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2-1256
  • 国内刊号:23-1278/R
  • 影响因子:0.85
  • 创刊:1984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14-257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2013年12期文献
  • 慢性鼻-鼻窦炎术前综合治疗对鼻内镜手术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减少慢性鼻鼻窦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的方法.方法通过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25例围手术前综合治疗,并与未治疗的同类手术63例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治疗组平均出血量(64.0±42.1)ml,平均每窦出血量(22.0±15.4)ml,平均手术时间(41.3±9.8)分,平均每窦手术时间(13.7±6.8)分;对照组平均出血量(64.0±42.1)ml,平均每窦出血量(22.0±15.4)ml,平均手术时间(41.3±9.8)分,平均每窦手术时间(13.7±6.8)分,两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慢性鼻-鼻窦炎术前综合治疗能有效减少鼻内镜手术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朱小卫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地塞米松不同用药途径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给药和眼部雾化给药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疗效,选择好的用药途径.方法 选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患者共80例,按住院号的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治疗组42例.对照组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加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治疗组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加地塞米松氧气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病人满意度和并发症.结果 两组不同给药途径有效率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病人的满意度和并发症有明显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眼部雾化给药可有效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而且病人感觉舒适、并发症少,治疗的依从性高,不失为一种舒适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雪琼;黄影霞;罗雄伟;梁明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脑岀血急性期患者血糖水平及其对预后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岀血(IH)患者的血糖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6例IH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患者入院时,测定其出血量,并用GCS评分评估其病情.同时检测患者IH发生时及发生后每天的血糖含量.根据测定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四组.应用NIHSS及MRS评分评价患者入院时及随访4周后的脑损伤程度.结果 各组GCS评分、出血量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随访4周后各组NIHSS与MRS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Ⅳ组NIHSS与MR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IH发生后,患者的血糖水平不能准确地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但能反映其预后转归的状况.

    作者:余海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经阴道及腹部采用超声对比分析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准确率

    目的探讨研究经阴道及腹部采用超声对比分析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诊断准确率.方法 我院于2010年4月至2012年11月接收患有子宫肌瘤患者164例,随机分为阴道超声组(A组)和腹部超声组(B组),每组82例.A组采用阴道超声观察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B组给予腹部超声研究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和其准确率,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敏感率.结果 通过A组观察到的超声特征与B组相比,A组的观察效果更佳显著.A组的准确率和敏感率明显高于B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与腹部超声相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敏感率,不但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而且也为子宫肌瘤患者带来了福音.

    作者:宁玉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唾液酸酶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唾液酸酶法在细菌性阴道病(BV)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76例疑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妇女采用Amsel法和唾液酸酶法进行实验室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msel法和唾液酸酶法的阳性率分别为28.46%和29.79%,两种方法之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复合率为95.48%,组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 唾液酸酶法在BV的检测方面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快速的优点,具有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作者:盛湘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冬季孕产妇与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分析

    目的了解冬季孕产妇与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母婴配对的研究方法,收集齐齐哈尔市冬季分娩的52对产妇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带血,以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25-(OH)D,同时采用统一的问卷以面对面询问方式收集相关信息.结果 血清25-(OH)D(±SE)产妇为(13.58±2.54)nmol/L、新生儿为(17.33±2.88)nmol/L,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s=0.7172,P<0.0001);45例产妇、42例新生儿的血清25-(OH)D≤25.0nmol/L.结论 52对产妇与新生儿血清25-(OH)D浓度极低,齐齐哈尔市冬季孕产妇与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应引起高度关注.

