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证型与血清C-反应蛋白及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的研究

刘学花;卢建荣;李玲;田卓民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 中医证型, C-反应蛋白,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摘要:目的: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医证型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的变化规律,探索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方法选择CAP患者104例,依据《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将CAP分为实证类(风热袭肺证、外寒内热证、痰热壅肺证、痰湿壅肺证)、正虚邪恋类(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危重变证类(热陷心包证、邪陷正脱证)3类8个证候。以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健康对照者。检测各受试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 d、7 d血清CRP及MBL水平。结果104例CAP患者中证型实证类居多(占63.5%),正虚邪恋类次之(占19.2%),危重变证类占17.3%。CAP各中医证型血清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者,且随时间变化及不同中医证型而存在差异。随治疗时间延长CAP各中医证型血清CRP水平均呈下降趋势,风热袭肺、外寒内热证型治疗后7 d已降至正常(mg/L:13.51±11.48、7.07±1.84比6.96±2.19,均P>0.05);肺脾气虚、气阴两虚证型血清CRP水平较高,但下降速度较快,治疗后7 d时接近正常,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25.25±25.90、18.17±23.19比6.96±2.19,均P<0.05);痰热壅肺、痰湿壅肺证型血清CRP水平虽有下降,治疗后7 d时仍保持较高水平(51.70±27.33、49.28±30.57);热陷心包、邪陷正脱证型血清CRP水平无下降趋势。风热袭肺、外寒内热、痰热壅肺、痰湿壅肺、肺脾气虚及气阴两虚证型患者血清MBL水平高于健康对照者;热陷心包、邪陷正脱证型血清MBL水平低于其他证型,随治疗时间延长保持较低水平。结论血清CRP可作为判断CAP中医证型参考指标;低血清MBL提示CAP中医证型较重,预后不良。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相关文献
  • 本刊对标注染色方法及放大倍数的有关要求

    本刊从2012年1期起,凡文章内及图片说明中标注的染色方法及放大倍数,均使用“低倍放大”、“中倍放大”或“高倍放大”表示。图片放大倍数低于200倍为低倍,等于200倍为中倍,大于200倍为高倍,例如“HE ×40”将标注为“HE 低倍放大”,不再标注具体放大倍数。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在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救治中的应用

    毒鼠强的化学名为四亚甲基二砜四胺(TET)。TET为白色粉末,无味,具有神经毒性,进入人畜体内后不需要代谢即发生中毒[1],可引起严重的中毒症状,病死率高,为剧毒类杀鼠剂,在我国已被禁用。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情况较为普遍,由此导致的意外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大部分儿童中毒是由于误服含有TET的食物而引起,其中毒机制为TET能迅速阻断体内γ-氨基丁酸(GABA)受体,该受体具有强、且广泛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1-3],一旦该受体被阻断,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将减弱,呈现过度兴奋状态,甚至出现惊厥。口服中毒后毒物被迅速吸收入血,一般在几分钟到半小时内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持续性抽搐,使用镇静剂效果差,重度中毒者可因持续性强直抽搐而引起呼吸肌麻痹,导致急性呼吸衰竭(呼衰)而死亡[4]。迄今为止,TET尚无肯定的特效解毒剂[5-7]。

    作者:郭浩;何亚梅;王文娟;刘兴霞;韩晓红;田静;郜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本刊对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要求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基本参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执行。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必请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可以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如西文加“,et al”,日文加“,他”)。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为联机文献必须著录的项目。书籍出版项中的出版地(者)有多个时,只著录第一出版地(者)。出版项中的期刊名称,中文期刊用全称;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码。著录格式示例如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本刊对运用统计学方法的有关要求

