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间苯三酚联合应用于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

李杏;李金莲;卢海珍;莫晓彬;王沛金;廖伟英;吴少芸;潘彦;梁少丽;黄健初

关键词:间苯三酚, 丙泊酚, 无痛人工流产术,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2年8月间我院门诊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200例,患者均采用间苯三酚联合丙泊酚麻醉,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人流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5.5±3)min,手术中收缩压、心率较术前稍有下降,手术结束时回升。全部早孕妇均于意识恢复后10~30 min自行步行离院。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所有患者血氧饱和度均在95%以上,无任何痛苦及不良记忆。其中观察组(4.0±2.2)min,对照组(6.0±1.9)mi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宫颈软化扩张程度有效率100%,对照组仅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程度仅为无Ⅰ级和Ⅱ级,对照组Ⅲ级3例,Ⅳ级1例,两组腹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4例,占13.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1例,占3.3%,对照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12例,占40.0%,药物不良反应发生5例,占16.7%,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间苯三酚与丙泊酚配伍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对受术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镇痛效果好,手术进行顺利,值得临床推广。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管理模式在高脂血症人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模式在高脂血症人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在我中心体检时发现高脂血症740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生活方式的健康管理教育和指导。采用自身对照法追踪随访,6个月后复查血脂指标,进行前后数据对比分析,应用SPSS 10.0软件处理。结果患者的血脂TC、TG、LDL-C值在治疗后有明显的下降,HDL-C值上升。患者对血脂认识、态度、行为及依从性有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血脂值在不同时间点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行积极有效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是降低血脂有效的干预方案,改善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利微;赵庆伟;王冰玉;高岩;张桂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牙颌畸形26例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牙颌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骨性牙颌畸形26例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手术之前,对病患进行术前正畸,后进行正颌手术,对病患不协调的颌予以纠正。后将病患的牙列进行纠正保持。结果所有病患在我院接受手术之后,其SNB和ANB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病患经过手术治疗之后,咬合情况良好。其他指标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经过手术之后,所有病患面部变化较为明显,在完成手术之后,仅有1例病患的手术伤口出现了感染现象。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法是治疗骨性牙颌畸形的有效方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下肢动脉栓塞置管溶栓的综合性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栓塞置管溶栓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40例本院骨科收治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置管溶栓治疗,入院后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干预内容包含:心理干预、疼痛干预、体位干预、饮食干预、PSA泵调节、社会支持干预、肢体功能指导等,观察40例患者的临床结局情况,治疗前及干预2周后的 VAS 评分、SAS评分、SDS 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40例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单侧主干动脉完全开通31条,完全开通率75.6%,部分开通10条,部分开通率24.4%,临床症状缓解33例,部分缓解7例,随访3个月后30条肢体痊愈,干预2周后患者的VAS(3.7±0.9分vs 6.8±2.1分)、SAS(33.8±3.6分vs 44.9±5.9分)及SDS评分(27.4±3.7分vs 39.8±6.0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水平,P<0.001;干预2周后患者的WHOQOL-BRIEF评分下的生理领域(61.83±5.57分vs 50.92±6.81分)、心理领域(66.49±6.28分vs 58.16±7.93分)、社会领域(64.80±5.14分vs 55.19±6.18分)及环境领域(63.82±4.59分vs 54.83±4.96分)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置管溶栓患者的疼痛值,降低焦虑及抑郁情况,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黄小敏;余伟兰;罗爱琼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深圳市龙华新区劳务工子女第一恒磨牙龋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华新区劳务工子女小学二年级下学期8~9岁儿童龋病患病现状,为开展本地区牙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龙华新区劳务工子女二年级下学期8~9岁学龄儿童674人。结果龙华新区劳务工子女第一恒磨牙患龋率为45.99%,龋均为1.11,龋齿充填率为5.07%。结论龙华新区劳务工子女第一恒磨牙患龋率男生与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能认为男生与女生患龋率有差别;第一恒磨牙龋均男生与女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第一恒磨牙龋均男生低于女生;第一恒磨牙龋齿充填率男生与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能认为男女之间有差别且第一恒磨牙龋齿充填率男生明显高于女生。

