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微光;张杰芹;韦洁明
目的探讨采用电冰毯治疗中枢性高热的效果和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将42例中枢性高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传统降温法降温和护理;观察组22例患者采用电冰毯进行降温和护理,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采用电冰毯降温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枢性高热患者,采用电冰毯降温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叶屏;黄静敏;曾斐;文彩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鼻胆管引流术对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治疗价值和实用性.方法 对219例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实施急诊床旁非X线监视下的鼻胆管引流术.手术在入院2~6小时(平均3.4小时)内完成;以导丝顺利进入并注射器回抽出混浊的脓性胆汁或液体为插管成功的标准.结果 219例患者中,211例症状逐渐缓解,有效率为96.35%;8例因存在肝内胆管梗阻而感染控制不佳,于鼻胆管引流后1~3天加行PTCD;未发生与内镜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如消化道穿孔、出血、胰腺炎和死亡.结论 急诊床旁非X线监视下的鼻胆管引流术对重症胆管炎早期急诊救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毕建钢;张卓;余小舫;鲍世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心胸外科ICU管道标识的临床应用疗效.本研究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我院心胸外科中危重患者90例,随机选取其中的44例患者不采用管道标识护理视为对照组,剩余的46例患者采用管道标识护理视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管道安全问题以及交护士的交接班时间和护士管道辨别时间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采用管道标识护理后的安全问题较使用前减少(P<0.05);观察组的管道临床辨别时间和交接班时间较使用前有所减少(P<0.05).结论 管道标识护理在心胸外科ICU的应用,可以降低管道护理的安全隐患,提高ICU的医护工作效率,有一定的临床借鉴和推广意义.
作者:邝丽霞;钟爱娟;韩凤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不良事件的分析,确认根本原因,制定预防和改进方案.方法 主要通过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不良事件中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应用RCA后非计划性拔管率由4.3%降至1.9%.结论 为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管理者应转变管理理念,非仅局限于对个人的责任进行追究,应从系统中寻找失误的因素,从而有利于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海燕;郭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O型孕产妇体内IgG抗A(B)抗体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关系.方法 对我院547对夫妇血型不合的孕妇进行IgG抗A(B)抗体效价检测,新生儿出生后对母婴ABO血型不合的362例新生儿进行ABO溶血三项试验.结果 547例夫妇ABO血型不合孕妇中血清IgG抗体效价<1:64有316例,1:64有75例,1:128有83例,1:256有51例,1:512有14例,效价>1:512有8例.母婴ABO血型不合362例,发生ABO-HDN有73例(20.2%).IgG抗体效价的升高与HDN的发病率相关(r=0.9169,P<0.05).结论 产前检测夫妻ABO血型不合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对预测HDN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保才;黎海澜;周雪勤;陈仕平;王柏莲;杨建旻;李丽君;谭小琴;李月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冬季孕产妇与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母婴配对的研究方法,收集齐齐哈尔市冬季分娩的52对产妇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带血,以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25-(OH)D,同时采用统一的问卷以面对面询问方式收集相关信息.结果 血清25-(OH)D(±SE)产妇为(13.58±2.54)nmol/L、新生儿为(17.33±2.88)nmol/L,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s=0.7172,P<0.0001);45例产妇、42例新生儿的血清25-(OH)D≤25.0nmol/L.结论 52对产妇与新生儿血清25-(OH)D浓度极低,齐齐哈尔市冬季孕产妇与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应引起高度关注.
作者:孙要武;王颖;高宏辉;钱学艳;戴楠;冯海英;张凤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利培酮的血药浓度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副反应的相关性及其对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以8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监测患者血药浓度、血糖(Glu)、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同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疗效,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较,在第2、4、8周末PANSS的减分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但第4周末与第8周末的减分率无明显差异(P>0.05);利培酮与9-羟利培酮血药浓度与TESS评分呈正相关(r>0.50,P<0.05),随着血药浓度的增加,血糖、血脂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 随着利培酮和9-羟利培酮血药浓度的升高,疗效不一定增加,但副反应的可能性增加,同时会对血糖、血脂产生影响.
作者:陈冰容;刘磊;陈怡华;薛丽;张文蔚;蒋廷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课后不同练习时间安排对护理技能考核成绩的影响.方法 以三年制护理专科班学生为研究对象,2008级护生为计划型组采取技能考核前集中练习方法,2009级护生为自主+计划型组、2010级护生为自主型组,采取分散练习方法.统一在其第四学期末采用考教分离方法考核护生护理技能.结果 口腔护理、生命体征测量的考核成绩自主型组高,导尿术、单侧鼻导管给氧、皮试液配制的考核成绩自主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铺床、穿脱隔离衣、周围静脉输液、肌内注射等4项操作考核成绩无差异.结论 根据各项操作的具体特点,合理安排课后练习时间,有助于护生护理技能的提高.
