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蒋春玲;张华;马晓瑞
目的 射频消融结合宫腔造影治疗子宫腔病变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本组73例子宫腔病变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对临床怀疑子宫腔病变的患者行宫腔声学造影,明确子宫腔内肿块的具体部位(包括其蒂部或基底附着部位)、内膜厚度、轮廓边界,为行射频消融治疗提供准确依据,减少手术操作时间,减少出血量.分别在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再次宫腔造影追踪病变情况.结果 本组73例病例,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行宫腔造影复查,提示病变缩小或消失.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腔内病变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结合宫腔声学造影可以准确选择靶区,减少手术操作时间,减少出血量以及客观评价疗效.
作者:廖建梅;杨舒萍;陆志红;吴淑芬;沈小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成人护理专业生理学教育环境现状,为生理学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世界医学教育环境测量工具对126名成人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生理学教育测量总分为(162.21±8.49)分,5个维度得分分别是(39.69±4.14)分、(35.60±3.81)分、(25.64±3.67)分、(39.68±5.23)分、(21.60±3.01)分.结论 成人护理专业生理学教育环境总体很好,其中学生对学习的知觉得分率高,学生对社交自我知觉得分率低.
作者:边慧;边燕;杨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合并脑外伤骨折及单纯骨折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为临床骨折愈合的细胞因子疗法寻求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单纯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25例,合并脑外伤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25例,分别于伤后3天和10天抽取静脉血ELISA测定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含量.结果 (1)单纯骨折后3天、10天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含量分别为(71.26±25.42)pg/ml和(151.21±21.01)pg/ml,P<0.05;合并脑外伤骨后3天、10天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分别为(121.68±20.01)pg/ml和(200.61±26.34)pg/ml,P<0.05;第3天单纯骨折组与合并脑外伤组比较P<0.05.第10天单纯骨折组与合并脑外伤组比较P<0.05.(2)单纯骨折后3天、10天血清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含量分别为(187.23±61.41)pg/ml和(323.51±99.21)pg/ml,P<0.05.合并脑外伤后3天、10天血清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含量分别为(257.53±72.42)pg/ml和(500.09±64.65)pg/ml,P<0.05;第3天单纯骨折组与合并脑外伤组比较P<0.05.第10天单纯骨折组与合并脑外伤组P<0.05.结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骨折后持续升高,在骨折愈合中发挥重要作用;脑外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含量显著升高,是脑外伤后加速骨折愈合的因子之一.
作者:马庆宏;邱昊;周信;孙福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为探讨治疗老年患者便秘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65岁以上的老年便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吴茱萸热敷配合腹部穴位按摩进行治疗,疗程为2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吴茱萸热敷配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老年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经济实用,安全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周群英;刘玉蓉;陈杏杏;黄小芳;谢桂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将内窥镜应用于对胃肠道息肉摘除术的治疗并加强临床护理,观察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方法 取我院接收的118例内窥镜下行胃肠道息肉摘除手术患者,加强手术全程的护理,观察患者疗效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215粒(100%)息肉均全部摘除,未见1例有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30天后复查完全愈合212粒,愈合率达98.6%,未完全愈合3例(1.4%);治疗前后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将内窥镜应用于胃肠道息肉摘除术,并加强手术全程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恒 刊期: 2013年第21期
针对1例有自杀倾向的鼻咽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了解有关疾病知识,同时采用认知疗法和行为训练的心理干预方法,减轻患者心理痛苦,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观察表明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改善其不良心境,促进内心和谐.为心理护理干预在临床中的有效应用提供现实依据.
作者:刘怡;黄小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比较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各35例,用法均为每晚睡前口服10mg,疗程为8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LDL-C、HDL-C的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均轻度上升,其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降低TC、TG、LDL-C的总有效率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为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但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毛文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56个结节的超声特点.结果 本组56个癌结节病理均为乳头状癌.表现为边界模糊者53个结节;内部有微钙化者49个结节;结节内部表现为低回声(等于或低于颈前肌回声)32个结节;结节内血流信号丰富者仅26个结节;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者43个结节.诊断明确46个结节,误诊20个结节,超声检出率为82.1%,误诊率为17.9%.结论 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特征对其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胡玲;王浩;娄可新;王东玮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正常分娩行会阴侧切术不使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240例正常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不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并统计患者切口愈合、切口感染、切口疼痛、产褥病以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 两组切口愈合、切口疼痛程度、切口感染和产褥病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分娩行会阴侧切术不使用抗生素不会对伤口的愈合起到明显的影响,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除存在感染高危因素等特殊情况外,均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作者:宋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提高H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 对患者进行一系列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对H高血压相关知识、规律用药、监测血压、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并发症的防治有了较全面的掌握.结论 加强对H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H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有效的.
作者:朱福妹;张雪芳;郁惠英;李喜妙;赵玉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阿糖胞苷(Ara-C)(IA方案)及柔红霉素(DNR)+Ara-C(DA方案)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的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0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经MICM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该38例患者随机分为IA组(IA方案)和DA组(DA方案),疗程3~7d,观察两组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及有效率.用SPSS 18.0软件包对上述两个组的CR率、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 IA组和DA组的CR率为80.77%、41.67%,有效率为88.46%、50.0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急性髓系自血病的诱导治疗,IDA较DNR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缓解疗效更佳.
