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代谢综合征

米杰;张力

关键词:
摘要: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稀土暴露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稀土暴露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国大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江西省寻乌县稀土矿区矿工(一线作业8年以上)30名健康成人为调查对象,同时选取地质结构和社会经济特征基本相同的离矿区35 km外的寻乌县另一村居民3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随机选取的暴露组和对照组进行血稀土含量测定.端粒酶重复扩增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稀土暴露和正常人群的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血稀土含量镧(La)暴露组为(1.268 5±1.070 5)μg/L,对照组(0.171 7±0.206 1)μg/L.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La、铈(Ce)、镝(Dy)、钇(Y)、镨(Pr)、钕(Nd)、钐(Sm)、钆(Gd)、镱(Yb)具有统计学意义;暴露组的总血稀土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阳性率暴露组为37.0%(11/30),对照组为16.7%(5/3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暴露组平均年龄为(38.69±8.0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0.45±9.02)岁,两组年龄无统计学意义.端粒酶活性与血总稀土含量有高度相关性.暴露组和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凋亡率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细胞周期分析中,暴露组与对照组相比S期和G2-M期细胞明显增多.结论可观察到在暴露水平下的接触人群稀土暴露能提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对细胞凋亡没有影响,能促进二倍体DNA的复制及蛋白质合成,使进入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增加.

    作者:余莉;戴育成;袁兆康;李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天津市儿童及青少年的血硒水平分析

    为了解天津市儿童体内血硒水平现状,我们对天津市7 773名儿童及青少年的血硒水平进行了测定.1.对象与方法:2001~2003年,在天津市妇儿保健中心门诊,对自由就诊的无器质性病变和感染性疾病、生长发育正常的1~18岁儿童及青少年,随机抽样采血测定全血硒.测定人数7 773名(男性4 814名、女性2 959名).

    作者:兰凤荣;赵志成;吕莉;程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生活方式对希腊成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影响

    作者:张力;米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乡镇蓄电池厂工人的职业性铅危害

    我们于2003年对台州市路桥区3家私营蓄电池厂接触铅的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筛检,结果如下.

    作者:林薇薇;张佩贤;游春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汞中毒引起周围神经炎一例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金山医院收治1名因急性汞中毒引起周围神经炎的患者,诊治情况如下.

    作者:魏春龙;封苏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饮水氟的基准剂量及其生物接触指标的应用

    目的探讨饮水氟的基准剂量及其与尿氟、血清氟和氟斑牙之间的相关关系,评价血清氟和尿氟在地氟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江苏省某县瓦庙村和新淮村为调查点,对小学校的8~13岁儿童(新淮村290名,瓦庙村222名)的氟斑牙患病率、血清氟、尿氟含量及家庭手压井饮水氟含量进行调查.并按照饮水氟含量将儿童分为不同的接触组,即,< 0.5 mg/L组、0.5~ mg/L组、1.0~ mg/L组、2.0~ mg/L组、3.0~ mg/L组和≥4.0 mg/L组.结果饮水氟含量与氟斑牙患病率及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之间呈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据此计算的饮水氟含量基准剂量的95%可信限的下限分别1.01和1.30 mg/L.尿氟和血清氟含量与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及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之间也呈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饮水氟和尿氟、饮水氟和血清氟、尿氟和血清氟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7、0.855和0.617.结论我国目前的饮水氟含量标准是安全和合理的.作为生物学接触指标,血清氟在衡量一个地区的摄氟水平和地方性氟中毒监测中可能比尿氟稳定.

    作者:向全永;梁友信;陈秉衡;王彩生;甄世祺;陈连生;周明生;李洁斐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哈萨克族学生身体指数的十年变迁

    分析新疆阿勒泰地区1995年哈萨克族学生的身体指数并与1985年资料比较.

    作者:张明涛;孟新玲;梁少华;汤勇;王兰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旁氏指数

    作者:米杰;张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与动脉脉搏速率异常的关系

    动脉顺应性是心血管系统的主要生理学参数之一,与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向心性肥胖)的临床状态有密切关系.我们拟探讨不同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动脉顺应性(用脉搏速率表示)下降的影响.

    作者:张志坤;米杰;丁秀原;程红;赵小元;张孔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美国大都市医疗反应系统及其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启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从国家安全的高度防备潜在的生物、化学和放射性物质的恐怖袭击,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1].大都市医疗反应系统(metropolitan medical response system, MMRS)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管理、执法监督、医疗服务、科研机构和第一现场应急人员(如消防员、救护人员等),是一个多学科全方位的综合反应系统[2].

