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秋明;李忠诚;王贵荣;高渡;宋淑萍
作者:王立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编者按:近日四川救灾前线传来消息,在汶川特大地震受伤的伤员中有气性坏疽的发生.我们从<健康报>上摘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修典荣教授的文章,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修典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刊总编辑王今达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4月8日15点55分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逝世.享年84岁.
作者:《中国中西结合急救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从2004年开始,我院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小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短疗程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6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连用3 d.监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血细胞数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并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全血高、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和C反应蛋白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PaO2、SaO2、全血高、低切黏度及血细胞的变化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8.5±1.5)d比(23.4q±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AECOPD患者对提高疗效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彭毅强;毛艳梅;朱锦琪;陈垣;邱湘玲;蒋洁菡;曾晓媛;陈娟;杨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抗血小板、抗凝、降脂、扩张冠状动脉、降压、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中药复方苏欣康颗粒;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并判定疗效.结果 经2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其中以对心悸、自汗及心肾阳虚的改善显著(P均<0.05).治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36.7%)低于对照组(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复方苏欣康结合常规手段治疗ACS疗效确切,可作为治疗ACS的有效方剂.
作者:付瑜;姜树民;黄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加味五子衍宗颗粒对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记忆功能和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1-2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白细胞线粒体DNA(mtDNA)缺失率的影响.方法 参照目前国际公认的MCI诊断标准,筛选出36例MCI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加味五子衍宗颗粒治疗组(18例)和安慰剂对照组(18例),服药3个月,观察用药前后记忆功能及血清Aβ1-28、SOD、MDA和白细胞mtDNA缺失率的变化.另选2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CI患者治疗前的记忆商明显降低(P<0.01);血清中Aβ1-28、MDA的含量及白细胞mtDNA缺失率明显增高,SOD活性明显降低(P均<0.01).与治疗前比较,加味五子衍宗颗粒治疗组治疗后记忆商明显提高(P<0.01),且较安慰剂对照组治疗前后记忆商的差值亦明显提高(P<0.05);血清Aβ1-28、MDA的含量及白细胞mtDNA缺失率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增高(P均<0.05),且白细胞mtDNA缺失率及血清Aβ1-28的含量较安慰剂对照组亦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加味五子衍宗颗粒能改善MCI患者记忆功能,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改善自由基代谢,减少mtDNA氧化损伤,对延缓MCI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学美;富宏;刘庚信;朱伟;李娌;杨金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胆肠内引流术是胆道再手术中应用较多的手术.天津市南开医院199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各种良、恶性胆道疾病的胆道再手术患者1 689例,其中行胆肠内引流术1 161例,报告如下.
作者:邓为民;崔乃强;李中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伤员发生休克的原因休克可分为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灾区伤员发生的休克大部分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少部分为挤压后发生的感染中毒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
作者:赵晓东;马俊勋;沈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痰浊内阻证和血瘀证之间的内在相关性.方法 用中医四诊调查表收集13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痰浊内阻证和血瘀证患者的临床数据,用统计学方法提取主成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痰浊内阻证(tz)主成分分析获得两个主成分tz1和tz2,其中tz1的贡献率为42.645%,可看作是体现痰浊内阻证痰阻四肢经络方面的指标;tz2贡献率为24.898%,可看作是体现痰浊内阻证痰湿中阻、蒙蔽清窍的指标,有可能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痰浊内阻证的一个特异性指标.对血瘀证(xy)主成分分析获得3个主成分xy1、xy2和xy3,其中xy1贡献率为37.197%,可看作体现血瘀证血液运行不畅、瘀阻脉道、经络不通的指标;xy2的贡献率为21.627%,可看作是体现血瘀证离经之血停积体内、闭阻脉络、肌肤失养的指标;xy3贡献率为13.685%,可看作是体现血瘀证瘀阻脑窍、脑失所养的指标,有可能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瘀证的一个特异性指标.痰浊内阻证tz1与血瘀证xy1和血瘀证xy2呈显著正相关,痰浊内阻证tz2与血瘀证xy1和血瘀证xy3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结论 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中,痰瘀两者密切相关.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痰浊内阻证和血瘀证的主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对于深入挖掘中医证候的内在特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黄小波;李宗信;陈文强;王宁群;王明越;张春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并初步阐明其机制.方法 将1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GBE组.用高胆固醇饲料喂养12周制备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GBE组给予GBE水溶液96 mg·kg-1·d-1灌胃,12周后取主动脉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MSA)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量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结果 电镜下显示,模型组血管内皮细胞存在明显的崩解现象,而GBE组损伤轻微.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主动脉NF-κB活性、血清TNF-α、II-6和sTM水平均显著升高,GBE组也有升高,但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NF-κB活性与TNF-α、IL-6、sTM水平呈显著直线相关,sTM与TNF-α、IL-6呈显著直线相关(P均<0.05).结论 GBE可以通过抑制主动脉中NF-κB的活性、减轻过度的炎症反应而发挥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
作者:廖新学;李欣;马中富;王礼春;杜志民;董吁刚;马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对40例输卵管妊娠者进行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73例患者,年龄18~42岁,经临床及B超检查确诊异位妊娠和部位,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H)<2 000 U/L.将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3例.
