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剂量128层螺旋CT扫描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范建锋;白鹏;许思思;李书一

关键词:低剂量128层螺旋CT扫描, 非小细胞肺癌, 毛刺征, 空泡征, 支气管动脉灌注
摘要:目的 探讨低剂量128层螺旋CT扫描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目的选择诊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诊治的肺部良性结节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常规CT与低剂量128层螺旋CT扫描,记录CT特征.所有患者均完成CT扫描,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空泡征、毛刺征、分叶征占比分别为81.0%、92.0%和8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0%、14.0%与21.0%(P<0.05).结果 观察组PP值与BP值分别为(67.44±21.45)ml/100ml.min与(80.49±16.33)ml/100ml.min,对照组分别为(99.38±14.56)ml/100ml.min和(42.54±13.09)ml/100ml.min,观察组螺旋CT扫描参数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低剂量128层螺旋CT扫描在肺癌诊断中有很好的效果,能有效反映病情与病灶特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抗凝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凝血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抗凝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凝血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4例NSCLC晚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行一线化疗方案及对症治疗,21d为一个周期.观察组同时给与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PLT)均有所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观察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抗凝治疗可改善晚期NSCLC患者的凝血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体重指数与肛周脓肿发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肛周脓肿发病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17年1~8月诊治的57例肛周脓肿患者的病历资料.计算其体重指数(BMI)作为观察组.抽取2017年06月我院体检科健康体检人群1397例的体重指数(BMI)作为对照组.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肛周脓肿患者的体重指数(BMI)与健康人群的体重指数(BMI)分别为24.25±2.95、22.65±2.9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P<0.05).结论 肛周脓肿发生可能与体重指数(BMI)存在一些相关性.

    作者:钟雄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安全教育和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目的 探讨安全教育和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感染科收治的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加安全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日均基础护理次数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传染科护理中合理地开展安全教育和个体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水平,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刘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钾治疗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钾治疗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于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共90例,通过数字编号和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单纯采用氯沙坦钾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钾联合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情况、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即观察组疗效更好(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改善,但相对而言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钾联合治疗对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有明显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春梅;刘随成;刘红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脊柱功能的影响评价

    目的 分析研究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88例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将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以上患者均知晓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评价等指标.结果 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仅为4.54%,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高达18.1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价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给予脊柱骨折患者实施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低,安全性较高,可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正常的生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志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18F-FDG PET/CT与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18F-FDG PET/CT与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共选择3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诊断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收.对30例患者进行PET/CT与MRI检查,并将病理诊断结果 作为标准,比较18F-FDG PET/CT与MRI的准确率及应用价值.结果 30例患者经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共27例,良性肿瘤3例,淋巴结转移患者8例,骨转移患者1例.分18F-FDG PET/CT与MRI两种诊断方法准确性分别为93.33%和90.00%,虽然18F-FDG PET/CT偏高,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18F-FDG PET/CT敏感性96.15%偏高于MRI92.00%,特异性66.67%偏低于MRI75.00%.18F-FDG PET/CT诊断出淋巴结转移7例,骨转移1例.结论 在乳腺癌诊断中,18F-FDG PET/CT与MRI临床诊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18F-FDG PET/CT检查在淋巴结转移和分期的明确方面,体现出更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李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致病菌临床特征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患者致病菌的临床特征与耐药性.方法 分层抽取我院ICU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110例,采集患者的病原学标本以行细菌学检测,包括菌种鉴定和K-B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81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9株(60.49%)、革兰阳性菌32株(39.51%).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敏感性较高(平均耐药率依次为5.00%、10.83%),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性高(平均耐药率依次为0.00%、3.17%).结论 ICU感染患者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根据致病菌具体临床特征和耐药性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赵东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替比夫定治疗阿德福韦酯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把86例阿德福韦酯耐药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继续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1次/d,加用替比夫定600mg,口服,1次/d治疗;对照组换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口服,0.5mg,1次/d治疗.两组均不用其他药物,疗程48w.结果 观察组24、48wH-BeAg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48w时观察组HBeAg/抗HBe转换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 加用替比夫定治疗阿德福韦酯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地提高HBeAg阴转率和HBeAg/抗HBe转换率.因此,加用替比夫定治疗阿德福韦酯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有效提高了治疗过程的安全可行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国栋;张光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药物洗脱支架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对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究药物洗脱支架术与冠状动脉搭桥术用于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2015年2月~2016年4月我院心脏外科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患者中选出14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观察组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疗法,对照组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血运重建率35.6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0.60%(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差异不显著,观察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存活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年,再次血运重建率,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患者的治疗中,药物洗脱支架疗法与冠脉搭桥术近远期疗效相差不大,而且前者的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值得推广.

