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林伟雄

关键词:麻醉, 食管癌, 胸椎旁神经阻滞
摘要:目的:研究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全麻下开胸食管癌根治术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全麻;观察组,30例,全麻诱导后行椎旁神经阻滞。两组均于术毕缝皮时启动静脉自控镇痛( PCIA)泵行舒芬太尼、布托啡诺静脉镇痛。比较两组在术前10 min、术中30 min、术后10 min收缩压( SBp)、平均动脉压( MAP)、舒张压( DBp)、心率( HR)等指标,记录和比较患者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后即刻(T1)、术后12 h(T2)、术后24 h(T3)的视觉模拟评分( VAS),以及不良反应、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SBp、MAP、DB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T1、T2、T3时的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少,术后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食管癌根治术中能显著减低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全麻的不良反应,增强舒芬太尼、布托啡诺的静脉镇痛效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多项指标的影响

    目的:研究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运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小儿患者肺功能及血液IGE的影响。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1—12月间诊治的1200例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根据其病情时期将其分为两组,768例为急性期,432例为缓解期,急性期的患儿运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实施雾化吸入,同时选择150例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所选的儿童诱导的痰液实施炎性细胞计数以及分类,同时患儿肺功能及血液IGE水平进行测定。结果通过对三组患儿进行比较,急性组患儿血液IGE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患儿高;缓解组及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显著优于急性组。结论急性哮喘发作患儿运用普米克令舒联合沙汀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并降低患儿血液IGE水平。

    作者:曾俊峰;农定猛;温淑媛;李晓莉;刘顺红;尹美婷;钟志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142株白色念球菌药敏试验及分析

    目的:通过体外敏感试验了解142株白色念珠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临床送检的阳性白色念珠菌进行体外药敏分析。结果显示白色念珠菌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氟胞嘧啶较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81%,71.1%及76%。耐药性各有差异。对其他几种敏感性略差,耐药中介各有差异。结论敏感性差异受地域及用药习惯影响,真菌耐药逐年上升,因此体外敏感试验对于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尤为重要。

    作者:涂秀;吴战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实施急救护理、输液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有效护理措施。结果30例患者除1例患者的血糖68 mmoL/L,并大面积脑干梗死抢救无效死亡外,结果其他29例患者代谢性酸中毒得到纠正,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失水能得到及时纠正,无发生褥疮和坠积性肺炎等感染性并发症。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是糖尿病的危急并发症,农村糖尿病患者发生率较高。我们通过实施急救护理、输液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使患者酸中毒能得到及时纠正,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患者较短时间恢复神志清醒,快入院3~4小时内恢复清醒,30例患者均无发生护理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冬梅;黎茂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hs-CRP在糖尿病新发患者体内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目的:探索糖尿病新发患者血清hs-CRP的变化水平以及影响原因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于我中心体检首次发现空腹血糖(FPG)≥7.0 mmol/L,且从未使用过降压、调脂以及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新发患者150例,测量其血清hs-CRP水平及血脂、空腹血糖水平。结果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血清hs-CRP>3 mg/L分别占20.8%及20.4%。男性患者于女性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分布具有明显差异,男性空腹血糖( FPG)、总胆固醇( T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均低于女性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新发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且与腹型肥胖密切相关。

    作者:吴宏;胡晶;张玉;王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前馈控制理念在手术切口护理中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前馈控制理念在手术切口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本组患者尚未实施前馈控制。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本组患者已实施前馈控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投诉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为90.0%(90/100),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7.0%(97/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8.0%(98/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1.0%(91/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5.0%(5/1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2.0%(32/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实施前馈控制能够有效改善手术患者护理质量,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藕;曹秀芬;温国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GnRH -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化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MOGCTs)患者在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应用GnRH-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进行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的MOGCT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观察组两组,每组32例。常规组术后给予BEP化疗方案化疗,观察组术后给予GnRH-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化疗。对比两组化疗疗效、3年生存率、3年肿瘤转移及3年内再次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接受化疗治疗3个月后所达到的化疗治疗效果未见统计学差异( P>0.05);同时两组3年内生存率及3年内肿瘤转移率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3年内再次妊娠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应用 GnRH -a 联合反向添加疗法可有效的改善MOGCTs 3年内的再次妊娠率,且不降低化疗治疗效果。

