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霞;周宜开;任恕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测定尿砷的常用方法.由于尿中磷酸盐和尿酸盐的干扰,对测定带来了很大困难.若灰化温度过低,干扰不易消除,灰化温度过高,样品容易损失而且石墨管使用寿命短.
作者:李凭建;洪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源核酸对老龄大鼠的生理机能和肝、脑形态学影响.方法选取健康老龄(20月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和老龄对照组、另取青龄(3月龄)作为青龄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在标准饲料基础上,每日每只分别添加酵母RNA93.75 mg、46.88 mg和9.38 mg,饲喂4周.结果高剂量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和生长激素水平均高于老龄对照组,酵母RNA补充各组丙二醛含量均低于老龄对照组,高、中剂量组血清睾酮达到青龄对照组水平,而老龄动物各组间雌二醇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补充酵母RNA组的老龄大鼠脑神经元数与老龄对照组大鼠相比有增多趋势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但没有统计学差异;肝细胞核面积与核浆比均大于老龄对照组,其中核浆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酵母RNA可能具有改善老龄大鼠生理机能和肝、脑组织形态学改变的作用,并可能具有量-效关系.
作者:潘洪志;赵鑫;初文峰;李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ERCC1在肺癌细胞修复苯并(a)芘所致DNA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构建表达ERCC1反义RNA的重组质粒,Lipofectin转染肺癌A549细胞,潮霉素筛选出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噻唑蓝法检测24 h细胞生存力;Northern Blot分析细胞ERCC1基因mRNA表达水平;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DNA损伤程度,每组计算50个细胞损伤情况.结果筛选出表达ERCC1反义RNA的7个阳性克隆,其生长特性与亲本细胞差别无显著性;内源性mRNA表达水平不同程度降低,为亲本细胞的12%~86%;DNA损伤修复速度减慢,10μmol/L苯并(a)芘作用24 h后再孵育24 h,修复程度为亲本细胞的29%~71%;相关分析表明DNA损伤修复程度与ERCC1mRNA水平显著相关.结论ERCC1反义RNA降低肺癌细胞对苯并(a)芘所致DNA损伤的修复能力.
作者:吴晓明;周宜开;徐顺清;郝巧玲;任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闻芝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为探讨维生素D结合球蛋白(DBP)基因的氨基酸变异与家族性2型糖尿病的关系,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2型糖尿病家系成员的DBP基因型,并与正常对照相比较.
作者:任伟;张素华;吴静;倪银星;李全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近年来,室内空气污染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室内装饰装修和家具板材中黏合剂引起的甲醛污染问题,1999年我国政府规定公共场所空气中的甲醛高容许浓度为0.12 mg/m3,室内空气中的甲醛高容许浓度为0.08 mg/m3.
作者:于慧芳;李心意;张晓鸣;赵金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前,去头屑香波发展速度很快,已占香波总量的35%以上[1],新型去屑止痒剂甘宝素[climbazole,其化学名称为1-(4-氯苯氧基)-1-(1H-咪唑基)-3,3-二甲基-2-丁酮]对卵圆形头屑芽孢菌、白色念珠菌、糠藓真菌属有抑制作用,能通过杀菌、抑制脂肪酶的水解、抗氧化和分解氧化物等方式阻断头屑的产生,从而达到有效地去屑止痒的效果.
作者:王萍;李洁;张晓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制定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定量评价标准,为预测个体冠心病的患病危险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资料及四川省的行为危险因素监测资料,运用meta分析软件对各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的比值比(OR)、相对危险度(RR)值进行合并,运用统计模型将不同暴露水平的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结果以5岁为1个年龄组,建立了15~69岁不同性别的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被动吸烟、高血压、高血脂、体重指数、体育锻炼、饮酒、高脂饮食、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和高血压家族史的定量评价标准(危险分数转换表),无这些危险因素(体育锻炼除外)者其危险分数均≤1.00(进行体育锻炼者危险分数<1.00),而伴有这些危险因素者其危险分数均>1.00,且危险分数随危险程度的增加而增高.结论冠心病危险分数转换表是计算冠心病存在死亡危险的基础,后者可预测个体未来10年发生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性.该方法是健康教育的有力依据,也是当前深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方法.
作者:应桂英;李宁秀;任晓晖;刘朝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方福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简称Lm)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可从土壤、污水、饲料、食物以及鸟类和哺乳动物(包括人)中均能分离到.
作者:张晓峰;方维焕;江玲丽;杜华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环境激素是指环境中具有激素样作用,能够模拟或干扰体内激素生理生化作用的一类化合物.它不仅包括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激素样化合物,如植物性雌激素;还包括环境激素类污染物,如二噁英、双酚化合物、烷基酚、多氯联苯化合物(PCBs)、金属铅镍等,以及人工合成的激素,如己烯雌酚、睾酮和邻苯二甲酸酯类.