    作者:李继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固定术治疗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 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7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固定方式不同将其划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行传统双平面固定术治疗,观察组(40例)行骨折椎垂直应力螺旋螺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椎体骨折的复位情况,其中包括矢状面Cobb角度、水平位移、术后矫正率与椎体高度丢失率等,以及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情况.术后14d,观察组患者术后Cobb角、术后矫正率、水平位移、椎体高度丢失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ASLA脊髓神经功能分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固定效果更为理想,提高术后矫正率,增加内固定系统的稳固性,减少水平位移,降低椎体高度丢失率.

    作者:王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的秋水仙碱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秋水仙碱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10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秋水仙碱的给药剂量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秋水仙碱治疗,小剂量给予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给予研究对象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 基线期和治疗后72h,两组TSS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48h,对照组TSS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在试验整个过程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起效稍慢,但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中医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中医针灸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针灸配合手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针灸配合手法治疗,相对于常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华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治疗针对急性脑血管偏瘫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2名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的治疗基础上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功能缺损的改善有效率是75.0%,对照组是52.8%;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轻度依赖占比77.8%,对照组占比47.2%;观察组内中度依赖占比19.4%,对照组占比33.3%;观察组重度依赖占比2.8%.对照组占比19.4%;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总体评分结果是(59.8±7.2)分,对照组生活质量总体评分结果是(48.2±8.1)分.对比上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血管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黎海兰;凌畅泉;车革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腹腔镜与开腹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与开腹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中选取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传统开腹修补术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上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在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上,相较于传统开腹修补术,腹腔镜修补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低、恢复快的优势,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永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磺达肝癸钠抗凝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磺达肝癸钠抗凝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4月9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各45例.所有患者接受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的治疗药物为依诺肝素钠,2次/d,剂量0.75mg/kg,观察组则给予磺达肝癸钠抗凝治疗,剂量2.5mg皮下注射,1次/d.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达到显效时间、出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心功能指标LVESD、LVEDV、LVEF;出血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达到显效时间、出院时间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心功能指标LVESD、LVEDV、LVEF相近(P>0.05);干预后两组心功能指标LVESD、LVEDV、LVEF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如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磺达肝癸钠抗凝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确切,和依诺肝素钠一样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疗程短,心功能改善作用好,且安全性更高,可减少出血事件发生率.

    作者:梁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均为单眼患病,给予25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分析25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治疗前,患者的视力、眼压、前房实际深度、房角粘连闭合角度分别为(0.23±0.13)°、(36.75±12.48)mmHg、(1.36±0.25)mm、(286.34±38.56)°,治疗后,患者的视力、眼压、前房实际深度、房角粘连闭合角度分别为(0.74±0.08)°、(11.27±8.58)mmHg、(3.56±0.69)mm、(57.17±27.14)°,明显好于治疗前,统计学存在比较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显著,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视力,降低了眼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灿贵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部分肝脏切除术中出血量和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部分肝脏切除术中出血量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部分肝脏切除术患者中,选取56例纳入此研究领域中,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28),双号作为观察组(n=28),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液体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通过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率、24h BUN、Cr、ALT、AP、AST与TBIL等指标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分别为(501±272)ml、(302±156)ml,均低于对照组(875±524)ml、(495±340)ml,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未输血率32.14%,高于对照组3.57%(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24h BUN、Cr、ALT、AP、AST与TBIL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部分肝脏切除患者,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降低输血率,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不会对患者肾功能造成影响,保障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作者:邹志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辅助通气模式在重症胰腺炎合并ARDS中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在重症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中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2015年6~12月我院收治35例SAP并发ARDS患者,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HFOV组18例,SIMV组17例,HFOV组给予HFOV,SIMV组给予SIMV,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aO2、PaCO2、MAP、PaO2/FIO2、淀粉酶及脂肪酶的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住院时间、脱机时间的观察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FOV组PaO2水平显著高于SIM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PaCO2水平、住院时间、脱机时间、淀粉酶及脂肪酶与SIMV组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MAP、PaO2/FIO2水平显著高于SIM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作为一种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治疗SPA并发ARDS上能改善MAP、PaO2/FIO2水平,较SIMV更值得选用.

    作者:欧晓敏;陈楚鹏;卢森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疼痛评分、压痛积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4%,差异明显(P<0.05).结论 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孙斌;周锋涛;赵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肠内营养制剂对危重患者血糖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肠内营养制剂对危重患者血糖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1月我院ICU治疗的无法进食但需要营养支持的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康全力治疗,对照组应用能全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IL-6(白细胞介素-6)、CRP(C-反应蛋白)、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P>0.05),无显著差异;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C-反应蛋白(P<0.05),差异显著;对比两组患者各时间段的血糖两组患者的血糖值治疗前对比(P>0.05),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两组患者血糖稳定性对比,治疗2h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血糖波动虽然较大(P>0.05),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治疗4h,6h,8h,10h后血糖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 危重患者使用康全力比能全力控制血糖效果好,能够早期控制危重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李建华;韩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