作者:金荷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作者:凌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凝血酶对神经元的作用,并筛选凝血酶损伤神经元的小剂量,探讨生地注射液对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培养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将接种于96孔板的神经元培养7 d后分为6组,每组12个孔,依次加入0(对照组)、25、50、75、100和150 kU/L凝血酶,观察凝血酶对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将接种于96孔板的神经元培养7 d后分为12组,每组8个孔,设正常对照组,其余11组分别加入75 kU/L凝血酶作用24 h后,依次加入体积分数为1%、2%、3%、3.5%、4%、4.5%、5%、5.5%、6%、8%、10%的生地注射液.观察各组神经元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来反映神经元数量和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25 kU/L凝血酶组LDH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LDH值随凝血酶剂量增加呈增高趋势,且75、100和150 kU/L凝血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除25 kU/L凝血酶组MTT值升高外,其他组MTT值均显著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综合LDH与MTT值的结果,筛选出凝血酶损伤神经元的小剂量为75 kU/L.在生地注射液干预实验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生地注射液各浓度组LDH值均降低,MTT值均升高,除10%组MTT值外,其余各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光镜和电镜下观察正常对照组和生地注射液各浓度组神经元细胞形态均显示正常;凝血酶各浓度组细胞则有不同程度损伤.结论 生地注射液能够提高凝血酶损伤后神经元存活率、抑制LDH释放,从而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刘爱华;俞晓飞;汪洋;魏江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将5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参附注射液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50 ml(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以及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为85.7%(24/28).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TNF-α均明显下降(P均<0.05),IL-2均明显升高(P均<0.01),治疗组治疗后变化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肺功能均有改善,以治疗组较为明显(P均<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提高AECOPD治疗效果,明显降低AECOPD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含量,升高IL-2含量,改善肺功能.
作者:廖文生;李卫青;陈世伟;胡清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厌氧菌感染:伤员大多有因创伤导致的皮肤破损,极易被环境所污染;加之伤口闭合、清创不彻底、处理延迟、未及时应用抗毒素血清等诸多因素,容易导致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外源性厌氧菌感染.
作者:王立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内毒素(ETx)和内皮素-1(ET-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血瘀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分段随机方法将150例符合血瘀证诊断标准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均分成常规治疗组、肝素治疗组、黄芪治疗组、川芎嗪治疗组、黄芪川芎嗪治疗组;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和4周COPD患者的ETx和ET-1水平,并计算治疗前后两者的相关回归方程.结果 治疗前COPD患者ETx和ET-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4周,COPD患者ETx和ET-1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均<0.01),但ET-1水平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OPD患者治疗前血浆ET-1和ETx相关系数(r)=0.401,治疗后r=0.544,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均<0.01).各治疗组治疗后随时间延长,ETx和ET-1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或P<0.01);治疗后2周黄芪及黄芪川芎嗪治疗组的ETx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治疗后2周和4周川芎嗪及黄芪川芎嗪治疗组ET-1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 ETx可激活血管内皮系统,致COPD患者ET-1分泌增加,直接影响COPD血瘀证的病理生理变化;益气、活血治疗能有效清除血浆ETx,降低血浆ET-1水平,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郑文龙;楼正家;李廷谦;周法根;诸葛丽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高脂喂养兔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内膜增生中的机制,以及赤芍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赤芍高、中、低剂量组.对照组兔喂饲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喂饲高脂饲料(93%普通饲料+2%胆固醇+5%猪油);赤芍组按赤芍提取物不同剂量给药:高剂量组相当于生药3 g·kg-1·d-1,中剂量组相当于生药2 g·kg-1·d-1,低剂量组相当于生药1 g·kg-1·d-1.各组动物喂饲8周后行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制备颈总动脉内膜再狭窄模型.于10周末取各组兔耳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B(Apo-B)水平;取血后活杀动物,取损伤血管做冰冻切片,观察血管内膜增生情况,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分析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CP-1 mRNA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赤芍各剂量组TC、TG、LDL-C、Apo-B均明显降低,HDL-C则明显升高(P<0.05或P<0.01);内膜增生面积、内膜增生/中膜面积比值显著减小,MCP-1 mRNA表达均减少,其中以赤芍高、中剂量组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 赤芍可减轻兔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内膜增生程度,抑制血管壁MCP-1 mRNA表达.
作者:朱慧民;牟华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调节性T细胞(Treg)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与Treg免疫活性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磁珠法分离正常C3H/HeN(TLR4受体野生型)小鼠脾脏CD4+CD25+Treg.采用可溶性抗CD3抗体(1 mg/L)和抗CD28抗体(1 mg/L)辅助活化,观察不同浓度HMGBl(O、10、100、1 000μg/L)刺激不同时间(24、48、72 h)后Treg TLR4表达的时间-效应关系和剂量-效应关系.结果 以100 μg/L浓度的HMGBl刺激,Treg TLR4在24、48和72 h表达水平均明显受抑(P均<0.01),但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剂量HMGB1刺激48 h可诱导Treg TLR4表达水平下调,其中以100 μg/L、1 000 μg/L HMGB1作用时Treg TLR4表达降低尤为明显(P<0.05和P<0.01).结论 HMGB1能显著诱导Treg表达TLR4下调,进而参与调节Treg的免疫活性.
作者:许长涛;姚咏明;李为民;吴瑶;黄立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缺血/再灌注(I/R)损伤性心律失常是心肌I/R损伤的一种表现,临床上以室性心律失常为多见,严重者可诱发致死性室性心动过速(VT)和心室纤颤(VF),是造成患者猝死的重要原因.
作者:杜秋明;李忠诚;王贵荣;高渡;宋淑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