    作者:孙要武;王颖;高宏辉;钱学艳;戴楠;冯海英;张凤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实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记录相应影响因素下的药物流产成功率,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年龄因素(χ2=4.256,P=0.046)、孕龄因素(χ2=4.058,P=0.035)、孕囊直径(χ2=9.568,P=0.013)、子宫位置(χ2=8.769,P=0.005)、剖宫产史(χ2=5.647,P=0.016)等方面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孕龄、孕囊直径、子宫位置水平位、有无剖宫产史因素,才能够更有效的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

    作者:周德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探讨心肺复苏机在心脏呼吸骤停时进行心肺复苏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机在心脏呼吸骤停时对心肺复苏的成功的影响.方法 将50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心肺复苏机组运用心肺复苏机对急诊心脏呼吸骤停患者运用标准心肺复苏.对照组采用普通徒手心肺复苏.两组使用复苏药物及电击除颤等抢救措施应用相同.监测体温、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心电、动脉血气分析情况.结果 心肺复苏机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和24小时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心肺复苏机组的经皮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则明显短于后者(P<0.01).结论 心肺复苏机在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提高自主循环率,改善患者生存机会等方面明显优于徒手胸外心脏按压.

    作者:李秀娟;徐月娥;李自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软通道微创治疗小脑出血7例

    小脑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部位,占脑出血患者的10%.对于出血量≥10ml的半球出血;蚓部出血≥6ml合并梗阻性脑积水的患者,病情重,脑干受压重,以往治疗均需开颅手术,其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再出血机会多,术后合并症多,病人恢复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我科采用软通道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7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善吉;郑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关键性参数和指标).方法对本院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院40例患者的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本研究发现病理分级、FIGO分期和治疗方式对预后有显著性影响(P<0.05,P<0.001,P<0.05),以上三者与子宫内膜癌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在实施治疗方案时,应着重考虑临床病理分级正确性、FIGO肿瘤分期情况及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作者:蔡小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因素及预防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入选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肝胆外科住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500例,所有患者均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分析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并寻找对策.结果 150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没有1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占0.7%),其中出现术后胆漏4例(占36.4%);残留结石4例(占36.4%),术后感染3例(占27.2%).11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中,由于医源性引起4例(占36.4%);患者自身胆囊解剖结构变异4例(占36.4%);合并其他内科学疾病的患者3例(占27.2%).结论 术中明确胆囊解剖结构,熟练的手术技巧、规范的操作可以显著地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熊正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急诊床旁鼻胆管引流术在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鼻胆管引流术对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治疗价值和实用性.方法 对219例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实施急诊床旁非X线监视下的鼻胆管引流术.手术在入院2~6小时(平均3.4小时)内完成;以导丝顺利进入并注射器回抽出混浊的脓性胆汁或液体为插管成功的标准.结果 219例患者中,211例症状逐渐缓解,有效率为96.35%;8例因存在肝内胆管梗阻而感染控制不佳,于鼻胆管引流后1~3天加行PTCD;未发生与内镜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如消化道穿孔、出血、胰腺炎和死亡.结论 急诊床旁非X线监视下的鼻胆管引流术对重症胆管炎早期急诊救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毕建钢;张卓;余小舫;鲍世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应用补片进行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

    目的应用补片进行盆底重建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伴轻至中度子宫脱垂的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院10例POP-Q分期Ⅱ~Ⅲ期的阴道前壁脱垂伴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其中6例合并轻至中度子宫脱垂),进行前盆底重建及部分宫颈切术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手术全程均在35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55ml,随访6个月,治愈10例均无近期并发症.结论 补片治疗可用于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伴轻至中度子宫脱垂,安全可靠,远期疗效需继续观察.

    作者:李丽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髁状突骨折临床治疗的回顾性探究

    目的回顾性探究髁状突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60例髁状突骨折患者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非手术组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手术组患者均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所有患者出院时咬合关系基本正常,能进软食.非手术组开口度为(31.5±3.4)mm,手术组的(33.7±3.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的开口偏斜、咀嚼良好、正常咬合关系、面型偏斜和颞下颌关节症状指标稍微优于非手术组,但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复查X线片,见骨折线消失,骨痂呈均匀影,骨小梁接近正常.手术组患者复位的髁突位置较好无移位,髁突表面无骨吸收现象,无钛板钛钉松脱现象.而非手术组患者多数不能实现解剖复位,部分髁突位置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 对于髁状突骨折采用哪种方法主要根据骨折的部位、移位程度、复位的难易程度、患者年龄、全身情况以及患者的意愿等方面来决定,应以较少的损伤,安全、简便的方法恢复颞颌关节的解剖与功能是外科医师遵循的原则.

