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污水中SARS冠状病毒核酸的检验

王新为;李劲松;郭侹凯;甄蓓;孔庆鑫;易浜;李忠;宋农;金敏;肖文珺;朱秀美;古长庆;尹静;魏巍;姚伟;刘超;李鉴峰;欧国荣;王民年;房彤宇;王贵杰;邱耀辉;吴海环;晁福寰;李君文

关键词:冠状病毒, 人, 污水, 医院
摘要:目的了解收治SARS病人的定点医院污水中是否含有病毒和病毒核酸.方法采用载阳电荷滤材吸附浓集污水中的SARS冠状病毒,消毒前浓集污水2.5 L,消毒后25~50 L;采用VERO细胞培养及RT-PCR技术检测SARS冠状病毒.结果建立的阳电荷浓集方法对污水中加标f2噬菌体回收率平均127%,而SARS冠状病毒回收率只有1.02%.消毒前在309医院和小汤山医院污水的6 d监测中均检测出SARS冠状病毒核酸;消毒后,在309医院只有3 d监测出病毒核酸,其余样品均未检出病毒核酸;两医院所有的污水回收液中均未检出活病毒或具有感染性的病毒.结论收治SARS病人医院污水中含有SARS冠状病毒核酸,但没有检出活病毒或具有感染性的病毒,因此,在当时条件下,医院污水,尤其是消毒后污水传播SARS冠状病毒可能性较小.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代谢综合征

    作者:米杰;张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瘦素与代谢综合征组成成分的聚集特性分析

    目的探讨瘦素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组成成分的关系,分析MS危险因素聚集的特征和规律.方法观测795名非糖尿病成人的空腹血清真胰岛素(FTI)、瘦素、血脂、血糖水平以及血压、体重指数、腰臀围比值和定量胰岛素敏感检测指数(QUICKI)等指标,采用因子分析等方法探讨瘦素水平与上述变量的关系.结果血清瘦素浓度随代谢异常组合个数的增多而上升.瘦素水平处于上三分位人群检出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以及MS的比例比处在下三分位的人群明显升高.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与女性组包括瘦素等11个变量的变化各受3个因子支配,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2.0%和66.7%,分别由瘦素与体重指数、腰臀围比值、FTI、QUICKI和高甘油三酯和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变量构成的核心因子,由血糖、FTI、QUICKI和高甘油三酯(女)构成的糖耐量因子以及由血压和体重指数(男)构成的高血压因子,其中高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IR)同时连接前两个因子.结论该人群的瘦素水平与MS的多个关键组成成分密切相关,高瘦素血症可能是MS的1个新成分.MS危险因素的聚集受多个因子支配,IR虽起重要作用,但不能单独解释其成因.

    作者:黎明;吴从愿;詹志伟;李晓光;张葵;向红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美国大都市医疗反应系统及其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启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从国家安全的高度防备潜在的生物、化学和放射性物质的恐怖袭击,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1].大都市医疗反应系统(metropolitan medical response system, MMRS)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管理、执法监督、医疗服务、科研机构和第一现场应急人员(如消防员、救护人员等),是一个多学科全方位的综合反应系统[2].

    作者:张慧;黄建始;胡志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2003年春季突如其来的SARS的爆发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及时、准确的信息对于全社会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今后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004年在对禽流感的处理中,世界各国都借鉴了SARS期间信息处理的经验教训,做到了信息的及时、公开、透明和互通、交流和共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特点在于它的突然性、未知性以及其发生与进展的迅速性.SARS、禽流感的爆发以及世界各国以往出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1986年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等,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恐慌与不安定.

    作者:金水高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沈阳市人群出生缺陷的监测资料分析

    为了解沈阳市人群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我们开展了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结果如下.

    作者:刘冰;王景波;邵杰;吴凤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糖调节异常

    作者:米杰;张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代谢综合征与全死因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关系

    作者:张力;米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空腹血糖异常

    作者:米杰;张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吡哆素L-2-吡咯烷酮-5-羧酸酯对雄性生殖毒性的作用机制

    目的研究吡哆素L-2-吡咯烷酮-5-羧酸酯(MTDX)对雄性大鼠生殖毒性作用的机制.方法分别用小鼠多终点体内实验和Hershberger实验观察MTDX的雌激素样作用和抗雄激素作用.在小鼠多终点体内实验中,摘除卵巢的NIH雌性小鼠分别每天给予MTDX 0、640、1 500和4 000 mg/kg,连续 5 d,观察子宫/体重比、子宫积液、动情周期转换、子宫上皮高度及子宫基质细胞层厚度5项指标.在Hershberger实验中,去势SD雄性大鼠分别每天给予MTDX 0、600和1 500 mg/kg,同时给丙酸睾丸酮12.5 mg/kg,连续10 d,测量大鼠雄激素依赖组织重量.结果小鼠多终点体内实验中,MTDX 640、1 500和4 000 mg/kg组切除卵巢小鼠的子宫/体重比值分别为(1.33、1.38、1.31)×10-4,与对照组的1.22×10-4比较,差异无显著性;MTDX 1 500和4 000 mg/kg组小鼠子宫上皮细胞高度(0.90和1.03 μm)和基质细胞层厚度(3.38和3.25 μm)与对照组(0.85和2.77 μm)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在Hershberger实验中,MTDX 1 500 mg/kg组大鼠的精液囊和前列腺、提肛肌、球海绵体肌的脏器系数值分别为1.13、0.17、0.4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6、0.24、0.70;MTDX 600 mg/kg组大鼠的精液囊和前列腺的脏器系数值为1.29,也显著低于对照组(1.46).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MTDX在NIH小鼠体内没有雌激素作用,但对SD大鼠有抗雄激素作用.提示MTDX的雄性生殖毒性可能与其抗雄激素作用有关.

