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致病菌临床特征与耐药性分析

赵东林

关键词:ICU, 感染, 致病菌, 临床特征, 耐药率
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患者致病菌的临床特征与耐药性.方法 分层抽取我院ICU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110例,采集患者的病原学标本以行细菌学检测,包括菌种鉴定和K-B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81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9株(60.49%)、革兰阳性菌32株(39.51%).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敏感性较高(平均耐药率依次为5.00%、10.83%),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性高(平均耐药率依次为0.00%、3.17%).结论 ICU感染患者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根据致病菌具体临床特征和耐药性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与开腹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与开腹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中选取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传统开腹修补术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上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在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上,相较于传统开腹修补术,腹腔镜修补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低、恢复快的优势,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永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闭合性骨折并发张力性水泡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患者骨折后发生张力性水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8例骨折后发生张力性水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应用骨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自身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74.36%,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患者骨折后发生张力性水泡的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自身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田开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钾治疗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钾治疗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于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共90例,通过数字编号和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单纯采用氯沙坦钾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钾联合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情况、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即观察组疗效更好(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改善,但相对而言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钾联合治疗对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有明显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春梅;刘随成;刘红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分娩期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分析在初产妇分娩期间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程与分娩结局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收治134例初产妇,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初产妇的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抑郁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等指标.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各个产程与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其剖宫产率、产后抑郁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初产妇分娩期间提供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缩短产程,提升自然分娩成功率,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田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脊柱功能的影响评价

    目的 分析研究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88例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将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以上患者均知晓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评价等指标.结果 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仅为4.54%,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高达18.1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价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给予脊柱骨折患者实施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低,安全性较高,可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正常的生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志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定用于减轻硬膜外麻醉腹部手术牵拉反应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麻醉腹部手术牵拉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硬膜外麻醉腹部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咪达唑仑辅助麻醉,观察组采取dex辅助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用药15min后,观察组HR、MAP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Ramas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过程中观察组牵拉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腹部手术硬膜外麻醉过程中给予dex辅助麻醉既能提高镇静效果,又可降低牵拉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辅助通气模式在重症胰腺炎合并ARDS中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在重症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中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2015年6~12月我院收治35例SAP并发ARDS患者,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HFOV组18例,SIMV组17例,HFOV组给予HFOV,SIMV组给予SIMV,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aO2、PaCO2、MAP、PaO2/FIO2、淀粉酶及脂肪酶的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住院时间、脱机时间的观察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FOV组PaO2水平显著高于SIM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PaCO2水平、住院时间、脱机时间、淀粉酶及脂肪酶与SIMV组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MAP、PaO2/FIO2水平显著高于SIM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作为一种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治疗SPA并发ARDS上能改善MAP、PaO2/FIO2水平,较SIMV更值得选用.

    作者:欧晓敏;陈楚鹏;卢森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后髋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后髋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髋臼骨折后髋关节炎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全髋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术中出血量小于全髋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总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髋臼骨折后髋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军法;付保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固定术治疗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 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7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固定方式不同将其划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行传统双平面固定术治疗,观察组(40例)行骨折椎垂直应力螺旋螺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椎体骨折的复位情况,其中包括矢状面Cobb角度、水平位移、术后矫正率与椎体高度丢失率等,以及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情况.术后14d,观察组患者术后Cobb角、术后矫正率、水平位移、椎体高度丢失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ASLA脊髓神经功能分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固定效果更为理想,提高术后矫正率,增加内固定系统的稳固性,减少水平位移,降低椎体高度丢失率.

    作者:王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实施人性化康复护理的体会

    目的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微创治疗,并对其实施围手术期人性化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统计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其中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38例患者仅给予围术期常规康复护理并作为A组,同期从2014年9月至今选取3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围术期人性化康复护理命名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B组患者在弃柺独立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及住院恢复时间等指标上均优于A组患者,且5.26%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A组的18.56%,差异较大(P<0.05).结论 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期间,将人性化康复护理与微创治疗相结合,发扬团队协作理念,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极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曾汉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加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加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共选择本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28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加鞘内注射治疗,观察患者恢复情况,记录治疗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7例患者在14d后基本治愈,1例因为感染加重,处于中度昏迷状态.结论 对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采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加鞘内注射治疗疗效明显,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任瑞明;李芳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中医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中医针灸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针灸配合手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针灸配合手法治疗,相对于常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华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分析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肱骨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 对照组手术相关指标均高于观察组,肱骨功能恢复优良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杨灿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胃结石致胃肠不全梗阻1例报道