    作者:张慧;黄建始;胡志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医院污水中SARS冠状病毒核酸的检验

    目的了解收治SARS病人的定点医院污水中是否含有病毒和病毒核酸.方法采用载阳电荷滤材吸附浓集污水中的SARS冠状病毒,消毒前浓集污水2.5 L,消毒后25~50 L;采用VERO细胞培养及RT-PCR技术检测SARS冠状病毒.结果建立的阳电荷浓集方法对污水中加标f2噬菌体回收率平均127%,而SARS冠状病毒回收率只有1.02%.消毒前在309医院和小汤山医院污水的6 d监测中均检测出SARS冠状病毒核酸;消毒后,在309医院只有3 d监测出病毒核酸,其余样品均未检出病毒核酸;两医院所有的污水回收液中均未检出活病毒或具有感染性的病毒.结论收治SARS病人医院污水中含有SARS冠状病毒核酸,但没有检出活病毒或具有感染性的病毒,因此,在当时条件下,医院污水,尤其是消毒后污水传播SARS冠状病毒可能性较小.

    作者:王新为;李劲松;郭侹凯;甄蓓;孔庆鑫;易浜;李忠;宋农;金敏;肖文珺;朱秀美;古长庆;尹静;魏巍;姚伟;刘超;李鉴峰;欧国荣;王民年;房彤宇;王贵杰;邱耀辉;吴海环;晁福寰;李君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乌鲁木齐市母婴间巨细胞病毒的传播方式

    近20年来我们对巨细胞病毒(CMV)在乌鲁木齐市的流行情况、临床表现以及母婴传播规律进行研究,我们从配对母婴标本中分离出CMV,以限制性片段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母婴传播规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学磊;杜文慧;孙荷;加娜尔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植物性食品对尿激酶活性抑制的测定实验

    目的了解水果、蔬菜和茶叶等植物性食物对于促进细胞恶性转化的尿激酶活性抑制效果.方法利用谷氨酸-甘氨酸-精氨酸肽为底物的尿激酶活性测定原理, 分别用25种水果、37种蔬菜的榨汁和51种茶叶的水浸提液与尿激酶反应,再加入光活性尿激酶反应底物反应后用酶标仪测定剩余酶活性.结果 25种水果、37种蔬菜的测试样中有近一半的尿激酶活性抑制率为20%以上,其中,柠檬、猕猴桃、豌豆、菠菜、南瓜等的抑制率超过80%,大蒜、萝卜、蜂斗菜、旱芹、李子、菠萝、葡萄等的抑制率为50%~79%;51个茶叶样的平均抑制率为83.2%,其中28个茶叶样的抑制率>90%,10个茶叶样为80%~89%,10个茶样本为70%~79%,绿茶类的平均抑制率比红茶类的抑制率高出10%~15%;蔬菜的加工方式对抑制效果有影响,有刺激味的蔬菜以有机溶剂浸提效果好于水浸提效果,无刺激味的则以水浸提的效果为好;多数新鲜蔬菜经冷藏和热处理后的效果为减弱.结论日常生活中的植物性食物有抑制尿激酶活性的作用.

    作者:范远景;小原章裕;松久次雄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瘦素在男性青春期发育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瘦素在男性青春期发育中的作用及其与胰岛素、生长激素、睾酮和雌二醇的相互关系.方法筛选7~17岁单纯性肥胖男生150人,以相互身高相差不超过2 cm,年龄相差不超过3个月进行配比,选择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各150人.结果肥胖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正常组显著高于营养不良组.不论组别,男生血清瘦素水平均随年龄增长先升高再下降,肥胖组峰值为16.96 μg/L(10~11岁),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分别为10.25 μg/L和5.08 μg/L(11~12岁).男生血清瘦素水平从Tanner G1期到G2期显著上升,之后G2-4期出现逐步下降, G5期再次升高.7~17岁血清胰岛素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生长激素、睾酮和雌二醇水平于10~11岁开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瘦素与胰岛素呈正相关,与生长激素呈负相关,与睾酮呈强负相关,与雌二醇无相关性.结论瘦素可能有加速男性青春期发育的作用,而在启动和维持男性青春期发育中是非决定性因素.G5期瘦素水平再次增长具有抑制生长激素分泌作用,预示青春期发育结束.