    作者:沈时岳;杨辉俊;杨宏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血清CA125水平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CA125水平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Ⅱ级32例,Ⅲ级20例,Ⅳ级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血清CA125水平检测.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提高,含量也逐渐升高,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125与心功能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及升高程度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马超;邓旭康;朱海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麻醉用药探析

    目的探讨分析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复杂性泌尿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取石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苯右美托咪定作为辅助麻醉;对照组40例,采用盐酸哌替啶加氟哌利作为辅助麻醉用药,观察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第1h和术中第2h的MAP、心率值都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呼吸抑制、肢动、寒战、手术满意率、手术完成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用于经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赖一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低蛋白血症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诊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入院24小时内测定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及C-反应蛋白(CRP),并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根据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白蛋白正常组、低白蛋白水平组及极低白蛋白水平组,比较三组患者APACHEⅡ分值、CRP水平及病死率;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白细胞总数、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极低白蛋白水平组APACHE 11分值、CRP水平及病死率均高于白蛋白正常组;死亡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 血清白蛋白及CRP水平与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死率密切相关,低蛋白血症及高CRP水平常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向正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血清LPS、CA19-9、TSGF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脂肪酶(LPS)、CA19-9、恶性肿瘤生长因子(TSGF)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水平及三者联合检测对胰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41例胰腺炎患者和27例胰腺癌患者,分别比较各组LPS、CA19-9、TSGF的变化水平,并计算LPS、CA19-9、TSGF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LPS、CA19-9在对照组和胰腺炎组、胰腺癌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胰腺癌组分别与对照组及胰腺炎组在TSGF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LPS、CA19-9、TSGF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6.3%,准确性为92.8%,均高于单独检测.结论 LPS、CA19-9、TSGF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林伟;徐桂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术前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信号联合CD34检测微血管密度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术前联合能量多普勒超声(power Doppler imaging,PDI)检测血流信号及CD34检测微血管密度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30名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用PDI检测乳腺癌肿块内血流信号,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乳腺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研究乳腺癌肿瘤内血流信号及微血管密度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30名患者中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即LN+组13例,无腋窝淋巴结转移即LN-组17例.LN+组肿块内血流信号较LN-组明显丰富(P<0.05);LN+组CD34标记的血管计数较LN-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 术前对乳腺癌患者行PDI与MVD的联合检测,能很好评估乳腺癌血管生成,且可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刘洋;林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阿立哌唑合并氨磺必利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合并氨磺必利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和B组40例.A组采用阿立哌唑合并氨磺必利治疗,B组采用氨磺必利单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治疗后第4、8、12周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并在治疗后第4、8、12周进行常规化验检查以及泌乳素水平测查.结果 经PANSS评定,两组治疗后在4周、8周、12周均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别(P<0.01).两组间的临床总体疗效在统计学上也有显著性差别(P<0.05),TESS量表评定,A组治疗后体重增加显著低于B组(P<0.05),化验显示A组的泌乳素水平在治疗后第4、8、12周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阿立哌唑合并氨磺必利在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方面疗效优于单用氨磺必利,且副反应小,尤其能够降低泌乳素水平,安全性高.

