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入选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肝胆外科住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500例,所有患者均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分析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并寻找对策.结果 150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没有1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占0.7%),其中出现术后胆漏4例(占36.4%);残留结石4例(占36.4%),术后感染3例(占27.2%).11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中,由于医源性引起4例(占36.4%);患者自身胆囊解剖结构变异4例(占36.4%);合并其他内科学疾病的患者3例(占27.2%).结论 术中明确胆囊解剖结构,熟练的手术技巧、规范的操作可以显著地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熊正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消毒供应室人员在工作中发生的职业暴露情况,探讨预防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问卷调查方式,对本医院消毒供应室90名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了调查,制订防范措施.结果 本院消毒供应室90名工作人员中在3年时间内有66名发生过职业暴露,占73.3%,在职业暴露的工作人员中护士12名,工人20名,护生34名,职业暴露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经追踪随访,均未发现有严重损害及感染性疾病.结论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大,暴露率高,通过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从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落实标准防护措施,可以达到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的目的.
作者:吴少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当危重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呼吸支持是挽救急、危重患者生命关键的手段之一,因而,呼吸机在临床救治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器械.目前,呼吸机已广泛应用于急救、麻醉、ICU和呼吸治疗等领域,挽救无数患者的生命.随着呼吸机广泛应用,其并发症也不容忽视;主要并发症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低氧血症、心律失常、通气过度、消化道出血、心输出量降低、神经肌肉麻痹、氧中毒等.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常见并发症之一;所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48h以后,和(或)拔管48h以内发生的肺部感染[1],属难治性肺炎,目前尚缺乏快速理想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治疗主要依赖于经验用药.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和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该疾病的诊治水平.
作者:梁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解决急诊老年患者术前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使其在术前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促进手术成功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100例急诊老年患者的术前心理健康状况,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急诊老年患者术前焦虑的主要原因再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从100例急诊老年患者中有92例急诊老年患者因不同原因处于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结论 分析急诊老年手术患者产生术前焦虑心理的主要原因,实行有效的术前心理护理,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聪贤;陈翠珍;符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孕妇痉挛性腹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孕妇痉挛性腹痛病例共1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观察组以静滴间苯三酚120mg.对照组静滴山莨菪碱10mg.观察止痛效果、复发率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治疗孕妇痉挛性腹痛疗效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力川;陈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课后不同练习时间安排对护理技能考核成绩的影响.方法 以三年制护理专科班学生为研究对象,2008级护生为计划型组采取技能考核前集中练习方法,2009级护生为自主+计划型组、2010级护生为自主型组,采取分散练习方法.统一在其第四学期末采用考教分离方法考核护生护理技能.结果 口腔护理、生命体征测量的考核成绩自主型组高,导尿术、单侧鼻导管给氧、皮试液配制的考核成绩自主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铺床、穿脱隔离衣、周围静脉输液、肌内注射等4项操作考核成绩无差异.结论 根据各项操作的具体特点,合理安排课后练习时间,有助于护生护理技能的提高.
作者:钱立晶;余江萍;金晶;汪钢;黄安莉;杨庆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岀血(IH)患者的血糖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6例IH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患者入院时,测定其出血量,并用GCS评分评估其病情.同时检测患者IH发生时及发生后每天的血糖含量.根据测定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四组.应用NIHSS及MRS评分评价患者入院时及随访4周后的脑损伤程度.结果 各组GCS评分、出血量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随访4周后各组NIHSS与MRS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Ⅳ组NIHSS与MR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IH发生后,患者的血糖水平不能准确地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但能反映其预后转归的状况.
作者:余海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具有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及术后恢复快的特点,逐渐成为治疗肾脏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重要手段.mPCNL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不同,具有特殊的专科护理特点,现将我科2008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共收治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18例的临床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婕;任健云;薛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地塞米松和醋酸氢化可的松片作为长效糖皮质激素,常用于神经外科垂体瘤围术期患者的激素替代治疗,也常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但本身却可引起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现报告地塞米松和醋酸氢化可的松片致过敏的1例患者,以期引起同行重视,避免或减少因地塞米松和醋酸氢化可的松片过敏导致的严重后果.
作者:张丽;沈璐;徐佩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复方檗龙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依利特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0.6%磷酸二氢钾-0.3%十二烷基磺酸钠(100:100:1:1),流速:1.0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为345nm.结果 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21.2~318.0ng/ml;Y=3510000X-15900,r2=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59%,RSD:0.34%.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檗龙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利培酮的血药浓度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副反应的相关性及其对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以8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监测患者血药浓度、血糖(Glu)、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同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疗效,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较,在第2、4、8周末PANSS的减分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但第4周末与第8周末的减分率无明显差异(P>0.05);利培酮与9-羟利培酮血药浓度与TESS评分呈正相关(r>0.50,P<0.05),随着血药浓度的增加,血糖、血脂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 随着利培酮和9-羟利培酮血药浓度的升高,疗效不一定增加,但副反应的可能性增加,同时会对血糖、血脂产生影响.