    1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5例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为临床常见的血管性疾病,DVT在过去20年中增加了10倍,已经成为排在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造成人类死亡的第三大疾病,美国参议院已经将每年3月定为“深静脉血栓警示月”。下肢近端血栓是肺血栓栓塞栓子的主要来源[1],51%~71%DVT患者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肺栓塞(PE),危及患者生命,且会导致高达70%以上的患者出现血栓后综合征(PTS),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近年来,下腔静脉滤器(IVCF)植入及经预置静脉溶栓导管直接溶栓(CDT)等方法在急性DVT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联合应用既能避免近期PE导致患者死亡,又能减轻远期PTS的发生,给更多患者带来了福音。本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对收治住院的55例急性DVT患者分别采用IVCF植入联合导管直接溶栓方法和IVCF植入联合全身溶栓治疗并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邓为民;侯雨生;杨景明;高杰;赵作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DNA免疫吸附联合药物治疗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DNA免疫吸附联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32例重度活动期SLE患者,采用DNA免疫吸附联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免疫吸附治疗共3次,每次2.5 h,间隔24~48 h进行随后的2次免疫吸附。治疗前及吸附治疗结束2周后观察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评分、健康状况评价指标〔生理功能(PF)和精神健康(MH)评分〕、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的变化;并检测抗双链DNA抗体(dsDNA)、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和C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变化。结果联合用药治疗2周后,患者SLEDAI评分、BUN、SCr、dsDNA、IgA、IgG、IgM、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SLEDAI评分(分):14.38±3.85比15.69±1.40,BUN (mmol/L):11.22±4.78比16.31±7.90,SCr(μmol/L):127.02±38.17比167.25±45.63,dsDNA(U/L):1.36±0.12比1.43±0.18,IgA(g/L):2.41±0.73比2.59±0.86,IgG(g/L):16.82±4.83比21.01±4.84,IgM(g/L):1.64±0.45比1.75±0.58,hs-CRP(mg/L):14.41±2.20比14.94±2.60,P<0.05或P<0.01〕;PF评分、MH评分、C3均升高〔PF评分(分):71.19±17.53比56.66±22.41,MH评分(分):74.01±15.72比61.50±17.98,C3(g/L):0.56±0.09比0.52±0.10,均P<0.05〕;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免疫吸附联合药物治疗重度活动期SLE近期疗效显著,能降低dsDNA、IgA、IgG、IgM、hs-CRP水平,升高补体C3水平。

    作者:吴潮清;熊礼佳;贺红光;刘芸芳;李瑾瑜;王浩宇;唐盛;叶琨;彭小梅;黄玲;唐业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定临床应用新进展

    右美托咪定为美托咪定的右旋异构体,属咪唑类的衍生物,是近年来应用很广的一种新的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术前给药具有镇静、抗焦虑、抗交感以及减弱应激等多重作用,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减少躁动和谵妄的发生;在围手术期辅助麻醉方面亦具有广泛用途,能够有效减轻气管插管期间所引起的心率加快、血压增高等血流动力学紊乱,并减少麻醉药物、阿片类药物的剂量,降低术后疼痛反应,提高患者在围手术麻醉期的舒适度,缓解患者的各种不良应激。但右美托咪定显著的并发症是心动过缓,在使用时需要给予严密监测。右美托咪定的给药途径也非常广泛,例如口服、滴鼻、肌肉注射等。现就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及相关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作者:杨晓旭;王云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水蛭对脑动脉硬化症患者血小板活化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水蛭对脑动脉硬化症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2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两组均采用降血压、降血糖加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水蛭胶囊0.75 g,每天3次;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于治疗开始前和治疗结束次日检测两组中医临床表现积分、血小板膜糖蛋白半胱天冬酶原活化复合物-1(PAC-1)、P-选择素(CD62P)阳性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头痛、头晕、头胀、多寐善忘、唇甲紫暗、舌下脉络青紫等临床表现积分、PAC-1、CD62P阳性率、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临床表现积分、PAC-1阳性率、CD62P阳性率、低切黏度、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HC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以观察组治疗后降低更显著〔头痛(分):0.75±0.69比1.23±0.92,头晕(分):0.96±0.78比1.54±1.24,头胀(分):0.65±0.59比1.48±1.17,多寐善忘(分):0.77±0.72比1.69±1.14,唇甲紫暗(分):0.83±0.81比1.32±0.79,舌下脉络青紫(分):0.84±0.67比1.20±0.74,PAC-1:(10.31±4.57)%比(15.13±6.27)%,CD62P:(11.39±5.24)%比(16.40±7.91)%,低切黏度(mPa?s):7.52±3.37比8.97±3.50,高切黏度(mPa?s):4.35±1.12比5.58±1.19,血浆黏度(mPa?s):1.54±0.35比1.88±0.42,HCT:0.43±0.09比0.49±0.10,均P<0.05〕。随访治疗过程中未见水蛭有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水蛭有助于降低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程度,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是一种治疗脑动脉硬化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作者:闻绍云;陈秋月;张丹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脓毒症患者血浆B型尿钠肽和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B型尿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入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75例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严重脓毒症组(34例)和脓毒性休克组(41例),按预后分为存活组(32例)和死亡组(43例)。患者入院24 h内进行心电图检查;比较各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器官功能不全标志物BNP、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水平的变化。结果脓毒性休克组BNP、cTnI、乳酸、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均较严重脓毒症组明显升高〔BNP(μg/L):1.90(1.08,2.79)比0.41(0.31,0.75),cTnI(μg/L):1.15(0.92,1.28)比0.58(0.40,0.79),乳酸(mmol/L):6.63±3.72比3.28±1.66,APACHEⅡ评分(分):26.00(24.00,28.00)比21.50(20.00,29.25),病死率:70.73%比41.18%,P<0.05或P<0.01〕,死亡组性别、年龄、BNP、乳酸、cTnI和APACHEⅡ评分都高于存活组〔男性(例):30比13,年龄(岁):66.49±14.97比58.19±17.05,BNP:1.60(0.62,2.51)比0.57(0.37,1.79),乳酸:4.10(3.00,9.00)比3.10(2.13,4.18),cTnI:1.02±0.49比0.62±0.37,APACHEⅡ评分:28.00(25.00,30.00)比21.00(20.00,25.75),P<0.05或P<0.01〕,而不同疾病严重程度和不同预后患者CK、CK-M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诊心电图检查无特异性变化。结论脓毒症患者BNP和cTnI升高提示出现心肌损伤和较差的预后。检测BNP和cTnI可能有助于早期识别脓毒症心功能不全的高危患者并有助于预后的评估。