    作者:王小丽;谢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慢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慢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1例踝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42例:采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B组39例:采用西乐葆治疗.结果 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慢性踝关节损伤有较好的效果,是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翁士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药物流产及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早期妊娠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药物流产和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92例,按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第一天清晨空腹口服50mg,12h后再空腹口服米非司酮25mg,相同的方法与剂量维持2日,第3天清晨服用米索前列醇0.6mg.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痛人工流产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7.8%,对照组完全流产率为91.3%,观察组完全流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量、出血时间及腹痛持续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早期妊娠效果较药物流产更好,术后疼痛轻,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蒋月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低血糖致癫痫性发作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低血糖致癫痫性发作的临床发作的特点、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30例低血糖致癫痫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多见;其次是胰岛细胞瘤;癫痫性发作形式多样,脑电图典型癫痫波比例小;静脉快速注射高糖可迅速缓解症状,终止癫痫性发作,意识通常多能恢复;非癫痫性持续状态不用抗癫痫治疗.结论 低血糖可诱发癫痫性发作,纠正低血糖是终止癫痫性发作的关键;病因治疗预防低血糖癫痫性发作从而防止脑功能的损伤.

    作者:张权孝;马蕾;闫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序贯疗法清除溃疡病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序贯疗法清除溃疡病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溃疡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三联治疗,观察组给予序贯疗法,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序贯疗法清除溃疡病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作者:陈宝三;曾庆文;伍堪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间苯三酚治疗孕妇痉挛性腹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孕妇痉挛性腹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孕妇痉挛性腹痛病例共1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观察组以静滴间苯三酚120mg.对照组静滴山莨菪碱10mg.观察止痛效果、复发率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治疗孕妇痉挛性腹痛疗效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力川;陈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使用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探讨肝功能损害程度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外科进行住院治疗的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130例,对这些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普通结石性胆囊炎和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不仅在症状上有区别,在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血浆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上也有明显区别,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炎症程度越重,ALT、AST、TBIL升高越明显,但ALB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普通结石性胆囊炎,手术切除胆囊后肝功能可迅速好转;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炎性程度与并发的肝功能损害呈正相关,因此,这类病人应尽早手术同时进行保肝、消炎相关治疗.

    作者:王霏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胸外科ICU管道标识应用疗效的观察

    目的 观察心胸外科ICU管道标识的临床应用疗效.本研究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我院心胸外科中危重患者90例,随机选取其中的44例患者不采用管道标识护理视为对照组,剩余的46例患者采用管道标识护理视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管道安全问题以及交护士的交接班时间和护士管道辨别时间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采用管道标识护理后的安全问题较使用前减少(P<0.05);观察组的管道临床辨别时间和交接班时间较使用前有所减少(P<0.05).结论 管道标识护理在心胸外科ICU的应用,可以降低管道护理的安全隐患,提高ICU的医护工作效率,有一定的临床借鉴和推广意义.

    作者:邝丽霞;钟爱娟;韩凤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发性气胸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在自发性气胸(spontaneous pneumothor,SP)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5例SP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SP患者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健康教育方式基础上应用CNP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我院住院的满意度、遵医行为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两组SP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及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结果 观察组住院满意度90.7%、遵医行为93.0%及护理服务满意度97.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81.0%、78.6%(P<0.05);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P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为(3.3±1.6)千元、平均住院天数为(9.2±3.5)d,均明显降低(P<0.05),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CNP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蒋壮志;张玉桃;黄翠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术前心理护理在老年患者急诊手术中的探讨

    目的解决急诊老年患者术前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使其在术前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促进手术成功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100例急诊老年患者的术前心理健康状况,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急诊老年患者术前焦虑的主要原因再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从100例急诊老年患者中有92例急诊老年患者因不同原因处于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结论 分析急诊老年手术患者产生术前焦虑心理的主要原因,实行有效的术前心理护理,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聪贤;陈翠珍;符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气管导管在危重患者预防肛周皮肤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气囊气管导管代替肛管在大便失禁或腹泻的危重患者中预防肛周皮肤损伤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100例大便失禁或腹泻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气囊气管导管接胸腔闭式引流瓶持续负压引流稀便法,对2种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实验组护理方法的有效率为82%,对照组护理方法的有效率为64%,实验组与对照组大便失禁或腹泻的危重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的预防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护理工作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管导管接负压引流瓶引流稀便法,能有效预防大便失禁或腹泻的危重患者肛周皮肤损伤,减少护理工作量,减轻病人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微光;张杰芹;韦洁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D-二聚体监测下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D-二聚体(D-dimer、D-D)动态监测下实施预防深静脉血栓(deep vain thrombosis,DVT)前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动态监测血浆D-D水平;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前期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D-D水平均于术后6h明显升高,且术后4d D-D水平明显高于入院当天和手术当天.在术后6h及术后4d,观察组D-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干预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动态监测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术期患者的D-D水平,实施早期针对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护患关系良好发展.

