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手部创伤的护理进展

吴升娟

关键词:手部创伤, 心理护理, 血管危象, 皮瓣
摘要:目的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逐步发展,对手部创伤的修复的选择越来越多,成功率也越来越高.手部创伤的修复是一项恢复手功能的复杂工程,不仅涉及到断指/断肢的再植,而且涉及足趾移植拇指与手指再造、皮瓣移植等,技术要求非常高,处理不当会导致终生残疾、丧失劳动能力.近年来对其护理也逐步深入、细化,以患者的利益为重,充分顾及患者的感受,提供优秀、贴心、细致的服务,缓解患者的疼痛,有效恢复手部功能,保护劳动力,降低伤残率.通过综述骨科手部创伤护理的进展、多种护理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以期为促进手部创伤的修复、提高临床治愈率提供一些参考.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地塞米松不同用药途径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给药和眼部雾化给药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疗效,选择好的用药途径.方法 选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患者共80例,按住院号的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治疗组42例.对照组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加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治疗组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加地塞米松氧气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病人满意度和并发症.结果 两组不同给药途径有效率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病人的满意度和并发症有明显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眼部雾化给药可有效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而且病人感觉舒适、并发症少,治疗的依从性高,不失为一种舒适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雪琼;黄影霞;罗雄伟;梁明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复方檗龙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复方檗龙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依利特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0.6%磷酸二氢钾-0.3%十二烷基磺酸钠(100:100:1:1),流速:1.0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为345nm.结果 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21.2~318.0ng/ml;Y=3510000X-15900,r2=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59%,RSD:0.34%.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檗龙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脑岀血急性期患者血糖水平及其对预后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岀血(IH)患者的血糖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6例IH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患者入院时,测定其出血量,并用GCS评分评估其病情.同时检测患者IH发生时及发生后每天的血糖含量.根据测定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四组.应用NIHSS及MRS评分评价患者入院时及随访4周后的脑损伤程度.结果 各组GCS评分、出血量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随访4周后各组NIHSS与MRS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Ⅳ组NIHSS与MR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IH发生后,患者的血糖水平不能准确地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但能反映其预后转归的状况.

    作者:余海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肿瘤化疗患者跌倒高危风险分析及护理

    回顾性分析18例肿瘤化疗患者跌倒的高危风险,甄别跌倒高危人群,进行动态评估,及早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意外跌倒的发生,确保患者化疗期间的安全.

    作者:陆燕琼;詹爱棉;甘旭君;罗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血清LPS、CA19-9、TSGF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脂肪酶(LPS)、CA19-9、恶性肿瘤生长因子(TSGF)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水平及三者联合检测对胰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41例胰腺炎患者和27例胰腺癌患者,分别比较各组LPS、CA19-9、TSGF的变化水平,并计算LPS、CA19-9、TSGF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LPS、CA19-9在对照组和胰腺炎组、胰腺癌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胰腺癌组分别与对照组及胰腺炎组在TSGF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LPS、CA19-9、TSGF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6.3%,准确性为92.8%,均高于单独检测.结论 LPS、CA19-9、TSGF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林伟;徐桂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救护车空返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院前急救救护车空返现状,采取对策降低救护车空返率,减少院前医疗资源浪费.方法 收集统计及分析我院急救车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接受120调度出诊的病例及其中救护车空返的病例情况.结果 120调配救护车出诊534车次,其中空返265车次,总空返率为49.63%.造成救护车空返的原因有:病人转院就医、患者拒绝回院、未找到患者等.结论 根据现状分析,采取相应对策,对降低救护车空返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爱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因素及预防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入选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肝胆外科住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500例,所有患者均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分析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并寻找对策.结果 150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没有1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占0.7%),其中出现术后胆漏4例(占36.4%);残留结石4例(占36.4%),术后感染3例(占27.2%).11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中,由于医源性引起4例(占36.4%);患者自身胆囊解剖结构变异4例(占36.4%);合并其他内科学疾病的患者3例(占27.2%).结论 术中明确胆囊解剖结构,熟练的手术技巧、规范的操作可以显著地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熊正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气管导管在危重患者预防肛周皮肤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气囊气管导管代替肛管在大便失禁或腹泻的危重患者中预防肛周皮肤损伤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100例大便失禁或腹泻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气囊气管导管接胸腔闭式引流瓶持续负压引流稀便法,对2种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实验组护理方法的有效率为82%,对照组护理方法的有效率为64%,实验组与对照组大便失禁或腹泻的危重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的预防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护理工作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管导管接负压引流瓶引流稀便法,能有效预防大便失禁或腹泻的危重患者肛周皮肤损伤,减少护理工作量,减轻病人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微光;张杰芹;韦洁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低血糖致癫痫性发作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低血糖致癫痫性发作的临床发作的特点、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30例低血糖致癫痫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多见;其次是胰岛细胞瘤;癫痫性发作形式多样,脑电图典型癫痫波比例小;静脉快速注射高糖可迅速缓解症状,终止癫痫性发作,意识通常多能恢复;非癫痫性持续状态不用抗癫痫治疗.结论 低血糖可诱发癫痫性发作,纠正低血糖是终止癫痫性发作的关键;病因治疗预防低血糖癫痫性发作从而防止脑功能的损伤.

