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灌洗治疗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疗效观察

谷惠茹

关键词:猪肺表面活性物质, 气管内灌洗治疗, 胎粪吸入综合征
摘要:目的 分析猪肺表面活性物质(PS)气管内灌洗治疗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102例MAS患儿,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治疗,研究组采用PS气管内灌洗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肺氧合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a/APO2、O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APO2、OI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灌洗治疗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肺氧合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脊柱功能的影响评价

    目的 分析研究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88例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将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以上患者均知晓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评价等指标.结果 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仅为4.54%,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高达18.1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价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给予脊柱骨折患者实施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低,安全性较高,可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正常的生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志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短期疗效比较

    对比分析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短期疗效.随机选取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行开腹手术治疗的3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分别记录并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随访半年,对比两组短期生存率.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短期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短期疗效相当,但腹腔镜手术治疗更加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国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家庭延续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远期血糖控制情况及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家庭延续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远期血糖控制情况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12月入院的110例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住院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采取住院护理+家庭延续性护理进行干预.观察2组近远期血糖控制状况[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评估2组延续性护理干预3月后遵医行为[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和生活质量[2型糖尿病生活质量量表(DMQLS)],并随访1年记录患者再入院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干预3月、1年后,观察组FPG、HbAlc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1年后水平低于干预3月后(P<0.05),对照组干预3月后与干预1年后FPG、HbAlc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3月后,观察组SDSCA评分及遵医性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遵医性差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遵医性一般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3月后,观察组DMQL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4)随访1年,观察组再入院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家庭延续性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近远期血糖控制水平,并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遵医性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钟芝兰;李素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治疗针对急性脑血管偏瘫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2名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的治疗基础上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功能缺损的改善有效率是75.0%,对照组是52.8%;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轻度依赖占比77.8%,对照组占比47.2%;观察组内中度依赖占比19.4%,对照组占比33.3%;观察组重度依赖占比2.8%.对照组占比19.4%;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总体评分结果是(59.8±7.2)分,对照组生活质量总体评分结果是(48.2±8.1)分.对比上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血管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黎海兰;凌畅泉;车革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低剂量128层螺旋CT扫描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低剂量128层螺旋CT扫描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目的选择诊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诊治的肺部良性结节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常规CT与低剂量128层螺旋CT扫描,记录CT特征.所有患者均完成CT扫描,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空泡征、毛刺征、分叶征占比分别为81.0%、92.0%和8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0%、14.0%与21.0%(P<0.05).结果 观察组PP值与BP值分别为(67.44±21.45)ml/100ml.min与(80.49±16.33)ml/100ml.min,对照组分别为(99.38±14.56)ml/100ml.min和(42.54±13.09)ml/100ml.min,观察组螺旋CT扫描参数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低剂量128层螺旋CT扫描在肺癌诊断中有很好的效果,能有效反映病情与病灶特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建锋;白鹏;许思思;李书一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症患者采取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则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并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在前述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并发症患者采取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除了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效果,而且能有效改善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庞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实施人性化康复护理的体会

    目的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微创治疗,并对其实施围手术期人性化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统计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其中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38例患者仅给予围术期常规康复护理并作为A组,同期从2014年9月至今选取3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围术期人性化康复护理命名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B组患者在弃柺独立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及住院恢复时间等指标上均优于A组患者,且5.26%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A组的18.56%,差异较大(P<0.05).结论 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期间,将人性化康复护理与微创治疗相结合,发扬团队协作理念,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极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曾汉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PDCA循环应用于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

    目的 探索研究PDCA循环应用于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90例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碎石效果对比差异不明显,术后两组对比,观察组发热人数少于对照组,尿路感染患者少于对照组,患者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PDCA循环用于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康复护理中能够有效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叶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9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分成瑞替普酶组(48例)和尿激酶组(45例),观察两组2h冠脉血管再通率,90d内溶栓后不良事件,包括患者死亡,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肌再梗死.结果 瑞替普酶组2h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尿激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替普酶组90d内溶栓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尿激酶组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STEMI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基层医院特别是没有开展急诊PCI能力的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胜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TIA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使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凝血功能和不良事件发生比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凝血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能有效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血脂水平,提升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军显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固定术治疗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 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7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固定方式不同将其划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行传统双平面固定术治疗,观察组(40例)行骨折椎垂直应力螺旋螺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椎体骨折的复位情况,其中包括矢状面Cobb角度、水平位移、术后矫正率与椎体高度丢失率等,以及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情况.术后14d,观察组患者术后Cobb角、术后矫正率、水平位移、椎体高度丢失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ASLA脊髓神经功能分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固定效果更为理想,提高术后矫正率,增加内固定系统的稳固性,减少水平位移,降低椎体高度丢失率.

    作者:王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中医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中医针灸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针灸配合手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针灸配合手法治疗,相对于常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华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体重指数与肛周脓肿发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肛周脓肿发病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17年1~8月诊治的57例肛周脓肿患者的病历资料.计算其体重指数(BMI)作为观察组.抽取2017年06月我院体检科健康体检人群1397例的体重指数(BMI)作为对照组.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肛周脓肿患者的体重指数(BMI)与健康人群的体重指数(BMI)分别为24.25±2.95、22.65±2.9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P<0.05).结论 肛周脓肿发生可能与体重指数(BMI)存在一些相关性.

    作者:钟雄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霉酚酸酯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霉酚酸酯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的疗效.方法 将18例活动性狼疮性肾炎患者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霉酚酸酯治疗,疗程12个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6、12个月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常规、肾功能、肝功能、血常规、血糖、血脂、补体C3、血清抗dsDNA、抗ANA抗体变化和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个月后,18例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12个月后两者变化更明显;血清抗dsDNA、抗ANA抗体及补体C3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肾功能、肝功能、血常规无明显变化.少数不良反应均可逆.结论 霉酚酸酯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崔冰;彭贵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椎体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椎体成型术(PVP)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具有明确手术指征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椎体成型术(PVP)+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仅行椎体成型术.观察术后6个月、1年的骨密度(BMD)、疼痛可视量表评分(VAS评分)、腰椎JOA评分以及术后1年再发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BMD、VAS、JOA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1年内骨质疏松性再骨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使用椎体成型术联合唑来治疗,能改善临床症状并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冯学烽;邹伟民;许汉权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布拉氏酵母菌散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8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3个月内再次腹泻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较对照组的80.49%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及腹泻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3个月内再次发生腹泻率为9.76%,与对照组的21.95%比较显著减少(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散辅助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确切,可显著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疗效和减少再次腹泻发生率.

    作者:翁钿梓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选择7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资料,均为本院于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观察组患儿采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氧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P<0.05);观察组相关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出血、腹部鼓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5.56%显著低于对照组与22.22%(P<0.05);观察组患儿氧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经鼻间隙正压通气治疗疗效明显,利于保证治疗成功率,并缩短氧暴露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栩平;王新华;康乐;周洁;胡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闭合性骨折并发张力性水泡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患者骨折后发生张力性水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8例骨折后发生张力性水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应用骨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自身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74.36%,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患者骨折后发生张力性水泡的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自身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田开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后髋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后髋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髋臼骨折后髋关节炎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全髋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术中出血量小于全髋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总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髋臼骨折后髋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军法;付保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和关节清理术修复膝关节软骨缺失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和关节清理术修复膝关节软骨缺失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2例本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膝关节软骨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关节清理术进行治疗,评价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评价指标为治疗有效率、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SS膝关节功能评分、Tegner运动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在不同运动强度下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清理术相比,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在膝关节软骨缺失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松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