    作者:祝慧娟;柯雪琴;朱心强;郑一凡;施宏;薛振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汞中毒引起周围神经炎一例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金山医院收治1名因急性汞中毒引起周围神经炎的患者,诊治情况如下.

    作者:魏春龙;封苏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C反应蛋白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预测作用

    作者:张力;米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乡镇蓄电池厂工人的职业性铅危害

    我们于2003年对台州市路桥区3家私营蓄电池厂接触铅的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筛检,结果如下.

    作者:林薇薇;张佩贤;游春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胰岛素抵抗

    作者:米杰;张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双生子的血清脂质和脂蛋白遗传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的血脂指标遗传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5~19岁双生子236对,平均年龄(11.2±3.4)岁,其中同卵双生子143对,异卵双生子93对.在DNA卵性鉴定基础上,以组内相关系数法及Falconer公式计算调整年龄性别前后的遗传度,偏态数据进行对数转换;校正年龄性别,分析相关体格、生化指标对血脂的影响.结果同卵与异卵双生子间甘油三酯对内方差及相关系数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脂蛋白(a)对内方差及相关系数的差异有显著性,遗传度估计值分别为0.56、0.55、0.49和0.58,调整年龄性别后各指标估计遗传度分别为0.63、0.63、0.55和0.64.总胆固醇、HDL-C、LDL-C和脂蛋白(a)与年龄呈负相关;女孩的总胆固醇、HDL-C、LDL-C稍高于男孩.校正年龄性别后除脂蛋白(a)外各血脂指标多数与体重指数、体脂率及培利迪西指数相关,与血压、血糖和血钙等也有相关性.结论总胆固醇、HDL-C、LDL-C和脂蛋白(a)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而甘油三酯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儿童的血脂水平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与反映体脂和机体营养发育的指标相关.

    作者:陈天娇;季成叶;逄增昌;汪韶洁;胡永华;秦颖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与动脉脉搏速率异常的关系

    动脉顺应性是心血管系统的主要生理学参数之一,与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向心性肥胖)的临床状态有密切关系.我们拟探讨不同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动脉顺应性(用脉搏速率表示)下降的影响.

    作者:张志坤;米杰;丁秀原;程红;赵小元;张孔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瘦素

    作者:张力;米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生物材料中四亚甲基二砜四胺的气-质联用分析法

    人和动物口服四亚甲基二砜四胺(商品名毒鼠强)中毒后,血液、尿液和各脏器中均有其残留物,与呕吐物和可疑食物等样品比较,血液和尿液作为直接样品具有干扰成分少、残留时间长和可反复采集等许多优点.因此,我们利用超声波液-液萃取技术,研究了人体血液和尿液中毒鼠强残留物的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快速检测方法.

    作者:苏小川;覃志英;冯向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化学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一氧化碳、血红素加氧酶及一氧化氮的变化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CO)及血红素加氧酶(HO)在化学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循环障碍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并与一氧化氮(NO)的作用相比较.方法制备油酸型ARDS大鼠模型后,测定不同病程肺动脉、颈动脉、颈静脉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CO和NO的含量,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O在肺组织内的表达情况.结果给大鼠注射油酸后10 min,肺动脉压力增高(从13.80 mm Hg增加到19.51 mm Hg);0.5 h 时肺动脉血中CO水平开始升高,2 h后显著高于对照组[(0.135±0.010)g/L,(0.116±0.005)g/L]及同时间点颈动脉血和静脉血(0.117±0.013)g/L,(0.107±0.018)g/L;0.5~24 h,BALF中CO浓度明显升高;ARDS大鼠肺动脉血和外周动、静脉血中NO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2 h后降至正常水平,各时间点BALF中NO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RDS各组大鼠动脉血Pa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显示正常大鼠肺内组织可见HO-2表达,以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强;而HO-1只在大鼠注射油酸后的肺血管壁、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炎症细胞内表达,并持续72 h,与CO水平增高情况相一致.结论油酸性ARDS大鼠肺循环血中CO水平持续升高,提示CO/HO系统在ARDS发病中可能比一氧化氮及其合酶系统具有更重要的调节血管张力的作用.

    作者:刘和亮;赵金垣;陈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饮水氟的基准剂量及其生物接触指标的应用

    目的探讨饮水氟的基准剂量及其与尿氟、血清氟和氟斑牙之间的相关关系,评价血清氟和尿氟在地氟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江苏省某县瓦庙村和新淮村为调查点,对小学校的8~13岁儿童(新淮村290名,瓦庙村222名)的氟斑牙患病率、血清氟、尿氟含量及家庭手压井饮水氟含量进行调查.并按照饮水氟含量将儿童分为不同的接触组,即,< 0.5 mg/L组、0.5~ mg/L组、1.0~ mg/L组、2.0~ mg/L组、3.0~ mg/L组和≥4.0 mg/L组.结果饮水氟含量与氟斑牙患病率及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之间呈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据此计算的饮水氟含量基准剂量的95%可信限的下限分别1.01和1.30 mg/L.尿氟和血清氟含量与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及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之间也呈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饮水氟和尿氟、饮水氟和血清氟、尿氟和血清氟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7、0.855和0.617.结论我国目前的饮水氟含量标准是安全和合理的.作为生物学接触指标,血清氟在衡量一个地区的摄氟水平和地方性氟中毒监测中可能比尿氟稳定.

    作者:向全永;梁友信;陈秉衡;王彩生;甄世祺;陈连生;周明生;李洁斐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番茄红素降血脂及抗氧化的作用

    我们利用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研究了番茄红素的降血脂作用,以探讨番茄红素对大鼠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为其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潘洪志;陈文华;王德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