作者:丁艳;张晓玲;徐浩;程月新;蔡益鹏;董剑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类别的根充糊剂在临床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来我院口腔门诊进行根管充填治疗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根充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用的根管充填糊剂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反应程度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反应或反应轻微者占97.14%(34/35),优于对照组的85.71%(30/35),经比较有显著差异(χ2=9.32,P<0.05);6个月后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7.14%)优于对照组(88.57%),有显著性差异(χ2=8.01,P<0.05).结论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用于根管充填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反应程度,长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方法 对506份病区归档病历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结果 506例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患者301例,抗菌药物使用率59.5%,使用抗菌药物患者微生物送检率30.9%,抗菌药物单用和二联、三联用药分别占62.1%、29.6%、8.0%.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还存在不合理现象,如联合用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使用档次高、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低等问题,应加强管理,使抗菌药物应用规范、科学.
作者:钱银环;朱坚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儿科临床见习教学是儿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是临床医学生接触儿科临床的起点,是在理论课学习后从学生角色转换为医生角色的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所以临床见习教学显得及其重要.但在我国现有教学背景下,儿科见习教学面临着许多困境,我们只有进行教学改革,灵活采用多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儿科临床见习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合格的医学人才.现本文就儿科临床教学的困境提出相应对策,旨在解决儿科临床见习教学的所面临的困境,加强临床教学的质量.
作者:张丽文;高晓宇;白明辉;亢杨;邓李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采用负压引流的病例,研究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应用于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以及为日后大面积、重度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入我院的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病例8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清创、消毒、换药和引流治疗,观察组在清创、消毒、换药的基础上,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接受治疗至康复后,比较两组的换药频率、创面缩减程度、康复时间等,评估负压引流的疗效.结果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从入院接受治疗开始至康复出院,对照组平均换药次数为(9±1.3),而观察组仅为(3.1±1.8),具有明显差异,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创面缩小度上,对照组缩小(7.4±3.1)%,观察组缩小(10.3±2.3)%,康复时间上,对照组平均用时(32±6.1)天,观察组平均历时(20±5.7)天,对照组与观察组在这些指标上都有明显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病人采用负压引流技术,降低了伤口的感染率、减少换药频率、加快伤口的愈合,有效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朱展标;施能槐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法医病理学是研究与法律有关的伤、残、病、死及死后变化发生发展的一门学科.性窒息死亡是一种意外窒息死亡方式,现今越来越多被报道出来,其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与现今社会各种心理、疾病密切相关.其中吸毒后性窒息死亡比较少见,笔者在工作中遇到与同行们共同学习.
作者:卜文博;梁宇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3年来孕期子宫破裂的病因,临床表现,总结有效诊治方法,并提出预防策略.方法 对本院3年来收治的26例孕期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总分娩人次41403,其中26例孕期子宫破裂.子宫破裂发生率为0.063%.26例子宫破裂患者中,23例为疤痕子宫破裂﹙其中3例系LM术后一年内妊娠﹚,3例为非疤痕破裂.不完全性子宫破裂20例,完全性子宫破裂6例.6例完全性子宫破裂患者初诊至明确诊断时间为4小时至15天不等,6例孕妇均抢救存活,4例行子宫破裂修补术,2例子宫次全切除.新生儿3例存活,3例死胎.结论 孕期子宫破裂的病因以疤痕子宫居首位,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腹腔镜肌瘤剥除术后妊娠.穿透性胎盘植入跃居本组病因第二位,是子宫切除的直接原因.孕期完全性子宫破裂临床表现多样化,重视对孕产妇的腹部体征检查,以及动态的B超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降低剖宫产率,延长LM术后避孕时间,同时加强LM术后孕妇的孕期管理,可有效降低子宫破裂的风险.
作者:宗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在急性脑血检形成早期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寻找降低脑血栓致残率的更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检患者共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并分析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程度总有效率为73.33%,实验组总有效率达到94.44%,各项评分数据上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可以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效地降低,值得在护理实践中使用.
作者:赵艳;梁渝;姚宏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肠道病毒71型IgM(EV71-IgM)抗体对诊断手足口病的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对86例(其中5例重症患儿)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结果 86例血清标本中EV71-IgM抗体检出率为86.1%,5例重症患儿EV71的检出率100%.结论 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灵敏度高,耗时短,成本低,应用范围广,有利于EV71感染的早期诊断.
作者:张建国;蒋春玲;张华;马晓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肺外周型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2例经X或CT诊断为肺外周型肿块,CT引导下穿刺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为阴性且超声检查清晰显像者,采用16G或18G穿刺针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统计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计算穿刺活检阳性率.结果 取材54次,取材成功率94.4%,诊断病理52例,活检阳性率98.1%.结论 对于超声能显示的肺外周型肿块,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临床诊断方法.
作者:杨春林;季秀珍;何英;蒋晓娟;孙春娟;姜倩;张晴;吴晓恬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