作者:钱立晶;余江萍;金晶;汪钢;黄安莉;杨庆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诊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入院24小时内测定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及C-反应蛋白(CRP),并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根据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白蛋白正常组、低白蛋白水平组及极低白蛋白水平组,比较三组患者APACHEⅡ分值、CRP水平及病死率;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白细胞总数、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极低白蛋白水平组APACHE 11分值、CRP水平及病死率均高于白蛋白正常组;死亡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 血清白蛋白及CRP水平与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死率密切相关,低蛋白血症及高CRP水平常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向正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神经生长因子的研究也逐渐成熟,目前唯一被发现并解释其结构的一种神经细胞生长(调节)因子,兼有神经元营养与促突起生长双重效应的两种功效,对中枢神经元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及再生和功能特性有显著效果.本文就这几年来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侯焕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比较药物流产和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92例,按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第一天清晨空腹口服50mg,12h后再空腹口服米非司酮25mg,相同的方法与剂量维持2日,第3天清晨服用米索前列醇0.6mg.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痛人工流产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7.8%,对照组完全流产率为91.3%,观察组完全流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量、出血时间及腹痛持续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早期妊娠效果较药物流产更好,术后疼痛轻,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蒋月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入选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肝胆外科住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500例,所有患者均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分析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并寻找对策.结果 150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没有1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占0.7%),其中出现术后胆漏4例(占36.4%);残留结石4例(占36.4%),术后感染3例(占27.2%).11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中,由于医源性引起4例(占36.4%);患者自身胆囊解剖结构变异4例(占36.4%);合并其他内科学疾病的患者3例(占27.2%).结论 术中明确胆囊解剖结构,熟练的手术技巧、规范的操作可以显著地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熊正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气囊气管导管代替肛管在大便失禁或腹泻的危重患者中预防肛周皮肤损伤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100例大便失禁或腹泻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气囊气管导管接胸腔闭式引流瓶持续负压引流稀便法,对2种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实验组护理方法的有效率为82%,对照组护理方法的有效率为64%,实验组与对照组大便失禁或腹泻的危重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的预防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护理工作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管导管接负压引流瓶引流稀便法,能有效预防大便失禁或腹泻的危重患者肛周皮肤损伤,减少护理工作量,减轻病人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微光;张杰芹;韦洁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使用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探讨肝功能损害程度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外科进行住院治疗的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130例,对这些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普通结石性胆囊炎和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不仅在症状上有区别,在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血浆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上也有明显区别,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炎症程度越重,ALT、AST、TBIL升高越明显,但ALB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普通结石性胆囊炎,手术切除胆囊后肝功能可迅速好转;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炎性程度与并发的肝功能损害呈正相关,因此,这类病人应尽早手术同时进行保肝、消炎相关治疗.
作者:王霏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住院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以及对其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象为2010-2012年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家长79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统计分析,针对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干预.结果 入院时焦虑、恐慌、不信任、纵容患儿情况的得分高于经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后的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心理状态普遍较为紧张,经过心理干预后大多可以得到明显缓解.
作者:崔纳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结合中药针灸方法治疗癔病性眼病在临床中的疗效.方法 选本院临床收治的10例癔病性眼病患者采用心理干预结合中药针灸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结果 癔病性眼病通过心理干预结合中医中药针灸治疗后视力显著提高,视力恢复正常.结论 心理干预对于癔病是有效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同时结合中药疏肝理气、解郁通络、针灸暗示治疗癔病性眼病在临床中取得一定疗效.
作者:刘鑫;赵笛;庄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研究.方法 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接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患者89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4例,采用常规内科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45例,在常规内科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焦虑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治疗效果,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护理意义.
作者:杨红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概述人体标本的三维重建和可视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国内外文献的检索,对人体标本的三维重建和可视化技术及方法步骤,进行分析、归纳、概括.结果 人体标本的三维重建和可视化技术在我国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结论随着人体标本的三维重建和可视化技术与现代高科技技术的紧密结合,前景广阔.
作者:侯鹏高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院前急救救护车空返现状,采取对策降低救护车空返率,减少院前医疗资源浪费.方法 收集统计及分析我院急救车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接受120调度出诊的病例及其中救护车空返的病例情况.结果 120调配救护车出诊534车次,其中空返265车次,总空返率为49.63%.造成救护车空返的原因有:病人转院就医、患者拒绝回院、未找到患者等.结论 根据现状分析,采取相应对策,对降低救护车空返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爱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合并氨磺必利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和B组40例.A组采用阿立哌唑合并氨磺必利治疗,B组采用氨磺必利单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治疗后第4、8、12周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并在治疗后第4、8、12周进行常规化验检查以及泌乳素水平测查.结果 经PANSS评定,两组治疗后在4周、8周、12周均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别(P<0.01).两组间的临床总体疗效在统计学上也有显著性差别(P<0.05),TESS量表评定,A组治疗后体重增加显著低于B组(P<0.05),化验显示A组的泌乳素水平在治疗后第4、8、12周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阿立哌唑合并氨磺必利在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方面疗效优于单用氨磺必利,且副反应小,尤其能够降低泌乳素水平,安全性高.
作者:王小丽;谢筠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