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巴曲酶、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针灸治疗高龄患者突聋的疗效观察

李瑛

关键词:巴曲酶, 银杏叶提取物, 针灸, 突发性耳聋
摘要:目的 探讨巴曲酶、银杏叶提取物及针灸治疗高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选择6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均为2014年12月~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龄突发性耳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巴曲酶、银杏叶提取物联合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时间.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结果 观察组患者耳鸣、呕吐、眩晕等症状改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短(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受损频率听力阈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受损频率听力阈值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龄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巴曲酶、银杏叶提取物及针灸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听力、呕吐、耳鸣等症状,并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短期疗效比较

    对比分析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短期疗效.随机选取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行开腹手术治疗的3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分别记录并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随访半年,对比两组短期生存率.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短期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短期疗效相当,但腹腔镜手术治疗更加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国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及药物治疗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综合征,以侵蚀性和对称性的关节滑膜炎及多系统受累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外周关节的非特异性炎症,患者的患病关节及周围组织出现进行性破坏,从而使受损关节产生功能障碍.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僵硬、畸形、肿胀、皮下结节等.本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要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其药物治疗进展,希望为今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作者:余志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低剂量128层螺旋CT扫描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低剂量128层螺旋CT扫描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目的选择诊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诊治的肺部良性结节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常规CT与低剂量128层螺旋CT扫描,记录CT特征.所有患者均完成CT扫描,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空泡征、毛刺征、分叶征占比分别为81.0%、92.0%和8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0%、14.0%与21.0%(P<0.05).结果 观察组PP值与BP值分别为(67.44±21.45)ml/100ml.min与(80.49±16.33)ml/100ml.min,对照组分别为(99.38±14.56)ml/100ml.min和(42.54±13.09)ml/100ml.min,观察组螺旋CT扫描参数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低剂量128层螺旋CT扫描在肺癌诊断中有很好的效果,能有效反映病情与病灶特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建锋;白鹏;许思思;李书一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和关节清理术修复膝关节软骨缺失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和关节清理术修复膝关节软骨缺失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2例本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膝关节软骨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关节清理术进行治疗,评价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评价指标为治疗有效率、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SS膝关节功能评分、Tegner运动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在不同运动强度下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清理术相比,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在膝关节软骨缺失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松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痔疮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痔疮围手术期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寻求佳的护理模式.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痔疮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生理、环境方面的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心理舒适、生理舒适、环境舒适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护理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的总护理满意率为86.7%%,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痔疮围术期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环境的舒适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改善了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永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醋酸曲普瑞林注射液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醋酸曲普瑞林注射液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以收治的11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分为米非司酮组与曲普司酮组各56例,米非司酮组给予米非司酮35mg口服治疗,曲普司酮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醋酸曲普瑞林注射液3.75mg肌注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曲普司酮组总有效率为94.64%,米非司酮组为82.15%,米非司酮组明显低于于曲普司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和曲普司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29%、8.93%,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应用醋酸曲普瑞林注射液联合米非司酮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源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应用于儿童腹腔镜疝手术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综合分析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应用于儿童腹腔镜疝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2例腹腔镜疝手术患儿,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治疗方法,46例)与对照组(应用腹腔镜下内环结扎术治疗方法,46例).分析两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半年的复发率、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参数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半年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应用于儿童腹腔镜疝手术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半年的复发率.

    作者:陈永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临床的疗效分析

    目的 了解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疗法应用于胸腰椎骨折病例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92例患有胸腰椎骨折而于2014年1月~2016年3月入住我院骨外科的确诊病例,依据手术疗法的不同分组:对照组45例施以跨伤椎后路复位疗法,观察组47例施以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疗法,予以随访观察,并统计对照组观察组疗效、Cobb角及其椎体前缘部位高度改善水平,作比较.结果 对照组病例有效率77.78%(35/45),观察组95.74%(45/47)(P<0.05);观察组病例Cobb角及其椎体前缘部位高度临床改善水平相对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患上胸腰椎骨折后,骨外科治疗中,施以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疗法有效性强,有推荐价值.

    作者:韦晓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诊断前列腺疾病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诊断前列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前列腺疾病的患者采用核磁共振常规扫描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对60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有36例为多发病灶,病变累积中央叶12例,中央腺体癌变9例,前列腺包膜受累的3例;正常前列腺组、前列腺增生组以及前列腺癌组患者在b=50s/mm2、b=800s/mm2DWI的信号强度和ADC值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该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三组数据进行两两比较,其结果显示前列腺增生组与正常前列腺组在b=50s/mm2、b=800s/mm2DWI的信号强度和ADC值等相比方面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别(P>0.05),其它的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正常前列腺、 前列腺增生以及前列腺癌患者在Ktrans、Vc以及Kep等DCE-MRI参数方面相比有显著性的差别,该差别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前列腺、前列腺增生以及前列腺癌等三组数据进行两两相比,结果显示正常前列腺组与前列腺增生组在Ktrans、Vc以及Kep等DCE-MRI参数方面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它各组两两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扫描提高了MRI诊断前列腺癌的分期准确率,有利于对前列腺的病变部位做出诊断.