    作者:吴贵玲;彭颖皓;邱晓霞;刘玉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全切术后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妇科大手术子宫全切术后,患者一般需留置尿管3~15天,2011年我科子宫全切术后留置尿管患者58人,发生尿路感染者9人,感染率为15.5%;为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大手术后留置尿管感染率,提高护理质量,自2012年1月起我科重新更改了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措施,将留置尿管感染率降低为3.0%.

    作者:郑江霞;张岳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局部肌肉运动减轻静脉输注氯化钾引起疼痛的效果

    目的研究注射位置局部肌肉运动对减轻静脉注射氯化钾引起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11月在我科住院患者需要输注氯化钾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选用10%葡萄糖500ml+10%氯化钾15ml,恒定输液滴速50gtt/min,注射部位均为手背,每次输液更换血管,所有病例均为同一人穿刺.观察组输注氯化钾共181例次,在静脉穿刺成功后,穿刺部位开始疼痛时,开始指导其有效的掌、指关节屈伸等运动至液体输完.对照组输液次数共150例次,输液过程中出现穿刺部位疼痛时给予心理安慰.由同一人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两种输注方法局部疼痛的差别.结果 按疼痛数字评分法,观察组输注181例次,0分157例次,1~3分16例次,4~6分8例次,7~9分0例次,10分0例次.对照组输注150例次,0分62例次,1~3分42例次,4~6分30例次,7~9分16例次,10分0例次.观察组疼痛减轻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过指导患者输注氯化钾时适当行掌、指关节屈伸等运动,可促进血流速度,减少局部钾离子及细胞外钾离子浓度,并转移患者注意力,从而缓解疼痛.

    作者:李玉梅;董晓敏;胡焕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结合中医疗法治疗癔病性眼病10例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结合中药针灸方法治疗癔病性眼病在临床中的疗效.方法 选本院临床收治的10例癔病性眼病患者采用心理干预结合中药针灸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结果 癔病性眼病通过心理干预结合中医中药针灸治疗后视力显著提高,视力恢复正常.结论 心理干预对于癔病是有效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同时结合中药疏肝理气、解郁通络、针灸暗示治疗癔病性眼病在临床中取得一定疗效.

    作者:刘鑫;赵笛;庄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救护车空返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院前急救救护车空返现状,采取对策降低救护车空返率,减少院前医疗资源浪费.方法 收集统计及分析我院急救车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接受120调度出诊的病例及其中救护车空返的病例情况.结果 120调配救护车出诊534车次,其中空返265车次,总空返率为49.63%.造成救护车空返的原因有:病人转院就医、患者拒绝回院、未找到患者等.结论 根据现状分析,采取相应对策,对降低救护车空返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爱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麻醉前及苏醒后雾化吸入预防气管插管全麻病人术后咽痛的观察

    目的观察麻醉前及苏醒后雾化吸入预防气管插管全麻病人术后咽痛的效果.方法 400例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例.实验组麻醉前30分钟和苏醒后即时各给予一次超声雾化吸入,用药均为庆大霉素8万单位+糜蛋白酶8000单位+地塞米松5mg+0.9%NS 20ml;对照组不作雾化吸入.记录术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咽痛发生情况及咽痛VAS(0~10分)评分.结果 (1)两组病人年龄、身高、体重、ASA分级、手术种类、插管时间、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咽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咽痛病例中,实验组(吞咽、咳嗽时)咽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3)未发生雾化吸入的不良反应.结论 麻醉前30分钟和苏醒后即时各给予一次雾化吸入能降低气管插管全麻病人术后咽痛的发生率并减轻咽痛的严重程度.