    1 病例报告患者,女,79岁,农村户籍. 主因反复上腹痛伴呕吐1月于2017年1月6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年,口服珍珠降压片血压控制尚可. 患者诉1月前出现上腹部阵发性钝痛,伴腹胀、反酸、嗳气,感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多次,进食后更明显,无畏寒、发热,无腹泻,在当地诊所治疗10d(具体用药不详)稍有好转,但昨天出现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呕吐咖啡色样液体.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及睡眠差,近3d未解大便,小便正常. 体重下降约3kg. 查体见体温正常,上腹部稍隆起,剑突处压痛,无反跳痛,可闻及振水音,肠鸣音正常. 辅助检查:电子胃镜示:幽门梗阻原因待查;幽门口食物残渣?胃潴留;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见图1). 腹部彩超示:双肾小结石;肝、胆、脾、胰未见明显异常.腹部立位片未见气腹及梗阻征象.

    作者:赖建荣;邬辉琼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37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治疗+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儿蓝光照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间接胆红素水平,患儿治疗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5.16%显著高于对照组88.70%(P<0.05);观察组患儿总依从率96.24%高于对照组89.25%(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疗效.

    作者:郭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部分肝脏切除术中出血量和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部分肝脏切除术中出血量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部分肝脏切除术患者中,选取56例纳入此研究领域中,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28),双号作为观察组(n=28),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液体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通过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率、24h BUN、Cr、ALT、AP、AST与TBIL等指标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分别为(501±272)ml、(302±156)ml,均低于对照组(875±524)ml、(495±340)ml,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未输血率32.14%,高于对照组3.57%(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24h BUN、Cr、ALT、AP、AST与TBIL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部分肝脏切除患者,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降低输血率,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不会对患者肾功能造成影响,保障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作者:邹志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的介入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给予介入手术治疗的方法 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32例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患者.通过肾动脉造影检查确定狭窄程度,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实施单纯球囊扩张术或支架植入术.观察手术结果 和远期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的血压和血肌酐水平变化.结果 32例患者中,7例实施单纯球囊扩张术,25例实施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手术成功率为100%.患者术后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具有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随访1年时间,患者治愈22例、好转6例、无效4例,共计有效率为87.5%.结论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实施介入手术治疗效果突出,有利于控制血压水平、改善肾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解光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胃超声助显剂胃充盈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胃超声助显剂胃充盈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共选择500例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胃癌患者为25例,对所有常规检查者均采用胃超声助显剂胃充盈检查,对其检查及诊断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500例检查患者经胃超声助显剂胃充盈检查诊断确诊为23例,而经胃镜检查和术后病理证实共有25例患者,即超声检查符合率为92.00%,误诊1例,为胃溃疡,误诊率为4.00%,漏诊1例,漏诊率为4.00%.其中超声检出肿块大为100mm×50mm,小为12mm×10mm.超声诊断病变部位符合率为96.00%;浸润深度符合率为92.00%;淋巴结转移符合率为84.21%;肝转移符合率为100.0%;卵巢转移符合率为100.0%,与病理确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胃癌诊断中应用胃超声助显剂胃充盈检查效果较好,能够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值得在初步筛查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蔡礼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体重指数与肛周脓肿发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肛周脓肿发病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17年1~8月诊治的57例肛周脓肿患者的病历资料.计算其体重指数(BMI)作为观察组.抽取2017年06月我院体检科健康体检人群1397例的体重指数(BMI)作为对照组.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肛周脓肿患者的体重指数(BMI)与健康人群的体重指数(BMI)分别为24.25±2.95、22.65±2.9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P<0.05).结论 肛周脓肿发生可能与体重指数(BMI)存在一些相关性.

    作者:钟雄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安全教育和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目的 探讨安全教育和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感染科收治的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加安全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日均基础护理次数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传染科护理中合理地开展安全教育和个体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水平,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刘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