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植物性食品对尿激酶活性抑制的测定实验

范远景;小原章裕;松久次雄

关键词:水果, 蔬菜, 茶,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摘要:目的了解水果、蔬菜和茶叶等植物性食物对于促进细胞恶性转化的尿激酶活性抑制效果.方法利用谷氨酸-甘氨酸-精氨酸肽为底物的尿激酶活性测定原理, 分别用25种水果、37种蔬菜的榨汁和51种茶叶的水浸提液与尿激酶反应,再加入光活性尿激酶反应底物反应后用酶标仪测定剩余酶活性.结果 25种水果、37种蔬菜的测试样中有近一半的尿激酶活性抑制率为20%以上,其中,柠檬、猕猴桃、豌豆、菠菜、南瓜等的抑制率超过80%,大蒜、萝卜、蜂斗菜、旱芹、李子、菠萝、葡萄等的抑制率为50%~79%;51个茶叶样的平均抑制率为83.2%,其中28个茶叶样的抑制率>90%,10个茶叶样为80%~89%,10个茶样本为70%~79%,绿茶类的平均抑制率比红茶类的抑制率高出10%~15%;蔬菜的加工方式对抑制效果有影响,有刺激味的蔬菜以有机溶剂浸提效果好于水浸提效果,无刺激味的则以水浸提的效果为好;多数新鲜蔬菜经冷藏和热处理后的效果为减弱.结论日常生活中的植物性食物有抑制尿激酶活性的作用.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美国大都市医疗反应系统及其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启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从国家安全的高度防备潜在的生物、化学和放射性物质的恐怖袭击,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1].大都市医疗反应系统(metropolitan medical response system, MMRS)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管理、执法监督、医疗服务、科研机构和第一现场应急人员(如消防员、救护人员等),是一个多学科全方位的综合反应系统[2].

    作者:张慧;黄建始;胡志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沈阳市人群出生缺陷的监测资料分析

    为了解沈阳市人群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我们开展了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结果如下.

    作者:刘冰;王景波;邵杰;吴凤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化学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一氧化碳、血红素加氧酶及一氧化氮的变化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CO)及血红素加氧酶(HO)在化学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循环障碍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并与一氧化氮(NO)的作用相比较.方法制备油酸型ARDS大鼠模型后,测定不同病程肺动脉、颈动脉、颈静脉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CO和NO的含量,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O在肺组织内的表达情况.结果给大鼠注射油酸后10 min,肺动脉压力增高(从13.80 mm Hg增加到19.51 mm Hg);0.5 h 时肺动脉血中CO水平开始升高,2 h后显著高于对照组[(0.135±0.010)g/L,(0.116±0.005)g/L]及同时间点颈动脉血和静脉血(0.117±0.013)g/L,(0.107±0.018)g/L;0.5~24 h,BALF中CO浓度明显升高;ARDS大鼠肺动脉血和外周动、静脉血中NO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2 h后降至正常水平,各时间点BALF中NO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RDS各组大鼠动脉血Pa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显示正常大鼠肺内组织可见HO-2表达,以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强;而HO-1只在大鼠注射油酸后的肺血管壁、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炎症细胞内表达,并持续72 h,与CO水平增高情况相一致.结论油酸性ARDS大鼠肺循环血中CO水平持续升高,提示CO/HO系统在ARDS发病中可能比一氧化氮及其合酶系统具有更重要的调节血管张力的作用.

    作者:刘和亮;赵金垣;陈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儿童和青少年胰岛素抵抗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状况儿童青春期发育中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筛选7~17岁单纯性肥胖儿童和青少年300人,男女各半,并根据性别、身高(±2cm)和年龄(±3个月)进行配比,选择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各300人,测定空腹血清瘦素、胰岛素、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两性肥胖组各期(男性TannerⅠ期和女性TannerⅡ期除外)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两性肥胖组各期瘦素水平均高于正常组,正常组均高于营养不良组.肥胖组甘油三酯水平为(1.53±0.13) mmol/L,显著高于正常组的(1.12±0.10) mmol/L和营养不良组的(1.03±0.09) mmol/L.3组的血糖和其他血脂水平的差异无显著性.伴随青春期发育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与Tanner分期和瘦素均呈负相关.结论在7~17岁人群中,肥胖、血清瘦素水平和青春期发育是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李颖;孙长颢;闻颖;崔文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乌鲁木齐市母婴间巨细胞病毒的传播方式

    近20年来我们对巨细胞病毒(CMV)在乌鲁木齐市的流行情况、临床表现以及母婴传播规律进行研究,我们从配对母婴标本中分离出CMV,以限制性片段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母婴传播规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学磊;杜文慧;孙荷;加娜尔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瘦素在男性青春期发育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瘦素在男性青春期发育中的作用及其与胰岛素、生长激素、睾酮和雌二醇的相互关系.方法筛选7~17岁单纯性肥胖男生150人,以相互身高相差不超过2 cm,年龄相差不超过3个月进行配比,选择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各150人.结果肥胖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正常组显著高于营养不良组.不论组别,男生血清瘦素水平均随年龄增长先升高再下降,肥胖组峰值为16.96 μg/L(10~11岁),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分别为10.25 μg/L和5.08 μg/L(11~12岁).男生血清瘦素水平从Tanner G1期到G2期显著上升,之后G2-4期出现逐步下降, G5期再次升高.7~17岁血清胰岛素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生长激素、睾酮和雌二醇水平于10~11岁开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瘦素与胰岛素呈正相关,与生长激素呈负相关,与睾酮呈强负相关,与雌二醇无相关性.结论瘦素可能有加速男性青春期发育的作用,而在启动和维持男性青春期发育中是非决定性因素.G5期瘦素水平再次增长具有抑制生长激素分泌作用,预示青春期发育结束.