    作者:王伟;武斌;谢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针对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并比较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数据库,对2005~2013年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类型以及性别、年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阿莫西林所致不良反应共计455例,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所致不良反应共计16例;阿莫西林所致不良反应男女比例为1∶1.5,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所致不良反应男女比例无差异,两者不良反应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阿莫西林所致皮肤过敏反应明显高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P<0.05);阿莫西林中有2例患者因过敏性休克死亡,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中无死亡病例。结论阿莫西林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种类均明显高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因而后者更具安全性。

    作者:于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丙基硫氧嘧啶(PTU)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基硫氧嘧啶( PTU)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服用PTU治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TU治疗,对照组拒绝服用或治疗中自行停药,比较两组孕妇甲状腺功能、妊娠结局、并发症以及围生儿结局。结果实验组TT4、FT3、TT3、TSH以及FT4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足月产率高于对照组,而流产率、早产率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力衰竭、妊娠高血压和重度子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甲亢、低体重儿、胎儿窘迫和转入NICU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畸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TU可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妇的甲状腺功能水平,改善围生儿结局和妊娠结局,安全性良好。

    作者:叶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全麻下开胸食管癌根治术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全麻;观察组,30例,全麻诱导后行椎旁神经阻滞。两组均于术毕缝皮时启动静脉自控镇痛( PCIA)泵行舒芬太尼、布托啡诺静脉镇痛。比较两组在术前10 min、术中30 min、术后10 min收缩压( SBp)、平均动脉压( MAP)、舒张压( DBp)、心率( HR)等指标,记录和比较患者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后即刻(T1)、术后12 h(T2)、术后24 h(T3)的视觉模拟评分( VAS),以及不良反应、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SBp、MAP、DB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T1、T2、T3时的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少,术后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食管癌根治术中能显著减低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全麻的不良反应,增强舒芬太尼、布托啡诺的静脉镇痛效果。

    作者:林伟雄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干预性护理对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干预性护理对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干预性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管痉挛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干预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几率,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慧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142株白色念球菌药敏试验及分析

    目的:通过体外敏感试验了解142株白色念珠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临床送检的阳性白色念珠菌进行体外药敏分析。结果显示白色念珠菌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氟胞嘧啶较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81%,71.1%及76%。耐药性各有差异。对其他几种敏感性略差,耐药中介各有差异。结论敏感性差异受地域及用药习惯影响,真菌耐药逐年上升,因此体外敏感试验对于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尤为重要。

    作者:涂秀;吴战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顺铂+紫杉醇方案的新辅助化疗4个疗程;对照组患者手术后进行相同方案的化疗。结果观察组的化疗总有效率为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以及毒副作用的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与常规术后化疗比较,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近期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发生率较低,但仍需进行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明确其价值。

    作者:王镇南;唐志;李淑慧;詹德超;杨东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炉甘石洗剂联合神灯照射、安普贴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炉甘石洗剂联合神灯照射、安普贴治疗压疮的疗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82例我院收治的压疮患者按照入组先后顺序采用单双号尾数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卧气垫床、定时翻身、防止局部皮肤受压、营养支持,纠正水电、酸碱平衡、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普贴治疗,观察组采用炉甘石洗剂联合神灯照射、安普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压疮面积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39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显著优于对照组(治愈22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15例),P=0.002;观察组治疗3 d后(11.50±4.70m2 vs 13.60±5.14 m2)、治疗7d后(7.48±2.24m2 vs 10.60±3.89m2)及治疗14 d后(2.91±1.08m2 vs 6.48±2.87m2)的压疮面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01。结论炉甘石洗剂联合神灯照射、安普贴治疗压疮效果优于单用安普贴治疗,可更好促进疮面结痂,缩小疮面面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及精神状态调节、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及用药指导。

