儿肺功能及血液IGE水平进行测定。结果通过对三组患儿进行比较,急性组患儿血液IGE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患儿高;缓解组及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显著优于急性组。结论急性哮喘发作患儿运用普米克令舒联合沙汀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并降低患儿血液IGE水平。

    作者:曾俊峰;农定猛;温淑媛;李晓莉;刘顺红;尹美婷;钟志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生脉散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33例临床观察

    生脉散见于《内外伤辩惑论》为优秀古方之一。笔者在2010至2014年运用本方加味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加信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顺铂+紫杉醇方案的新辅助化疗4个疗程;对照组患者手术后进行相同方案的化疗。结果观察组的化疗总有效率为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以及毒副作用的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与常规术后化疗比较,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近期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发生率较低,但仍需进行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明确其价值。

    作者:王镇南;唐志;李淑慧;詹德超;杨东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珠海市人工流产的现状及流产后计划生育指导服务的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珠海市人工流产现状及流产后计划生育指导服务在落实人工流产后有效避孕、降低意外妊娠、保护女性生殖健康方面的作用,为流产后优质计划生育服务( Post-Abortion Care,PAC)的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2年1—12月于珠海市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门诊行人工流产,自愿参加该调查的4942例女性进行描述性问卷调查,了解其人口学特征、避孕措施使用情况、本次意外妊娠原因,并提供流产后计划生育指导服务,于人工流产后1月、3月、6月、12月进行随访,了解其人工流产后避孕措施落实情况及有无再次意外妊娠,将调查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流产后计划生育指导服务在落实有效避孕、降低意外妊娠率方面的作用。结果2012年全年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行人工流产术的女性共5188例,4942例自愿参加该调查,年龄14~46岁,平均年龄23.6岁,其中年龄20~40岁4328例(87.58%);2142例系未婚女性(43.34%),2364例尚未生育(47.83%)。1853例未采取避孕措施(37.49%);2891例为避孕失败(58.50%);198例因孕期接触药物、辐射、酒精等非意愿终止妊娠(4.01%);避孕失败的女性中有746例为安全期避孕(25.80%);806例为体外射精(27.88%);458例为宫内节育器(15.84%);548例为事后紧急避孕药(18.96%);1726例为重复人工流产(人工流产次数≥2)(34.93%);人工流产后严格随访1年,有121人失访,失访率为2.45%。1059例未采取有效避孕(21.97%);3762例坚持有效避孕(78.03%):其中避孕套2143例(56.96%);口服避孕药728例(19.35%);宫内节育器891例(23.68%)。有效避孕率较PAC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例再次意外妊娠,意外妊娠率1.73%;其中未坚持有效避孕组再次意外妊娠58例(5.48%);坚持有效避孕组再次意外妊娠7例(0.19%),意外妊娠率低于未坚持有效避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珠海市人工流产形式严峻,主要集中于20~40岁的性活跃期人群,与未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密切相关,流产后计划生育指导服务能显著提高有效避孕率、降低意外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华;李雪琴;罗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干预性护理对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干预性护理对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干预性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管痉挛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干预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几率,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慧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放疗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为了准确评价放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免疫功能和制订出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本文就放疗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倪金星;王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压缩性腰椎骨折骨水泥填充的系统化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压缩性腰椎骨折骨水泥填充治疗的效果。方法112例我院收治的压缩性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包含体位护理、生活护理,遵医嘱治疗,饮食指导等,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包含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疼痛护理、卧床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锻炼。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压疮(0.0% vs 8.9%)、感染(3.6%vs 16.1%)、DVT(0.0%vs 7.1%)、便秘(8.9%vs 28.6%)及消化不良(5.4% vs 17.9%)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6.7±5.8)d vs(19.3±6.2)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JOA评分(20.4±3.1)分 vs(16.5±2.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腰椎骨折骨水泥填充术后压疮、感染、便秘、DVT及消化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提升腰椎功能评分,值得应用。

    作者:赖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社区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高血压控制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良饮食习惯改变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在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良饮食习惯改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采取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周子英;谢艳华;彭柳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PACS影像系统在神经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首先明确病变部位,其次明确病因,定位诊断能确定神经系统损伤部位,如脑、脊髓、周围神经等,恰当的选择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如头CT及头MRI等检查,是重要的定位检查手段,以往这些资料全部由带教老师获得,费事、费力,并达不到教学效果。 PACS系统应用于大临床,其中以影像科室为主,任务为以数字化方式海量保存平时工作中产生的医学图像,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实现快速提取。利用PACS网络构建临床实习病例库,教会学生通过使用软件阅读图像。克服传统模式不足,将PACS应用于临床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便于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结合我院神经科教学实际情况,对我院2011级实习学生应用PACS影像系统教学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广娜;张永强;张艳蕉;任占军;黄丽娟;李莉;蒋丽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全麻下开胸食管癌根治术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全麻;观察组,30例,全麻诱导后行椎旁神经阻滞。两组均于术毕缝皮时启动静脉自控镇痛( PCIA)泵行舒芬太尼、布托啡诺静脉镇痛。比较两组在术前10 min、术中30 min、术后10 min收缩压( SBp)、平均动脉压( MAP)、舒张压( DBp)、心率( HR)等指标,记录和比较患者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后即刻(T1)、术后12 h(T2)、术后24 h(T3)的视觉模拟评分( VAS),以及不良反应、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SBp、MAP、DB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T1、T2、T3时的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少,术后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食管癌根治术中能显著减低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全麻的不良反应,增强舒芬太尼、布托啡诺的静脉镇痛效果。