    作者:孙长颢;李颖;王旭;马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番茄红素降血脂及抗氧化的作用

    我们利用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研究了番茄红素的降血脂作用,以探讨番茄红素对大鼠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为其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潘洪志;陈文华;王德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双生子的血清脂质和脂蛋白遗传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的血脂指标遗传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5~19岁双生子236对,平均年龄(11.2±3.4)岁,其中同卵双生子143对,异卵双生子93对.在DNA卵性鉴定基础上,以组内相关系数法及Falconer公式计算调整年龄性别前后的遗传度,偏态数据进行对数转换;校正年龄性别,分析相关体格、生化指标对血脂的影响.结果同卵与异卵双生子间甘油三酯对内方差及相关系数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脂蛋白(a)对内方差及相关系数的差异有显著性,遗传度估计值分别为0.56、0.55、0.49和0.58,调整年龄性别后各指标估计遗传度分别为0.63、0.63、0.55和0.64.总胆固醇、HDL-C、LDL-C和脂蛋白(a)与年龄呈负相关;女孩的总胆固醇、HDL-C、LDL-C稍高于男孩.校正年龄性别后除脂蛋白(a)外各血脂指标多数与体重指数、体脂率及培利迪西指数相关,与血压、血糖和血钙等也有相关性.结论总胆固醇、HDL-C、LDL-C和脂蛋白(a)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而甘油三酯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儿童的血脂水平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与反映体脂和机体营养发育的指标相关.

    作者:陈天娇;季成叶;逄增昌;汪韶洁;胡永华;秦颖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节俭基因与节俭表型

    作者:米杰;张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腹型肥胖

    作者:米杰;张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空腹血糖异常

    作者:米杰;张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植物性食品对尿激酶活性抑制的测定实验

    目的了解水果、蔬菜和茶叶等植物性食物对于促进细胞恶性转化的尿激酶活性抑制效果.方法利用谷氨酸-甘氨酸-精氨酸肽为底物的尿激酶活性测定原理, 分别用25种水果、37种蔬菜的榨汁和51种茶叶的水浸提液与尿激酶反应,再加入光活性尿激酶反应底物反应后用酶标仪测定剩余酶活性.结果 25种水果、37种蔬菜的测试样中有近一半的尿激酶活性抑制率为20%以上,其中,柠檬、猕猴桃、豌豆、菠菜、南瓜等的抑制率超过80%,大蒜、萝卜、蜂斗菜、旱芹、李子、菠萝、葡萄等的抑制率为50%~79%;51个茶叶样的平均抑制率为83.2%,其中28个茶叶样的抑制率>90%,10个茶叶样为80%~89%,10个茶样本为70%~79%,绿茶类的平均抑制率比红茶类的抑制率高出10%~15%;蔬菜的加工方式对抑制效果有影响,有刺激味的蔬菜以有机溶剂浸提效果好于水浸提效果,无刺激味的则以水浸提的效果为好;多数新鲜蔬菜经冷藏和热处理后的效果为减弱.结论日常生活中的植物性食物有抑制尿激酶活性的作用.

    作者:范远景;小原章裕;松久次雄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胰岛素抵抗

    作者:米杰;张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生物材料中四亚甲基二砜四胺的气-质联用分析法

    人和动物口服四亚甲基二砜四胺(商品名毒鼠强)中毒后,血液、尿液和各脏器中均有其残留物,与呕吐物和可疑食物等样品比较,血液和尿液作为直接样品具有干扰成分少、残留时间长和可反复采集等许多优点.因此,我们利用超声波液-液萃取技术,研究了人体血液和尿液中毒鼠强残留物的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快速检测方法.

    作者:苏小川;覃志英;冯向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哈萨克族学生身体指数的十年变迁

    分析新疆阿勒泰地区1995年哈萨克族学生的身体指数并与1985年资料比较.

    作者:张明涛;孟新玲;梁少华;汤勇;王兰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脉压分布与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患病率的关系

    目的探讨脉压在我国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及与主要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对1991年全国第三次高血压抽样调查中年龄≥18岁的882 681人的资料进行再分析.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1)人群的脉压均值为(44.61±13.59)mm Hg(1 mm Hg=0.133 kPa),其中男性为(44.92±12.72) mm Hg,女性为(44.34±14.32) mm Hg.随年龄的增长脉压逐渐增宽,50岁以后脉压增宽的幅度加速且女性高于男性.在≥60岁人群中,脉压≥60 mm Hg的比例高于<60岁组人群.(2) 随脉压增宽,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患病率也呈增加趋势.(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调整了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及饮酒后,以脉压<45 mm Hg的人群为基线组,脉压为45~59、60~74和≥75 mm Hg组人群,脑卒中的患病危险分别是基线组的1.9、3.5和5倍.同样,心肌梗死的患病危险是基线组的1.2、1.5和1.7倍.将收缩压和舒张压纳入影响因素中再分析,仍显示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患病危险随脉压的增宽而增加.结论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患病率随脉压的增宽而增高,脉压增宽是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患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明显.

    作者:段秀芳;吴锡桂;顾东风;黄广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乡镇蓄电池厂工人的职业性铅危害

    我们于2003年对台州市路桥区3家私营蓄电池厂接触铅的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筛检,结果如下.

    作者:林薇薇;张佩贤;游春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瘦素

    作者:张力;米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与动脉脉搏速率异常的关系

    动脉顺应性是心血管系统的主要生理学参数之一,与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向心性肥胖)的临床状态有密切关系.我们拟探讨不同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动脉顺应性(用脉搏速率表示)下降的影响.

    作者:张志坤;米杰;丁秀原;程红;赵小元;张孔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旁氏指数

    作者:米杰;张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