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娩期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

田景

关键词:心理护理, 分娩期护理, 常规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在初产妇分娩期间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程与分娩结局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收治134例初产妇,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初产妇的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抑郁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等指标.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各个产程与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其剖宫产率、产后抑郁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初产妇分娩期间提供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缩短产程,提升自然分娩成功率,护理效果较好.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低位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低位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接治的54例低位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双盲的对照设计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27例,应用传统的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VAS评分、治愈时间等观察指标,并比较两组一次治愈成功率、复发率、肛瘘形成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切口长度为(2.14±0.39)cm,术中出血量为(11.53±4.71)ml,VAS评分为(2.61±0.53)分,治愈时间为(12.25±2.16)d,一次性治愈成功率为96.30%,复发率为3.70%,肛瘘形成率为3.7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低位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小手术切口,降低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治愈时间,增加一次治愈成功率,降低复发率和肛瘘形成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宋防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高压氧治疗对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 评价高压氧治疗对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高压氧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神经行为认知情况、功能独立性、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神经行为认知情况、功能独立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治疗中,采用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祝亮;魏强;黄传峰;张昊淼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综合康复治疗和传统康复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优劣差异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与传统康复治疗对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2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传统康复治疗,给予观察组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接受治疗后智力水平、行动能力.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反应智力水平的应物能、应人能和语言能DQ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运动水平轻度缺陷以下33例,中度重度极重度缺陷患儿27例,两组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对于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和行动能力的提高效果显著,尤其越早治疗效果越好,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显荣;刘青;吴凌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和静脉双途径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晚期卵巢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或静脉双途径治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紫杉醇静脉滴注并联合顺铂进行腹腔给药,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静脉滴注给药.记录两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白细胞减少、贫血、脱发、SGOT/SGPT异常及肌肉关节疼痛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通过静脉和腹腔给药双途径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患者可以耐受毒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的价值.

    作者:赵红果;刘爱珍;宋芷霜;蔡海瑜;丁俊珊;刘路玖;郭宝芝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均为单眼患病,给予25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分析25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治疗前,患者的视力、眼压、前房实际深度、房角粘连闭合角度分别为(0.23±0.13)°、(36.75±12.48)mmHg、(1.36±0.25)mm、(286.34±38.56)°,治疗后,患者的视力、眼压、前房实际深度、房角粘连闭合角度分别为(0.74±0.08)°、(11.27±8.58)mmHg、(3.56±0.69)mm、(57.17±27.14)°,明显好于治疗前,统计学存在比较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显著,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视力,降低了眼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灿贵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痰热清联合头孢地嗪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痰热清与头孢地嗪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对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头孢地嗪,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痰热清.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炎症反应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用时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与头孢地嗪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快速缓解,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下降,炎症反应有效缓解,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海腊;王耿介;余滨;蔡绵翔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的秋水仙碱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秋水仙碱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10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秋水仙碱的给药剂量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秋水仙碱治疗,小剂量给予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给予研究对象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 基线期和治疗后72h,两组TSS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48h,对照组TSS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在试验整个过程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起效稍慢,但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对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酚妥拉明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酚妥拉明+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咯血停止时间(2.46±1.44)d短于对照组(5.48±1.57)d;治疗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6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0.59%)高于对照组(52.94%),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肺结核咯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苏爱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诊断前列腺疾病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诊断前列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前列腺疾病的患者采用核磁共振常规扫描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对60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有36例为多发病灶,病变累积中央叶12例,中央腺体癌变9例,前列腺包膜受累的3例;正常前列腺组、前列腺增生组以及前列腺癌组患者在b=50s/mm2、b=800s/mm2DWI的信号强度和ADC值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该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三组数据进行两两比较,其结果显示前列腺增生组与正常前列腺组在b=50s/mm2、b=800s/mm2DWI的信号强度和ADC值等相比方面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别(P>0.05),其它的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正常前列腺、 前列腺增生以及前列腺癌患者在Ktrans、Vc以及Kep等DCE-MRI参数方面相比有显著性的差别,该差别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前列腺、前列腺增生以及前列腺癌等三组数据进行两两相比,结果显示正常前列腺组与前列腺增生组在Ktrans、Vc以及Kep等DCE-MRI参数方面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它各组两两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扫描提高了MRI诊断前列腺癌的分期准确率,有利于对前列腺的病变部位做出诊断.