    作者:莫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医治疗肛瘘2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0例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医挂线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肛肠动力学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肛肠动力学参数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挂线治疗肛瘘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肛门失禁现象,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昆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肝硬化患者护患关系信任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探讨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改善肝硬化科室护患关系,提高肝硬化科护患关系信任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对243例肝硬化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各条目评分情况并分析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241例患者中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中5个维度对知识和技术的确信、一贯性、对未来的信心、安心感和尊重得分分别是(3.48±0.47),(3.44±0.34),(3.26±0.53),(3.16±0.50),(2.97±0.41),多元回归分析提示住院天数、疾病分期是肝硬化患者护患关系信任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影响护患信任度的因素,并且加以改进,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患信任度。

    作者:李喜妙;张静英;蒋塘珍;唐彩芳;黄依雯;赵冰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缩宫素联合无痛分娩在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无痛分娩在缩短产程的效果,总结护理方法。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茂名市电白区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单胎妊娠足月产妇1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知情同意原则分为观察组( n=78例)与对照组( n=62例),对照组产妇进行硬膜外阻滞穿刺麻醉,采用PSA持续泵入进行无痛分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缩宫素进行处理。结果两组产妇分娩时疼痛、缝合伤口时疼痛及产后2 h的疼痛状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为3.2%,对照组为7.7%,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及阴道助产的第一产程时间(392.8±86.9)min vs(481.3±88.7)min、第二产程时间(43.5±11.2)min vs(65.3±14.7)min、第三产程时间(8.1±1.9)min vs(11.7±2.5)min及产后2 h出血量(85.6±49.3)ml vs(107.5±58.4)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缩宫素联合无痛分娩并不会对改变分娩结局,但可有效缩短产程持续时间,并降低产后2h的出血量。

    作者:黄海群;吴莹珠;潘夏;周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间苯三酚联合应用于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2年8月间我院门诊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200例,患者均采用间苯三酚联合丙泊酚麻醉,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人流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5.5±3)min,手术中收缩压、心率较术前稍有下降,手术结束时回升。全部早孕妇均于意识恢复后10~30 min自行步行离院。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所有患者血氧饱和度均在95%以上,无任何痛苦及不良记忆。其中观察组(4.0±2.2)min,对照组(6.0±1.9)mi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宫颈软化扩张程度有效率100%,对照组仅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程度仅为无Ⅰ级和Ⅱ级,对照组Ⅲ级3例,Ⅳ级1例,两组腹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4例,占13.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1例,占3.3%,对照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12例,占40.0%,药物不良反应发生5例,占16.7%,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间苯三酚与丙泊酚配伍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对受术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镇痛效果好,手术进行顺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杏;李金莲;卢海珍;莫晓彬;王沛金;廖伟英;吴少芸;潘彦;梁少丽;黄健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深圳市龙华新区劳务工子女第一恒磨牙龋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华新区劳务工子女小学二年级下学期8~9岁儿童龋病患病现状,为开展本地区牙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龙华新区劳务工子女二年级下学期8~9岁学龄儿童674人。结果龙华新区劳务工子女第一恒磨牙患龋率为45.99%,龋均为1.11,龋齿充填率为5.07%。结论龙华新区劳务工子女第一恒磨牙患龋率男生与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能认为男生与女生患龋率有差别;第一恒磨牙龋均男生与女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第一恒磨牙龋均男生低于女生;第一恒磨牙龋齿充填率男生与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能认为男女之间有差别且第一恒磨牙龋齿充填率男生明显高于女生。

    作者:王伟;武斌;谢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对疾病影响的分析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对疾病方面影响,为调整地区卫生服务结构提供参考。方法主要利用黑龙江省第三、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资料,运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有关指标的计算及比较。结果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高,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两周患病率排在前五位的有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病,未住院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困难。结论为改善黑龙江省老年人口的生存状况加快建立起以老年病预防、治疗、保健和康复为主的老年人医疗保健体系。

    作者:冯大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生脉散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33例临床观察

