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朝炎;易石坚;涂文斌;赵振伟;詹丽霞
目的 分析前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前后的变化规律,以期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 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患者71例;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取空腹静脉血,测定前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并选取71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合肺功能水平评估,分析其差异性.结果 前白蛋白:患者治疗前后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稳定期患者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急性期(P<0.05).C反应蛋白: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稳定期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急性期(P<0.05).血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PaO2和PO2/FiO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aC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稳定期患者PaO2和PO2/FiO2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急性期(P<0.05) 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能够反应COPD的起病及进展,可用于AECOPD预测及预后评估.
作者:胡立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结果 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吴华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绩效管理模式在输液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体会.方法 分别随机抽取我院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前后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220份,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以及输液等待时间.结果 实施绩效考核管理后,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1.4%,较之实施前的69.1%明显提高(P<0.05);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后,患者的平均输液等待时间为(20.5±4.8)min,较之实施前的(43.3±10.6) min明显缩短(P<0.05).结论 在输液室的护理管理中,实施绩效考核管理,可大大提高护士的积极性,增强其主动服务意识,缩短输液等待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曾斐;叶屏;谭路英;赵红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动态心电图(DCG)与普通心电图(ECG)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临床疑似ACS患者128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ECG和DCG检测,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AG确诊ACS患者120例,ECG确诊91例,DCG确诊106例,ECG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低于DCG(76.8%vs 88.3%,50.0% vs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CAG确诊的ACS患者中,多支病变的检出率DCG明显高于EC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病变部位的检测结果DCG和EC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G对ACS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要高于ECG,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蔡宏华;陈欣欣;邓兆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子宫颈癌是严重威胁着女性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子宫颈癌病因学显示,子宫颈癌的前身是宫颈癌前病变,而从宫颈前病变发展成为宫颈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大约要经过十年的时间,这一阶段,通过大面积筛查,按“三阶梯”诊断步骤及时诊断,根据筛查结果采取不同的干预,来达到防治的目的.随着政府的重视,子宫颈癌也作为我国政府民生工程“两癌筛查”的主要内容.加强子宫颈癌病因、危害性等健康教育,在全社会育龄妇女开展普查普防,对宫颈疾病与癌前病变及时治疗,做好患者生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贞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在腹腔镜和开腹情况下对患者子宫肌瘤的切除手术,对术后患者身体状况及治疗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探讨各自治疗优势.方法 将132例子宫肌瘤患者以实施手术方法不同给予分组,其中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人数分别为69人、63人,手术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出和开腹子宫肌瘤挖出两种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与切除肌瘤数量与开腹组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使用时间上差异不明显(P>0.05);腹腔镜组97.10%成功率与开腹组93.65%成功率比较不明显(P>0.05).结论 腹腔镜下和开腹情况下对患者实施子宫肌瘤的切除手术,是目前切除子宫肌瘤手术中常见和受欢迎的两种方式,且临床都分别具备自身优越性和不足处,因此,患者临床应依据自身身体与经济状况,选择适用于自己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晓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用血必净注射液对危重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66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使用组(A组43例)和对照组(B组41例),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入院时第24h、第48 h血浆TNF-α和IL-6水平.第1,3,5天尿素氮(BUN)、肌酐(Cr)、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结果 治疗组BUN、Cr、AST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ALT虽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NF-α、IL-1、IL-6水平均比治疗同时期对照组低(P<0.01或P<0.05).结论 血必净对危重患者肝、肾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细胞因子TNF、IL-1、IL-6有关.
作者:金鑫;王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结合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克服以往实践教学体系中教学方法的单一性,探索适合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齐金玲;陈云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生物安全特指防止由生物技术和生物危险因子及相关操作活动引发的生物危害.这种危害既包括对环境与人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生物的危害[1-2].生物安全防护特指在实验室环境里进行处理、保存感染性物质的操作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防护措施[3].前些年SARS实验室感染引发的生物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同时也给医学院校生物安全防护及其教育工作敲响了警钟[4].医学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将到各级医院的临床科室、准备室与实验室工作,她们将直接接触患者及其体液、排泄物等标本,所以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生物安全隐患[5-7].本文拟对护理专业学生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进行调查,分析她们对生物安全知识的了解情况,初步探讨对医学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生物安全教育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作者:马新博;宫汝飞;刘珍莲;唐荣兰;申海光;段斯亮;于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后外侧切口肺叶切除术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在我院抽取166例进行了后外侧切口肺叶切除术飞病例资料,将其均分为正常组和实验组再进行临床效果分析研究.结果 正常组病人发生并发症的人数是39人(占总数的46.99%),面实验组发生并发症的人数只有26人(占总数的31.33%),并且正常组病人对于治疗满意的有35人(占总数的42.17%),实验组病人对于治疗满意的有49人(占总数的5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外侧切口肺时切除术以效果良好、快捷安全、价格便宜等诸多特点,而被广大医院所采纳实施.
作者:李兰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安徽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职业满意度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建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安徽省全科医师骨干培训班的351名学员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全科医生总体满意度一般,对福利待遇、职称晋升和工作量3方面不满意,年龄和职称是职业总体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全科医生的职业满意度,尤其是福利待遇和职称晋升方面.