    作者:张韵;王宝君;周亮;王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加温冲洗液在膀胱冲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加温冲洗液在膀胱冲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2例留置导尿管并需要膀胱冲洗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将室温温度的呋喃西林溶液500ml,通过一次性输液器连接导尿管,速度由输液泵控制,一天两次各冲洗一小时.实验组:冲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但冲洗过程中使用输液加温器控制冲洗液的温度在33~36℃.观察两组患者膀胱痉挛及尿路感染情况.结果 实验组膀胱痉挛发生率、尿路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输液恒温器能有效保证膀胱冲洗液的温度,减少了对膀胱的刺激,保证了膀胱冲洗的有效执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殷琼花;杨小辉;王玉宇;陈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内科护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89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研究.方法 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接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患者89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4例,采用常规内科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45例,在常规内科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焦虑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治疗效果,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护理意义.

    作者:杨红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消毒供应室职业暴露情况调查与防护措施

    目的了解消毒供应室人员在工作中发生的职业暴露情况,探讨预防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问卷调查方式,对本医院消毒供应室90名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了调查,制订防范措施.结果 本院消毒供应室90名工作人员中在3年时间内有66名发生过职业暴露,占73.3%,在职业暴露的工作人员中护士12名,工人20名,护生34名,职业暴露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经追踪随访,均未发现有严重损害及感染性疾病.结论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大,暴露率高,通过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从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落实标准防护措施,可以达到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的目的.

    作者:吴少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护理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具有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及术后恢复快的特点,逐渐成为治疗肾脏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重要手段.mPCNL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不同,具有特殊的专科护理特点,现将我科2008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共收治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18例的临床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婕;任健云;薛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79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及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住院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以及对其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象为2010-2012年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家长79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统计分析,针对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干预.结果 入院时焦虑、恐慌、不信任、纵容患儿情况的得分高于经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后的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心理状态普遍较为紧张,经过心理干预后大多可以得到明显缓解.

    作者:崔纳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肿瘤化疗患者跌倒高危风险分析及护理

    回顾性分析18例肿瘤化疗患者跌倒的高危风险,甄别跌倒高危人群,进行动态评估,及早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意外跌倒的发生,确保患者化疗期间的安全.

    作者:陆燕琼;詹爱棉;甘旭君;罗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非计划性拔管事件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不良事件的分析,确认根本原因,制定预防和改进方案.方法 主要通过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不良事件中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应用RCA后非计划性拔管率由4.3%降至1.9%.结论 为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管理者应转变管理理念,非仅局限于对个人的责任进行追究,应从系统中寻找失误的因素,从而有利于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海燕;郭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枢性高热治疗和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采用电冰毯治疗中枢性高热的效果和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将42例中枢性高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传统降温法降温和护理;观察组22例患者采用电冰毯进行降温和护理,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采用电冰毯降温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枢性高热患者,采用电冰毯降温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叶屏;黄静敏;曾斐;文彩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术前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影响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是一种有效的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安全有效、患者顺应性高等优点[1],是心脏病领域的新技术之一,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微创性手术方法[2].PCI可直接解除冠状动脉的狭窄,其临床应用象征着冠心病治疗革命性的改变.但PCI仍然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方法,介入材料将永久存在于患者体内,且术后由于各种导管、血管鞘、抗凝药的应用,患者术后需要卧床制动,还需大量饮水以利造影剂排出以及手术费用相对较高等原因,会引起患者强烈的心理反应,而这些不良心理反应对PCI的治疗有一定影响[3-4].因而,在PCI术前有必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为了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PCI患者的影响,我们对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43例PCI患者术前实施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