    作者:马光;洪广亮;赵光举;李萌芳;吴斌;支绍册;卢中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本刊对来稿的一般要求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导向性。要求资料真实、可靠,数据准确,必要时应进行统计学处理;文字精炼,层次清楚;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清晰。应特别注意对研究过程和方法陈述的严谨性、逻辑关系的严密性、文字表述的流畅性。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证型与血清C-反应蛋白及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的研究

    目的: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医证型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的变化规律,探索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方法选择CAP患者104例,依据《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将CAP分为实证类(风热袭肺证、外寒内热证、痰热壅肺证、痰湿壅肺证)、正虚邪恋类(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危重变证类(热陷心包证、邪陷正脱证)3类8个证候。以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健康对照者。检测各受试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 d、7 d血清CRP及MBL水平。结果104例CAP患者中证型实证类居多(占63.5%),正虚邪恋类次之(占19.2%),危重变证类占17.3%。CAP各中医证型血清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者,且随时间变化及不同中医证型而存在差异。随治疗时间延长CAP各中医证型血清CRP水平均呈下降趋势,风热袭肺、外寒内热证型治疗后7 d已降至正常(mg/L:13.51±11.48、7.07±1.84比6.96±2.19,均P>0.05);肺脾气虚、气阴两虚证型血清CRP水平较高,但下降速度较快,治疗后7 d时接近正常,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25.25±25.90、18.17±23.19比6.96±2.19,均P<0.05);痰热壅肺、痰湿壅肺证型血清CRP水平虽有下降,治疗后7 d时仍保持较高水平(51.70±27.33、49.28±30.57);热陷心包、邪陷正脱证型血清CRP水平无下降趋势。风热袭肺、外寒内热、痰热壅肺、痰湿壅肺、肺脾气虚及气阴两虚证型患者血清MBL水平高于健康对照者;热陷心包、邪陷正脱证型血清MBL水平低于其他证型,随治疗时间延长保持较低水平。结论血清CRP可作为判断CAP中医证型参考指标;低血清MBL提示CAP中医证型较重,预后不良。

    作者:刘学花;卢建荣;李玲;田卓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本刊对论文中实验动物描述的有关要求

    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到实验动物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品种、品系描述清楚;②强调来源;③遗传背景;④微生物学质量;⑤明确体质量;⑥明确等级;⑦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⑧明确性别;⑨有无质量合格证明;10有对饲养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湿度要求);11所有动物数量准确;12详细描述动物的状况;13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4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肠保护治疗进展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机体遭受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休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等损害24 h后,同时或顺序出现2个或者2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并达到各器官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于24 h内出现者应视为复苏失败)[1];临床上大多数MODS患者初均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且SIRS持续时间越长,程度越重,MODS的发生率越高,MODS是SIRS发展的严重阶段,是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陈新河;肖奇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内毒素血症急性肝损伤的特点及致病机制

    内毒素即细菌脂多糖(LPS),广泛存在于革兰阴性(G-)菌、螺旋体、立克次体等微生物细胞壁中,病原菌裂解后LPS释放入血,超过了肝脏的清除和解毒能力,形成内毒素血症。肝脏作为清除内毒素的场所,同时也是内毒素血症、休克过程中易损器官之一。过去几十年的研究已经证实,肠道内毒素是肝损伤中重要的因子,而内毒素血症时急性肝损伤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就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齐海宇;肖红丽;阴赪宏;王宝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症海蜇蜇伤救治42例临床观察