    作者:翟亚娟;上官建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塞随机平行对照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7年3月,住院部内二科收治的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急性脑梗塞患者88例;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44例(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9.25±3.15)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浆粘度(1.05±0.12)mPa/s、红细胞压积(35.22%±2.36%)、纤维蛋白原(3.06±1.25)g/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钠应用可以在多方面起到协同作用,具有抗血小板、抗凝以及保护血管的作用,效果显著,能有效的促进患者痊愈,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书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脊柱功能的影响评价

    目的 分析研究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88例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将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以上患者均知晓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评价等指标.结果 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仅为4.54%,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高达18.1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价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给予脊柱骨折患者实施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低,安全性较高,可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正常的生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志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改善脑卒中预后情况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改善脑卒中预后情况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 在FMA、ADL等评分上,观察组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恢复效果满意率上,观察组为87.5%,对照组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对改善脑卒中预后情况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可以有效提升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

    作者:刘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腹腔镜与开腹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与开腹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中选取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传统开腹修补术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上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在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上,相较于传统开腹修补术,腹腔镜修补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低、恢复快的优势,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永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在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含左氧氟沙星方案在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84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临床标准化疗方案即2HRZESm/6HRE,观察组则采用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即3HRZELfx/5HRLfx.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痰菌转阴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痰菌转阴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有助于提升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与痰菌转阴率,安全高效,利于遏制病症进一步发展,临床普及价值高.

    作者:方楚葵;蔡纪平;黎录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椎体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椎体成型术(PVP)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具有明确手术指征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椎体成型术(PVP)+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仅行椎体成型术.观察术后6个月、1年的骨密度(BMD)、疼痛可视量表评分(VAS评分)、腰椎JOA评分以及术后1年再发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BMD、VAS、JOA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1年内骨质疏松性再骨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使用椎体成型术联合唑来治疗,能改善临床症状并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冯学烽;邹伟民;许汉权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替比夫定治疗阿德福韦酯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把86例阿德福韦酯耐药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继续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1次/d,加用替比夫定600mg,口服,1次/d治疗;对照组换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口服,0.5mg,1次/d治疗.两组均不用其他药物,疗程48w.结果 观察组24、48wH-BeAg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48w时观察组HBeAg/抗HBe转换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 加用替比夫定治疗阿德福韦酯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地提高HBeAg阴转率和HBeAg/抗HBe转换率.因此,加用替比夫定治疗阿德福韦酯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有效提高了治疗过程的安全可行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国栋;张光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PDCA循环应用于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

    目的 探索研究PDCA循环应用于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90例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碎石效果对比差异不明显,术后两组对比,观察组发热人数少于对照组,尿路感染患者少于对照组,患者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PDCA循环用于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康复护理中能够有效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叶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B型钠尿肽与CRP的检验及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B型钠尿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的检验与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AMI患者43例设为研究A组,选取同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为研究B组,另选同期到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者44例为对照组.对比三组BNP和CRP水平.结果 研究A组患者B型钠尿肽水平、CRP水平均显著高于研究B组患者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患者B型钠尿肽水平、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伴心功能Ⅲ~Ⅳ级患者B型钠尿肽、CRP水平均显著高于AMI伴心功能Ⅰ~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诊断AMI及其伴发心功能衰竭的早期预测中,B型钠尿肽、CRP的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梁伟琼;何莲珠;彭俊云;陆国伟;陈群芳;莫毅雄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家庭延续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远期血糖控制情况及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家庭延续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远期血糖控制情况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12月入院的110例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住院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采取住院护理+家庭延续性护理进行干预.观察2组近远期血糖控制状况[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评估2组延续性护理干预3月后遵医行为[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和生活质量[2型糖尿病生活质量量表(DMQLS)],并随访1年记录患者再入院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干预3月、1年后,观察组FPG、HbAlc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1年后水平低于干预3月后(P<0.05),对照组干预3月后与干预1年后FPG、HbAlc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3月后,观察组SDSCA评分及遵医性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遵医性差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遵医性一般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3月后,观察组DMQL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4)随访1年,观察组再入院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家庭延续性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近远期血糖控制水平,并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遵医性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钟芝兰;李素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分娩期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分析在初产妇分娩期间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程与分娩结局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收治134例初产妇,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初产妇的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抑郁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等指标.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各个产程与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其剖宫产率、产后抑郁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初产妇分娩期间提供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缩短产程,提升自然分娩成功率,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田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