作者:纪艳;罗珏;于先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2010-2012年间所有出生缺陷儿发生率,出生缺陷发生顺位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的各种生物、理化因素,对孕妇实施干预措施.方法 将2010-2012年我院发生出生缺陷829例的资料综合分析,针对常见因素制定干预措施.结果 2010-2012年出生缺陷逐年上升,发生率为5.3%,6.3%,6.8%.前五位分别是先天性心脏病,外耳其他畸形(小耳,无耳除外),胎儿水肿综合征,多指(趾),唇裂合并腭裂.结论 出生缺陷儿孕母早期患病(以感染生物性因素)的人数多,通过制定干预措施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
作者:劳莲珍;欧水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分析高校护理专业在教学理念上存在的问题,探索高校护理教学理念的转变,即:重教师轻学生理念的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理念的转变;重成才轻成人理念的转变;重医学轻人文理念的转变;重成绩轻技能理念的转变.
作者:侯鹏高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50%红花酒精对卧床患者预防压疮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3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采用专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专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50%红花酒精按摩预防压疮.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压疮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压疮发生率低,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50%红花酒精按摩能有效降低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微光;李月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改进病例讨论方法,为医学理论和基本临床技能在患者身上的实际应用提供标准的演示实例.方法 选择医学院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情景模拟式病例讨论见习教学.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情景模拟式病例讨论教学方法,受到学生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见习效果.结论 通过情景模拟病例讨论方法可以加深医学生对所学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医学生进行由学生向医生的角色转换,培养医学生面对病人时建立合理的诊断思路.同时加强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作者:王明涛;刘石;宫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部分头孢菌素类药物拉曼光谱分析方法.方法 建立部分头孢菌素对照品图谱库,并测定相应制剂的拉曼光谱,通过图谱比对进行识别.结果 所测药物对照品图谱峰形良好,指纹性强,可准确区分;利用对照谱库识别制剂中的主成分,可以对相应制剂准确识别.结论 拉曼光谱仪以其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无样品前处理等显著优势,将会成为药品日常监督的一种有效的鉴别手段.
作者:许凤;李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自设服药依从性问卷,得出的65例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后随访失败5例,将后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冠心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药物宣教.对患者的服药正确率及药物知识掌握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在服药剂量、服药时间和方法正确率以及药物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蒋红燕;芮立美;吴丹凤;陈春芳;胡丹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钦州市正常成年人腰椎椎管及侧隐窝CT表现,测量椎管径线和面积,确定其测量标准参考值,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丰富的影像信息,进一步提高腰椎椎管狭窄的早期诊断准确性.方法 利用本医院现有的螺旋CT机选取无腰腿痛等症状的健康体检者及轻微外伤者,经有关辅助检查完全排除椎管狭窄者共120例(男60女60)作L4、L5椎体水平腰椎管扫描,然后测量椎管横径、矢状径、侧隐窝前后径及椎管截面积,统计分析并确定本市正常成年男女两组下段腰椎椎管横径、矢状径、侧隐窝前后径及椎管截面积的正常参考范围.结果 钦州市正常男女成人L4~L5椎管矢径宽度95%正常参考范围男性分别为13.2~16.0 mm、13.2~16.7 mm,女性分别为12.8 ~ 15.9 mm、12.9~ 16.4 mm;L4 ~L5椎管横径宽度95%正常参考范围男性分别为24.0~31.1 mm、25.1 ~31.8 mm,女性分别为22.0~30.7mm、23.7~31.2 mm;L4~L5侧隐窝宽度95%参考值范围值男性分别为4.6~5.8 mm、4.5~6.1 mm,女性分别为4.1~5.7 mm、3.7 ~6.5 mm;L4~L5椎管面积95%参考值范围男性分别为254.25 ~ 320.11 mm2、261.53 ~330.51mm2,女性分别为238.93 ~ 315.37mm2、253.47 ~318.55 mm2.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钦州市正常成年人下段腰椎L4、Ls椎管横径、矢状径、侧隐窝前后径及椎管截面积的CT测量指标,为临床预防、诊断、治疗椎管狭窄提供更加准确、丰富的信息,进一步提高早期腰椎椎管狭窄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李权灵;宁政;仇任前;孙登亮;卢蔚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现行使用锁带加装可调式防护衬垫对被约束患者防止意外伤害效果观察,总结改进后锁带的优点及便于今后推广使用.方法 对2012年住院精神病人使用锁带约束病人285例次设为观察组,2011年使用普通锁带约束病人292例次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可调式垫衬锁带,对照组使用普通锁带.在使用过程中记录锁带使用开始和结束时间、约束肢体数量、锁带对肢体皮肤造成的凹陷、印痕、红肿、青瘀、擦伤和自行脱开例数并进行两组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约束时间、约束肢体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病人造成的伤害观察组为12例,对照组为118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68.6,P=0.00),观察组病人自行挣脱锁带5例次,对照组21例次,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x2 =8.6,P<0.01).结论 改进后的可调式垫衬锁带与普通锁带比较因与病人肢体接触面大、舒适性好而对病人的伤害较小,被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仙桃;许兰花;农桂元;李春花;班瑞益;黄妹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以长期效应为目标,培养学员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护理培训质量.方法 采用回顾性总结分析的方法检验教学与培训质量,引用定理理论即差异化、竞争、心智的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实施以学员需求、设疑导学、综合评定等方式,使学员对护理培训重新认知,培养学习的兴趣.结果 理论成绩由实施前的(85.83±4.37)提高到(89.23±3.11),操作成绩由实施前的(85.27±3.22)提高到(90.39±6.67),临床抽考成绩由实施前的(78.21±5.23)提高到(87.22 ±4.17),P值<0.01,差异具有显著意义;从护理培训现状调查显示,护理人员对护理培训与考核认知程度明显提高,积极参与的意愿明显增强.结论 定位理论有助于激发学员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护理培训质量,促进护理培训与护理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孙小晶;余雪红;邱铮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