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固定术治疗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猛

关键词: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摘要:目的 研究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 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7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固定方式不同将其划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行传统双平面固定术治疗,观察组(40例)行骨折椎垂直应力螺旋螺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椎体骨折的复位情况,其中包括矢状面Cobb角度、水平位移、术后矫正率与椎体高度丢失率等,以及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情况.术后14d,观察组患者术后Cobb角、术后矫正率、水平位移、椎体高度丢失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ASLA脊髓神经功能分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固定效果更为理想,提高术后矫正率,增加内固定系统的稳固性,减少水平位移,降低椎体高度丢失率.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脊柱功能的影响评价

    目的 分析研究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88例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将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以上患者均知晓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评价等指标.结果 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仅为4.54%,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高达18.1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价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给予脊柱骨折患者实施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低,安全性较高,可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正常的生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志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7例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给予他莫昔芬、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生精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精液各项参数指标情况及女方临床妊娠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精液各项参数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参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女方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更为显著,可作为临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方案.

    作者:张明亮;郑小挺;张端军;熊国保;江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TIA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使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凝血功能和不良事件发生比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凝血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能有效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血脂水平,提升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军显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疼痛评分、压痛积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4%,差异明显(P<0.05).结论 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孙斌;周锋涛;赵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高危HPV感染的转归与阴道炎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常见阴道炎症与高危HPV感染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门诊就诊患者进行高危HPV检测同时进行阴道分泌物常规化验105例,常规分成两组,高危HPV感染且阴道分泌物常规无异常50例作为对照组,高危HPV感染且阴道分泌物提示合并阴道炎(包括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或混合感染)55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观察高危HPV感染的转归情况.结果 合并阴道炎患者高危HPV感染的转阴率低于无阴道炎患者高危HPV感染的转阴率,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常见病原体的感染增加高危HPV感染的危险性,影响高危HPV感染的转归,积极治疗阴道炎有助于高危HPV感染的清除.

    作者:王秀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B型钠尿肽与CRP的检验及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B型钠尿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的检验与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AMI患者43例设为研究A组,选取同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为研究B组,另选同期到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者44例为对照组.对比三组BNP和CRP水平.结果 研究A组患者B型钠尿肽水平、CRP水平均显著高于研究B组患者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患者B型钠尿肽水平、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伴心功能Ⅲ~Ⅳ级患者B型钠尿肽、CRP水平均显著高于AMI伴心功能Ⅰ~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诊断AMI及其伴发心功能衰竭的早期预测中,B型钠尿肽、CRP的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梁伟琼;何莲珠;彭俊云;陆国伟;陈群芳;莫毅雄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低位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低位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接治的54例低位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双盲的对照设计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27例,应用传统的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VAS评分、治愈时间等观察指标,并比较两组一次治愈成功率、复发率、肛瘘形成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切口长度为(2.14±0.39)cm,术中出血量为(11.53±4.71)ml,VAS评分为(2.61±0.53)分,治愈时间为(12.25±2.16)d,一次性治愈成功率为96.30%,复发率为3.70%,肛瘘形成率为3.7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低位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小手术切口,降低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治愈时间,增加一次治愈成功率,降低复发率和肛瘘形成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宋防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药物洗脱支架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对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究药物洗脱支架术与冠状动脉搭桥术用于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2015年2月~2016年4月我院心脏外科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患者中选出14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观察组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疗法,对照组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血运重建率35.6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0.60%(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差异不显著,观察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存活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年,再次血运重建率,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患者的治疗中,药物洗脱支架疗法与冠脉搭桥术近远期疗效相差不大,而且前者的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值得推广.

    作者:李继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子宫异常出血进行子宫内膜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析子宫内膜的病理诊断在子宫异常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研究与治疗提供依据,减少漏诊率和误诊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的收治的126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子宫内膜病理活检资料,观察患者子宫内膜病理类型、年龄与其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126例患者中,功能性出血59例,占46.83%;器质性出血43例,占34.13%,其中以宫内膜息肉发生率高,为65.12%(28/43);其余患者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基本正常;经病理检查分析,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集中在40岁以上患者中,所有资料经χ2检验,χ2=15.716,P<0.05,经相关性分析显示,r=2.915,P<0.05,年龄与病变性质呈正相关;子宫肌瘤与流产的诊断参照B超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为100.00%;临床诊断疑为子宫内膜息肉者术前诊断均与病理诊断相符,但有一定的漏诊率,为42.86%;子宫内癌患者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为50.00%;功能性出血诊断符合率为75.64%.结论 对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进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减少漏诊率和误诊率.