    作者:翟亚娟;上官建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选择7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资料,均为本院于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观察组患儿采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氧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P<0.05);观察组相关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出血、腹部鼓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5.56%显著低于对照组与22.22%(P<0.05);观察组患儿氧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经鼻间隙正压通气治疗疗效明显,利于保证治疗成功率,并缩短氧暴露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栩平;王新华;康乐;周洁;胡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体重指数与肛周脓肿发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肛周脓肿发病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17年1~8月诊治的57例肛周脓肿患者的病历资料.计算其体重指数(BMI)作为观察组.抽取2017年06月我院体检科健康体检人群1397例的体重指数(BMI)作为对照组.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肛周脓肿患者的体重指数(BMI)与健康人群的体重指数(BMI)分别为24.25±2.95、22.65±2.9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P<0.05).结论 肛周脓肿发生可能与体重指数(BMI)存在一些相关性.

    作者:钟雄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家庭延续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远期血糖控制情况及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家庭延续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远期血糖控制情况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12月入院的110例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住院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采取住院护理+家庭延续性护理进行干预.观察2组近远期血糖控制状况[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评估2组延续性护理干预3月后遵医行为[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和生活质量[2型糖尿病生活质量量表(DMQLS)],并随访1年记录患者再入院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干预3月、1年后,观察组FPG、HbAlc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1年后水平低于干预3月后(P<0.05),对照组干预3月后与干预1年后FPG、HbAlc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3月后,观察组SDSCA评分及遵医性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遵医性差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遵医性一般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3月后,观察组DMQL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4)随访1年,观察组再入院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家庭延续性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近远期血糖控制水平,并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遵医性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钟芝兰;李素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及药物治疗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综合征,以侵蚀性和对称性的关节滑膜炎及多系统受累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外周关节的非特异性炎症,患者的患病关节及周围组织出现进行性破坏,从而使受损关节产生功能障碍.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僵硬、畸形、肿胀、皮下结节等.本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要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其药物治疗进展,希望为今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作者:余志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实施人性化康复护理的体会

    目的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微创治疗,并对其实施围手术期人性化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统计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其中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38例患者仅给予围术期常规康复护理并作为A组,同期从2014年9月至今选取3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围术期人性化康复护理命名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B组患者在弃柺独立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及住院恢复时间等指标上均优于A组患者,且5.26%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A组的18.56%,差异较大(P<0.05).结论 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期间,将人性化康复护理与微创治疗相结合,发扬团队协作理念,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极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曾汉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全凭静脉麻醉(TIVA)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6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行TIVA,对照组行静吸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听从指令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麻醉前及手术完成后3、6、12、24h的认知功能,术后3、6、12、24h疼痛程度得分.结果 两组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听从指令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认知功能得分均低于麻醉前,观察组术后3、6认知功能得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24h认知功能得分与麻醉前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12、24h认知功能得分无差异(P>0.05).术后3、6、12、24h两组VAS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TIVA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快,且对麻醉效果无影响,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胡永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药物洗脱支架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对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究药物洗脱支架术与冠状动脉搭桥术用于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2015年2月~2016年4月我院心脏外科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患者中选出14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观察组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疗法,对照组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血运重建率35.6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0.60%(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差异不显著,观察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存活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年,再次血运重建率,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患者的治疗中,药物洗脱支架疗法与冠脉搭桥术近远期疗效相差不大,而且前者的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值得推广.

    作者:李继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脊柱功能的影响评价

    目的 分析研究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88例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将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以上患者均知晓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评价等指标.结果 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仅为4.54%,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高达18.1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价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给予脊柱骨折患者实施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低,安全性较高,可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正常的生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志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应用于儿童腹腔镜疝手术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综合分析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应用于儿童腹腔镜疝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2例腹腔镜疝手术患儿,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治疗方法,46例)与对照组(应用腹腔镜下内环结扎术治疗方法,46例).分析两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半年的复发率、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参数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半年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应用于儿童腹腔镜疝手术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半年的复发率.

    作者:陈永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部分肝脏切除术中出血量和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部分肝脏切除术中出血量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部分肝脏切除术患者中,选取56例纳入此研究领域中,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28),双号作为观察组(n=28),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液体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通过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率、24h BUN、Cr、ALT、AP、AST与TBIL等指标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分别为(501±272)ml、(302±156)ml,均低于对照组(875±524)ml、(495±340)ml,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未输血率32.14%,高于对照组3.57%(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24h BUN、Cr、ALT、AP、AST与TBIL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部分肝脏切除患者,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降低输血率,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不会对患者肾功能造成影响,保障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作者:邹志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加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加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共选择本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28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加鞘内注射治疗,观察患者恢复情况,记录治疗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7例患者在14d后基本治愈,1例因为感染加重,处于中度昏迷状态.结论 对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采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加鞘内注射治疗疗效明显,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任瑞明;李芳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