    生脉散见于《内外伤辩惑论》为优秀古方之一。笔者在2010至2014年运用本方加味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加信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早期康复结合高压氧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肢体运动障碍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80例肢体运动障碍的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以及针灸、中频电疗法,观察组加用早期康复干预和高压氧治疗。干预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采用Fugl-Meye积分评价运动功能,用Ashworth痉挛等级评价肌痉挛。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Fugl-Meye积分均提高(P<0.01),但观察组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67.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干预结合高压氧治疗,有助于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肢体痉挛,利于患儿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作者:谢金萍;孙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未执行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时的手术患者273例,执行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时的手术患者275例,比较两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情况。分别在上述病例中选择4~5月手术的患者73例和75例,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前调查手术患者73例,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75.34%,实施后调查75例,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0.67%,实施后明显高于实施前( P<0.05)。实施前调查患者273例,护理纠纷发生率为3.66%,实施后调查275例,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73%。实施后明显低于实施前( 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实施后,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陈燕辉;易红艳;彭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珠海市人工流产的现状及流产后计划生育指导服务的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珠海市人工流产现状及流产后计划生育指导服务在落实人工流产后有效避孕、降低意外妊娠、保护女性生殖健康方面的作用,为流产后优质计划生育服务( Post-Abortion Care,PAC)的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2年1—12月于珠海市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门诊行人工流产,自愿参加该调查的4942例女性进行描述性问卷调查,了解其人口学特征、避孕措施使用情况、本次意外妊娠原因,并提供流产后计划生育指导服务,于人工流产后1月、3月、6月、12月进行随访,了解其人工流产后避孕措施落实情况及有无再次意外妊娠,将调查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流产后计划生育指导服务在落实有效避孕、降低意外妊娠率方面的作用。结果2012年全年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行人工流产术的女性共5188例,4942例自愿参加该调查,年龄14~46岁,平均年龄23.6岁,其中年龄20~40岁4328例(87.58%);2142例系未婚女性(43.34%),2364例尚未生育(47.83%)。1853例未采取避孕措施(37.49%);2891例为避孕失败(58.50%);198例因孕期接触药物、辐射、酒精等非意愿终止妊娠(4.01%);避孕失败的女性中有746例为安全期避孕(25.80%);806例为体外射精(27.88%);458例为宫内节育器(15.84%);548例为事后紧急避孕药(18.96%);1726例为重复人工流产(人工流产次数≥2)(34.93%);人工流产后严格随访1年,有121人失访,失访率为2.45%。1059例未采取有效避孕(21.97%);3762例坚持有效避孕(78.03%):其中避孕套2143例(56.96%);口服避孕药728例(19.35%);宫内节育器891例(23.68%)。有效避孕率较PAC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例再次意外妊娠,意外妊娠率1.73%;其中未坚持有效避孕组再次意外妊娠58例(5.48%);坚持有效避孕组再次意外妊娠7例(0.19%),意外妊娠率低于未坚持有效避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珠海市人工流产形式严峻,主要集中于20~40岁的性活跃期人群,与未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密切相关,流产后计划生育指导服务能显著提高有效避孕率、降低意外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华;李雪琴;罗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城市单身生活人群日常饮食问题探讨

    当今社会城市单身生活人群由于工作时间、生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日常饮食只是应付差事、填饱肚皮,忽视了日常就餐的饮食健康和营养。本研究通过对合肥、天津等城市单身生活人群饮食行为、饮食结构、饮食其它相关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当前城市单身生活人群在饮食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单身生活人群饮食健康改善建议,为倡导营养健康的饮食习惯、提升人群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黄伟;汪珶;宋旺;朱海燕;赵明;吴晓倩;胡德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健康管理模式在高脂血症人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模式在高脂血症人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在我中心体检时发现高脂血症740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生活方式的健康管理教育和指导。采用自身对照法追踪随访,6个月后复查血脂指标,进行前后数据对比分析,应用SPSS 10.0软件处理。结果患者的血脂TC、TG、LDL-C值在治疗后有明显的下降,HDL-C值上升。患者对血脂认识、态度、行为及依从性有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血脂值在不同时间点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行积极有效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是降低血脂有效的干预方案,改善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利微;赵庆伟;王冰玉;高岩;张桂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院外延伸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院外延伸护理措施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的功能恢复和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8例,根据患者和家属意愿,其中34例患者选择应用院外延伸护理,设为实验组;另外34例患者进行常规的术后护理,出院后跟踪随访。观察患者的运动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大部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未出现问题,并发症较少;而对照组仅20例患者回到工作岗位,假体脱位等严重并发症时有发生。结论对实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在出院后进行延伸护理,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颖;蔡燕颜;陈进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压缩性腰椎骨折骨水泥填充的系统化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压缩性腰椎骨折骨水泥填充治疗的效果。方法112例我院收治的压缩性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包含体位护理、生活护理,遵医嘱治疗,饮食指导等,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包含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疼痛护理、卧床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锻炼。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压疮(0.0% vs 8.9%)、感染(3.6%vs 16.1%)、DVT(0.0%vs 7.1%)、便秘(8.9%vs 28.6%)及消化不良(5.4% vs 17.9%)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6.7±5.8)d vs(19.3±6.2)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JOA评分(20.4±3.1)分 vs(16.5±2.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腰椎骨折骨水泥填充术后压疮、感染、便秘、DVT及消化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提升腰椎功能评分,值得应用。

    作者:赖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