    作者:朱元红;夏林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护理组和对照组各60例,护理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处理、术中处理、术后护理等方面),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状况.结果 经分析对比得知,护理组患者非常满意47例,满意11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为58例(96.7%),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手术治疗患者给予相关舒适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治疗,消除手术患者的紧张不良情绪,对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及预后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石世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血药浓度与副反应、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利培酮的血药浓度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副反应的相关性及其对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以8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监测患者血药浓度、血糖(Glu)、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同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疗效,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较,在第2、4、8周末PANSS的减分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但第4周末与第8周末的减分率无明显差异(P>0.05);利培酮与9-羟利培酮血药浓度与TESS评分呈正相关(r>0.50,P<0.05),随着血药浓度的增加,血糖、血脂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 随着利培酮和9-羟利培酮血药浓度的升高,疗效不一定增加,但副反应的可能性增加,同时会对血糖、血脂产生影响.

    作者:陈冰容;刘磊;陈怡华;薛丽;张文蔚;蒋廷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MMP-3和TIMP-1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MMP-3和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实验组,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进行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基线、治疗后2W和治疗后4W测量牙周指标和龈沟液中MMP-3和TIMP-1水平.结果 基线、治疗后2W和治疗后4W实验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I)、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和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等牙周指数和GCF的MMP-3和TIM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3个时间节点之间的牙周指标和GCF的MMP-3和TIMP-1水平均低于基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能够改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状况,降低龈沟液中MMP-3和TIMP-1水平.

    作者:李娟;李古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设计性实验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设计性实验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从我院临床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170人,分为两大组,进行病原生物学实验,一组学生进行传统实验教学培训,另一组进行设计性实验教学,教学效果采用以成绩考核为主要形式的客观评价方法进行测评.结果 成绩分析表明,实验组学生(设计性实验培训组)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传统实验培训组).结论 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实验,值得在医学院校中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作者:孙艳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课后不同练习时间安排对护理技能考核成绩的影响

    目的研究课后不同练习时间安排对护理技能考核成绩的影响.方法 以三年制护理专科班学生为研究对象,2008级护生为计划型组采取技能考核前集中练习方法,2009级护生为自主+计划型组、2010级护生为自主型组,采取分散练习方法.统一在其第四学期末采用考教分离方法考核护生护理技能.结果 口腔护理、生命体征测量的考核成绩自主型组高,导尿术、单侧鼻导管给氧、皮试液配制的考核成绩自主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铺床、穿脱隔离衣、周围静脉输液、肌内注射等4项操作考核成绩无差异.结论 根据各项操作的具体特点,合理安排课后练习时间,有助于护生护理技能的提高.

    作者:钱立晶;余江萍;金晶;汪钢;黄安莉;杨庆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职药学专业生源调查及教学改革探究

    通过江苏某高职药学专业生源调查,对不同生源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进行比对,在差异中寻找教育对策.通过项目化教学,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

    作者:石慧;潘华英;黄晓英;刘德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基于人体标本的三维重建与可视化技术研究进展

    目的概述人体标本的三维重建和可视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国内外文献的检索,对人体标本的三维重建和可视化技术及方法步骤,进行分析、归纳、概括.结果 人体标本的三维重建和可视化技术在我国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结论随着人体标本的三维重建和可视化技术与现代高科技技术的紧密结合,前景广阔.

    作者:侯鹏高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及护理研究进展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当危重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呼吸支持是挽救急、危重患者生命关键的手段之一,因而,呼吸机在临床救治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器械.目前,呼吸机已广泛应用于急救、麻醉、ICU和呼吸治疗等领域,挽救无数患者的生命.随着呼吸机广泛应用,其并发症也不容忽视;主要并发症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低氧血症、心律失常、通气过度、消化道出血、心输出量降低、神经肌肉麻痹、氧中毒等.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常见并发症之一;所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48h以后,和(或)拔管48h以内发生的肺部感染[1],属难治性肺炎,目前尚缺乏快速理想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治疗主要依赖于经验用药.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和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该疾病的诊治水平.

