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灿水
目的 探究沐舒坦联合多索茶碱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我院诊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沐舒坦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肺功能指标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水平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肺活量、用力呼气量指数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沐舒坦联合多索茶碱治疗能有效减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含量,促进肺功能康复.
作者:王淑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在重症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中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2015年6~12月我院收治35例SAP并发ARDS患者,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HFOV组18例,SIMV组17例,HFOV组给予HFOV,SIMV组给予SIMV,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aO2、PaCO2、MAP、PaO2/FIO2、淀粉酶及脂肪酶的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住院时间、脱机时间的观察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FOV组PaO2水平显著高于SIM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PaCO2水平、住院时间、脱机时间、淀粉酶及脂肪酶与SIMV组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MAP、PaO2/FIO2水平显著高于SIM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作为一种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治疗SPA并发ARDS上能改善MAP、PaO2/FIO2水平,较SIMV更值得选用.
作者:欧晓敏;陈楚鹏;卢森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手术时长及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72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剥离椎旁肌后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术前及术后3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腰椎功能.观察组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长、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腰椎功能评分(JO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能有效恢复椎体前缘高度,缩短手术用时、术后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
作者:张海勤;侯海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秋水仙碱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10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秋水仙碱的给药剂量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秋水仙碱治疗,小剂量给予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给予研究对象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 基线期和治疗后72h,两组TSS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48h,对照组TSS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在试验整个过程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起效稍慢,但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分析18F-FDG PET/CT与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共选择3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诊断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收.对30例患者进行PET/CT与MRI检查,并将病理诊断结果 作为标准,比较18F-FDG PET/CT与MRI的准确率及应用价值.结果 30例患者经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共27例,良性肿瘤3例,淋巴结转移患者8例,骨转移患者1例.分18F-FDG PET/CT与MRI两种诊断方法准确性分别为93.33%和90.00%,虽然18F-FDG PET/CT偏高,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18F-FDG PET/CT敏感性96.15%偏高于MRI92.00%,特异性66.67%偏低于MRI75.00%.18F-FDG PET/CT诊断出淋巴结转移7例,骨转移1例.结论 在乳腺癌诊断中,18F-FDG PET/CT与MRI临床诊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18F-FDG PET/CT检查在淋巴结转移和分期的明确方面,体现出更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李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不同TOAST病因分型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9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8例设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TOAST病因分型,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OD型占27.85%(22/79)高于对照组的3.85%(3/78),SAO型占13.92%(11/79)低于对照组的29.49%(2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检验表明,吸烟、饮酒、高血脂、高血压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P<0.05).结论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TOAST病因类型中小动脉闭塞占比较小,而其他病因类型占比较大,吸烟、饮酒、高血脂、高血压为发病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蒋玉侠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7例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给予他莫昔芬、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生精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精液各项参数指标情况及女方临床妊娠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精液各项参数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参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女方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更为显著,可作为临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方案.
作者:张明亮;郑小挺;张端军;熊国保;江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肱骨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 对照组手术相关指标均高于观察组,肱骨功能恢复优良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杨灿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分析成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功能与鼓室积液的关系及疗效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103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共133只患耳)作为研究对象,全部入选患者均对其实施鼓室图检测分析,观察了解患者的鼓室积液检出情况及声导抗指标情况,依据不同给药方式建立组间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入选患者均通过相关检测治疗后,133只患耳中,B型鼓室导抗图积液检出率82.43%(61/74),C型鼓室导抗图积液检出率为61.02%(36/59),对比显示,存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积液检出与未检出患者的鼓室压与静态声顺值等,存有明显差异(P<0.05);且对不同注药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也存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成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声导抗检测能够对其中耳功能及鼓室积液情况进行准确的判定,在其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穿刺抽液与曲安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注药治疗可获取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春凤;陈丙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抗凝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凝血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4例NSCLC晚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行一线化疗方案及对症治疗,21d为一个周期.观察组同时给与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PLT)均有所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观察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抗凝治疗可改善晚期NSCLC患者的凝血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症患者采取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则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并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在前述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并发症患者采取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除了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效果,而且能有效改善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庞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宫腹腔镜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108例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52例单纯采取宫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56例采取宫腹腔镜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1年内妊娠情况及治疗前后的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 观察组1年内宫内妊娠为41.07%,显著大于对照组的2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为60.71%,大于对照组的40.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疗效显著,可协同促进输卵管通畅和宫内妊娠,对于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杜鹃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选择7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资料,均为本院于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观察组患儿采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氧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P<0.05);观察组相关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出血、腹部鼓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5.56%显著低于对照组与22.22%(P<0.05);观察组患儿氧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经鼻间隙正压通气治疗疗效明显,利于保证治疗成功率,并缩短氧暴露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栩平;王新华;康乐;周洁;胡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对癫痫患者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74例癫痫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37例予以丙戊酸治疗,观察组37例采用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累及导联数与癫痫放电)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75.68%,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累及导联数与癫痫放电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1%低于对照组40.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患者疗效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梁丙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与传统康复治疗对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2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传统康复治疗,给予观察组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接受治疗后智力水平、行动能力.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反应智力水平的应物能、应人能和语言能DQ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运动水平轻度缺陷以下33例,中度重度极重度缺陷患儿27例,两组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对于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和行动能力的提高效果显著,尤其越早治疗效果越好,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显荣;刘青;吴凌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ADPN、NO和ET-1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8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清hs-CRP、ADPN、NO和ET-1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hs-CRP和ET-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PN和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与炎症活动和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等有关,血清hs-CRP、ADPN、NO和ET-1的水平变化可以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代谢异常情况,可用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改善脑卒中预后情况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 在FMA、ADL等评分上,观察组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恢复效果满意率上,观察组为87.5%,对照组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对改善脑卒中预后情况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可以有效提升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
作者:刘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家庭延续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远期血糖控制情况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12月入院的110例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住院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采取住院护理+家庭延续性护理进行干预.观察2组近远期血糖控制状况[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评估2组延续性护理干预3月后遵医行为[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和生活质量[2型糖尿病生活质量量表(DMQLS)],并随访1年记录患者再入院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干预3月、1年后,观察组FPG、HbAlc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1年后水平低于干预3月后(P<0.05),对照组干预3月后与干预1年后FPG、HbAlc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3月后,观察组SDSCA评分及遵医性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遵医性差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遵医性一般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3月后,观察组DMQL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4)随访1年,观察组再入院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家庭延续性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近远期血糖控制水平,并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遵医性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钟芝兰;李素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析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部分肝脏切除术中出血量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部分肝脏切除术患者中,选取56例纳入此研究领域中,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28),双号作为观察组(n=28),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液体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通过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率、24h BUN、Cr、ALT、AP、AST与TBIL等指标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分别为(501±272)ml、(302±156)ml,均低于对照组(875±524)ml、(495±340)ml,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未输血率32.14%,高于对照组3.57%(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24h BUN、Cr、ALT、AP、AST与TBIL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部分肝脏切除患者,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降低输血率,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不会对患者肾功能造成影响,保障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作者:邹志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给予介入手术治疗的方法 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32例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患者.通过肾动脉造影检查确定狭窄程度,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实施单纯球囊扩张术或支架植入术.观察手术结果 和远期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的血压和血肌酐水平变化.结果 32例患者中,7例实施单纯球囊扩张术,25例实施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手术成功率为100%.患者术后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具有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随访1年时间,患者治愈22例、好转6例、无效4例,共计有效率为87.5%.结论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实施介入手术治疗效果突出,有利于控制血压水平、改善肾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解光辉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