    作者:李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对癫痫患者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究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对癫痫患者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74例癫痫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37例予以丙戊酸治疗,观察组37例采用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累及导联数与癫痫放电)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75.68%,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累及导联数与癫痫放电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1%低于对照组40.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患者疗效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梁丙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侵袭性牙周炎应用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侵袭性牙周炎应用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收治的68例(152颗患牙)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应用牙周基础治疗,分析牙齿松动和临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牙周基础治疗后,68例患者牙周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等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且牙齿松动明显好转,无松动牙齿明显增加,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侵袭性牙周炎应用牙周基础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改善牙周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等指标,减少松动牙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临界正畸不同处理措施对牙硬组织变化的研究分析

    目的 分析临界正畸不同处理措施对牙硬组织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治疗的94例临界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各47例.甲组通过拔牙进行治疗,乙组通过非拔牙方式进行治疗,评价两组牙硬组织和满意情况.结果 两组覆颌覆盖、牙齿排列、侧方咬合、中线等评分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573、0.482、0.415、0.042,P=0.568、0.631、0.679、0.967).甲组侧貌评分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3,P=0.000).甲组满意情况略高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4,P=0.557).结论 临界正畸拔牙与不拔牙治疗患者的覆颌覆盖、牙齿排列、侧方咬合、中线等牙硬组织情况间的差异不明显,且患者的满意情况相近,但侧貌上的差异明显,所以,在日后工作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少溥;谢林鹏;鲁金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后髋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后髋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髋臼骨折后髋关节炎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全髋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术中出血量小于全髋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总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髋臼骨折后髋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军法;付保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症患者采取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则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并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在前述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并发症患者采取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除了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效果,而且能有效改善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庞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9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分成瑞替普酶组(48例)和尿激酶组(45例),观察两组2h冠脉血管再通率,90d内溶栓后不良事件,包括患者死亡,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肌再梗死.结果 瑞替普酶组2h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尿激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替普酶组90d内溶栓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尿激酶组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STEMI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基层医院特别是没有开展急诊PCI能力的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胜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巴曲酶、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针灸治疗高龄患者突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巴曲酶、银杏叶提取物及针灸治疗高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选择6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均为2014年12月~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龄突发性耳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巴曲酶、银杏叶提取物联合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时间.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结果 观察组患者耳鸣、呕吐、眩晕等症状改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短(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受损频率听力阈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受损频率听力阈值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龄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巴曲酶、银杏叶提取物及针灸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听力、呕吐、耳鸣等症状,并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闭合性骨折并发张力性水泡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患者骨折后发生张力性水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8例骨折后发生张力性水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应用骨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自身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74.36%,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患者骨折后发生张力性水泡的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自身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田开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治疗针对急性脑血管偏瘫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2名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的治疗基础上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功能缺损的改善有效率是75.0%,对照组是52.8%;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轻度依赖占比77.8%,对照组占比47.2%;观察组内中度依赖占比19.4%,对照组占比33.3%;观察组重度依赖占比2.8%.对照组占比19.4%;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总体评分结果是(59.8±7.2)分,对照组生活质量总体评分结果是(48.2±8.1)分.对比上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血管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黎海兰;凌畅泉;车革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79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不同TOAST病因分型、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不同TOAST病因分型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9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8例设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TOAST病因分型,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OD型占27.85%(22/79)高于对照组的3.85%(3/78),SAO型占13.92%(11/79)低于对照组的29.49%(2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检验表明,吸烟、饮酒、高血脂、高血压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P<0.05).结论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TOAST病因类型中小动脉闭塞占比较小,而其他病因类型占比较大,吸烟、饮酒、高血脂、高血压为发病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蒋玉侠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安全教育和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目的 探讨安全教育和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感染科收治的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加安全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日均基础护理次数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传染科护理中合理地开展安全教育和个体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水平,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刘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