    作者:梁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神经生长因子对老年性痴呆的研究展望

    近年来,随着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神经生长因子的研究也逐渐成熟,目前唯一被发现并解释其结构的一种神经细胞生长(调节)因子,兼有神经元营养与促突起生长双重效应的两种功效,对中枢神经元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及再生和功能特性有显著效果.本文就这几年来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侯焕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骨科手部创伤的护理进展

    目的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逐步发展,对手部创伤的修复的选择越来越多,成功率也越来越高.手部创伤的修复是一项恢复手功能的复杂工程,不仅涉及到断指/断肢的再植,而且涉及足趾移植拇指与手指再造、皮瓣移植等,技术要求非常高,处理不当会导致终生残疾、丧失劳动能力.近年来对其护理也逐步深入、细化,以患者的利益为重,充分顾及患者的感受,提供优秀、贴心、细致的服务,缓解患者的疼痛,有效恢复手部功能,保护劳动力,降低伤残率.通过综述骨科手部创伤护理的进展、多种护理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以期为促进手部创伤的修复、提高临床治愈率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吴升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O型孕妇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关系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O型孕产妇体内IgG抗A(B)抗体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关系.方法 对我院547对夫妇血型不合的孕妇进行IgG抗A(B)抗体效价检测,新生儿出生后对母婴ABO血型不合的362例新生儿进行ABO溶血三项试验.结果 547例夫妇ABO血型不合孕妇中血清IgG抗体效价<1:64有316例,1:64有75例,1:128有83例,1:256有51例,1:512有14例,效价>1:512有8例.母婴ABO血型不合362例,发生ABO-HDN有73例(20.2%).IgG抗体效价的升高与HDN的发病率相关(r=0.9169,P<0.05).结论 产前检测夫妻ABO血型不合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对预测HDN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保才;黎海澜;周雪勤;陈仕平;王柏莲;杨建旻;李丽君;谭小琴;李月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地塞米松和醋酸氢化可的松片过敏1例报告

    地塞米松和醋酸氢化可的松片作为长效糖皮质激素,常用于神经外科垂体瘤围术期患者的激素替代治疗,也常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但本身却可引起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现报告地塞米松和醋酸氢化可的松片致过敏的1例患者,以期引起同行重视,避免或减少因地塞米松和醋酸氢化可的松片过敏导致的严重后果.

    作者:张丽;沈璐;徐佩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1例奴卡菌致感染性巩膜炎的临床护理

    眼部细菌感染性疾病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常见的致病菌有多种多样.近年来,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奴卡菌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奴卡菌属于放线菌科,为革兰氏阳性需氧菌.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和淡水中,呈弱抗酸性,为条件致病菌.临床上,眼部的放线菌感染较为少见,一般在眼部外伤、手术、

    作者:史京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6-氨基苯并噻唑环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探讨

    目的合成6-氨基苯并噻唑环类衍生物.方法以2-氨基-5-硝基苯硫醇为原料,通过环化、氨解、酰基化和硝基还原反应完成反应路线.结果 合成了五个新型的6-氨基苯并噻唑环类衍生物,其结构经过1H-NMR表征.结论探索的反应路线方法可靠,操作简便.

    作者:王鑫;顾为;李莉;聂爱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复方檗龙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复方檗龙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依利特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0.6%磷酸二氢钾-0.3%十二烷基磺酸钠(100:100:1:1),流速:1.0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为345nm.结果 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21.2~318.0ng/ml;Y=3510000X-15900,r2=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59%,RSD:0.34%.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檗龙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探讨

    医院内部控制,是指医院为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完整,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和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程序和措施,其终目标是促进实现医院的长期发展战略.目前由于医院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使得医院内部控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发展,因此针对不足需要不断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才能使医院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

    作者:吴乃龙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