    作者:林伟雄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对疾病影响的分析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对疾病方面影响,为调整地区卫生服务结构提供参考。方法主要利用黑龙江省第三、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资料,运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有关指标的计算及比较。结果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高,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两周患病率排在前五位的有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病,未住院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困难。结论为改善黑龙江省老年人口的生存状况加快建立起以老年病预防、治疗、保健和康复为主的老年人医疗保健体系。

    作者:冯大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城市单身生活人群日常饮食问题探讨

    当今社会城市单身生活人群由于工作时间、生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日常饮食只是应付差事、填饱肚皮,忽视了日常就餐的饮食健康和营养。本研究通过对合肥、天津等城市单身生活人群饮食行为、饮食结构、饮食其它相关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当前城市单身生活人群在饮食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单身生活人群饮食健康改善建议,为倡导营养健康的饮食习惯、提升人群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黄伟;汪珶;宋旺;朱海燕;赵明;吴晓倩;胡德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所收治的48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将其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干预组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措施,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哮喘发作次数以及复发率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FEV1、PEF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哮喘发作次数,降低复发率,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永春;邱碧秀;夏明营;高金红;刘海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实施急救护理、输液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有效护理措施。结果30例患者除1例患者的血糖68 mmoL/L,并大面积脑干梗死抢救无效死亡外,结果其他29例患者代谢性酸中毒得到纠正,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失水能得到及时纠正,无发生褥疮和坠积性肺炎等感染性并发症。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是糖尿病的危急并发症,农村糖尿病患者发生率较高。我们通过实施急救护理、输液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使患者酸中毒能得到及时纠正,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患者较短时间恢复神志清醒,快入院3~4小时内恢复清醒,30例患者均无发生护理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冬梅;黎茂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炉甘石洗剂联合神灯照射、安普贴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炉甘石洗剂联合神灯照射、安普贴治疗压疮的疗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82例我院收治的压疮患者按照入组先后顺序采用单双号尾数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卧气垫床、定时翻身、防止局部皮肤受压、营养支持,纠正水电、酸碱平衡、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普贴治疗,观察组采用炉甘石洗剂联合神灯照射、安普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压疮面积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39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显著优于对照组(治愈22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15例),P=0.002;观察组治疗3 d后(11.50±4.70m2 vs 13.60±5.14 m2)、治疗7d后(7.48±2.24m2 vs 10.60±3.89m2)及治疗14 d后(2.91±1.08m2 vs 6.48±2.87m2)的压疮面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01。结论炉甘石洗剂联合神灯照射、安普贴治疗压疮效果优于单用安普贴治疗,可更好促进疮面结痂,缩小疮面面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及精神状态调节、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及用药指导。

    作者:何帆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前馈控制理念在手术切口护理中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前馈控制理念在手术切口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本组患者尚未实施前馈控制。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本组患者已实施前馈控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投诉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为90.0%(90/100),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7.0%(97/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8.0%(98/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1.0%(91/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5.0%(5/1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2.0%(32/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实施前馈控制能够有效改善手术患者护理质量,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藕;曹秀芬;温国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丙基硫氧嘧啶(PTU)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基硫氧嘧啶( PTU)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服用PTU治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TU治疗,对照组拒绝服用或治疗中自行停药,比较两组孕妇甲状腺功能、妊娠结局、并发症以及围生儿结局。结果实验组TT4、FT3、TT3、TSH以及FT4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足月产率高于对照组,而流产率、早产率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力衰竭、妊娠高血压和重度子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甲亢、低体重儿、胎儿窘迫和转入NICU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畸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TU可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妇的甲状腺功能水平,改善围生儿结局和妊娠结局,安全性良好。

    作者:叶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急诊危重患者家属焦虑相关因素及心理需求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危重患者家属焦虑相关因素、心理需求,为开展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100名患者家属开展焦虑水平、心理需求测评。结果焦虑阳性55例(55.0%);文化水平、与患者关系、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患者就诊原因成为急诊危重患者家属焦虑水平独立影响因素( P<0.05);心理需求总分(130±11)分,焦虑阳性患者心理需求总分(149±15)分高于焦虑阴性(110±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危重患者家属普遍伴有焦虑情绪,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各方面心理需求较强,应关注重点人群,掌握患者心理需求,提供针对性心理干预。

    作者:杨艳青;谭春兴;尹月萍;李红涛;马静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动脉粥样硬化与脂代谢紊乱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是脂代谢紊乱,病理过程包括细胞外脂质沉着、细胞内脂质聚集、白细胞募集、粥样斑块形成,以及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形成泡沫细胞,动脉管壁炎症反应、钙化、增生及血栓形成。本文从胆固醇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甘油三酯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载脂蛋白C3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三个方面加以综述。

    作者:侯鹏高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及健康教育在消化内镜中心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及健康教育在消化内镜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接收的诊疗患者78例作为研究组,选择2012年9—11月期间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接收的诊疗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并开展健康教育。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及健康教育在消化内镜中心的应用可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彭惠容;刘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