作者:李晓梅;李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吡哆素L-2-吡咯烷酮-5-羧酸酯对大鼠的生殖毒性.方法雄鼠80只,雌鼠124只随机分4组,溶剂对照组,3个剂量组吡哆素L-2-吡咯烷酮-5-羧酸酯分别为400、800和1 600mg/kg.雄鼠交配前连续给药60d,交配期间继续给药;雌鼠交配前连续给药14 d,交配后给药至妊娠第14天;分别观察生殖毒性试验指标.结果400 mg/kg组无明显毒副反应,800 mg/kg组有个别鼠出现后肢麻痹,1 600 mg/kg引起雌雄大鼠后肢麻痹,消瘦.吡哆素L-2-比咯烷酮-5-羧酸酯1 600 mg/kg使雄鼠的交配率下降50%,有统计学显著性.800mg/kg组生育鼠7只,1600 mg/kg组未生育,对雄鼠的生育率有统计学显著影响.800 mg/kg组雄鼠的精子数为(59.40±21.71)×105,1 600 mg/kg组雄鼠的精子数为(0.40±0.14)×105.800mg/kg组活胎数为(8±3)只,1 600 mg/kg组无受孕鼠.结论吡哆素L-2-吡咯烷酮-5-羧酸酯在本实验条件对SD大鼠无致畸性,无作用剂量为400 mg/kg,发育毒性的无作用剂量小于400 mg/kg.
作者:王茵;祝慧娟;来伟旗;陈建国;梅松;张炜煜;张幸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贫血是婴幼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为探讨5岁以下儿童与母亲血红蛋白(Hb)的相关关系,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作者:格鹏飞;赵玉霞;赵辉;安富英;范元德;赵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氢醌(HQ)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LF)DNA及细胞核的损伤作用,探讨其遗传毒性.方法分别用0、10、20、40和80 μmol/L的HQ染毒HLF细胞3 h,用彗星试验检测DNA损伤.再用相同剂量组HQ染毒HLF细胞1 h,继续培养24 h后进行微核试验.结果彗星试验结果表明,各剂量组细胞DNA拖尾率分别为12%、19%、42%、79%和95%,彗星尾长分别为7.87、9.35、11.03、19.28和23.32μm,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20、40和80 μmol/L剂量组的拖尾率和彗星尾长明显增加;且随着HQ剂量的升高,高度、重度DNA损伤的比例也逐渐增加.HQ也可致微核、核异常形成,各剂量组的微核率分别为2%、3%、10%、9%和15%,核异常率分别为6%、7%、16%、27%和28%,剂量效应关系显著,其中20、40和80 μmol/L剂量组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显著增加.结论HQ可致HLF细胞DNA和细胞核损伤,产生遗传毒性作用.
作者:江高峰;庄志雄;刘起展;何云;杜柳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们研究了职业噪声暴露对纺织女工生殖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作者:李佩芝;潘小川;徐希平;王黎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生长发育评价标准是评价个体或群体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统一尺度.尽管应用于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评价的指标和标准很多,但由于各指标适用的人群、标准制定的背景不同,局限了各指标评价的范围和适用人群,给有关评价和研究带来不便.
作者:肖新才;苏宜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DNA依赖的蛋白激酶复合物(DNA-PK)是重组修复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修复由电离辐射所引起的DNA双链断裂(DSBs),并且可以通过磷酸化多种蛋白质底物,广泛参与转录及细胞凋亡等过程.
作者:张霞;周宜开;任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通过研究偏钒酸钠对小鼠的血糖及葡萄糖磷酸化关键酶的影响,探讨偏钒酸钠降血糖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糖尿病小鼠和正常对照小鼠,随机分为口服偏钒酸钠组和非口服偏钒酸钠组,分别饮用200 mg/L偏钒酸钠溶液和80 mmol/L的NaGl对照溶液,持续5周.在实验第0至5周的每周末,对各组小鼠的血糖、肝脏葡萄糖激酶、肌肉己糖激酶以及胰岛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在给予偏钒酸钠前,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服药1周后,血糖值即由(18.77±1.28)mmol/L下降至(8.94±0.94)mmol/L,接近正常水平;其肝脏葡萄糖激酶和肌肉己糖激酶的活性则显著升高,分别由(1.29±0.64)mIU@min-1@mg-1蛋白质和(1.93±0.50)mIU@min-1@mg-1蛋白质上升至(15.36±1.57)mIU@min-1@mg-1蛋白质和(18.62±1.71)mIU@min-1@mg-1蛋白质(P<0.01);而在服药前后糖尿病小鼠的胰岛素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上述作用在小鼠服药期间始终存在.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与葡萄糖激酶和己糖激酶的活性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结论偏钒酸钠的降血糖作用并不依赖于体内胰岛素水平的增加;改善糖尿病小鼠体内不良的葡萄糖磷酸化过程,可能是偏钒酸钠降血糖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徐明智;张爱珍;李向荣;许唯;沈凌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学物(environmental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EDCs)对人类和野生动物健康的危害已是不争的事实.
作者:张立实;吴德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