    作者:张权孝;马蕾;闫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消毒供应室职业暴露情况调查与防护措施

    目的了解消毒供应室人员在工作中发生的职业暴露情况,探讨预防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问卷调查方式,对本医院消毒供应室90名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了调查,制订防范措施.结果 本院消毒供应室90名工作人员中在3年时间内有66名发生过职业暴露,占73.3%,在职业暴露的工作人员中护士12名,工人20名,护生34名,职业暴露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经追踪随访,均未发现有严重损害及感染性疾病.结论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大,暴露率高,通过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从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落实标准防护措施,可以达到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的目的.

    作者:吴少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血清CA125水平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CA125水平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Ⅱ级32例,Ⅲ级20例,Ⅳ级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血清CA125水平检测.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提高,含量也逐渐升高,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125与心功能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及升高程度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马超;邓旭康;朱海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间苯三酚治疗孕妇痉挛性腹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孕妇痉挛性腹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孕妇痉挛性腹痛病例共1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观察组以静滴间苯三酚120mg.对照组静滴山莨菪碱10mg.观察止痛效果、复发率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治疗孕妇痉挛性腹痛疗效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力川;陈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经阴道及腹部采用超声对比分析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准确率

    目的探讨研究经阴道及腹部采用超声对比分析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诊断准确率.方法 我院于2010年4月至2012年11月接收患有子宫肌瘤患者164例,随机分为阴道超声组(A组)和腹部超声组(B组),每组82例.A组采用阴道超声观察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B组给予腹部超声研究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和其准确率,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敏感率.结果 通过A组观察到的超声特征与B组相比,A组的观察效果更佳显著.A组的准确率和敏感率明显高于B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与腹部超声相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敏感率,不但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而且也为子宫肌瘤患者带来了福音.

    作者:宁玉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关键性参数和指标).方法对本院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院40例患者的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本研究发现病理分级、FIGO分期和治疗方式对预后有显著性影响(P<0.05,P<0.001,P<0.05),以上三者与子宫内膜癌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在实施治疗方案时,应着重考虑临床病理分级正确性、FIGO肿瘤分期情况及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作者:蔡小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胸外科ICU管道标识应用疗效的观察

    目的 观察心胸外科ICU管道标识的临床应用疗效.本研究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我院心胸外科中危重患者90例,随机选取其中的44例患者不采用管道标识护理视为对照组,剩余的46例患者采用管道标识护理视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管道安全问题以及交护士的交接班时间和护士管道辨别时间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采用管道标识护理后的安全问题较使用前减少(P<0.05);观察组的管道临床辨别时间和交接班时间较使用前有所减少(P<0.05).结论 管道标识护理在心胸外科ICU的应用,可以降低管道护理的安全隐患,提高ICU的医护工作效率,有一定的临床借鉴和推广意义.

    作者:邝丽霞;钟爱娟;韩凤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6-氨基苯并噻唑环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探讨

    目的合成6-氨基苯并噻唑环类衍生物.方法以2-氨基-5-硝基苯硫醇为原料,通过环化、氨解、酰基化和硝基还原反应完成反应路线.结果 合成了五个新型的6-氨基苯并噻唑环类衍生物,其结构经过1H-NMR表征.结论探索的反应路线方法可靠,操作简便.

    作者:王鑫;顾为;李莉;聂爱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全切术后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妇科大手术子宫全切术后,患者一般需留置尿管3~15天,2011年我科子宫全切术后留置尿管患者58人,发生尿路感染者9人,感染率为15.5%;为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大手术后留置尿管感染率,提高护理质量,自2012年1月起我科重新更改了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措施,将留置尿管感染率降低为3.0%.

    作者:郑江霞;张岳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加温冲洗液在膀胱冲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加温冲洗液在膀胱冲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2例留置导尿管并需要膀胱冲洗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将室温温度的呋喃西林溶液500ml,通过一次性输液器连接导尿管,速度由输液泵控制,一天两次各冲洗一小时.实验组:冲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但冲洗过程中使用输液加温器控制冲洗液的温度在33~36℃.观察两组患者膀胱痉挛及尿路感染情况.结果 实验组膀胱痉挛发生率、尿路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输液恒温器能有效保证膀胱冲洗液的温度,减少了对膀胱的刺激,保证了膀胱冲洗的有效执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殷琼花;杨小辉;王玉宇;陈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D-二聚体监测下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D-二聚体(D-dimer、D-D)动态监测下实施预防深静脉血栓(deep vain thrombosis,DVT)前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动态监测血浆D-D水平;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前期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D-D水平均于术后6h明显升高,且术后4d D-D水平明显高于入院当天和手术当天.在术后6h及术后4d,观察组D-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干预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动态监测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术期患者的D-D水平,实施早期针对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护患关系良好发展.

    作者:吴贵玲;彭颖皓;邱晓霞;刘玉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探讨

    医院内部控制,是指医院为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完整,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和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程序和措施,其终目标是促进实现医院的长期发展战略.目前由于医院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使得医院内部控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发展,因此针对不足需要不断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才能使医院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

    作者:吴乃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