作者:陈冰容;刘磊;陈怡华;薛丽;张文蔚;蒋廷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合并氨磺必利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和B组40例.A组采用阿立哌唑合并氨磺必利治疗,B组采用氨磺必利单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治疗后第4、8、12周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并在治疗后第4、8、12周进行常规化验检查以及泌乳素水平测查.结果 经PANSS评定,两组治疗后在4周、8周、12周均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别(P<0.01).两组间的临床总体疗效在统计学上也有显著性差别(P<0.05),TESS量表评定,A组治疗后体重增加显著低于B组(P<0.05),化验显示A组的泌乳素水平在治疗后第4、8、12周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阿立哌唑合并氨磺必利在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方面疗效优于单用氨磺必利,且副反应小,尤其能够降低泌乳素水平,安全性高.
作者:王小丽;谢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注射位置局部肌肉运动对减轻静脉注射氯化钾引起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11月在我科住院患者需要输注氯化钾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选用10%葡萄糖500ml+10%氯化钾15ml,恒定输液滴速50gtt/min,注射部位均为手背,每次输液更换血管,所有病例均为同一人穿刺.观察组输注氯化钾共181例次,在静脉穿刺成功后,穿刺部位开始疼痛时,开始指导其有效的掌、指关节屈伸等运动至液体输完.对照组输液次数共150例次,输液过程中出现穿刺部位疼痛时给予心理安慰.由同一人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两种输注方法局部疼痛的差别.结果 按疼痛数字评分法,观察组输注181例次,0分157例次,1~3分16例次,4~6分8例次,7~9分0例次,10分0例次.对照组输注150例次,0分62例次,1~3分42例次,4~6分30例次,7~9分16例次,10分0例次.观察组疼痛减轻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过指导患者输注氯化钾时适当行掌、指关节屈伸等运动,可促进血流速度,减少局部钾离子及细胞外钾离子浓度,并转移患者注意力,从而缓解疼痛.
作者:李玉梅;董晓敏;胡焕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合成6-氨基苯并噻唑环类衍生物.方法以2-氨基-5-硝基苯硫醇为原料,通过环化、氨解、酰基化和硝基还原反应完成反应路线.结果 合成了五个新型的6-氨基苯并噻唑环类衍生物,其结构经过1H-NMR表征.结论探索的反应路线方法可靠,操作简便.
作者:王鑫;顾为;李莉;聂爱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加温冲洗液在膀胱冲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2例留置导尿管并需要膀胱冲洗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将室温温度的呋喃西林溶液500ml,通过一次性输液器连接导尿管,速度由输液泵控制,一天两次各冲洗一小时.实验组:冲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但冲洗过程中使用输液加温器控制冲洗液的温度在33~36℃.观察两组患者膀胱痉挛及尿路感染情况.结果 实验组膀胱痉挛发生率、尿路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输液恒温器能有效保证膀胱冲洗液的温度,减少了对膀胱的刺激,保证了膀胱冲洗的有效执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殷琼花;杨小辉;王玉宇;陈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气囊气管导管代替肛管在大便失禁或腹泻的危重患者中预防肛周皮肤损伤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100例大便失禁或腹泻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气囊气管导管接胸腔闭式引流瓶持续负压引流稀便法,对2种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实验组护理方法的有效率为82%,对照组护理方法的有效率为64%,实验组与对照组大便失禁或腹泻的危重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的预防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护理工作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管导管接负压引流瓶引流稀便法,能有效预防大便失禁或腹泻的危重患者肛周皮肤损伤,减少护理工作量,减轻病人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微光;张杰芹;韦洁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术前联合能量多普勒超声(power Doppler imaging,PDI)检测血流信号及CD34检测微血管密度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30名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用PDI检测乳腺癌肿块内血流信号,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乳腺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研究乳腺癌肿瘤内血流信号及微血管密度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30名患者中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即LN+组13例,无腋窝淋巴结转移即LN-组17例.LN+组肿块内血流信号较LN-组明显丰富(P<0.05);LN+组CD34标记的血管计数较LN-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 术前对乳腺癌患者行PDI与MVD的联合检测,能很好评估乳腺癌血管生成,且可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刘洋;林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MMP-3和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实验组,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进行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基线、治疗后2W和治疗后4W测量牙周指标和龈沟液中MMP-3和TIMP-1水平.结果 基线、治疗后2W和治疗后4W实验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I)、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和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等牙周指数和GCF的MMP-3和TIM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3个时间节点之间的牙周指标和GCF的MMP-3和TIMP-1水平均低于基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能够改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状况,降低龈沟液中MMP-3和TIMP-1水平.
作者:李娟;李古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护理组和对照组各60例,护理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处理、术中处理、术后护理等方面),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状况.结果 经分析对比得知,护理组患者非常满意47例,满意11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为58例(96.7%),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手术治疗患者给予相关舒适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治疗,消除手术患者的紧张不良情绪,对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及预后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石世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机在心脏呼吸骤停时对心肺复苏的成功的影响.方法 将50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心肺复苏机组运用心肺复苏机对急诊心脏呼吸骤停患者运用标准心肺复苏.对照组采用普通徒手心肺复苏.两组使用复苏药物及电击除颤等抢救措施应用相同.监测体温、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心电、动脉血气分析情况.结果 心肺复苏机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和24小时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心肺复苏机组的经皮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则明显短于后者(P<0.01).结论 心肺复苏机在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提高自主循环率,改善患者生存机会等方面明显优于徒手胸外心脏按压.
作者:李秀娟;徐月娥;李自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