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侵袭性牙周炎应用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研究

王斌

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 牙周, 基础治疗
摘要:目的 探究侵袭性牙周炎应用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收治的68例(152颗患牙)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应用牙周基础治疗,分析牙齿松动和临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牙周基础治疗后,68例患者牙周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等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且牙齿松动明显好转,无松动牙齿明显增加,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侵袭性牙周炎应用牙周基础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改善牙周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等指标,减少松动牙齿,值得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沐舒坦联合多索茶碱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沐舒坦联合多索茶碱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我院诊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沐舒坦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肺功能指标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水平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肺活量、用力呼气量指数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沐舒坦联合多索茶碱治疗能有效减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含量,促进肺功能康复.

    作者:王淑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的介入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给予介入手术治疗的方法 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32例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患者.通过肾动脉造影检查确定狭窄程度,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实施单纯球囊扩张术或支架植入术.观察手术结果 和远期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的血压和血肌酐水平变化.结果 32例患者中,7例实施单纯球囊扩张术,25例实施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手术成功率为100%.患者术后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具有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随访1年时间,患者治愈22例、好转6例、无效4例,共计有效率为87.5%.结论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实施介入手术治疗效果突出,有利于控制血压水平、改善肾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解光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及药物治疗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综合征,以侵蚀性和对称性的关节滑膜炎及多系统受累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外周关节的非特异性炎症,患者的患病关节及周围组织出现进行性破坏,从而使受损关节产生功能障碍.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僵硬、畸形、肿胀、皮下结节等.本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要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其药物治疗进展,希望为今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作者:余志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痔疮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痔疮围手术期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寻求佳的护理模式.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痔疮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生理、环境方面的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心理舒适、生理舒适、环境舒适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护理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的总护理满意率为86.7%%,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痔疮围术期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环境的舒适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改善了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永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腹腔镜与开腹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与开腹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中选取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传统开腹修补术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上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在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上,相较于传统开腹修补术,腹腔镜修补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低、恢复快的优势,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永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手术时长及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72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剥离椎旁肌后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术前及术后3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腰椎功能.观察组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长、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腰椎功能评分(JO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能有效恢复椎体前缘高度,缩短手术用时、术后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

    作者:张海勤;侯海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椎体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椎体成型术(PVP)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具有明确手术指征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椎体成型术(PVP)+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仅行椎体成型术.观察术后6个月、1年的骨密度(BMD)、疼痛可视量表评分(VAS评分)、腰椎JOA评分以及术后1年再发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BMD、VAS、JOA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1年内骨质疏松性再骨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使用椎体成型术联合唑来治疗,能改善临床症状并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冯学烽;邹伟民;许汉权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药物洗脱支架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对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究药物洗脱支架术与冠状动脉搭桥术用于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2015年2月~2016年4月我院心脏外科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患者中选出14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观察组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疗法,对照组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血运重建率35.6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0.60%(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差异不显著,观察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存活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年,再次血运重建率,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患者的治疗中,药物洗脱支架疗法与冠脉搭桥术近远期疗效相差不大,而且前者的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值得推广.

    作者:李继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辅助通气模式在重症胰腺炎合并ARDS中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在重症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中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2015年6~12月我院收治35例SAP并发ARDS患者,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HFOV组18例,SIMV组17例,HFOV组给予HFOV,SIMV组给予SIMV,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aO2、PaCO2、MAP、PaO2/FIO2、淀粉酶及脂肪酶的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住院时间、脱机时间的观察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FOV组PaO2水平显著高于SIM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PaCO2水平、住院时间、脱机时间、淀粉酶及脂肪酶与SIMV组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MAP、PaO2/FIO2水平显著高于SIM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作为一种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治疗SPA并发ARDS上能改善MAP、PaO2/FIO2水平,较SIMV更值得选用.

    作者:欧晓敏;陈楚鹏;卢森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部分肝脏切除术中出血量和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部分肝脏切除术中出血量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部分肝脏切除术患者中,选取56例纳入此研究领域中,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28),双号作为观察组(n=28),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液体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通过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率、24h BUN、Cr、ALT、AP、AST与TBIL等指标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分别为(501±272)ml、(302±156)ml,均低于对照组(875±524)ml、(495±340)ml,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未输血率32.14%,高于对照组3.57%(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24h BUN、Cr、ALT、AP、AST与TBIL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部分肝脏切除患者,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降低输血率,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不会对患者肾功能造成影响,保障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作者:邹志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对癫痫患者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究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对癫痫患者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74例癫痫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37例予以丙戊酸治疗,观察组37例采用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累及导联数与癫痫放电)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75.68%,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累及导联数与癫痫放电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1%低于对照组40.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患者疗效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梁丙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闭合性骨折并发张力性水泡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患者骨折后发生张力性水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8例骨折后发生张力性水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应用骨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自身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74.36%,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患者骨折后发生张力性水泡的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自身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田开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脊柱功能的影响评价

    目的 分析研究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88例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将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以上患者均知晓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评价等指标.结果 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仅为4.54%,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高达18.1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价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给予脊柱骨折患者实施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低,安全性较高,可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正常的生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志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高血压社区管理对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社区管理对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9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高血压社区管理+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8例.对比两组血压(SBP和DBP)和血压达标率;遵医嘱(合理用药、科学运动、合理饮食和定期检查)情况;高血压并发症(眼底病变、冠心病、脑卒中和肾功能不全)发生率.结果 管理前两组血压(SBP和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血压(SBP和DBP)均显著低于管理前(P<0.05),且观察组血压(SBP和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合理用药、科学运动、合理饮食和定期检查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观察组眼底病变、冠心病、脑卒中和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社区管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遵医嘱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褚国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安全教育和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目的 探讨安全教育和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感染科收治的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加安全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日均基础护理次数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传染科护理中合理地开展安全教育和个体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水平,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刘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钾治疗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钾治疗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于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共90例,通过数字编号和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单纯采用氯沙坦钾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钾联合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情况、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即观察组疗效更好(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改善,但相对而言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钾联合治疗对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有明显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春梅;刘随成;刘红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79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不同TOAST病因分型、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不同TOAST病因分型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9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8例设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TOAST病因分型,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OD型占27.85%(22/79)高于对照组的3.85%(3/78),SAO型占13.92%(11/79)低于对照组的29.49%(2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检验表明,吸烟、饮酒、高血脂、高血压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P<0.05).结论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TOAST病因类型中小动脉闭塞占比较小,而其他病因类型占比较大,吸烟、饮酒、高血脂、高血压为发病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蒋玉侠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改善脑卒中预后情况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改善脑卒中预后情况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 在FMA、ADL等评分上,观察组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恢复效果满意率上,观察组为87.5%,对照组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对改善脑卒中预后情况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可以有效提升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

    作者:刘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醋酸曲普瑞林注射液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醋酸曲普瑞林注射液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以收治的11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分为米非司酮组与曲普司酮组各56例,米非司酮组给予米非司酮35mg口服治疗,曲普司酮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醋酸曲普瑞林注射液3.75mg肌注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曲普司酮组总有效率为94.64%,米非司酮组为82.15%,米非司酮组明显低于于曲普司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和曲普司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29%、8.93%,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应用醋酸曲普瑞林注射液联合米非司酮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源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综合康复治疗和传统康复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优劣差异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与传统康复治疗对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2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传统康复治疗,给予观察组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接受治疗后智力水平、行动能力.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反应智力水平的应物能、应人能和语言能DQ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运动水平轻度缺陷以下33例,中度重度极重度缺陷患儿27例,两组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对于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和行动能力的提高效果显著,尤其越早治疗效果越好,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显荣;刘青;吴凌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