    作者:何帆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及健康教育在消化内镜中心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及健康教育在消化内镜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接收的诊疗患者78例作为研究组,选择2012年9—11月期间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接收的诊疗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并开展健康教育。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及健康教育在消化内镜中心的应用可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彭惠容;刘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实施急救护理、输液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有效护理措施。结果30例患者除1例患者的血糖68 mmoL/L,并大面积脑干梗死抢救无效死亡外,结果其他29例患者代谢性酸中毒得到纠正,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失水能得到及时纠正,无发生褥疮和坠积性肺炎等感染性并发症。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是糖尿病的危急并发症,农村糖尿病患者发生率较高。我们通过实施急救护理、输液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使患者酸中毒能得到及时纠正,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患者较短时间恢复神志清醒,快入院3~4小时内恢复清醒,30例患者均无发生护理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冬梅;黎茂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所收治的48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将其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干预组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措施,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哮喘发作次数以及复发率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FEV1、PEF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哮喘发作次数,降低复发率,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永春;邱碧秀;夏明营;高金红;刘海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肝硬化患者护患关系信任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探讨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改善肝硬化科室护患关系,提高肝硬化科护患关系信任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对243例肝硬化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各条目评分情况并分析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241例患者中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中5个维度对知识和技术的确信、一贯性、对未来的信心、安心感和尊重得分分别是(3.48±0.47),(3.44±0.34),(3.26±0.53),(3.16±0.50),(2.97±0.41),多元回归分析提示住院天数、疾病分期是肝硬化患者护患关系信任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影响护患信任度的因素,并且加以改进,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患信任度。

    作者:李喜妙;张静英;蒋塘珍;唐彩芳;黄依雯;赵冰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hs-CRP在糖尿病新发患者体内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目的:探索糖尿病新发患者血清hs-CRP的变化水平以及影响原因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于我中心体检首次发现空腹血糖(FPG)≥7.0 mmol/L,且从未使用过降压、调脂以及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新发患者150例,测量其血清hs-CRP水平及血脂、空腹血糖水平。结果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血清hs-CRP>3 mg/L分别占20.8%及20.4%。男性患者于女性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分布具有明显差异,男性空腹血糖( FPG)、总胆固醇( T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均低于女性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新发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且与腹型肥胖密切相关。

    作者:吴宏;胡晶;张玉;王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生脉散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33例临床观察

    生脉散见于《内外伤辩惑论》为优秀古方之一。笔者在2010至2014年运用本方加味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加信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PACS影像系统在神经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首先明确病变部位,其次明确病因,定位诊断能确定神经系统损伤部位,如脑、脊髓、周围神经等,恰当的选择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如头CT及头MRI等检查,是重要的定位检查手段,以往这些资料全部由带教老师获得,费事、费力,并达不到教学效果。 PACS系统应用于大临床,其中以影像科室为主,任务为以数字化方式海量保存平时工作中产生的医学图像,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实现快速提取。利用PACS网络构建临床实习病例库,教会学生通过使用软件阅读图像。克服传统模式不足,将PACS应用于临床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便于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结合我院神经科教学实际情况,对我院2011级实习学生应用PACS影像系统教学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广娜;张永强;张艳蕉;任占军;黄丽娟;李莉;蒋丽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高频电波刀手术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重型宫颈糜烂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高频电波刀手术结合术后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阴道用药治疗重型宫颈糜烂的疗效探究。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83例重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为研究组(93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患者均在我院行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环切手术,研究组患者术后通过阴道途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对照组则给予宫颈创面外敷云南白药,对两组临床疗效及宫颈糜烂创面康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5%,明显高于对照组(90.00%)(P<0.05);研究组术后阴道出血>14 d及创面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所需平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重型宫颈糜烂患者施行高频电波刀手术后给予阴道应用重组人干扰素凝胶能够显著促进患者糜烂创面愈合,效果突出。

    作者:夏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间苯三酚联合应用于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2年8月间我院门诊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200例,患者均采用间苯三酚联合丙泊酚麻醉,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人流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5.5±3)min,手术中收缩压、心率较术前稍有下降,手术结束时回升。全部早孕妇均于意识恢复后10~30 min自行步行离院。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所有患者血氧饱和度均在95%以上,无任何痛苦及不良记忆。其中观察组(4.0±2.2)min,对照组(6.0±1.9)mi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宫颈软化扩张程度有效率100%,对照组仅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程度仅为无Ⅰ级和Ⅱ级,对照组Ⅲ级3例,Ⅳ级1例,两组腹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4例,占13.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1例,占3.3%,对照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12例,占40.0%,药物不良反应发生5例,占16.7%,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间苯三酚与丙泊酚配伍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对受术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镇痛效果好,手术进行顺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杏;李金莲;卢海珍;莫晓彬;王沛金;廖伟英;吴少芸;潘彦;梁少丽;黄健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