    作者:孙长颢;李颖;王旭;马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化学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一氧化碳、血红素加氧酶及一氧化氮的变化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CO)及血红素加氧酶(HO)在化学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循环障碍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并与一氧化氮(NO)的作用相比较.方法制备油酸型ARDS大鼠模型后,测定不同病程肺动脉、颈动脉、颈静脉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CO和NO的含量,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O在肺组织内的表达情况.结果给大鼠注射油酸后10 min,肺动脉压力增高(从13.80 mm Hg增加到19.51 mm Hg);0.5 h 时肺动脉血中CO水平开始升高,2 h后显著高于对照组[(0.135±0.010)g/L,(0.116±0.005)g/L]及同时间点颈动脉血和静脉血(0.117±0.013)g/L,(0.107±0.018)g/L;0.5~24 h,BALF中CO浓度明显升高;ARDS大鼠肺动脉血和外周动、静脉血中NO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2 h后降至正常水平,各时间点BALF中NO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RDS各组大鼠动脉血Pa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显示正常大鼠肺内组织可见HO-2表达,以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强;而HO-1只在大鼠注射油酸后的肺血管壁、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炎症细胞内表达,并持续72 h,与CO水平增高情况相一致.结论油酸性ARDS大鼠肺循环血中CO水平持续升高,提示CO/HO系统在ARDS发病中可能比一氧化氮及其合酶系统具有更重要的调节血管张力的作用.

    作者:刘和亮;赵金垣;陈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节俭基因与节俭表型

    作者:米杰;张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胰岛素抵抗

    作者:米杰;张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糖调节异常

    作者:米杰;张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双类似物鼻黏膜耐受对预防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的细胞免疫调节机制

    目的选择双类似物 (Lys262-Ala207)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模型进行鼻黏膜免疫耐受,探讨其对预防EAMG的细胞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EAMG模型在致敏前10 d(A组)及致敏当日(B组)鼻腔给药,观察预防给药后各组间病情及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1)急性期和慢性期预防耐受A、B组鼠病情明显轻于相应的对照组,慢性期A组明显轻于B组;(2)慢性期第50 天时CD4+CD25+ T细胞含量(单位:cpm×103)A组(11.34±1.62)、B组(8.68±1.83)均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C组:6.78±1.63,D组:6.43±1.69),且A组高于B组;(3)预防耐受A、B组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0阳性细胞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A、B组对乙酰胆碱受体(AchR)、Lys262-Ala207和AChR-α 100~116肽段等特异性抗原的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均明显受到抑制.结论 Lys262-Ala207鼻黏膜免疫耐受抑制T细胞免疫功能,在防治EAMG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丽华;王化冰;田庆华;富羽弘;王维治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吡哆素L-2-吡咯烷酮-5-羧酸酯对雄性生殖毒性的作用机制

    目的研究吡哆素L-2-吡咯烷酮-5-羧酸酯(MTDX)对雄性大鼠生殖毒性作用的机制.方法分别用小鼠多终点体内实验和Hershberger实验观察MTDX的雌激素样作用和抗雄激素作用.在小鼠多终点体内实验中,摘除卵巢的NIH雌性小鼠分别每天给予MTDX 0、640、1 500和4 000 mg/kg,连续 5 d,观察子宫/体重比、子宫积液、动情周期转换、子宫上皮高度及子宫基质细胞层厚度5项指标.在Hershberger实验中,去势SD雄性大鼠分别每天给予MTDX 0、600和1 500 mg/kg,同时给丙酸睾丸酮12.5 mg/kg,连续10 d,测量大鼠雄激素依赖组织重量.结果小鼠多终点体内实验中,MTDX 640、1 500和4 000 mg/kg组切除卵巢小鼠的子宫/体重比值分别为(1.33、1.38、1.31)×10-4,与对照组的1.22×10-4比较,差异无显著性;MTDX 1 500和4 000 mg/kg组小鼠子宫上皮细胞高度(0.90和1.03 μm)和基质细胞层厚度(3.38和3.25 μm)与对照组(0.85和2.77 μm)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在Hershberger实验中,MTDX 1 500 mg/kg组大鼠的精液囊和前列腺、提肛肌、球海绵体肌的脏器系数值分别为1.13、0.17、0.4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6、0.24、0.70;MTDX 600 mg/kg组大鼠的精液囊和前列腺的脏器系数值为1.29,也显著低于对照组(1.46).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MTDX在NIH小鼠体内没有雌激素作用,但对SD大鼠有抗雄激素作用.提示MTDX的雄性生殖毒性可能与其抗雄激素作用有关.

    作者:祝慧娟;柯雪琴;朱心强;郑一凡;施宏;薛振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