    本院近3年共救治重症海蜇蜇伤患者42例,除4例死亡外,均救治成功。现就其救治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入选标准:纳入观察患者均为海蜇蜇伤的重症病例,所有患者被蜇后除了皮肤的“海蜇皮炎”局部症状外,还伴有发热、畏寒或寒战、白细胞计数(WBC)或中性粒细胞比例(N)增高等全身症状,或伴有心功能衰竭(心衰)、肾功能衰竭(肾衰)、休克等严重威胁生命的临床综合征。单纯海蜇皮炎无全身症状或器官功能衰竭者不列入本组。

    作者:王兵;鞠衍馨;董桂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临床医学综合类期刊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综合评价总分前10位排序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2年度领跑者5000(F5000)论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于2008年和2011年连续两届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300种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展了“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5000(F5000)”项目,针对2007年至2012年300种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采取定量分析遴选和同行评议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选取了具学术水平的论文作为F5000论文。《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共10篇文章被评为2012年度F5000论文。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肾损伤是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损伤[1],其中绝大部分为闭合性损伤[2-3],闭合性肾损伤发生率已经占腹部器官损伤的10%[4]。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证明,闭合性肾损伤应以保守治疗为主[5-7],但迄今为止尚未达成统一的标准。本研究将对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陈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本刊对图表的要求

    作者投稿时,原稿中若有图表,每幅图表应紧随文字叙述之后排。每幅图表应冠有准确的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图不宜过大,大宽度半栏图不超过7.5 cm,通栏图不超过17.0 cm,高宽比例以5:7为宜。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方向及作者姓名。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若使用其他刊物的原图表,应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表的书面材料。电子版投稿中图片建议采用JPG格式。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丙泊酚及醒脑静预处理对大鼠离体脑片不同性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醒脑静注射液对大鼠离体脑片不同性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出生7 d的SD乳鼠脑皮质制备离体脑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判断脑片活性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谷氨酸(Glu)损伤组(B组)、过氧化氢(H2O2)损伤组(C组)、丙泊酚预处理Glu损伤组(D组)、醒脑静注射液预处理Glu损伤组(E组)、丙泊酚预处理H2O2损伤组(F组)、醒脑静预处理H2O2损伤组(G组)7组,每组12片。D、E、F、G组于培养3 d时进行药物预处理24 h(丙泊酚浓度为20 mg/L,醒脑静注射液浓度为10μg/mL);脑片成功培养至4 d时用1 mmol/L Glu或0.1 mmol/L H2O2复制损伤模型,损伤后30 min所有组转入正常培养液中孵育至7 d。A组不予任何处理。观察脑组织及细胞形态学变化,尼氏体染色计数尼氏小体,碘化丙啶-吖啶橙(PI-AO)双染观察各组脑片细胞的红绿染色比例,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①脑片形态学观察:3d肉眼可见脑片轻度水肿,3~5d水肿逐渐消失,6d镜下可见大量典型的神经细胞及少量胶质细胞;7 d细胞生长达到顶点,之后凋亡逐渐占据主导。②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A组神经元呈多边或梭形;B组及C组细胞数量较A组明显减少;D、E、F、G组神经元数量介于A组与B、C组之间,且组间存在差异。③尼氏体染色:A组尼氏小体清晰可见;B、C组染色后尼氏小体阳性细胞数较A组明显减少(个/HP:8.8±2.5、10.3±2.5比28.9±5.1,均P<0.05);D组、E组尼氏小体阳性细胞数较B组明显增多,且以D组增多更显著(21.5±4.7比13.4±3.1,P<0.05);F组、G组较C组明显增多,且以F组增加更显著(23.9±1.9比19.2±4.1,P<0.05)。④PI-AO双染:A组细胞几乎全部呈现胞核绿色荧光;B组、C组大量神经元出现两种荧光,轮廊不清;D组、E组细胞胞质红染比例较B组有所减少,D组下降更为明显;F组、G组细胞胞质红染比例较C组有所减少,以F组更为明显。⑤细胞凋亡率:B组、C组凋亡率均较A组升高〔(22.00±0.64)%、(21.28±1.44)%比(8.57±0.67)%,P<0.05〕;D组、E组细胞凋亡率较B组明显降低,且以D组降低更显著〔(11.94±0.57)%比(18.17±0.65)%,P<0.05〕;F组、G组较C组明显降低,且以F组降低更显著〔(10.54±1.24)%比(13.12±0.13)%,P<0.05〕。结论丙泊酚和醒脑静注射液对大鼠离体脑片的Glu和H2O2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且对于同一种损伤,丙泊酚的脑保护作用较醒脑静注射液强。

    作者:刘曼莉;王迪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